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实习报告4701.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542261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0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实习报告470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质实习报告470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实习报告470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实习报告4701.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 北 工 程 大 学 水 电 学 院 2 0 1 0 级 大 学 生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姓名:班级:学号:实习地点:京娘湖、莲花洞 指导教师:时间:一:实习目的:1、为了熟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2、使我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把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我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3、野外考察实习使我们对地质地貌学有一个感性直观地熟悉,锻炼了我们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实验的能力。4、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

2、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做出公道的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二:实习内容:1、实习前的预备:实习之前,老师告诉我们要往武安实习,实习地点有两个:莲花洞、京娘湖。要熟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比如:片麻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等岩石的熟悉,识别节理、断层,层理、层面构造,河谷发育及形成等。已让我们有目的的实习。实习时留意安全,不能掉队,一切活动应集体行动。出发前我们查阅了京娘湖、莲花洞各地区的自然地理,让我们有个初步的了解。(1)地形地貌 区域位于太行山东麓南段,西连太行山地,东接华北平

3、原,为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带。西部、西北部和中部鼓山为陡峻的断块山地,山峦起伏,向东逐渐过渡为丘陵、平原。总的地势是西北、西部高,东南、东部低。(2)京娘湖 京娘湖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部,距邯郸约 60 公里,现为 AAAA 级风景区。因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发生在这一带,故得此名。京娘湖亦称口上水库,位于武安市西北部山区的口上村北,距武安城 30 公里,现凭借其中山川水色开辟成为旅游风景区和避暑胜地。这里层峦叠嶂,川谷深幽,其风景各具特色。有的为人工造就,气势宏伟,巧夺天工;有的受自然造化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的同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相交融,赋情于景,使人触景生情。据史料记载赵匡胤千里送京

4、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3)莲花洞 莲花洞位于东太行山武安活水村向南,是着名的风景旅游区,这里的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加上降雨量比较丰富,形成了奇异的喀斯特的地貌。已开发出长约300多米的水旱二洞,旱洞有亿万年形成的钟石乳、石竹、石笋等。登山的过程回看到溶洞,山上裸露的灰岩面上可见到溶蚀的沟槽,洞内可见石钟乳,石柱,在山顶可看到竹叶状灰石、鲕粒灰言冬在山下又有地下暗河。2、实习第一站:京娘湖玄武岩 我们从车上下来后,先是将附近的美景扫了一遍,便沿着水库东侧的河流顺流而上,边听老师讲解公路边的岩层边欣赏两侧的美景,简直爽到了极点!首先看到的是红色的石英砂岩,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

5、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 土 和 氧 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绝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京娘湖这一带的岩石基本上都是沉积岩,层次明显,拥有各种层理结构,十分典型。(1)沉积岩层理构造及层面构造:层理是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沉积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外形或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成层的现象。层理是沉积岩中最重要的一种构造特征,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主要标志。水平层理:是由平直且与层面平行的一系列细层组成的层理。它是在比较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如河流的堤岸带、闭塞海湾、海和湖的深水带),从悬浮或溶液中

6、缓慢沉积而成的。平行层理:主要产于砂岩中,在外貌上与水平层理极相似,是在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下,高流态中由平坦的床沙迁移、在床面上连续滚动的沙粒产生粗细分离而显出的水平细层,沿层理面易剥开,在剥开面上可见到剥离线理构造,平行层理一般出现在急流及能量高的环境,如河流、海滩等环境中,常与大型交错层理、底冲刷相伴生。单斜层理:是由一系列与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的层理。细层的层理向同一方向倾斜并大致平行。它与上下层面斜交,上下层面互相平行。它是由单向水流所造成的,多见于河床或滨海三角洲沉积中。交错层理:是由多组不同方向的斜层理互相交错重叠而成的,是由水流的运动方向频繁发生变化所造成的,多见于河流沉积层中。层面

7、构造:指岩层层面上由于水流、风、生物活动等留下的痕迹,如波痕、龟裂、雨痕、流痕等。雨痕:雨点打在细砂、泥或粘土上形成的小浅坑,有时保留在沉积岩的层面上。沉积岩中的一种层面构造。系雨点降落在未固结的泥质、砂质沉积物表面,所产生圆形或椭圆形的凹穴。凹穴深01毫米,直径12毫米,有时达15毫米。常见于泥质、砂质岩层的顶面,边缘稍高,也可在上覆岩层的底面留下圆形或椭圆形突出的印模。因此,雨痕也可用来判断岩层的顶面和底面。波痕:波痕是浅海、河湖的一种小型地形特征,由尖波峰、圆波谷,坡度对称组成连绵波浪状。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标志,是典型的沉积构造之一。非粘性的物质(陆源砂、碳酸盐砂)在波浪、水流或风的作用

8、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的痕迹,如沙漠中的沙丘、海滩的沙坡等。一个波痕由一个波脊和一个波谷组成,同一种波痕一般成组出现。通常按波痕形成的动力将波痕分为水流波痕、波浪波痕、干涉波痕和风成波痕等;然后再根据其大小,形态或对称性作进一步的划分。出现于岩层的顶面并可在上覆岩层的底 面 上 留 下 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来决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龟裂:龟(jn)裂石是的一种,大约形成于(距今约亿年前)。形成这种岩石的地方,最初很可能是泥质的,有充足的水分;后来气候变得干旱,土地就干裂了,形成许多纵横交错的裂缝;当气候再次变得湿润时,这里重新被泥土覆盖,最后慢慢演化成岩石。它的外观比较特殊,看起来就像个乌龟

