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23764.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610114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2376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2376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2376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23764.pdf(4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首页 课题 爱祖国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时数 总 3 课时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2、在音乐作品和历史影片的感染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学唱好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难点:把握高音区的正确演唱方法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 作业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案容 第 1 课时课题-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授课日期: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听着“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曲叉着腰跳着跑跳步进教室。2、师生用音

2、乐语言相互问好。二、导入新课 1、课件展现世界地图。2、课件展现中国地图。问:你是怎么找到的?三、提醒、板书并歌颂课题 1、教师板书课题,并用歌曲中最后一乐句曲调唱课题。2、教师领导学生学唱课题(注意强调唱祖国时像喊妈妈一样亲热)。四、凝听歌曲,突破难点 1、课件播放歌曲唱,学生边凝听边联想画面同时感受歌曲情绪。问:听了歌曲你脑海中呈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的心境是怎样的?2、教师合着课件 MTV 伴奏唱歌曲,请四位孩子上台画画,其余学生打着强弱拍。3、采用师问唱生答唱的情势学唱第三乐句。如:画什么?长在哪里?五、学唱歌曲 1、课件播放歌曲唱,四小组各分一乐句零乱歌词上台拼贴好并评价。师:第二关:边

3、有节奏地教念歌词同时配上简单依照学情修正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做背景音乐,同时课件展现祖国的风光图片 如:长城、故宫、黄河等和奥运夺金、火箭发射、阅兵仪式等出色片断,让学生欣赏。问:我们的祖国漂亮吗?我们的祖国强盛吗?你们爱祖国吗?.教案首页 课题 爱祖国红旗颂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的舞蹈动作。2、教师有节奏地念歌词,同时各小组边聆听边试编动作。3、各小组有节奏地念歌词并配上动作汇报并且互评。师:第三关:边聆听歌曲边学唱本小组的乐句。4、边放歌曲,小组边聆听边学唱乐句。5、各小组汇报师画着图形谱加以领导,其余小组在聆听中心里学唱。6、让学生答复从中初步认识前奏、间奏、尾奏。6、学生

4、随着课件动画图形谱划着并轻声跟唱完全歌唱一遍歌曲。7、全部学生站起来合伴奏有情感地歌唱歌曲,课件播放歌曲 MTV 伴奏。8、教师生一起合着歌曲边跳边唱,课件播放歌曲MTV。八、课堂小结 合着伴奏唱着“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出教室。.教学时数 总 3 课时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感受不同速度,情绪所表现的情绪,并能创编出适合的动作。2、聆听“红旗颂“,感受一样的曲调由于不同的表现而产生不同的情绪。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难点都是感受和体验作品所表现的音乐情绪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 作业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打击乐器、录音机、

5、磁带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案容 第 2 课时课题-红旗颂 授课日期:.教案首页 课题 爱祖国只怕不抵抗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欣赏“红旗颂“1、看影片“开国大典“升国旗片段,让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2、谈话:红旗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它火红炽热,燃烧着无数先烈血染的风采。今天,我们来欣赏一歌“红旗颂“3、哼唱“红旗主旋律 4、整体聆听,说说乐曲分为几个局部,情绪怎样?5、分段欣赏 第一局部抒情性;第二局部进展曲风格 6、完整地聆听,学生可以用颜色、用线条、用动作来表现对歌曲的感受。二、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1、欣赏“开国大典“片段,感受十月的和喣。2、谈话:因为

6、有了 1949 的 10 月,才让我们有了幸福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十月的 3、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感受不同的情绪、速度。4、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体会歌曲的爱国热情。5、再次聆听,小组讨论 画出第三局部的图形谱 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 6、各组汇报、各人表演 三、拓展 1、课后收集一些歌颂祖国的歌曲,听一听,学一学。依照学情修正 教师在小黑板中写出歌谱,学生哼唱。A、引子问:乐曲一开场的音调熟悉吗?B、第一局部问:从标题出发,你想到什么?C、第二局部问:音调是什么曲调?与第一局部的主题音调相比拟,一样在哪里,不同在何处?D、唱唱主题的两种不同情绪 .教学时数 总 3 课时 教学目标 和要求

