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分类非金属及其化合物21477.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552569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3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非金属及其化合物2147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非金属及其化合物2147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非金属及其化合物2147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试题分类非金属及其化合物21477.pdf(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11 江苏高考 3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能是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用铝制贮藏贮运浓硫酸 B.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 C.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解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这些内容都来源于必修一、选修四和必修二等课本内容;看来高三一轮复习一定注意要抓课本、抓基础,不能急功近利;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但可与氢氟酸反应;二氧化氯中氯的化合价为4 价,不稳定,易转变为1 价,从而体现氧化性;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在原电池中作正

2、极,海轮外壳上装铜块会加快海轮外壳腐蚀的进程;答案:A 2.2011江苏高考9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Na2CO3的大 B.石灰乳与 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 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 Cl2不与铁反应 D.图 4 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综合内容,拓展延伸至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熔融氯化钠、侯氏制碱等内容,但落点很低,仅考查 NaHCO3、Na2CO3的溶解度、工业制漂白粉、干燥的 Cl2贮存和基本反应类型;重基础、重生产实际应该是我们高三复习也应

3、牢记的内容;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要小;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氯发生歧化反应,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常温下干燥的 Cl2能用钢瓶贮存仅代表常温 Cl2不与铁反应,加热、高温时可以反应;在侯氏制碱法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 3.2011 山东高考 10 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 解析:依据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可知,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的元素可以是 Li

4、或 Si 元素,但 Li 属于金属不符合题意,因此该元素是 Si元素;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它总是与氧相化合的,因此在自然界中硅主要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选项 A 正确;硅位于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件常用作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才用作光导纤维,选项 B 不正确;硅的最高价氧化物是二氧化硅,SiO2与酸不反应但氢氟酸例外,与氢氟酸反应生成 SiF4和水,因此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选项 C不正确;硅和碳都属于A,但硅位于碳的下一周期,非金属性比碳的弱,因此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甲烷弱,选项 D 也不正确;答案:A 4.2011 海南“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

5、产生的 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 NaOH 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 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 D.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 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 答案 AD 解析:由题可知基本过程中有两个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碳酸钙的高温分解;A 选项正确,循环利用的应该有 CaO 和 NaOH 两种物质,B 选项错误;“反应分离”过程中分离物质的操作应该是过滤,C 选项错误;D 选项中甲醇工业上可用 CO2

6、制备;技巧点拨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捕捉室中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的 Na2CO3和 CaO 在溶液中反应得到 NaOH 和 CaCO3,由此可分析出各选项正误;52011 上海 6 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 A酸性 B脱水性 C强氧化性 D吸水性 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会显示酸性;答案:A 62011 上海 7 下列溶液中通入 SO2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 A BaOH2 B BaNO32 C Na2S D BaCl2 解析:A 生成 BaSO3沉淀;SO2溶于水显酸性,被 BaNO32氧化生

7、成硫酸,进而生成 BaSO4沉淀;SO2通入 Na2S 溶液中会生成单质 S 沉淀;答案:D 7201 上海 17120 mL 含有 mol 碳酸钠的溶液和 200 mL 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AL B mol/L C mol/L DL 解析:若碳酸钠恰好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则盐酸的浓度是 mol/L;若碳酸钠恰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盐酸的浓度是 mol/L;由于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所以只能是介于二者之间;答案:B 8.2011 江苏高考 1612 分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 FeS2为原料制备氯

8、化铁晶体 FeCl3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 在一定条件下,SO2转化为 SO3的反应为 SO2O2SO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过 量 的SO2与NaOH溶 液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为 ;2 酸溶及后续过程中均需保持盐酸过量,其目的是 、;3 通氯气氧化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过 程 产 生 的 尾 气 可 用 碱 溶 液 吸 收,尾 气 中 污 染 空 气 的 气 体 为 写化学式;解析:本题让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生产工艺、化学平衡原理结合起来,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化学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本题考查学生在“工艺流程阅读、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

