独立基础钢筋工程技术交底8028.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620779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立基础钢筋工程技术交底802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独立基础钢筋工程技术交底802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独立基础钢筋工程技术交底802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立基础钢筋工程技术交底8028.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 基础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钢筋工程 1、工程简况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基础高度 1.8 米,独立基础底部设计单层钢筋网片,基础上部为杯口柱和基础梁。基础钢筋均采用 HRB400 级钢筋。2、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2.1.1 认真学习基础图纸及有关规范、标准、技术操作规程。2.2 材料及主要机具:(1)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2)铁丝:可采用 2022 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3)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4)工具:钢筋钩

2、子、撬棍、钢筋板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5)机具:钢筋调直机、钢筋弯曲机、钢筋截断机、电焊机等。3、钢筋加工 3.1 钢筋加工工程 3.1.1 主控项目(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 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标准的规定。(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1.3。(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

3、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4)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HPB235 级钢筋末端应作 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2.5 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3 倍;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 135弯钩时,HRB335 级、HRB400 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4 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作不大于 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5 倍。(5)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箍筋弯钩的

4、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第 4 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 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 135;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 5 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倍。(6)设计要求 基础联系梁和杯口(短柱)箍筋应采用封闭形式,并作成 135 度弯钩,弯钩末端平直段的长度不小于 10 倍箍筋直径,且不小于 75mm;当箍筋为多肢复合箍时应采用外大箍套小箍形式。基础联系梁纵筋锚入基础或短柱内 laE,纵筋在支座处尽量贯通,挑梁一端不能贯通的钢筋须伸至杯口内侧向下弯锚 laE,抗震锚固长度按三级。当钢筋长度

5、不足时,梁上部通长钢筋应在跨中 Ln/3(Ln 为净跨)范围连接,梁下部钢筋应在距支座 Ln/4 范围连接且应避开梁端箍筋加密区。当梁下部钢筋不能在支座内锚固时可在节点外搭接,见国标图集 16G101-1 第 84、85页。基础联系梁钢筋保护层(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构件表面的距离)厚 35mm。3.1.2 一般项目 1)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抽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2)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 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 4,HRB335 级、HRB400 级和 RRB400 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是 1。3)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

6、符合下表的规定: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5 3.2 钢筋安装工程(1)主控项目 1)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2)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3)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一般项目 1)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

7、筋直径的 10 倍。2)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3)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35 倍 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蛆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

8、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在受拉区不宜大于 50;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 50;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 50。4)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 25mm。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1.3L1(L1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

9、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 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 50;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 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规定,绑扎搭接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应根据钢筋强度、外形、直径及混凝土强度等指标经计算确定,并根据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等进行修正。为了方便施工及验收,给出了确定纵向受拉钢筋

10、最小搭接长度的方法以及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最低限值及确定了纵向受压钢筋最小搭接长度的方法以及受压钢筋搭接长度的最低限值。5)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讨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 0.25 倍;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5 倍,且不应大于 100mm;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10 倍,且不应大于 200mm;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 25mm 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 100mm 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 50mm。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

11、差(mm)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网眼尺寸 20 绑扎钢筋骨架 长 10 宽、高 5 受力钢筋 间距 10 排距 5 保护层 厚 度 基础 10 柱、梁 5 板、墙、壳 3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水平高差 3,0 注:A、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B、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 90及以上,且不 得有超过表中数值 1.5 倍的尺寸偏差。4、安全教育培训 钢筋在项目施工中无处不用,而在钢筋加工、钢筋绑扎作业过程中,容易出现切伤、割伤、电伤、高处坠落等安全事故。为了尽可