9、壳,所以人称“龟裂石”。差异风化: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节理状况不同的岩石共生在一起,它们抵抗风化的能力不一致,则抗风化能力强的岩石突出地表,抗风化能力弱的岩石凹入,这一现象称为差异风化。(2)断层:,断裂是指被断错或发生裂开。据其发育的程度和两侧的岩层相对位错的情况把断裂分为三类。一类叫,是微细的断裂变动,还没有明显破坏岩石的。最常见的劈理是在褶曲的核部发育的轴面劈理,常呈(以褶皱轴面为对称轴)。第二类称,是岩层发生了裂开但两盘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变动。按其形成的性质,节理可分为张节理和剪切节理。节理常成组出现,如“X”-形的。如果断裂两盘的岩石已发生了明显的相对,则称,是最重要的一

10、类断裂。按两盘相对运动的方向,断层可分为基本的三正断层 类;、和。相对、相对上升的断层称正断层,断层面倾 角 一 般 较陡。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是逆断层,断层面倾角变化较大,从陡倾到近水平。一系列低角度逆断层组合起来,被冲断的岩片就象屋逆断层 顶上的那样一个叠一个,可形象地称为叠瓦状构造。如果断层两侧的岩石不是沿断层面上下移动而是沿水平方向移动,则称平推断层。如果把这三类断层与形成的联系起来,通俗地说,正断层由拉张应力引起,逆断层是挤压的结果(故常造成的缩短),平推断层则与有关,其断平移断层 层面常近直立。夷平面 planationsurface 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平面。包括准

11、平原、山麓平原、风化剥蚀平原和高寒夷平作用形成的平原等。夷平作用是外营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其削高填洼逐渐变为平面的作用。断层中的河流 夷平面是起伏平缓近似平坦面,发育过程受侵蚀基准面的控制,作用过程中力图降低地面高程,使之接近基准面。剥蚀面与夷平面不同,是指较小范围的、由侵蚀-剥蚀作用形成的规模较小、局部基岩 裸 露 的 近似平整的地面。如流水剥蚀面、波浪剥蚀面、风化剥蚀面、溶 蚀 作 用 形成的剥蚀面等。有人只把准平原受后期构造抬升,再被侵蚀 切 割 成 不同高度的近似平齐的峰顶面称为夷平面,其实这只是夷平面中的一种。山地中属于不同的地面,有的可能还处于壮年期,不能认为 都 是 夷 平面。

12、仔细观察可发现,京娘湖一带在许多万年前为一平面,后 来 由 于 各种侵蚀风化形成了今天的山地沟谷。3、实习第二站:莲花洞 结束京娘湖实习后,我们又坐车爬山路左转右转到了莲花洞景区,吃了一顿午饭后便由两位老师带领着分成两组进洞了。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腐蚀过程。喀斯特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高原的名称,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1可溶性岩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

13、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异的喀斯特景观。(2)岩石透水性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活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明显。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猎冬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网。地下岩溶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从莲花洞出来,我们爬上山顶,在山顶可看到竹叶状灰石、鲕粒

14、灰岩 鲕状灰岩又称鲕粒灰言冬是一种以鲕粒为主要组分的石灰言冬它是一种良好的储油岩.它是兼具化学和机械成因的石灰言冬形成于碳酸钙处于过饱和状态的海、湖波浪活动地带或潮汐通道水流活动地带。按鲕粒之间的填隙物成分可分为亮晶鲕灰岩和泥晶鲕粒灰岩。按鲕粒内部的结构特征,可分为正常鲕灰岩、薄皮鲕灰岩、假鲕灰岩、变鲕灰岩、复鲕灰岩等。竹叶状灰岩是石灰岩的一种,其特点为截面有 砾 石 呈 竹 叶状。在我国华北地台上冷武统崮山组曾出现过大量的竹叶状灰岩现象。属冷武系碳酸盐类的沉积岩。它的形成是由碎石集散于海里,经海水长年冲击、腐蚀,慢慢变成类似橄榄状碎石块,一般长03cm10cm,后又经地壳运动、沧海变迁,渐渐

15、被一种钙质胶接、粘合、挤压在一起。沧海变为陆地后,这些合成石块在地壳的变化中露出地面,受雨水冲洗、风化等外力作用而变成今天的样子容貌。火成岩定闪长玢岩:闪长玢岩属中性浅成言冬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角闪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黑云母、辉石及石英。呈斑状结构,斑晶以斜长石和角闪石为主。常为灰色,如有次生变化,则多为灰绿色,块状构造。常以岩脉或在闪长岩体边部产出。三、实习心得 此次教学实习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实习的安排,达到了实习的目地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通过此次教学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习操作能力。实习中

16、有许多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如何充分灵活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习操作能力,这次教学实习给了我们一个充分锻炼的自己的机会。通过着此次教学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习操作能力。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次野外实习我们不但欣赏了 xx 秀美的自然景色,调查了解马地质地貌的类型和地质变化,而且学习并掌握了野外地质地貌实习的一些调查研究方法,提高了我们的知识应用与实习能力。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虽然非常的劳累,但看到如此的美丽的自然景色,实习后的成果心里还是非常愉悦。这次教学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