9、化学反应条件控制的原理、生产流程的作用”等方面对元素化合物性质及其转化关系的理解和应用程度,考查学生对新信息的处理能力;备考提示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要与基本实验实验、化工生产工艺、日常生活等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简单的来回重复和死记硬背;答案:1kc2SO3/cO2c2SO2 SO2NaOHNaHSO3 2 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 抑制 Fe3水解 3Cl2Fe22ClFe3 Cl2 HCl 92011 浙高考 26,15 分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已知:氧化性:3IOFe3I2;还原性:223S OI;3I2

10、6OH3IO5I3H2O;KII2KI3 1 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 KIO3、KI、Mg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溶液分为3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 KI 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 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 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加 KSCN 溶液显红色,该红色物质是_用化学式表示;CCl4中显紫红色的物质是_用电子式表示;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 KI 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2KI 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

11、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下 KI 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将 I2溶于 KI 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 KI3H2O;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_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_;3 为了提高加碘盐添加 KI 的稳定性,可加稳定剂减少碘的损失;下列物质中有可能作为稳定剂的是_;ANa2S2O3 BAlCl3 CNa2CO3 DNaNO2 4对含Fe2较多的食盐假设不含Fe3,可选用KI作为加碘剂;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加碘盐中的Fe2:_;解析:1Fe3与 SCN的配合产物有多种,如2Fe(SCN)、36Fe(SCN)等;I2的 CCl4溶液显紫红色;应用信息:“氧化性:3IOFe3I2”

12、,说明3IO和 Fe3均能氧化 I生成I2;2KI 被潮湿空气氧化,不能写成 IO2H,要联系金属吸氧腐蚀,产物 I2KOH 似乎不合理会反应,应考虑缓慢反应,微量产物 I2会升华和 KOH 与空气中 CO2反应;KI3H2O 作加碘剂问题,比较难分析,因为 KI3很陌生;从题中:“低温条件下可制得”或生活中并无这一使用实例来去确定;再根据信息:“KII2KI3”解析其不稳定性;3 根据信息“还原性:223S OI”可判断 A;C 比较难分析,应考虑食盐潮解主要是 Mg2、Fe3引起,加 Na2CO3能使之转化为难溶物;D 中 NaNO2能氧化 I;4 实验方案简答要注意规范性,“如取加入现象

13、结论”,本实验 I对 Fe2的检验有干扰,用过量氯水又可能氧化 SCN,当然实际操作能判断,不过对程度好的同学来说,用普鲁士蓝沉淀法确定性强;答案:1FeSCN3 IO35I6H=3I23H2O 2Fe32I=2Fe2I2 2O24I2H2O=2I24KOH 否 KI3在受热或潮湿条件下产生 I2和 KI,KI 被氧气氧化,I2易升华;3AC 4 取足量该加碘盐溶于蒸馏水中,用盐酸酸化,滴加适量氧化剂如:氯水、过氧化氢等,再滴加 KSCN 溶于,若显血红色,则该加碘盐中存在 Fe2+;10.2011 福建高考 23,15 分 I、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1 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

14、;2 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 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2Ca3PO426SiO2=6CaSiO3P4O10 10CP4O10=P410CO 每生成 1 mol P4时,就有_mol 电子发生转移;3 硫代硫酸钠 Na2S2O3是常用的还原剂;在维生素 C 化学式 C6H8O6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 I2溶液,使维生素 C 完全氧化,剩余的 I2用 Na2S2O3溶液滴定,可测定溶液中维生素 C 的含量;发生的反应为:C6H8O6I2=C6H6O62H2I 2S2O32I2=S4O622I 在一定体积的某维生素 C 溶液中加入 a molL1 I2溶液 V1 mL,充分反应后,用

