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灌浆试验段试验报告材料3690.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551511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94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帷幕灌浆试验段试验报告材料369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帷幕灌浆试验段试验报告材料369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帷幕灌浆试验段试验报告材料369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帷幕灌浆试验段试验报告材料3690.pdf(3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用文档 目录 第一章 灌浆试验目的和任务.-3-1.1灌浆试验目的和任务.-3-1.2试验依据.-3-1.3机械设备配置.-3-1.4施工人员配置.-4-第二章 灌浆试验施工.-5-2.1灌浆试验孔的布置.-5-2.2施工程序.-7-2.3钻孔.-10-2.4钻孔冲洗和压水试验.-10-2.5灌浆材料.-11-2.6制浆.-12-2.7浆液浓度及变换.-12-2.8灌浆压力.-13-2.9灌浆结束标准及封孔.-13-2.10特殊情况处理.-13-第三章 灌浆效果分析.-15-3.1工序质量检查.-15-3.2透水率、单位注入量递减情况.-15-3.3帷幕底界透水率情况.-18-3.4检查孔.

2、-19-第四章 试验成果的分析与评述.-24-4.1透水率.-24-4.2单位注入量.-24-4.3检查孔.-24-4.5灌浆施工工艺.-25-4.6灌浆材料和浆液比级.-25-4.7灌浆压力.-25-4.8浆液待凝时间.-26-4.9帷幕底界的确定.-26-实用文档 第五章 总结及建议.-27-5.1总结.-27-5.2建议.-28-第六章 结语.-29-附件:1、帷幕灌浆成果一览表.-30-附件:2、帷幕灌浆分序统计表.-30-附件:3、帷幕灌浆综合统计表.-30-附件:4、检查孔成果一览表.-30-附件:5、帷幕灌浆各试验区各次序单位注入量、灌前透水率频率曲线-30-附件:6、帷幕灌浆试

3、验段剖面图.-30-附件:7、帷幕灌浆孔柱状图.-30-附件:8、帷幕灌浆检查孔岩心及施工过程照片.-30-实用文档 第一章 灌浆试验目的和任务 1.1灌浆试验目的和任务 通过灌浆试验了解灌浆前及灌后检查孔单位透水率、单位注入量、灌浆材料、浆液浓度和灌浆压力的变化情况,以指导帷幕钻孔和灌浆的施工。1.2试验依据 1、甲甸二水库大坝帷幕灌浆试验段平面布置及剖面(JD2-JS-SG-灌 01);2、甲甸二水库帷幕灌浆试验技术要求;3、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SL62-2014;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 2001);5、设计通知文件甲甸二水库帷幕灌浆试验技术要求。

4、1.3机械设备配置 钻孔采用XY-2PC型钻机,灌浆采用 3SNS-A型高压灌浆泵进行灌浆,所有钻孔、灌浆设备、仪器、仪表如下表。同时在使用前均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才可使用。压力表为上海天湖仪表厂生产;型号 YN-100;规格 0-0.6MPa、0-2.5MPa、0-6MPa;精度 1.6计。水表为宁波市三江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型号 00000518。实用文档 施 工 设 备 配 置 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地质钻机 XY-2PC 台 6 2 灌浆泵 3SNS-A 台 6 3 双层立式灰浆搅拌机 YXN400 台 6 4 测斜仪 KXP-2D(S)台 1 5 婆

5、梅氏比重计 0-70 只 100 6 压力表 0-0.6、0-2.5、0-6MPa 块 200 7 水表 LXS-25 块 100 1.4施工人员配置 施工人员配置表 序号 工种 数量 备注 1 技术人员 4 2 灌浆工 6 3 钻工 6 4 电工 1 6 辅助工 6 实用文档 第二章 灌浆试验施工 2.1灌浆试验孔的布置 坝基帷幕灌浆为双排孔梅花型布置,排距均为 1.0m,孔距均为 2.0m。其中,坝横0+007.000+016.00m为左岸试验段,孔号为 SZK47、SZK48、SZK49、SZK50、SZK51;XZK5、XZK6、XZK7、XZK8、XZK9。坝横 0+051.000+