7、 1、在演唱“只怕不抵抗“,聆听“救国军歌“中,感受队列行进的音乐特征并进展表演。2、认识人民音乐家冼海星,感受音乐家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演唱歌曲 难点:感受队列进展的音乐特征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 作业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案容 第 3 课时课题-只怕不抵抗 授课日期:.教案首页 课题 美妙童音-猜调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欣赏“卢沟谣“1、实物投影,看抗日战争时的图片游行时被日本鬼子枪杀,人们生活水深炽热等 2、师:这时,有很多有识之士起来各起对抗,像学良将军教

8、师讲“事变的故事 二、学唱“只怕不抵抗“1、师:冼星海也为我们少年儿童创作了一些歌曲,我们来听一听。2、聆听歌曲,说说歌词和歌曲情绪。3、教师唱,学生按歌词想动作。4、边听边律动 5、请一些同学上台表演 6、学生学唱歌谱 7、完整演唱歌曲 8、再次聆听,进一步体验歌曲情绪,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三、综合表演 1、小组活动:组织本单元的歌曲进展唱、演、动的表演。2、评选最正确小组 四、小结 爱祖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应以什么行动表现我们对祖国的爱?依照学情修正3、聆听“卢沟谣“,请说说音乐上的特点。4、自由朗读歌词,说说要用怎样的语气。并且理解为什么说“枪口对外?5、实物投影介绍冼星海。.教学时数

9、 总 3 课时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通过欣赏“猜调“和“木偶的步态舞“体验其童趣。2、通过节奏问答活动,培养学生节奏创编能力。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感受乐曲中速度的变化带来不同的情感 2、创编表演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 作业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案容 第 1 课时课题-猜调、木偶的步态舞 授课日期:.教案首页 课题 美妙童音-摇船调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师弹奏不同的速度“春天在哪里“的音乐,让学生随音乐表现不同的律动进教室。师生问好。二、聆听表演“木偶的步态舞“1、课件放一段木偶戏

10、 2、学生模仿木偶的动作及走路。3、说说木偶的形象 4、揭题“木偶的步态舞“5、课件播放第一局部音乐学生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无声地做脸部表情和动作 6、再次聆听第一局部学生离开位置,互不交流,听音乐走合拍的步子 7、教师评价。8、聆听第二局部的音乐学生还是听音乐合着拍走 9、说说两局部音乐速度的变化,表达的木偶的形象。10、完整地聆听乐曲学生随音乐开展变化模拟木偶动作 三、节奏创编 四、聆听“猜调“1、教师问: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长海中间?什么长长街上卖?哪样长长在你跟前?想知道谜底就请仔细听。2、欣赏“猜调“并出示歌词。3、学生间说说刚刚的谜底。4、分析歌曲演唱形式及速度变化。5、布置课外收集

11、谜语。五、完毕局部。随“猜调“出教室。依照学情修正 1、师:同学们刚刚把木偶形象表演得栩栩如生,教师想问问大家木偶/怎样的/,请你答复的节奏与教师问的节奏一样长。2、学生答。3、继续问:你是怎么/表演的/4、学生继续答。5、学生问教师答。6、同学之间相互问答。.教学时数 总 3 课时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学唱并表演“摇船调“,感悟谜语的乐趣。2、通过收集谜语,把谜语修改创编成“摇船调“的歌词。教学重点 与难点 1、学唱歌曲 2、把谜语改编歌词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 作业 教具准备 课件、收集谜语、白纸、笔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案容 第 2 课时课题

12、-摇船调 授课日期:.教案首页 课题 美妙童音一只鸟仔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随“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音乐做摇船动作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学唱新歌 1、我们一起摇到了外婆桥,外婆请小朋友猜谜语。教师打扮成外婆的形象 2、课件出示:什么圆圆在半天?什么圆圆街上卖?什么圆圆在河边?什么圆圆在眼前?3、学生猜。4、出示课件第二段歌词,并且教师弹琴唱。答复刚刚的谜语。5、这首“摇船调“跟我们上节课欣赏的哪首曲子一样的形式?是怎么样的?6、学生说。一问一答对歌的形式 7、课件播放,再次感受歌曲,随音乐做摇船动作。8、学生随琴学唱,即时纠正错误。9、男女生相互对唱。三、创编