15、 Na2S2O3溶液滴定剩余的 I2,消耗 b molL1 Na2S2O3溶液 V2 mL;该溶液中维生素 C 的物质的量是_mol;4 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 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如下反应:2IO35SO322H=I25SO42H2O 生成的碘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反应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L1KIO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 L1Na2SO3溶液的体积/mL H2O 的体积/mL 实验温度/溶液出现蓝色时所需时间/s 实验 1 5 V1 35 25 实验 2 5 5 40 25 实验 3 5 5 V2 0 该实验的目的是_;表中 V2=_

16、mL II、稀土元素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5 铈 Ce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条件下 CeCl3易发生水解,无水 CeCl3可用加热 CeCl36H2O 和 NH4Cl 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 NH4Cl 的作用是_;6 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 H2O2,调节pH3,Ce3通过下列反应形成CeOH4沉淀得以分离;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e3H2O2H2O=CeOH4_ 解析:1P 属于第 15 号元素,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2 每生成 1 mol P4时,P 由+5 价变成 0 价,电子转移为 5420 或 C 化合价由 0 价变成为+2 价,电子

17、转移为 21020;3nNa2S2O3bV1/1000 mol;与其反应的 I2为 bV1/2000 mol,与维生素 C 反应的 I2为 2000221bVaV mol,即维生素 C 的物质的量是2000221bVaV mol 或其它合理答案;4 由实验 2 可以看出混合液的总体积为 50mL,V1为 10mL,V2为 40mL,实验 1 和实验 2 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该反应速率与亚硫酸钠溶液浓度的关系;实验 2 和实验 3 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该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5 题目中给出:“加热条件下 CeCl3易发生水解”,可知 NH4Cl 的作用是肯定是抑制水解的,CeCl3水解会生成 HCl

18、,可以完整答出:NH4Cl 的作用是分解出 HCl 气体,抑制 CeCl3水解;6 根据题意:“强酸性”或观察方程式可知缺项是 H,利用电子得失守恒或观察法就可以配平方程式;2Ce3H2O26H2O=2CeOH46H 此题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电子转移计算,滴定中的简单计算,水解知识,实验探究变量的控制等,上述皆高中化学中的主干知识;题设中的情景都是陌生的,其中还涉及到稀土知识,其中第4小问是该题亮点,设问巧妙,有点类似于2010全国新课标一题,但题目设计更清晰,不拖泥带水;第 6 小问的缺项配平有点超过要求,但题中给出提示,降低了难度;这题拼凑痕迹比较明显,每小问前后联系不

19、强,或者说没有联系;答案:1;220;310005.021bVaV;4 探究该反应的速率与温度、亚硫酸钠溶液浓度的关系或其他合理答案;5 分解出 HCl 气体,抑制 CeCl3的水解或其他合理答案;62Ce3H2O26H2O=2CeOH46H;11.2011 山东高考 28,14 分研究 NO2、SO2、CO 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利用反应 6NO2 8NH3 催化剂 加热 7N512 H2O 也可处理 NO2;当转移电子时,消耗的 NO2在标准状况下是 L;2 已知:2SO2g+O2g2SO3g H=kJmol-1 2NOg+O2g2

20、NO2g H=kJmol-1 则反应 NO2g+SO2gSO3g+NOg 的 H=kJmol-1;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状态的是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 NO 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 1 mol SO3的同时生成 1 molNO2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 NO2与 SO2体积比为 1:6,则平衡常数 K ;3CO 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 COg+2H2gCH3OHg;CO 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反应 H 0 填“”或“”;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 250、104

21、kPa 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 ;解析:1NO2溶于水生成 NO 和硝酸,反应的方程式是 3NO2H2O=NO2HNO3;在反应 6NO 8NH3 催化剂 加热 7N512 H2O 中 NO2作氧化剂,化合价由反应前的+4 价降低到反应后 0 价,因此当反应中转移电子时,消耗NO2的物质的量为molmol3.042.1,所以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LmolLmol72.6/4.223.0;2 本题考察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以及平衡常数的计算;2SO2g+O2g2SO3g H1=kJmol-1 2NOg+O2g2NO2g H2=kJmol-1 ;即得出 2NO2g+2SO2g2SO3g+