6、060.00m为河床试验段,孔号为 SZK69、SZK70、SZK71、SZK72、SZK73;XZK27、XZK28、XZK29、XZK30、XZK31。坝横 0+115.000+124.00m为右岸试验段,孔号为 SZK101、SZK102、SZK103、SZK104、SZK105;XZK59、XZK60、XZK61、XZK62、XZK63。左岸 SZK49、XZK5、XZK9号孔为序孔,河床 SZK69、SZK73、XZK29号孔为序孔,右岸 SZK101、SZK105、XZK61号孔为序孔,左岸 SZK47、SZK51、XZK7号孔为序孔,河床 SZK71、XZK27、XZK31号孔为

7、序孔,右岸 SZK103、XZK59、XZK63号孔为序孔,左岸 SZK48、SZK50、XZK6、XZK8号孔为序孔,河床 SZK70、SZK72、XZK28、XZK30号孔为序孔,右岸 SZK102、SZK104、XZK60、XZK62号孔为序孔;J1、J2、J3、J4、J5、J6 为检查孔。实用文档 XZK59XZK60XZK61XZK62XZK63SZK101SZK102SZK103SZK104SZK105XZK5XZK6XZK7XZK8XZK9SZK50SZK51SZK49SZK48SZK47左岸试验段右岸试验段(J5)(J6)(J4)(J3)水流向帷幕灌浆试验段孔位布置图XZK27

8、XZK28XZK29XZK30XZK31SZK69SZK70SZK71SZK72SZK73河床试验段(J12)(J1)坝轴线 实用文档 2.2施工程序 按逐级加密的原则进行施工,即先钻灌序孔,再钻灌序孔,最后进行序孔的钻孔及施工。施工方法、方式及工序:(1)基岩清水钻进,开孔口径为 91mm,并预埋孔口管,预埋深度为深入阻浆盖板以下,钻孔孔斜率应符合规定要求。(2)灌浆方式:预埋管埋设段(第一、二段)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卡塞灌浆循环式灌浆;强风化段(阻浆盖板以下 0 10m)采用自上而下孔内循环式分段灌浆;弱风化段(10m终孔段)采用孔口封闭,纯压式灌浆方法。单孔施工工序为:造孔(第一段)洗孔压水

9、试验(采用单点法)卡塞灌浆(至结束标准)待凝 扫孔钻进第二段洗孔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卡塞灌浆(至结束标准)下段施工至设计孔深段(满足设计要求 q 小于 5Lu)测孔深压水试验(监理、质检、设计共同参与)是否加深或终孔。实用文档 钻孔灌浆工艺流程图 钻孔定位 钻 机 校 平 开 孔 钻 进 基 岩 导 向 管 钻 设 灌 浆 段 钻 孔 冲 洗 测 量 孔 深 不 合 格 合 格 灌 前 压 水 捞 砂 灌 浆 钻 进 下 一 段 终 孔 段 合 格 自 下 而 上 分 段 压 力 封 孔 封 孔 验 收 资 料 归孔 位 迁 移 待 凝 实用文档 灌浆工艺流程图 水 水泥 计量 搅拌桶 过滤

10、 储浆桶 检测 灌浆泵 输浆管 孔口三通 进浆管 灌浆器 受灌段 回浆管 控制阀 压力表 压力表 循环灌浆 控制阀纯压式 回浆管 实用文档 2.3钻孔 (1)钻孔按设计统一编号、分序,根据给定的控制点,采用全站仪进行放孔定位,并实测孔口高程,孔位偏差均小于 10cm,并经监理工程师复核,符合要求后移机到位开孔。(2)灌浆试验采用 XY-2PC钻机,采用金刚石钻头清水循环钻进。(3)钻 孔 的 方 向 均 为 铅 垂 直 孔,要 求 孔 底 最 大 允 许 偏 差 值 应 符 合(SL62-2014规范)规定及施工技术要求:帷幕灌浆孔孔底允许偏差 孔深(米)20 30 40 50 60 80 1

