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构成知识总结例题21935.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603096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8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构成知识总结例题2193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构成知识总结例题2193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构成知识总结例题2193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构成知识总结例题21935.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人教版 2022 年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构成知识总结例题 单选题 1、研究发现一类称做“分子伴侣”的蛋白质可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通过改变自身空间结构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其本身不参与组成最终产物并可循环发挥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菌内“分子伴侣”发挥作用的场所可能在内质网上 B“分子伴侣”介导加工的直链八肽化合物中至少含有 9 个氧原子和 8 个氮原子 C“分子伴侣”的空间结构一旦发生改变,则不可逆转 D变性后的“分子伴侣”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答案:B 解析:蛋白质变性是指天然蛋白质因受物理、化

2、学因素的影响,使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发生了异常变化,从而导致生物活性的丧失以及物理、化学性质的异常变化。蛋白质变性不涉及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改变,即由氨基酸构成的肽链并不发生改变。A、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无内质网,A 错误;B、每一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直链八肽化合物由 8 个氨基酸脱去 7 个水形成,其中 8 个氨基酸中至少的氧原子数为 82=16,至少的氮原子数为 81=8,7 分子水(H2O)包含的氧原子数 7,氮原子数为 0,则直链八肽化合物至少有氧原子 827=9,氮原子 81=8,B 正确;C、由题干信息可知,分子伴侣在发挥作用时会改变自身空间结构,并

3、可循环发挥作用,因此可以判断“分子伴侣”的空间结构的改变是可以逆转的,C 错误;2 D、双缩脲试剂鉴定的物质是蛋白质(或多肽),要求所发生反应的物质中具有的肽键数 2 个,因此变性后的“分子伴侣”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D 错误。故选 B。2、如图所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逆时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片中细胞内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为逆时针 B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操作过程:取黑藻幼嫩小叶染色制片观察 C图中叶绿体绕细胞核进行定向循环流动 D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应以液泡的运动作为参照物 答案:A 解析: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

4、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A、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物像,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逆时针,则装片中细胞内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也为逆时针,A 正确;B、用黑藻幼嫩小叶进行细胞质流动的观察时,因为细胞内含有便于观察的叶绿体,故不需要进行染色,B 错误;3 C、在观察细胞质流动实验中,可观察到叶绿体绕液泡做定向循环流动,C 错误;D、叶绿体含有颜色,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应以叶绿体的运动作为参照物,D 错误。故选 A。3、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细胞的生长现象 B细胞膜上的有些蛋白质分

5、子具有物质运输功能 C水分子因为磷脂双分子层内部疏水而不能通过细胞膜 D在电镜下可以看到细胞膜具有“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答案:C 解析: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2)细胞膜上的磷脂和绝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流动的,因此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具有流动性。(3)细胞膜的外表面分布有糖被,具有识别功能。A、细胞的生长现象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其不支持细胞膜的静态结构模型,A 正确;B、细胞膜的某些蛋白质分子具有物质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B 正确;C、水分子

6、可以通过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C 错误;D、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D 正确。故选 C。4、下列关于科学实验或研究中采用的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离细胞器时利用了差速离心法 B利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的结论 4 C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时,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拍摄洋葱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答案:D 解析:1)、分离破碎细胞的细胞器时采用的是差速离心法,这些细胞器大小、质量不同,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处理,就能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2)、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例如噬菌体侵

7、染细菌的实验、验证 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3)、模型: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A、分离细胞器时利用了差速离心法,A 正确;B、根据部分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而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是由部分推出所有,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B 正确;C、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时,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C 正确;D、拍摄洋葱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属于实物,不属于模型,D 错误;故选 D。5、将某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8、蛋白质/%脂质/%核酸/%细胞器甲 67 20 微量 细胞器乙 59 40 0 细胞器丙 61 0 39 A细胞器甲中可能是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 B用差速离心的方法可分离各种细胞器,细胞器乙可能是叶绿体 5 C细胞器丙中进行的生理过程产生水,产生的水中的氧来自于羧基 D蓝细菌含有丙,不含甲、乙 答案:B 解析:分析表格可知,甲含量蛋白质和脂质,说明是具膜结构的细胞器,且含有少量核酸,因此可能是线粒体或叶绿体;乙细胞器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是具膜结构的细胞器,不含有核酸,因此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等;丙细胞器有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不含有脂质,因此该细胞器可能是核糖体。A、细胞器甲可能是线粒体,