12、能地控制这些事故的发生率,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健康安全,所以针对我项目钢筋加工施工的具体情况编制了以下资料。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将钢筋施工分为钢筋加工机械和钢筋工程两部分。本次交底主要对这两个部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各机械操作规程作一个简单的介绍。4.1、钢筋加工机械 1、钢筋加工机械安全技术规程(1)钢筋加工机械中的电动机、液压装置、卷扬机的使用,应执行 JGJ33-2001 第 3.4、第 4.7 节及附录 C 的规定。(2)机械的安装应坚实稳固,保持水平位置固定式机械应有可靠的基础;移动式机械作业时应楔紧行走轮。(3)室外作业应设置加工棚,加工棚旁应有堆放原料、半成品的场地。(4)加工较长的

13、钢筋时,应有专人帮扶,并听众操作人员指挥,不得任意推拉。(5)作业后,应堆放好成品,清理场地,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做好洞滑工作。2、钢筋切断机安全操作规程(1)机械的安装应坚实稳固,保持水平位置。固定式机械应有可靠的基础;移动式机械作业时应楔紧行走轮。(2)室外作业应设置加工棚,加工棚旁应有堆放原料、半成品的场地。(3)加工较长的钢筋时,应专人帮扶,并听从操作人员指挥,不得随意推拉。(4)接送料的工作台面应和切刀下部保持水平,工作台的长度应可根据加工材料长度确定。(5)启动前,应检查并确认切刀无裂纹,刀架螺栓紧固,防护当平常。然后用于转达动皮带轮,检查齿轮啮合间隙,调整切刀间隙。(6)启动后

14、,应先空运转,检查各传动部分及轴承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7)机械未达到正常运转时,不得切料。切料时,应使用切刀的中、下部位,紧握钢筋对准刃口迅速投入,操作者应站在固定刀片一侧用力压住钢筋,应防止钢筋末端弹出伤人。严禁用两手分在刀片两边握住钢筋俯身送料。(8)不得剪切直径及强度超过机械铭牌规定的钢筋和烧红的钢筋。一次切断多根钢筋时,其总截面积应在规定范围内。(9)剪切低合金钢时,应更换高硬度切刀,剪切直径应符合机械铭牌规定。(10)运转中,严禁用于直接清除切刀附近的断头和杂物。钢筋摆周围和切刀周围,不得停留非操作人员。(11)当发现机械运转不正常、有异常响声或切刀歪斜时,应立即停机检修。(12

15、)切断短料时,手和切刀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 150mm 以上,如手握端小于 400mm 时,应采用套管或夹具将钢筋短头压住或夹牢。(13)液压传动式切断机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液压油位及电动机旋转方向符合要求。启动后应空载运转,松开放油阀,排净液缸体内的空气,方可进行切筋(14)手动液压式切断机使用前,应将放油阀按顺时针方向旋紧,切割完毕后,应立即按逆时针方向旋松。作业中,手应持稳切断机,并戴好绝缘手套。(15)作业后,应及时切断电源,用钢刷清除刀间的杂物,进行整机清洁润滑。(16)作业后,应堆放好成品,清理场地,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3、钢筋弯曲机安全操作规程(1)机械的安装应坚实稳固,保持水平

16、位置。固定式机械应有可靠的基础;移动式机械作业时应楔紧行走轮。(2)室外作业应设置加工棚,加工棚旁应有堆放原料、半成品的场地。(3)加工较长的钢筋时,应有专人帮扶,并听从操作人员指挥,不得任意推拉。(4)工作台和弯曲机台面应保持水平,作业前应准备好各种芯轴及工具。(5)应按加工钢筋的直径和弯曲半径的要求,装好相应规格的芯轴和成型轴、挡铁轴。芯轴直径应为钢筋直径的2.5 倍。挡铁轴应有轴套。(6)挡铁轴的直径和强度不得小于被弯钢筋的直径和强度。不直的钢筋,不得在弯曲机上弯曲。(7)应检查并确认芯轴、挡铁轴、转盘等无裂纹和损伤,防护罩坚固可靠,空载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8)作业时,应将钢筋需弯一