11、00 最大允许偏差值(m)0.25 0.50 0.80 1.15 1.50 2.00 2.5 根据测斜成果各孔最大允许偏差值均满足设计要求。(4)班报按钻探技术要求内容,流水作业(包括捞砂、冲洗孔、压水、灌浆等)时间详细记录;钻进过程中,遇岩层、岩性变化,发生(落水、破碎带、垮孔、卡钻、掉块、遇软弱夹层、回水变色)等特殊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对检查孔取芯的岩芯装箱保存,进行详细地质编录,记录分层孔深,进行岩性、裂隙发育及充填情况描述。(5)地质条件较差、岩石破碎、造孔困难的,使用沉砂管捞砂。(6)检查孔,通过控制回次进尺,钻进参数等措施,控制钻进转速来保证岩芯采取率。2.4钻孔冲洗和压水试验 1

12、、各 灌浆段 在 灌浆前进 行洗孔 和 捞砂,保 证孔内 干 净,孔底 沉砂小于20cm。钻孔冲洗压力采用 80%的灌浆压力,压力超过 1MPa时,采用 1MPa,洗孔至回水澄清为止。2、水位观测(1)工作水位测定,每回次进尺起钻后和下钻前均测定一次工作水位,并详细记录水位线;(2)试验水位测定,每段造孔结束后,采用 1Mpa水压冲洗,待残留实用文档 沉沙捞尽后,满足设计要求沉砂小于 20cm后观测试验水位,即每 5分钟测一次水位,当连续两次测得水位下降速度均小于 5cm/min时,以最后的观测值作为试验水位及压力值起点依据。(3)地下水位测定,当孔满足设计终孔要求后,按设计技术要求停息24

13、小时后测定孔内水位线作为该孔地下水位值。3、各次序孔各灌浆段灌浆前均进行压水试验。灌前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检查孔及指定编录孔压水试验采用五点法进行,压力为该段灌浆压力的 80%,压水压力大于 1Mpa时采用 1Mpa;压水时间采用每 5min测读一次压入流量,压水时间一般为 20min。压水稳定标准为:连续四次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 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 1L/min时即可结束试验,取最后的流量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压水试验以透水率(Lu)表示,五点法和单点法压水试验均按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 2001)规范执行。其压水试验成果计算公式如下:结

14、合部及基岩压水试验:PLQq 试中:q透水率(Lu)Q压入流量(L/min)P压水全压力(MPa)L压水试验段长度(m)2.5灌浆材料 采用纯水泥浆灌注,选用水泥强度等级为P.O 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生产厂家为富民金锐水泥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水泥品质符合 GB175-2007相关规定,比表面积不小于 300m2/kg。80m 孔筛余量小于5%,初凝时间45min、终凝时间10h。进入施工现场的水泥有出厂合格证和化验单。实用文档 每批水泥进入施工现场,厂方均提供了水泥出厂检验报告,水泥进场后,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对每批水泥均抽样进行复检,质检单位检查结果:细度 4.2%,初凝时间 220m

15、in,终凝时间 300min,3d 抗压强度 17.0MPa,28d抗压强度 42.8MPa,其指标符合设计要求。2.6制浆 1、制浆水泥等固相材料采用重量称量法,浆液采用 YXN400型制浆机制备。2、浆液的搅拌时间一般 3 5min,浆液在使用前经过筛滤,且从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小于 4h。2.7浆液浓度及变换 1、采用纯水泥浆液灌注,浆液比级为 5:1、3:1、2:1、1:1、0.8:1、0.5:1六个比级。2、灌浆过程中,浆液浓度的变换遵循由稀到浓,逐级变换的原则进行。a、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保持不变而灌浆压力持续升高时,不改变水灰比。b、当某一比级浆液的注入量

16、已达 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 30min,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改浓一级。c、当注入率大于 30L/min时,根据具体施工情况越级变浓。水泥浆液配比表 水灰比 水 水泥 浆量 比重 备注 5:1 125 25 133 1.13 3:1 150 50 167 1.20 2:1 100 50 117 1.29 1:1 100 100 133 1.50 0.8:1 80 100 113 1.59 0.5:1 75 150 125 1.80 实用文档 2.8灌浆压力 设计要求接触第一段段长 2m,第二段 3m,第三段及至终孔均为 5m,强风化试验段孔深约 0 10m,采用自上