9、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A 正确;B、用差速离心的方法可分离各种细胞器,细胞器乙没有核酸,不可能是叶绿体,因为叶绿体含有核酸,B 错误;C、细胞器丙是核糖体,可以进行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蛋白质的反应,产生的水中的氧来自于羧基,C 正确;D、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含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故蓝细菌含有丙(核糖体),不含其它细胞器,即甲、乙,D 正确。故选 B。多选题 6、液泡中含有各种酸性水解酶,能水解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脂质及多糖等物质,类似动物细胞中的溶酶体。细胞器碎片通过液泡膜的内陷吞噬进入液泡,最后在液泡中被水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液泡在植物细胞的自溶和防御上起一定

10、的作用 B若用显微镜观察到黑藻叶肉细胞中叶绿体随着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情况应该是逆时针流动 C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D植物花瓣和果实中的颜色主要与液泡中的色素有关 答案:ACD 6 解析:液泡是单层膜的细胞器。它由液泡膜和细胞液组成,其中细胞液容易和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混淆,其中主要成分是水。不同种类细胞的液泡中含有不同的物质,如无机盐、糖类、色素、脂类、蛋白质、酶、树胶、丹宁、生物碱等。A、液泡中贮存着多种细胞代谢产物和多种酸性水解酶,因此植物细胞的液泡可分解蛋白质、核酸等物质,所以液泡在植物细胞的自溶和防御上起一定的作用,A 正确;B、若用显微

11、镜观察到黑藻叶肉细胞中叶绿体随着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情况应该是顺时针流动,B 错误;C、液泡中糖类、盐类等物质的浓度往往很高,因此吸水力较强,从而导致成熟植物细胞质内的水分子大量进入液泡,因此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C 正确;D、花瓣、果实显示不同的颜色是因为液泡中含有色素,D 正确。故选 ACD。7、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器甲是有氧呼吸的场所 B细胞器乙中可能含有水解酶 C细胞器丙中含有的核酸是 RNAD组成细胞器甲乙丙的膜成分相似 答案:AD 解析:分析题图:该

12、细胞为动物细胞,甲有膜结构和核酸,可推断甲细胞器为线粒体;乙的脂质含量不为 0,说明乙7 细胞器有膜结构,但无核酸,可推断乙细胞器可能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丙的脂质含量为 0,说明没有膜结构,但含有核酸,可推测丙细胞器为核糖体。A、据分析可知,细胞器甲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而有氧呼吸的场所还有细胞质基质,A 错误;B、细胞器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细胞器乙可能是溶酶体,含有水解酶,B 正确;C、据分析可知,细胞器丙是核糖体,核糖体含有的核酸是 RNA,C 正确;D、据分析可知,组成细胞器丙不含膜,D 错误。故选 AD。8、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13、是()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利于携带氧 B大量合成胰蛋白酶的胰腺细胞中内质网发达 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增加 D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随代谢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答案:ABCD 解析:1)、核糖体由 rRNA 和蛋白质组成,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2)、内质网是由膜构成的网状结构,分为滑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脂质合成车间,粗面内质网:蛋白质加工场所。3)、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 95%来自线粒体。A、结构决定功能,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为携带氧气腾出空间,利于携带氧,A正确;B、胰蛋白酶的本质为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再进入内质网中加工,所以大量合成胰蛋白酶的胰腺细胞8 中内质网发达,B 正确;C、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以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增加,C 正确;D、代谢旺盛的细胞消耗能量多,线粒体数目也相应增加,所以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随代谢条件的不同而不同,D 正确。故选 A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