17、端插入在转盘固定销的间隙内,另一端紧靠机身固定销,并用手压紧;应检查机身固定销并确认已安放在挡住钢筋的一侧,方可开动。(9)作业中,严禁更换轴芯、销子和变换角度以及调速,也不得进行清扫和加油。(10)对超过机械铭牌规定直径的钢筋严禁进行弯曲。在弯曲未经冷拉或带有锈皮的钢筋时,应带防护镜。(11)弯曲高强度或低合金钢筋时,应按机械铭牌规定换算最大允许直径并应调换相应的芯轴。(12)在弯曲钢筋的作业半径内和机身不设固定销的一侧严禁站人。弯曲好的半成品,应堆放整齐,弯钩不得朝上。(13)转盘换向时,应待停稳后进行。(14)作业后,应及时清除转盘及插入座孔内的铁锈、杂物等。(15)作业后,应堆放好成品

18、,请理场地,切断电源,锁好开天箱,做好洞滑工作。4、钢筋冷拉机安全操作规程(1)机械的安装应坚实稳固,保持水平位置。固定式机械应有可靠的基础;移动式机械作业时应楔紧行走轮。(2)室外作业应设置加工棚,加工棚旁应有堆放原料、半成品的场地。(3)应根据冷拉钢筋的直径,合理选用的卷扬机。卷扬钢丝绳应经封闭式导向滑轮并和被拉钢筋水平方向成直角。卷扬机的位置应使操作人员能见到全部冷拉场地,卷扬机与冷拉中线不得少于 5m。(4)冷拉场地应在两端地锚外侧设置警戒区,并应安装防护栏及警告标志。无关人员不得在此处停留。操作人员在作业时必须离开钢筋 2m 以外。(5)用配重控制的设备应与滑轮匹配,并应有指示起落的

19、记号,没有指示记号时应有专人指挥。配重框提起时高度应限制在离地面 300mm 以内,配重架四周应有栏杆及警告标志。(6)作业前,应检查冷拉夹具,夹齿应完好,滑轮、拖拉小车应润滑灵活,拉钩、地锚及防护装置均应齐全牢固。确认良好后,方可作业。(7)卷扬机操作人员必须看到指挥人员发出信号,并待所有人员离开危险区后方可作业。冷拉应缓慢、均匀。当有停车信号或见到有人进入危险区时,应立即停位,并稍稍放松卷扬钢丝绳。(8)用延伸率控制的装置,应装设明显的限位标志,并应有专人负责指挥。(9)夜间作业的照明设施,应装设在张拉危险区外。当需要装设在场地上空时,其高度应超过 5m,灯泡应加防护罩,导线严禁采用裸线。

20、(10)作业后,应放松卷扬钢丝绳,落下配重,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11)作业后,应堆放好成品,清理场地,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做好润滑工作。4.2、钢筋绑扎工程 1、钢筋绑扎作业安全技术规程(自然地面以下钢筋绑扎)(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穿好反光衣,佩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具。(2)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取得有效钢筋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学徒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工作。(3)作业时应注意上方无吊装作业,如遇吊装作业时,应先躲开吊装物,以免吊装物坠落伤人。(4)雷雨时必须停止露天操作,预防雷击钢筋伤人。钢筋断料、配料、下料等工作应在钢筋加工棚内进行,不宜在绑机现场进

21、行断料、弯料或配料。(5)搬运钢筋要注意附近有无障碍物、架空电线和其他临时电气设备,防止钢筋在回转时碰撞电线或发生触电事故。(6)起重臂和吊起的重物下面有人停留或行走时不准吊。(7)超重指挥应由技术培训合格的专职人员担任,无指挥或信号不清不准吊。(8)钢筋、型钢、管材等细长和多根物件必须捆扎牢靠,多点起吊。单头“千斤”或捆扎不牢靠不准吊。(9)起吊钢筋骨架时,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骨架降到距模板 1m 以下才准靠近,就位支撑好方可摘钩。(10)绑扎立柱和墙体钢筋时,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3m 以内的柱钢筋,可在地面或楼面上绑扎,整体竖立。绑扎 3m 能上能下的柱钢筋,必须搭设操作平台。技 术 负责人 交底人 接收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