17、而下孔内循环式分段灌浆,灌浆压力自上而下,每加深一级,灌浆压力增加 0.2Mpa;如 P1 段=0.2Mpa、P2 段=0.4Mpa、P3 段=0.6Mpa(孔深 0 10m);孔深 10m终孔孔深处弱风化带:灌浆压力采用 P4 段=1.0Mpa、P5 段=1.5Mpa、P6 段=2.0Mpa、P7 段=2.5Mpa,若第七段之后仍达不到防渗要求,那么 P7 段=2.5Mpa至终孔 P=2.53Mpa;当发现某级灌浆压力造成耗浆量增大时,应减压,降低一级压力,稳定注入量,并逐级减小,直到结束标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址原因及盖重等因素,压力过大对盖板产生台动破坏,未能达到预期灌浆压力,只有部

18、分孔段达到设计压力,灌浆压力大部分结合施工实际,在现场设计及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控制。2.9灌浆结束标准及封孔(1)当灌浆压力达到最大设计压力值情况下,注入量逐渐减少量不大于 1L/min时,继续灌注 60 min,该灌浆段可以结束灌浆。(2)封孔采用结合最后一段灌浆全孔封孔法,待最后一段灌浆满足灌浆结束条件后采用 0.5:1浆液压力置换封孔,以结束该孔施工。2.10特殊情况处理 造孔:(1)钻进暂歇后续钻出现夹钻、回缩现象,采用灌浆停歇后续钻;(2)钻进中取芯率低、孔内淤积较深,采用沉砂管打捞;若多次打捞,淤积深度无明显较小,采用注浓浆或灌注浓浆固壁后续钻;(3)埋钻:采用扩孔的方式将

19、所埋岩芯管取出后,清洗钻孔灌浆后再实用文档 进行下一段施工;(4)取芯困难:采用低速档微水量或无水量钻进,缩短回次进尺。灌浆:(1)冒浆的处理:采用土工膜掺水玻璃速凝剂等在冒浆处进行封堵同时采用减压、越级变浆、缓慢停歇、反复灌注方式进行处理,直至冒浆停止。(2)突然降压的处理:采用停歇、复灌处理;(3)反压处理:灌浆结束后出现反压时,继续灌注到闭浆压力待凝停歇后取出工作管;(4)可灌性差的处理:适当提高灌浆压力,以稀浆灌注为主的方法进行处理。实用文档 第三章 灌浆效果分析 3.1工序质量检查 灌浆工程系隐蔽性工程,施工工艺和工序质量控制是确保灌浆质量的关键。本次灌浆试验施工,首先建立健全了质量

20、保证体系,明确工序和质量责任,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禁止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以保证灌浆质量。首先明确设计意图钻孔施工技术要求。其次各段钻孔压水、灌浆等工作均在业主、监理工程师、现场设计代表、质量检测人员以及现场技术人员的监督指导下进行施工,签证验收才能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杜绝违规现象,任何一道工序达不到要求,则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各孔终孔后,资料及时进行整编、原始资料归档。3.2透水率、单位注入量递减情况 1、透水率变化情况(1)左岸试验区 施工部位 灌浆次序 灌前平均 透水率(Lu)递减率()帷幕灌浆 试验段 左岸 41.84 18.41 56.0 13.83 24.88 透水率序孔较孔递

21、减 56.0%,序孔较孔递减 24.88%,序孔较序递减 66.9%;实用文档 (2)、右岸试验区 施工部位 灌浆次序 灌前平均 透水率(Lu)递减率()帷幕灌浆 试验段 右岸 52.38 41.30 21.15 35.30 14.53 透水率序孔较孔递减 21.15%,序孔较孔递减 14.53%,序孔较序递减 32.61%;(3)、河床试验区 施工部位 灌浆次序 灌前平均 透水率(Lu)递减率()帷幕灌浆 试验段 河床 104.40 55.40 46.93 43.30 21.84 透水率序孔较孔递减 46.93%,序孔较孔递减 21.84%,序孔较序递减 58.52%;2、单位注入量变化情况