13、歌词 1、我们唱完了外婆给我们出的谜语,一起来猜猜我们自己的谜语吧!2、交流收集的谜语。3、小组合作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4、教师巡回指导。5、演唱创作新的歌词的“摇船调“,并进展表演。四、完毕局部唱着新编的“摇船调“出教室。依照学情修正.教学时数 总 3 课时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通过学习民歌,让学生了解是中国领土的一局部,我们大陆与同胞要相亲相爱,友好相处。鸟类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应该保护鸟类,保护环境。2、用有表现力的声音和生动有趣的神态来表现歌曲,感受民歌的方言和特色。3、了解和学习下滑音的唱法,增强歌曲的表现力。4、有节奏地通过打击乐、拍手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 与难点

14、1、能够准确地听出歌曲中的下滑音,并用有表现力的声音来演唱。2、通过打击乐器、拍手为歌曲伴奏。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 作业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案容 第 3 课时课题-一只鸟仔 授课日期:.教案首页 课题 我们的朋友-顽皮的杜鹃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故事形式导入 三、教学 出示课题课件“一只鸟仔“歌谱,聆听唱。师讲解歌词大意 弹奏歌曲旋律,请学生弹舌模仿节奏。3用“岋分句模唱歌曲旋律 4按节奏念歌词 4、复听唱,要求学生轻声跟唱 1师弹琴伴奏,生唱第一段(2找一找歌谱上面有一个什

15、么记号(3生自学第二段,师钢琴伴奏 (4生完整演唱两段 5、在四分休止符“o处用“*拍出 6、歌曲情感处理(1四个乐句分别用什么样的心情演唱比拟适宜?分析:第一、第二乐句欢快、快乐。第三乐句焦急、担忧。第四乐句难过、无奈。(2师弹琴伴奏,生唱两段(3学生或者教师设计动作,播放歌曲伴奏师生表演唱。7、打击乐伴奏 讲解双响筒和铃鼓的节奏,重点练习双响筒的节奏*O 。1师用方言唱“一只鸟仔“2简介歌曲“一只鸟仔“课件:你还知道吗?3你也能用其他小动物的鸣叫声创编第三段吗?四、小结 依照学情修正 1将歌曲分成四个乐句分别用“*拍出 师钢琴弹奏歌曲旋律,学生模仿鸟的翅膀上下挥动,在“o处用“*拍出。2

16、播放歌曲伴奏,要求学生边唱边在 四 分 休 止 符“o处用“*拍出。.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时数 总 2 课时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通过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学唱“顽皮的杜鹃“,学生能感受、想象、表演、塑造小杜鹃的音乐形象,并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2、认识低音“5 6 7,掌握“5 5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听辨“5、7的音高。教学重点 与难点 1、学生能感受、想象、表演、塑造小杜鹃的音乐形象。2、掌握“5 5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3、用模唱、表演来表现小杜鹃的动态形象。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 作业 教具准备 钢琴、音响设备,“杜鹃手偶等。板书

17、设计 教学反思 教案容.教案首页 第 1 课时课题-顽皮的杜鹃 授课日期: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狮子进展曲“自由律动进教室。二、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1、初听乐曲,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用肢体语言表示。2、学学“杜鹃鸟的叫声,评评“口技大王。3、再听乐曲,师生讨论:1描绘乐曲里想象中的森林风光。2这是一只怎样的杜鹃鸟。4、复听乐曲:请学生用喜爱的表情、动作,简笔画来表现自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三、视唱与听辨。1、出示“音乐高楼的卡片,认识三个新朋友“5 6 7,并聆听、练唱。2、“音乐高楼之旅:随琴练唱“5 5。3、听辨并填写音符“5、7。4、跟琴唱准全曲的同时进展校对。四、学唱“顽皮的

18、杜鹃“1、初听歌曲录音,练唱杜鹃的叫声“5 3 2、完整地随琴轻声视唱全曲。3、学唱歌曲。4、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展即兴表演唱。依照学情修正 视唱比赛:出示歌曲前 4 小节的曲谱,比一比谁唱得最准确。.课题 我们的朋友-空山鸟语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时数 总 2 课时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学唱歌曲“柳树姑娘“,感受歌曲的情绪与容,并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选择适宜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2、欣赏乐曲“空山鸟语“,观察探究其不同演奏方式而产生的不同音乐形象与音响效果,从而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乐器、民族音乐的热爱。3、试用“5 5八个音即兴创作 4 小节曲调。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感受、表现歌乐曲的不同

