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中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6338.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509019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9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中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633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届高中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633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中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633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中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6338.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2022 届高中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 1、下列细胞一定含有两条 Y 染色体的是()A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B男性四分体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 C男性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D男性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答案:D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和末期的精原细胞都只含有 1 个 Y 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 1 个 Y 染色体或不含 Y 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 2 个 Y 染色体或不含 Y 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含有 2 个

2、 Y染色体。A、洋葱无性别,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无 Y 染色体,A 错误;B、男性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组成为 22 对常染色体+XY,只含有 1 条 Y染色体,B 错误;C、男性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有 2 种(22 常染色体+X 染色体或 22 常染色体+Y 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细胞含 2 条 Y 染色体或不含 Y 染色体,C 错误;D、男性体细胞含 22 对常染色体+XY.,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细胞中一定含有 2 条 Y 染色体,D 正确。故选 D。2、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

3、位置的方法,并绘制了第一幅果蝇各种基因在 X 染色体的相对位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 A该染色体上控制棒眼和深红眼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B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同一细胞中不一定都表达 C该染色体上有的基因可能是隐性基因 D果蝇的棒眼和黄身性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答案:A 解析: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的可能是隐性基因,有的可能是显性基因;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遗传称为伴性遗传。A、等位基因应该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A 错误;B、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某个细胞并不是都要

4、表达所有种类的基因,B 正确;C、该染色体上有的基因可能是隐性基因,有的可能是显性基因,C 正确;D、控制棒眼和黄身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D 正确。故选 A。小提示:3 本题主要考查等位基因的概念、细胞分化的实质和伴性遗传等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识记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3、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方法、思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利用了假说演绎法 B现代分子生物学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应用了荧光标记法 C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与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的设计思路是相同的 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应用了放射性同位素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答案:

5、D 解析:1)、假说演绎法: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主要过程: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提出假说,解释问题演绎推理,验证假说得出结论。2)、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设法将 DNA 和蛋白质分开,直接地单独地观察各自作用。3)、1941 年鲁宾和卡门(美国),将 H218O2和 C18O2分别给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发现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A、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通过研究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 正确;B、现代分子生物学通过荧光标记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B 正确;C、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与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的设计思路都

6、是将蛋白质和 DNA 分开,单独地去研究它们的作用,C 正确;D、鲁宾和卡门(美国),将 H218O2和 CO2给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18O2,将 H2O 和 C18O2给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 O2,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该实验中用到的18O 为稳定性同位素,D 错误。故选 D。4、某昆虫口有个性染色体 X,性别与染色体的关系是:性染色体组成为 XX 是雌性,XO(只有一个 X)是雄性。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雄性与一只红眼雌性交配,4 F1中有红眼雄性、红眼雌性和白眼雄性三种表现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F1中雌雄个体交配

7、,子代中雌性个体较多 BF1中红眼雄性个体的雌性后代都是红眼 CF1中红眼雌性与白眼雄性个体交配,后代雄性都是白眼 DF1中有红眼雄性:红眼雌性:白眼雄性=1:1:1 答案:B 解析:题意分析,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雄性与一只红眼雌性交配,F1中有红眼雄性、红眼雌性和白眼雄性三种表现型,说明红眼对白眼为显性,若相关基因用 A/a表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XAOXAXa,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 XAXA、XAXa、XAO、XaO。A、亲本的基因型是 XAOXAXa,其中雄性个体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一种含有 X 染色体,另一种不含 X 染色体,

8、二者的比例为 11,因此,子代中雌、雄个体的比例应相对,A 错误;B、F1中有红眼雄性(XAO)个体产生的 XA类型的精子与正常的卵细胞(无论哪种基因型)受精后产生的子代均为雌性,且表现为红眼,B 正确;C、F1中红眼雌性(XAXA、XAXa)与白眼雄性(XaO)个体交配,后代雄性有红眼也有白眼,C 错误;D、亲本的基因型为 XAOXAXa,二者交配产生的 F1的基因型为 1XAXA、1XAXa、1XAO、1XaO,显然 F1中红眼雄性红眼雌性白眼雄性=121,D 错误。故选 B。小提示:5、下列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最早发现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是摩尔根 B萨顿提