22、(1)左岸试验区 施工部位 灌浆次序 单位注入量 (kg/m)递减率()帷幕灌浆 试验段 左岸 1162.73 501.96 56.83 320.39 36.17 实用文档 单位注入量序孔较序递减 56.83%,序孔较序递减 36.17%,序孔较序孔递减 72.45%。(2)右岸试验区 施工部位 灌浆次序 单位注入量 (kg/m)递减率()帷幕灌浆 试验段 右岸 1085.09 744.64 31.38 479.51 35.61 单位注入量序孔较序递减 31.38%,序孔较序递减 35.61%,序孔较序孔递减 55.81%。(3)河床试验区 施工部位 灌浆次序 单位注入量 (kg/m)递减率(

23、)帷幕灌浆 试验段 河床 1703.60 902.08 47.05 563.94 37.48 单位注入量序孔较序递减 47.05%,序孔较序递减 37.48%,序孔较序孔递减 66.9%。综上所述,透水率 q值呈现情况:左岸试验区呈 现出 q q q的规律,呈现规律正常;右岸试验区呈现出 q q q的规律,呈现规律正常;河床试验区呈现出 q qq的规律,呈现规律正常。单位注入量 C值呈现情况:左岸试验区呈 现出 c c c的规律,呈现规律正常;右岸试验区呈现出 c cc的规律,呈现规律异常;河床试验区呈现出 c cc的规律,呈现规律正常;实用文档 3.3帷幕底界透水率情况 帷幕灌浆试验段终孔段

24、(共 30 段)底界平均透水率为 3.96Lu;最大 4.87Lu;最小 1.87 Lu;透水率均小于 5Lu。帷幕灌浆试验段钻孔底界透水率成果汇总表 施工部位 孔号 设计深度(m)实测深度(m)灌前透水率(m)备注 河床 XZK27 29.42 49.5 3.61 XZK28 29.82 34.9 4.18 XZK29 30.22 50.3 4.35 XZK30 30.62 35.7 4.79 XZK31 31.02 46.1 1.87 SZK69 29.22 49.3 3.38 SZK70 29.62 34.7 4.02 SZK71 30.02 30.1 4.27 SZK72 30.42

25、35.5 4.87 SZK73 30.82 45.9 4.66 左岸 XZK5 60.42 80.5 3.71 XZK6 58.82 68.9 3.26 XZK7 57.22 72.3 3.12 XZK8 55.62 60.7 4.74 XZK9 54.02 69.1 3.90 SZK47 61.23 76.3 3.59 SZK48 59.62 69.7 3.81 SZK49 58.02 78.1 2.63 SZK50 56.42 66.5 4.65 SZK51 54.82 64.9 3.18 右岸 XZK59 54.98 80.5 4.65 XZK60 55.92 68.9 4.75 XZK

26、61 56.87 72.3 4.80 XZK62 57.81 60.7 4.04 XZK63 58.75 69.1 4.47 SZK101 54.51 76.3 4.81 SZK102 55.45 69.7 3.97 SZK103 56.39 78.1 3.29 SZK104 57.34 66.5 4.77 SZK105 58.28 64.9 2.77 实用文档 3.4检查孔 1、检查孔的布置 检查孔是在全面分析钻孔压水灌浆原始资料的基础后,结合实际施灌情况,由业主、设计、监理及施工方共同研究确定。检查孔 J1 号孔布置位于SZK72和 SZK73孔连线的中线与坝轴线交点处,J2 号孔布置位于

27、 XZK28和XZK29孔连线的中线与坝轴线交点处,J3 号孔布置位于 XZK61和 XZK62孔连线的中线与坝轴线交点处,J4 号孔布置位于 SZK101和 SZK102孔连线的中线与坝轴线交点处,J5 号孔布置 XZK5和 XZK6孔连线的中线与坝轴线交点处,J6 号孔布置位于 SZK49和 SZK50孔连线的中线与坝轴线交点处。试验段,共布置检查孔六孔,目的是通过检查孔检查砼盖板与基岩结合部及基岩透水率是否满足 q 5Lu的防渗标准。2、检查孔的压水试验 检查孔压水试验采用自上而下分段钻孔,分段压水。每段压水采用三个压力阶段五点法进行压水试验。3、压水压力采用灌浆压力的 80%,压力超过