19、音乐形象。2、即兴创作简短的曲调。3、创造性地编写曲调;创造性地设计适宜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 作业 教具准备 教学准备:钢琴、音响设备、二胡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案容.教案首页 第 2 课时课题-空山鸟语 授课日期: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顽皮的杜鹃“,自由律动进教室。二、认识民族乐器“二胡 1、以猜猜民族拉弦乐器的形式导课并认识二胡。2、探索“二胡。探索二胡的演奏方法与用二胡模仿其他声音。3、感受“二胡。三、欣赏“空山鸟语“1乐曲开场,想象草原上是一派怎样的景象。2乐曲结尾,骏马们好似在干什么?3请学生创造性地选择音色相

20、近的物品表现。四、学唱“柳树姑娘“1、以谜语导入。2、听录音唱,教师表演。3、教师唱,学生表演。4、探究活动:讨论该选择哪些适宜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5、综合表演 五、创编曲调。1、随琴模唱“5 5的音阶。2、出示节奏卡片:“、并念一念,拍一拍。3、教师宣布创编要求,学生开场自主创编并记录。4、唱一唱自己创作的歌。5、把学生的优秀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我们的歌精品曲集。依照学情修正 教师 或擅长演奏二胡的学生 来演奏最形象的“拨奏片断,请学生说说模仿的是哪一种动物奔跑的声音?学生用舞蹈、演唱和为歌曲伴奏的多种形式表现歌曲。.课题 春天的歌-嘀哩嘀哩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时数 总 3 课时

21、教学目标 和要求 1、表演“嘀哩嘀哩“,聆听“春到沂河“,感受歌、乐曲所表现的春天的美,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听辨“春到沂河“中柳琴的音色特点及各段落的不同速度,并能随音乐即兴用动作表现乐曲速度的变化。3、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的美,感受春天的美。教学难点:模仿并表现十六分音符。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 作业 教具准备 音响设备、课本、笔、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案容.教案首页 第 1 课时课题-嘀哩嘀哩 授课日期:教学过程 一、感受并表现

22、歌曲“嘀哩嘀哩“。1、聆听歌曲“春晓“进教室。2、启发谈话:师:小朋友,还记得这首歌吗?记得,是“春晓“记性真好。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曲一下把我们带入了春的世界。3、提醒课题,并初听歌曲唱.4、认识、了解十六分音符,并通过练习听辨和模仿十六分音符。5、稳固练习节奏|加上后半句节奏|反复进展两边加上词练习随琴声慢速跟唱歌曲 17 至 24 小节。6、复听,也可无声地对口型,再次感受歌曲的情绪。7、再听歌曲,尝试轻声地跟唱。8、师生一起学唱有困难的乐句。9、尝试用欢乐的声音演唱歌曲,以表达对大自然爱。10、学唱歌曲的曲调。聆听模唱视唱 二、聆听、感受并表现乐曲“春到沂河“1、导语。春风把春景、春意

23、吹到这里,吹到那里,瞧,这会又吹到了的沂河两岸。你们听!2、初听乐曲第一段,说说曲调带给你什么感受?3、初听乐曲第二段,感觉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变化?三小结下课。依照学情修正 学生划拍齐读 以分饼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十六分音符名称的来历和它所占的时值。师生一起练习读读,教师随机提醒四个音符的时值应一样、平均。比拟读读节奏:|感受前十六和后十六不同的感觉。完成课本第 7页上的练习。.课题 春天的歌-春天举行音乐会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时数 总 3 课时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春“,充分感受春的意境,尝试用色块表现感受到的音乐所描绘的情景。2、聆听、表演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24、并选择打击乐器参与伴奏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美的赞颂。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表现描绘春天的歌曲和乐曲。教学难点:模仿表现节奏型 0|0|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 作业 教具准备 课前准备:音响设备、课本、彩笔、钢琴、打击乐器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案容.教案首页 第 2 课时课题-春天举行音乐会 授课日期: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聆听歌曲“嘀哩嘀哩“进教室。二、聆听、感受并表现乐曲“春“由歌曲“嘀哩嘀哩“导入,聆听乐曲“春“的主题音乐,1、谈话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有春雷的声音?春水的声音?春雨的声?春风的声音?教师随机暗示学生用人声模仿