22、2NOg H=H2H1=kJmol-1+kJmol-1+kJmol-1;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反应 NO2g+SO2gSO3g+NOg 的特点体积不变的、吸热的可逆反应,因此 a 不能说明;颜色的深浅与气体的浓度大小有关,而在反应体系中只有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所以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时即说明 NO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因此 b 可以说明;SO3和 NO 是生成物,因此在任何情况下二者的体积比总是满足 1:1,c 不能说明;SO3和 NO2一个作为生成物,一个作为反应物,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每消耗 1 mol SO3的同时必然会生成 1 molNO2,因此 d 也不能说明;设 NO2的物质的量为

23、1mol,则 SO2的物质的量为 2mol,参加反应的NO2的物质的量为 xmol;3 由图像可知在相同的压强下,温度越高 CO 平衡转化率越低,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实际生产条件的选择既要考虑反应的特点、反应的速率和转化率,还要考虑生产设备和生产成本;由图像可知在104kPa左右时,CO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如果继续增加压强 CO 的转化率增加不大,但对生产设备和生产成本的要求却增加,所以选择该生产条件;答案:13NO2H2O=NO2HNO3;2;b;8/3;3 在104kPa 下,CO 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如果增加压强 CO 的转化率提高不大,而生产成本增加,

24、得不偿失;122011 山东高考 29,14 分科研、生产中常涉及钠、硫及其化合物;1 实验室可用无水乙醇处理少量残留的金属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要清洗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可用的试剂是 ;2 下图为钠硫高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池的工作温度为 320左右,电池反应为2Na+xSNa2XS,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M 由 Na2O 和 Al2O3制得的两个作用是 ;与铅蓄电池相比,当消耗相同质量的负极活性物质时,钠硫电池的理论放电量是铅蓄电池的 倍;3Na2S 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 CuSO4,溶液 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Na2S 溶液长期放置有

25、硫析出,原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解析:1 乙醇中还有羟基可以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单质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液 CS2,在加热时可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因此要清洗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可选用 CS2或热的氢氧化钠溶液;2 由电池反应可与看出金属钠失去电子作为负极,单质硫得电子被还原成2XS,所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XS+2e2XS;由于原电池内部要靠离子得定向运动而导电,同时钠和硫极易化合,所以也必需把二者隔离开,因此其作用是离子导电导电或电解质和隔离钠与硫;在铅蓄电池中铅作负极,反应式为 PbsSO42aq2ePbSO4

26、s,因此当消耗 1mol 即 207g 铅时转移2mol电子,而207g钠可与失去的电子数为923207,所以钠硫电池的理论放电量是铅蓄电池的 9/2=倍;3Na2S属于强碱弱酸盐S2水解显碱性,所以cH最小;但由于水解程度很小,大部分S2还在溶液中;因为氢硫酸属于二元弱酸,所以 S2水解时分两步进行且以第一步水解为主,方程式为S2H2O=HSOH、HSH2O=H2SOH,因此 Na2S 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NacS2cOHcHScH;由于 S2极易与 Cu2结合形成 CuS 沉淀而抑制 S2水解,因此溶液但碱性会降低,酸性会增强,方程式为 S2Cu2=CuS;S2处于最低化合价2 价,极易失去电子而被氧化,空气中含有氧气可氧化 S2而生成单质硫,方程式为 2S2O22H2O=2S4OH;答案:12CH3CH2OH2Na2CH3CH2ONaH2;CS2或热的氢氧化钠溶液;2XS+2e2XS;离子导电导电或电解质和隔离钠与硫;3NacS2cOHcHScH;减小;2S2O22H2O=2S4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