28、 1Mpa时,采用 1Mpa。4、各段压水试验均在业主、监理工程师、现场设代、质检员和施工方现场技术员参与,现场观测记录、计算,签字认可后进行下一段的钻孔施工,采用套管跟进止水发进行试验段压水。5、检查孔相关统计数据如下表(1)检查孔单孔压水成果表 实用文档 甲甸二水库帷幕灌浆检查孔压水成果表 孔号:J1#开竣工日期:2017.08.2629 段次 压水孔段(m)透水率(Lu)备注 自 至 段长 1 17.50 19.50 2.00 1.13 2 19.50 22.50 3.00 0.42 3 22.50 27.50 5.00 0.46 4 27.50 32.50 5.00 0.50 5 32

29、.50 37.50 5.00 0.86 6 37.50 42.50 5.00 3.40 7 42.50 47.50 5.00 1.34 8 47.50 53.00 5.50 1.45 甲甸二水库帷幕灌浆检查孔压水成果表 孔号:J2#开竣工日期:2017.08.2629 段次 压水孔段(m)透水率(Lu)备注 自 至 段长 1 17.50 19.50 2.00 1.25 2 19.50 22.50 3.00 0.33 3 22.50 27.50 5.00 0.44 4 27.50 32.50 5.00 0.25 5 32.50 37.50 5.00 0.76 6 37.50 42.50 5.00

30、 2.20 7 42.50 47.50 5.00 3.60 8 47.50 52.00 4.50 1.29 实用文档 甲甸二水库帷幕灌浆检查孔压水成果表 孔号:J3#开竣工日期:2017.08.2909.02 段次 压水孔段(m)透水率(Lu)备注 自 至 段长 1 0.50 2.50 2.00 1.56 2 2.50 5.50 3.00 0.63 3 5.50 10.50 5.00 0.79 4 10.50 15.50 5.00 0.35 5 15.50 20.50 5.00 0.84 6 20.50 25.50 5.00 1.40 7 25.50 30.50 5.00 3.20 8 30.

31、50 35.50 5.00 1.20 9 35.50 40.50 5.00 1.80 10 40.50 45.50 5.00 1.76 11 45.50 50.50 5.00 1.84 12 50.50 55.50 5.00 1.48 13 55.50 63.00 7.50 1.31 甲甸二水库帷幕灌浆检查孔压水成果表 孔号:J4#开竣工日期:2017.08.2909.02 段次 压水孔段(m)透水率(Lu)备注 自 至 段长 1 0.50 2.50 2.00 1.56 2 2.50 5.50 3.00 1.25 3 5.50 10.50 5.00 1.04 4 10.50 15.50 5.0

32、0 0.45 5 15.50 20.50 5.00 1.40 6 20.50 25.50 5.00 1.72 7 25.50 30.50 5.00 3.20 8 30.50 35.50 5.00 1.00 9 35.50 40.50 5.00 1.60 10 40.50 45.50 5.00 1.52 11 45.50 50.50 5.00 1.16 12 50.50 55.50 5.00 1.48 13 55.50 61.00 5.50 0.82 实用文档 甲甸二水库帷幕灌浆检查孔压水成果表 孔号:J5#开竣工日期:2017.09.0209.05 段次 压水孔段(m)透水率(Lu)备注 自

33、至 段长 1 0.50 2.50 2.00 2.03 2 2.50 5.50 3.00 1.25 3 5.50 10.50 5.00 1.04 4 10.50 15.50 5.00 1.30 5 15.50 20.50 5.00 1.46 6 20.50 25.50 5.00 2.20 7 25.50 30.50 5.00 1.32 8 30.50 35.50 5.00 1.09 9 35.50 40.50 5.00 1.25 10 40.50 45.50 5.00 1.46 11 45.50 50.50 5.00 1.86 12 50.50 55.50 5.00 1.31 13 55.50

