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接地、接零保护规定21648.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578403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2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设备接地、接零保护规定2164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气设备接地、接零保护规定2164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设备接地、接零保护规定2164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设备接地、接零保护规定21648.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电气设备接地、接零保护规定 编 审 批 页 编制:审核:批准:目 次 1 范围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4 3 规定内容4 1 范围 针对电气设备接地、接零保护提出了相关规定和技术要求,旨在保证生产现场的人身和设备安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 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3 规定内容 3.1 接地的类型 3.1.1 工作接地为满足电力系统或电气设备的运行要求,而将电力系统的某一点进行接地,称为工作接地,如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3.1.2 防雷接地为防止雷电过电压对人身或设备产生危害,而设置的过电压保护设备的接地,称

2、为防雷接地,如避雷针、避雷器的接地;3.1.3 保护接地为防止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将其金属外壳对地电压限制在安全电压内,避免造成人身电击事故,将电气设备的外露可接近导体部分接地,称为保护接地,如:3.1.3.1 电机、变压器、照明器具、手持式或移动式电动工器具和其他电器的金属底座和外壳;3.1.3.2 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3.1.3.3 配电、控制和保护用的盘(台、箱)的框架;3.1.3.4 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构架、接线盒和终端盒的金属外壳、电缆的金属护层和穿线的钢管;3.1.3.5 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或钢筋混凝土构架的钢筋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拦和金属门;3.1.3.6 架空线路的金属

3、杆塔或钢筋混凝土杆塔的钢筋以及杆塔上的架空地线、装在杆塔上的设备的外壳及支架;3.1.3.7 变电站各种电气设备的底座或支架;3.1.3.8 各类电器的金属外壳等。3.1.4 重复接地为,在低压配电系统的 TNC 系统中,为防止因中性线故障而失去接地保护作用,造成 电击危险和损坏设备,对中性线进行重复接地。TNC 系统中的重复接地点为:3.1.4.1 架空线路的终端及线路中适当点;3.1.4.2 四芯电缆的中性线;3.1.4.3 电缆或架空线路在建筑物或车间的进线处;3.1.4.4 车间内的中性线宜实行环形布置,并实行多点重复接地;3.1.5 防静电接地为了消除静电对人身和设备产生危害而进行的

4、接地。3.1.6 屏蔽接地为防止电气设备因受电磁干扰,而影响其工作或对其它设备造成电磁干扰的屏蔽设备的接地。3.2 电气设备接地技术原则 3.2.1 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各种电气设备均应根据国家标准 GB14050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保护接地。保护接地线除用以实现规定的工作接地或保护接地的要求外,不应作其它用途。3.2.2 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设备,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体,按等电位联接要求,应将建筑物金属构件、金属管道(输送易燃易爆物的金属管道除外)与总接地体相连接。3.2.3 人工总接地体不宜设在建筑物内,总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应满足各种接地中最小的接地电阻要

5、求。3.2.4 有特殊要求的接地,如弱电系统、计算机系统及中压系统,为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小电阻接地时,应按有关专项规定执行。3.3 电气装置和设施的下列金属部件均应接地或接零:3.3.1 电机、变压器和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电动工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3.3.2 电气设备传动装置;3.3.3 互感器的二次绕组;3.3.4 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3.3.5 铠装控制电缆的外皮;3.3.6 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3.3.7 电除尘器的构架。3.3.8 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架构和钢筋混凝土架构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3.3.9 电力电缆接线盒、

6、终端盒的外壳,电缆的外皮,穿线的钢管和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等;3.4 电气设备和电力生产设施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3.4.1 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标称电压 380V 及以下、直流标称电压 220V 及以下的电气设备外壳,但当维护人员可能同时触及电气设备外壳和接地物件时除外;3.4.2 安装在配电屏、控制屏和配电装置上的电测量仪表、继电器和其他低压电器等的外壳,以及当发生绝缘损坏时在支持物上不会引起危险电压的绝缘子金属底座等;3.4.3 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架构上的设备(应保证电气接触良好),如套管等;3.4.4 标称电压 220V 及以下的蓄电池室内的支架;3.5 接地