25、。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提醒“春天举行音乐会“。2、听录音唱,说说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3、一起读读、唱唱带有 0|0|节奏的歌词,提前解决难点。4、复听歌曲唱,感受歌曲动听的旋律和 0|0|节奏。5、再听歌曲,尝试跟唱,教师随机提醒 0|0|节奏处的演唱。6、选择适宜的打击乐器和节奏为歌曲伴奏。7、随着美妙的歌曲声,学生离开教室。依照学情修正 尝试有感情、有节奏地自由吟读歌词,感受极富想象力的歌词和节奏型 0|0|。指名选择。你觉得用什么乐器为歌曲伴奏比拟适宜?为什么?各自选择,分批伴奏,教师、学生随机评价。乐器是否适宜、节奏是否适宜、表演得怎样等等.课题 春天的歌-聆听“春“课型

26、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时数 总 3 课时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复习聆听、表演本课的四首音乐作品及其它展现“春的歌曲,再次感受春的意境、春的美丽。2、展开想象、联想,与同伴合作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教学重点 与难点 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 作业 教具准备 音响设备、课本、钢琴、创作所需的物品。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案容.教案首页 第 3 课时课题-聆听“春“授课日期:教学过程 一、再次聆听、感受“春“和“春到沂河“。1、聆听乐曲“春“进教室,随机跟着音乐即兴表演,表演小朋友们在一起嬉戏、玩耍,或表演春姑娘热情报春的情

27、景,再次感受春天脚步声的降临。2、复习听听“春到沂河“,能随音乐画图谱、哼唱主题旋律、即兴表现乐曲速度的变化。二、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启发引导谈话。师:本课所欣赏的、学唱的音乐作品,都集中表现大自然的春天。表现春天的音乐作品有成千上万,这些都是作者对春天的有感而发。我们小朋友也度过了九个、十个春天,你们是否也尝试一下创作呢?课本上有四幅表现春天的图画,我们的小画家可以用彩笔画出更多美的图画;欣赏的作品是用柳琴和钢琴表现,我们的小演奏家可以用打击乐器或自制的乐器表现;当然,热爱表演的孩子还可以用你的舞蹈动作表现春天。创作活动你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和同伴一起,加油吧,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去

28、参与创作吧!三、听听、唱唱,再次感受并在心里留住“春的美。1、各种形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嘀哩嘀哩“和“春天举行音乐会“。2、用钢琴伴奏,一起唱唱,演演。3、每一位学生对春天说一句心中的话。背景音乐“春晓“4、随机完毕音乐活动。依照学情修正 1、尝试创作,教师巡视、帮助。2、分组展示,集体评议。3、教师引导:小朋友,我们除了这一课接触到的四首歌曲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春的歌曲。4、学生一起回忆、说说。.课题 音乐会嘹亮歌声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时数 总 3 课时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学唱歌曲“嘹亮歌声“。2在演唱的过程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情绪。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29、掌握轮唱的根本演唱形式。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 作业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案容.教案首页 第 1 课时课题-嘹亮歌声 授课日期:教学过程 1、导入:我们去山上的山谷中玩说话有什么声音回声。2、模拟回声练习:师:你好|吗 O O O|O O O O 生:O O O O|你好|吗 O O O O 3、演唱形式轮唱的说明。4、播放“嘹亮歌声“。5、分别唱一声部和二声部。6、播放歌曲“嘹亮歌声“,唱歌曲二声部。7、再次播放歌曲的一声部。8、教唱二声部的最后一句歌词。11、听师唱“歌从远山啊歌声哟 13、师

30、生合作唱唱歌曲,师唱一声部。15、一学生分别分成 A 组、B 组唱歌曲一声部、二声部。16、师指挥。17、教师评价。二、活动与练习 1、师唱一一一民歌第五册第二段“草原上“。3、设问:这首歌可以轮唱吗?4、师小结:常见的可以有这样两种:隔两小结进入 隔一小节进入 7、点评:表扬有创新的小组。师生再见 依照学情修正.课题 牧童之歌剪羊毛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时数 总 3 课时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通过聆听“牧童短笛“和表演“剪羊毛“,感知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2、初步了解作曲家贺绿汀。3、能选用适宜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难点: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栩栩如生的牧童形

31、象。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 作业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案容.教案首页 第 1 课时课题-剪羊毛 授课日期:教学过程 一、欣赏“牧童短笛“1、师:同学们,刚刚我们边吹笛子边进教室,你的心情如何?2、生反应开心的、悠闲的 3、师言:你们看出示“牧童短笛“的投影片,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这是一幅多么淡雅的水墨画。这一情景你能想像吗?作曲家贺绿汀把这一幕用音乐来表现,请听音乐,听后说说你的想象与感受播放“牧童短笛“第一局部 4、师生讨论对第一乐段的感受。5、师言:刚刚我们聆听和哼唱了第一乐段,乐曲还有第