9、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运用的是类比推理法 5 C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材料是果蝇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答案:A 解析:1)、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萨顿最早发现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 错误;B、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观察分析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 正确;C、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 正确;D、摩尔根及其学生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10、的方法,绘出了果蝇多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 正确。故选 A。多选题 6、图是某动物细胞(2n4)进行分裂时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d 段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gh 发生于减数分裂后期 C联会发生于 ab 段或 fg 段 D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于 hi 段 答案:BCD 解析: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在生殖细胞成熟过程中发生的特殊分裂方式。在这一过程中,DNA 复制一次,细胞连6 续分裂两次,结果形成 4 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只有母细胞的一半,故称为减数分裂。图中,af 区段表示有丝分裂,fh 区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hi 区段

11、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阶段。A、该动物细胞体细胞中含有 2 对同源染色体,只有在有丝分裂后期才会出现 2n 对同源染色体,因此 cd 段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 正确;B、gh 段同源染色体对数变为 0,发生于减数分裂完成后,B 错误;CD、联会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因此都发生于 fg段,C、D 错误。故选 BCD。7、下图是两种遗传病的某家庭遗传系谱图,甲病由 A/a 控制,乙病由 B/b 控制,其中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乙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 1/250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遗传病的特点是交叉遗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BI-2

12、 和-3 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1 C若-2 为男孩,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1/102 D-1 和-2 所生孩子,患病男孩和患病女孩的概率相同 答案:BCD 解析:据图分析,对于乙病,-3、-4 正常,他们的女儿有乙病,说明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题意可知,其中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故甲病为伴 X 遗传病,由于 II-3 患甲病,而其父亲 I-1 不患病,故甲病不可能是伴 X 隐性遗传病,应为伴 X 显性遗传病。7 A、由分析可知,甲病为伴 X 显性遗传病,其特点是代代遗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A 错误;B、-2 基因型为 bbXaY,则 I-1、I-2 基因型分别是 BbXaY

13、、BbXAXa,其女儿-3 基因型为 BbXAXa,即 I-2 和-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1,B 正确;C、-1 基因型为 B_XaXa,其父亲-2 基因型为 bbXaY,母亲-1 基因型为 B_XAXa,由于乙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 1/2500,即 bb 基因型频率=1/250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b=1/50,B=49/50,BB=49/5049/50,Bb=21/5049/50,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基因型为 BB 和 Bb,杂合子在正常人中的比例为 Bb=249(249+4949)=2/51,若-2 为男孩,患两种病(bbXAY)的概率是 2/511/21/2=1/102,C 正确;D、-

14、1、-2 基因型分别是 BbXAXa、bbXaY,患病男孩(bbXAY、bbXaY、BbXAY)的概率为1/21/4+1/21/4+1/21/4=3/8,患病女孩(bbXAXa、bbXaXa、BbXAXa)的概率为 1/21/4+1/21/4+1/21/4=3/8,故患病男孩和患病女孩的概率相同,D 正确。故选 BCD。8、下列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可以体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 B摩尔根用能够被荧光标记的特定分子与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结合来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C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不能完全解释摩尔根的果蝇两代杂交实验结果 D摩尔根设计测交实验

15、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过程,实施测交实验属于验证假说过程 答案:CD 解析:萨顿通过将看不见的基因和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根据其惊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同源染色体不能重新组合,而其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通过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实现重新组合,因此,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不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A 错误;B、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用能够被荧光标记的特定分子与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结合来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B 错误;8 C、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不能解释为什么白眼只在雄性中出现,因此,不能完全解释摩尔根的果蝇两代杂交实验结果,C 正确;D、摩尔根设计测交实验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过程,实施测交实验属于验证假说过程,D 正确;故选 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