34、60.50 5.00 1.26 14 60.50 65.50 5.00 1.49 15 65.50 69.00 3.50 1.10 甲甸二水库帷幕灌浆检查孔压水成果表 孔号:J6#开竣工日期:2017.09.0509.09 段次 压水孔段(m)透水率(Lu)备注 自 至 段长 1 0.50 2.50 2.00 2.50 2 2.50 5.50 3.00 1.53 3 5.50 10.50 5.00 1.35 4 10.50 15.50 5.00 1.28 5 15.50 20.50 5.00 1.36 6 20.50 25.50 5.00 2.14 7 25.50 30.50 5.00 1.3

35、6 8 30.50 35.50 5.00 1.45 9 35.50 40.50 5.00 1.28 10 40.50 45.50 5.00 1.25 11 45.50 50.50 5.00 1.07 12 50.50 55.50 5.00 0.97 13 55.50 60.50 5.00 1.43 14 60.50 67.00 6.50 1.95 实用文档 (2)检查孔压水成果统计表 检查孔压水试验记录区间成果统计表 位置 检查孔孔号 压水试验段数 透水率(lu)备注 总段数 1 1 3 3 5 5 左岸 J5、J6 29 段 29 1 28 0 0 100%3.5%96.6%0.00%0.0

36、0%右岸 J3、J4 26 段 26 6 18 2 0 100%23.0%69.2%7.7%0.00%河床 J1、J2 16 段 16 8 6 2 0 100%50%37.5%12.5%0.00%实用文档 第四章 试验成果的分析与评述 4.1透水率 左岸试验区:灌前最大透水率 165.60 Lu,最小透水率 2.63Lu,平均透水率 24.15Lu;灌后最大透水率 2.50Lu,最小透水率 0.97Lu,平均透水率1.46Lu;右岸试验区:灌前最大透水率 263.90 Lu,最小透水率 2.77Lu,平均透水率 42.49Lu;灌后最大透水率 3.20 Lu,最小透水率 0.35Lu,平均透水

37、率1.36Lu;河床试验区:灌前最大透水率 1318.67 Lu,最小透水率 1.87Lu,平均透水率 68.21Lu;灌后最大透水率 3.60Lu,最小透水率 0.25Lu,平均透水率1.23Lu;说明经过灌浆后效果明显。4.2单位注入量 左岸试验区:单位注入量最大值 1472.23kg/m,最小值 114.15 kg/m,平均注入量 626.834kg/m。递减规律正常(c cc),说明岩层裂隙分布相对均一。右岸试验区:单位注入量最大值 1798.91kg/m,最小值 362.29kg/m,平均注入量 767.732kg/m。递减规异常(c c c),说明岩层裂隙分布相对均一。河床试验区:

38、单位注入量最大值 2032.6kg/m,最小值 474.45 kg/m,平均注入量 626.834kg/m。递减规律正常(c cc),说明岩层裂隙分布相对均一。4.3检查孔 左岸试验区J5、J6 检查孔压水检查总段数 29 段,其中满足防渗要求(5Lu)段数29 段,未满足防渗要求(5Lu)段数 0 段,合格率为 100%,最小透水率为 0.97Lu,最大实用文档 透水率为 2.50Lu,平均透水率为 1.46Lu。右岸岸试验区 J3、J4 检查孔压水检查总段数 26 段,其中满足防渗要求(5Lu)段数 26 段,未满足防渗要求(5Lu)段数 0 段,合格率为 100%,最小透水率为 0.35

39、Lu,最大透水率为 3.2Lu,平均透水率为 1.36Lu。河床岸试验区 J1、J2 检查孔压水检查总段数 16 段,其中满足防渗要求(5Lu)段数 16 段,未满足防渗要求(5Lu)段数 0 段,合格率为 100%,最小透水率为 0.25Lu,最大透水率为 3.6Lu,平均透水率为 1.23Lu。经检查孔检查后说明灌浆效果明显,达到试验目的,获得试验参数为后期生产提供更好指导下一步施工工作。4.5灌浆施工工艺 设计采用强风化段采用自上向下孔内循环式分段灌浆,弱风化段采用孔口封闭纯压式灌浆方法,符合该工程地质特点,可实施。4.6灌浆材料和浆液比级 (1)、本次灌浆采用 P.0 42.5普通硅酸