32、二乐段,这段音乐在速度上、节奏上与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变化?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聆听第二乐段 二、学唱“剪羊毛“1、师引言:水乡牧童悠闲的在牛背上吹着短笛,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地球令一半上有一个国家澳大利亚,那里的小伙伴们会干些什么呢?2、边看澳大利亚的风光碟片边听歌曲,提问:歌曲中唱些什么容?3、反应,再次欣赏歌曲 4、为歌曲取名提醒课题“剪羊毛“5、听教师弹唱,学生可跟唱曲谱 6、解决难点:符点和休止符。7、再次聆听唱,感悟歌曲的情绪。8、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全歌。拓展情境 1、学生分组讨论,为第二乐段选择适宜的打击乐器并编配伴奏。2、各组展示表演并进展点评。随机 依照学情修正 6、师生讨论第二乐段

33、提出的两个问题。7、完整地听全曲。设问:全曲分几段“为什么“有没有一样或根本一样的乐段“8、师生讨论完成问题。9、完成课本上的涂色块及线条连接的作业。10、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课题 牧童之歌小小羊儿要回家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时数 总 3 课时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通过学唱表演“小小羊儿要回家“和“剪羊毛“,进一步感知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2、在学唱“小小羊儿要回家“中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难点: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 作业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等 板书

34、设计 教学反思 教案容.教案首页 第 2 课时课题-小小羊儿要回家 授课日期:教学过程 1、师引言 2、学生跟音乐演唱歌曲 3、将歌中的“*.*节奏改为“*唱一唱,比拟感觉如何?4、学生自主感受改变后的节奏,反应各自的感觉 5、再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可配有律动。二、学唱“小小羊儿要回家“1、师引言、出示课题,提问:小小羊儿为什么要回家?它们的家是怎样的家?2、聆听歌曲,感知歌曲的容、速度和情绪 3、学唱曲调:(1)听一遍教师唱。要求:边听边看谱,是否发现歌谱上出现一个新的音符。(2)简单复习已学过的音符“*;*;*;。(3)新授全音符*。(4)学生再听一遍曲调唱,找出*出现几次“(5)跟着钢琴

35、弹奏的曲调轻轻哼唱。教师纠正曲调中的音准及节奏错误。(6)完整地唱全曲。4、学唱歌曲与处理:(1)跟着钢琴轻声地把歌词唱准。纠正错误处。(2)师生讨论“剪羊毛“和“小小羊儿要回家“两首歌曲演唱的一样点与不同处。(3)从比照分析中唱好“小小羊儿要回家“(4)讲解延长记号。结合歌曲的意境,让学生想像最后的“嘿和延长是怎样的情景。(5)分组讨论创作歌曲伴奏的节奏型及选择打击乐器。6表演实践。依照学情修正.课题 牧童之歌孤独的牧羊人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时数 总 3 课时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通过聆听“孤独的牧羊人“,再一次感受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让我们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

36、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2、在曲调接龙活动中,以即兴创作相连接,提高音乐根底的综合能力。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难点:通过曲调接龙活动提高音乐根底的综合能力。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 作业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案容.教案首页 第 3 课时课题-孤独的牧羊人 授课日期:教学过程 一、游戏:曲谱接龙 1、出示曲谱,讲解游戏规则 2、开场游戏。按组接龙。3、师小结 二、欣赏“孤独的牧羊人“1、师引言:刚刚我们进教室时所听到的歌曲,谁知道叫什么歌名?2、学生答复 3、教师讲解影片“音乐之声“的剧情 4、

37、播放影片“音乐之声“中“孤独的牧羊人“的片段聆听英语版“孤独的牧羊人“5、教师介绍这一插曲是女教师与孩子们在玩木偶戏时的一首歌曲。提问:这首歌曲中每隔两小节就出现“来咿噢嘟这是谁的歌声“再听时,请在“来咿噢嘟处轻轻地合着拍子拍手。6、再次欣赏中文版“孤独的牧羊人“7、教师介绍这一插曲的风格: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奥地利,但这是一部美国的音乐剧,所以这首插曲是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尤其是“来咿噢嘟是用假声唱法,这是地道的美国乡村歌曲的演唱特点。8、复听歌曲。可边听边表演。完毕 1、师小结 2、下课师生再见。依照学情修正.课题 教师您好每当我走过教师窗前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时数 总 3 课时 教学