7、装置的技术要求 3.5.1 主厂房及变电站的接地装置:3.5.1.1 接地装置的接地体应水平敷设。其接地体采用长度为 2.5m、直径不小于 12mm 的圆钢或厚度不小于 4mm 的角钢,或厚度不小于 4mm 的钢管,并用截面不小于 25mm4mm 的扁钢相连为闭合环形,外缘各角要做成弧形。3.5.1.2 接地体应埋设在墙外,距离不小于 3m,接地网的埋设深度应超过当地冻土层厚度,最小埋设深度不得小于 0.6m。3.5.1.3 主变压器,其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要分别与人工接地网连接。3.5.1.4 避雷针(线)宜设独立的接地装置。3.5.1.5 接地装置宜采用钢材。接地装置的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

8、和机械强度的要求(国标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但不应小于表一所列规格。110kV 变电站或腐蚀性较强场所的接地装置应采用热镀锌钢材,或适当加大截面。3.5.1.6 低压电气设备地面上外露的铜和铝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符合表二的规定。3.5.1.7 在地下不得采用裸铝导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不得利用蛇皮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以及电缆金属护层作接地线。3.5.1.8 接地导体埋深不应小于 0.6m,接地网的引出线在通过地表下 0.6m 引至地面外的一段需作防腐处理,以延长使用寿命。3.5.1.9 如接地线串联使用,则当一处接地线断开时,造成了后面串接设备接地点均不接地,所以规定禁止串接。3.5.

9、1.10 接地线的连接应保证接触可靠。接于电机、电器外壳以及可移动的金属构架等上面的接地线应以镀锌螺栓可靠连接。3.5.2 易燃易爆场所的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3.5.2.1 易燃易爆场所的电气设备、机械设备、金属管道和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均应接地,并在管道接头处敷设跨接线。3.5.2.2 接地干线与接地体的连接点不得少于 2 个,并在建筑物两端分别与接地体相连。3.5.2.3 为防止测量接地电阻时产生火花引起事故,需要测量时应在无爆炸危险的地方进行,或将测量用的端钮引至易燃易爆场所以外地方进行。3.5.3 直流设备的接地:3.5.3.1 由于直流电流的作用,对金属腐蚀严重,使接触电阻增大,因此在直

10、流线路上装设接地装置时,必须认真考虑以下措施。3.5.3.1.1 对直流设备的接地,不能利用自然接地体作为 PE 线或重复接地的接地体和接地线,且不能与自然接地体相连。3.5.3.1.2 直流系统的人工接地体,其厚度不应小于 5mm,并要定期检查侵蚀情况。3.5.4 手持式、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3.5.4.1 手持式、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应采用软铜线,其截面不小于 1.5mm2,以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该截面是保证安全需要的最低要求,具体截面应根据相导线选择。接地线与电气设备或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螺栓或专用的夹具,保证其接触良好,并符合短路电流作用下动、热稳定要求。3.6 接地装置运行 3.6

11、.1 接地装置运行中,接地线和接地体会因外力破坏或腐蚀而损伤或断裂,接地电阻也会随土壤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对接地装置定期进行检查和试验。3.6.1.1 检查周期:3.6.1.1.1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试验不超过 6 年;3.6.1.1.2 根据车间或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对接地线的运行情况一般每年检查 12 次;3.6.1.1.3 各种防雷装置的接地装置每年在雷雨季前检查一次。3.6.1.1.4 对有腐蚀性土壤的接地装置,应根据运行情况一般每 35 年对地面下接地体检查一次;3.6.1.1.5 手持式、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应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3.6.1.1.6 接地引下线与接地网的连接

12、情况每年测试一次;3.6.1.1.7 油库区接地引下线与接地网的连接情况每半年测试一次;3.6.1.1.8 运行 10 年以上要抽样开挖检查发电厂、变电站地中接地网的腐蚀情况,以后的检查根据前次开挖检查结果决定。3.6.1.2 检查项目:3.6.1.2.1 检查接地装置的各连接点的接触是否良好,有无损伤、折断和腐蚀现象。3.6.1.2.2 对含有重酸、碱、盐等化学成分的土壤地带,应检查地面下 500mm 以上部位的 接地体的腐蚀程度。3.6.1.2.3 在土壤电阻率最大时(一般为雨季前)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3.6.1.2.4 电气设备检修后,应检查接地线连接情况,是否牢固可靠。3.6.1.2.5 检查电气设备与接地线连接、接地线与接地网连接、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是否完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