40、盐水泥,通过出厂检验和抽样检查,结合现场施灌情况表明,该水泥能满足设计对灌浆用水泥的要求;(2)、通过试验施工,基岩采用 5:1、3:1、2:1、1:1、0.8:1、0.5:1六个比级浆液,符合本工程地质特点,方案可行。4.7灌浆压力 1、0 10m孔深强风化带采用压力 0.10.6Mpa合理可行;2、孔深 10m终孔孔深处弱风化带,灌浆压力采用 P4 段=1.0Mpa、P5 段=1.5MPa,P6 段至终孔 P=1.52Mpa。建议压力以实际情况确定。实用文档 4.8浆液待凝时间 强风化段采用自上向下孔内循环式分段灌浆,待凝时间控制为 4小时以上。弱风化段采用孔口封闭纯压式灌浆方法每段灌浆结

41、束后可不待凝。4.9帷幕底界的确定 根据现场试验,试验段终孔段帷幕底界透水率100%小 于 5.0Lu;最大4.87Lu;最小 1.87Lu;实用文档 第五章 总结及建议 5.1总结 本试验在工程建设管理局、设计、监理相关专家的指导、监督下实施,所有原始报表由专人在现场随着施工作业的进行,及时、准确、真实填写;其施工情况记录、压水和灌浆数据真实、准确,所有原始资料均有监理、质检、设计代表现场签字认可。1、孔位布置 河床试验双排孔布置,孔距 2m,排距 1m 分三序施工,分序逐渐加密方案可行,左岸试验双排孔布置,孔距 2m,排距 1m 分三序施工,分序逐渐加密方案可行,右岸试验双排孔布置,孔距

42、2m,排距 1m 分三序施工,分序逐渐加密方案可行靠,因该工程地质均一性级差,建议以后生产孔参照河床试验区孔位密度布置较为妥当。2、灌浆方法方式与施工工艺 强风化段采用自上向下孔内循环式分段灌浆,弱风化段采用孔口封闭纯压式灌浆方法和施工工艺适合该地质情况灌浆,可以采用。3、灌浆材料 水泥采用 P.0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可行。4、浆液配合比 采用 5:1、3:1、2:1、1:1、0.8:1、0.5:1六个比级浆液。5、灌浆段长 灌浆段长采用接触带为 2m(第一段),第二段 3.0m,以后各段均为 5.0m,段长划分合理可行。6、灌浆压力(1)强风化带采用 0.10.6Mpa灌浆压力符合该工程

43、地质情况可行;(2)弱风化带采用 2.53Mpa灌浆,不符合该工程地质情况,不可行。实用文档 5.2建议 1、建议孔位密度布置参照河床试验区孔位布置;2、建议孔口管孔径为大于或等于 91,以便孔深后变径能进行卡塞压水试验;3、建议灌浆压力结合工程实际应控制在 2.5Mpa以内,且结合施工地质情况现场确定灌浆压力,以 1.52倍坝前水头为宜。实用文档 第六章 结语 本次甲甸二水库工程帷幕灌浆试验段灌浆试验,在甲甸二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监理部及设计部门及资深专家等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的严格监督和密切配合下共同努力,施工单位员工以主人翁的精神,克服施工难度大,工期紧等困难,圆满完成帷幕灌浆试验段试验任务,达到了灌浆试验的目的,取得了灌浆施工的有关参数,通过检查,达到所理想的防渗要求,为今后的帷幕灌浆和优化施工方案提供了有效数据。帷幕试验段的圆满完成,得到了甲甸二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监理部、质检部及设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实用文档 附件:1、帷幕灌浆成果一览表 附件:2、帷幕灌浆分序统计表 附件:3、帷幕灌浆综合统计表 附件:4、检查孔成果一览表 附件:5、帷幕灌浆各试验区各次序单位注入量、灌前透水率频率曲线 附件:6、帷幕灌浆试验段剖面图 附件:7、帷幕灌浆孔柱状图 附件:8、帷幕灌浆检查孔岩心及施工过程照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