38、目标 和要求 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每当我走过教师窗前“,感受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2、通过复习、比拟,系统地掌握已学过的单纯音符和休止符。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教师窗前“。教学难点:1、字四音的“啊的演唱。2、八小节的正确演唱。敬 爱的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 作业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案容.教案首页 第 1 课时课题-每当我走过教师窗前 授课日期:教学过程 1、导入与衔接。2、看歌词,聆听歌曲的录音唱。3、按学生的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词,有感情地朗读。

39、4 复听歌曲,找一找最能表达歌曲情感的一句话:“啊,每当想起您并学唱这一局部歌曲:5、跟琴模唱歌曲。116 小节用“呣,后一局部用“啊来模唱。6、听教师唱歌曲,同时用笔圈出一字多音的地方。7、跟琴轻轻填词。8、选出领唱同学,按教材要求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音乐游戏:分蛋糕 1、导入。2、游戏过程:1复习已学过的单纯音符:5、5-、5、5-、5 2把单纯音符的时值和蛋糕的大小挂上钩,全音符=一个完整的蛋糕。3用白纸代替蛋糕,四人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进展讨论与比拟。4归纳得出:5-=5-+5-5-=5+5 5 =5+5 5=5+5 3、探究延伸:1、通过这个游戏,你发现单纯音符有怎样的规律?2、想一

40、想,休止符的规律是不是一样的?四、课堂小结。依照学情修正 1学唱这一局部歌谱。2用“啊进展歌曲模唱。3难点的练习与纠正。.课题 教师您好甜甜的秘密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时数 总 3 课时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有感情地演唱“甜甜的秘密“。2、聆听歌曲“飞来的花瓣“,感受全社会对教师的爱戴。3、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甜甜的秘密“。教学难点:歌曲中八分附点的正确演唱。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 作业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案容.教案首页 第 2 课时课题-甜甜的秘密

41、 授课日期: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聆听“飞来的花瓣“1、从歌曲“每当我走过教师窗前“说起,导入歌曲的聆听。2、初听歌曲“飞来的花瓣“3、复听歌曲。提问:1你是怎样理解这首歌曲的?2长大以后,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思念自己最喜欢的教师?4、再一次听歌曲,请学生跟着录音轻轻唱。二、演唱歌曲“甜甜的秘密“1、导入:请学生说说与教师之间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2、初听歌曲,说说歌曲说了一件什么事?3、学唱歌曲曲谱:1提示:观察一下,在歌谱的学习中,我们应当注意什么?休止符号 2教师完整地唱歌谱。4、学唱歌词。1跟教师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2用笔圈出一字多音的地方。3听歌曲录音,找一找自己认为唱不好的地方,

42、让大家帮帮助。并练一练。4教师唱歌曲。5完整、正确在演唱歌曲。5、分小小组讨论歌曲的演唱处理包括律动,并比一比哪个组唱得最好,最有感情。三、课堂小结,师生道别。依照学情修正1谈谈对歌曲最根本的印象 旋律、曲调特点、情绪、速度 2用自己的话说说歌曲名字的含义。3指导学唱14 小节。比一比谁能唱好58 小节?4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一乐段的歌谱。.课题 教师您好我爱米兰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时数 总 3 课时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复习歌曲“每当我走过我师窗前“。2、聆听“我爱米兰“。进一步感受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3、交流采访结果,从身边的教师身上体会师生的深厚情谊。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

43、重点:聆听“我爱米兰“。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 作业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案容.教案首页 第 3 课时课题-我爱米兰 授课日期: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在歌曲“每当我走过教师窗前“的伴奏音乐中,学生轻唱歌曲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聆听“我爱米兰“1、导入:如果把教师比喻成一种植物,你想到了哪一种,为什么?。2、初听歌曲,谈谈歌曲中为什么把教师比喻成米兰?请见过米兰的同学介绍一下这种植物。3、复听歌曲,说说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对教师的爱你认为歌中哪几句特别能表达这种情感?并把那几句话唱一唱

44、。4、再听歌曲,教师唱第二声部,体会与录音带中第一声部的区别,理解“二重唱的含义。5、再一次完整复听,学生跟录音轻唱。三、采访交流 1、承上衔接。2、各小小组自行交流,把本组成员的采访容进展整理和完善。3、小组交流,由小组长汇报本组的采访容。4、谈谈交流感想,体会教师对我们的关心和保护。四、复习歌曲 1、有感情地朗读“每当我走过教师窗前“歌词。2、选出领唱同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师也参加演唱 五、单元小结、师生辞别。依照学情修正.课题 家乡赞歌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时数 总 3 课时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表演“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感受歌曲孩子热爱家乡真挚的情感。2、认

45、识高音“2、3。用“53十三个音及各单纯音符的组合,自由创作 4 至 6 小节自己的歌。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表演“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教学难点:1、学习自己创编简短乐曲。2、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 作业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案容.教案首页 第 1 课时课题-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授课日期:教学过程 一学生随“全都认识我“进教室,师生问好。二表演“山里的孩子山爱山“1、人们对自己的家乡有说不尽的眷恋之情,因为这里有养育自己的土地。我们来学一学另一首爱家乡的歌“山里的孩子心爱山“2

46、、听教师唱。设问:为什么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3、学唱第一乐段。1朗读歌词。设问:可分为几句“(四句)2分句跟唱歌词(2 小节一句),严格注意乐句的完整性。试着跟琴唱连起来唱第一乐段,及时纠正存在缺乏。跟琴默唱曲调,找一找有没有不认识的音,师讲解:高音的音符“do用“1来表示,同样方法,高音的“re、mi也是在音符上面加上高音点即可:“2 3。它的手势也是“re、mi的高一层的位置(教师示,学生模仿)。出示“53的音阶图,边做手势边跟琴唱一唱。4、学唱第二乐段:5、完整地唱好全歌。6、分组讨论演唱形式:齐唱、领唱、对唱、分组唱、分男女声部唱 7、分组表演,评出最正确方案,给予表

47、扬。8、创作活动:用“5-3十三个音及各单纯音符时植的组合,自由创作 4 至 6 小节自己的歌。三教学小结 依照学情修正 (1)听唱曲调,分句学唱。(2)填入歌词。.课题 家乡赞歌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时数 总 3 课时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学生能够情绪饱满的、准确的演唱“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感受*的音乐风格。2、学生能通过视频感受*的风土人情,了解*的地理位置。3、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教学重点 与难点 学生能够情绪饱满准确的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并体会*音乐独有的特点。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 作业

48、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案容.教案首页 第 2 课时课题-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授课日期: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 二、学唱新歌“小巴郎,童年的太阳“1、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容。2、在听歌曲,熟悉旋律,找找看,歌曲当中有没有相似乐句。3、教师唱,让学生提醒自己演唱时需要注意的地方,间接的为学生待会更好的演唱打下根底。学生可跟着轻声哼唱。演唱顺序 4、直接演唱歌词,遇到不准确的地方,纠正用亚克西表扬 5、唱歌谱 6、参加歌词,更准确的演唱歌曲。最后参加“亚克西竖大拇指,衬托气氛 7、感情处理:轻快活泼的,声音有弹性,重音记号处要唱的

49、力度强一点。四、拓展 师:*的人除了能歌还特别会跳舞,有人说*的人会走路就会跳舞,我们班有没有同学知道什么*经典的舞蹈动作的?教教大家。师:那我们现在休息一下嗓子,安静的来欣赏一段*舞,感受一下*人是怎么善舞的。欣赏*舞“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五、课堂小结 依照学情修正 难点 A:一字多音,让学生关注两个音,想怎么唱准确,找学生当教师,示解决。难点 B:重音记号的认识和运用 .课题 家乡赞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时数 总 3 课时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通过听一听、唱一唱、画一画家乡的美景,激发学生的爱家乡之情,表达对家乡的赞美与热爱。2、聆听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了解

50、女高音、男高音、女中音的音色特点,知道这三种人声分类。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难点: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能够理解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 作业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案容.第 3 课时课题-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授课日期: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律动训练 二、新课教学 1、谈话导入。2、教师播放录音后让学生说说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3、指名问或开火车的形式答复。4、教师归纳 5、再次播放歌曲讨论歌曲的思想感情。6、师:说说歌曲歌唱的容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