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理综试题解析(解析版).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3432112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理综试题解析(解析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理综试题解析(解析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理综试题解析(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理综试题解析(解析版).pdf(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S32Cl 35.5V 51Fe56第卷(选择题共126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C.分泌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

2、流动现象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答案】C2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用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A.B.C.D.【答案】B【解析】和都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故B项正确;是利用物理因素来诱发生物基因突变,用到的是染色方法,属于颜色反应,因此,A、C、D项错误。3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

3、.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2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答案】B4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 IAA 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 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段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述。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胚芽鞘 b 侧的 IAA 含量与 b侧的相等B.胚芽鞘 b 侧与胚芽鞘c 侧的 IAA 含量不同C.胚芽鞘 b侧细胞能运输IAA

4、 而 c侧细胞不能D.琼脂块 d从 a中获得的IAA 量小于 a的输出量【答案】D5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鹰迁入该树林后,形成了食物链植物蝉螳螂黄雀鹰,据此可知,鹰的迁入会使该树林中蝉的数量减少,故A项错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的能量来自太阳光能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时利用的化学能(体外环境中某些无

5、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且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所以细菌不论作为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其能量产生均不能流向生产者,B项错误;在一个生3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营养级,所以也就增加了能量消耗的环节,C项正确;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鹰的迁入没有增加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D项错误。6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 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 101 株,

6、白花为302 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 种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类型比红花植株的多【答案】D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l2(SO4)3化学性质实际应用A.和小苏打反应泡沫灭火器灭火B.铁比铜金属性强FeCl3腐蚀 Cu 刻制印刷电路板C.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漂白粉漂白织物D.HF 与 SiO2反应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硫酸钠和二氧化碳,能灭火,故说法正确;B、氯化铁和

7、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说明铜的还原性强于亚铁离子,不能说明铁比铜强,故说法错误;C、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故说法正确;D、氟化氢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可以刻蚀玻璃,故说法正确。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D乙酸在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A【解析】4试题分析:A、乙烷和浓盐酸不反应,故说法错误;B、乙烯可以制成聚乙烯,聚乙烯用于食品包装,故说法正确;C、乙醇含有亲水基羟基,能溶于水,而溴乙烷不溶于水,故说法正确;D、乙酸和甲酸甲酯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故

8、说法正确。9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实验操作A.配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B.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D.CCl4萃取碘水 中的 I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答案】D10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B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C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D异丙苯的和苯为同系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有机物碳原子的特点,分子式为C9H12,故正确;B、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高,故沸点比苯

9、高,故正确;C、苯环是平面结构,当异丙基中的“CH2”碳原子形成四个单键,碳原子不都在一个平面,故错误;D、异丙苯和苯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3 个 CH2原子团,属于同系物,故正确。11锌 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OH)c逐渐减小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24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 电子,消耗氧气22.4L(标准状况)【答案】C5【解析】试题分析:A、充电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故错

10、误;B、放电时总反应为:2Zn+O2+4KOH+2H2O=2K2Zn(OH)4,,则充电时生成氢氧化钾,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故错误;C、放电时,锌在负极失去电子,故正确;D、标准状况下22.4L 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 摩尔,对应转移4 摩尔电子,故错误。12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 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 与 Y 同族,Z 与 X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WXZBW 与 X 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Z【答案】B13下列有关电解质溶

11、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 0.1mol1LCH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3(H)(CH COOH)cc减小B将 CH3COONa 溶液从 20升温至 30,溶液中33(CH COO)(CH COOH)(OH)ccc增大C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4(NH)1(Cl)ccD向 AgCl、AgBr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中(Cl)(Br)cc不变【答案】D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 小题,每小题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 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14关于行星运动的规

12、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答案】B考点:考查了物理学史615关于静电场的等势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可能相交B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相互垂直C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一定相等D将一负的试探电荷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移至电势较低的等势面,电场力做正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等势面相交,则电场线一定相交,故在同一点存在两个不同的电场强度方向,与事实不符,A错误;电场线与等

13、势面垂直,B 正确;同一等势面上的电势相同,但是电场强度不一定相同,C 错误;将一负电荷从高电势处移动到低电势处,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是从低电势指向高电势,所以电场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相反,电场力做负功,D 错误。考点:考查了电势、等势面、电场强度、电场力做功16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 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9 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BCD【答案】A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7如图,两个轻环a 和 b 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在a 和 b 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b 间的距离恰好

14、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A2mB32mCmD2m【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设悬挂小物块的点为O,圆弧的圆心为O,由于 ab=R,所以三角形Oab 为等边三角形,根据几何知识可得120aO b,而一条绳子上的拉力相等,故Tmg,小物块受到两条绳子的拉力作用且两力大小相等,夹角为120,故受到的拉力的合力等于mg,因为小物块受到绳子的拉力和重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故拉力的合力等于小物块的重力,为mg,所以小物块的质量为m,C 正确。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718平面 OM 和平面 ON 之间的夹角为30,其横截面(纸面)如图所示,平面OM 上方存在匀强磁场,磁

15、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粒子沿纸面以大小为 v 的速度从 OM 的某点向左上方射入磁场,速度与OM 成 30 角。已知该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与ON只有一个交点,并从OM 上另一点射出磁场。不计重力。粒子离开磁场的出射点到两平面交线O 的距离为ABCD【答案】D考点:考查了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19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分别接有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a 和 b。当输入电压U 为灯泡额定电压的10 倍时,两灯泡均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副线圈匝数比为9:1B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9C此时 a 和 b 的电功率之比为9:1D此时

16、 a 和 b 的电功率之比为1:9【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设灯泡的额定电压为0U,两灯泡均能正常发光,所以原线圈输出端电压为109UU,副线圈两端电压为20UU,故1291UU,根据112291UnUn,A 正确,B 错误;根据公式1221InIn可得1219II,由于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根据公式PUI可得两者的电功率之比为1:9,C 错误,D 正确。考点:考查了理想变压器,电功率的计算.学科&网20如图,一固定容器的内壁是半径为R 的半球面;在半球面水平直径的一端有一质量为m 的质点 P。它在容器内壁由静止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设质点P

17、在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a,容器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N,则8ABCD【答案】AC考点:考查了动能定理、圆周运动21如图,M 为半圆形导线框,圆心为OM;N 是圆心角为直角的扇形导线框,圆心为ON;两导线框在同一竖直面(纸面)内;两圆弧半径相等;过直线OMON的水平面上方有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现使线框 M、N 在 t=0 时从图示位置开始,分别绕垂直于纸面、且过OM和 ON的轴,以相同的周期T 逆时针匀速转动,则A两导线框中均会产生正弦交流电B两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周期都等于TC在时,两导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等D两导线框的电阻相等时,两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也相等【答案】BC

18、【解析】试题分析:当导线框进入磁场时,根据楞次定律可得,两导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方向均为逆时针,根据2()EBRvBRRBR可得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恒定,即电流恒定,不是正弦式交流电,A 错考点:考查了楞次定律的应用、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174 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 129 分)22(5 分)某同学用图中所给器材进行与安培力有关的实验。两根金属导轨ab 和1 1ab 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且相互平行,足够大的电磁铁(未画出)的N 极位于

19、两导轨的正上方,S 极位于两导轨的正下方,一金属棒置于导轨上且与两导轨垂直。9(1)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以限流方式接入电路,且在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沿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2)为使金属棒在离开导轨时具有更大的速度,有人提出以下建议:A适当增加两导轨间的距离B换一根更长的金属棒C适当增大金属棒中的电流其中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标号)。【答案】(1)如图所示(2)AC考点:考查了研究安培力实验23(10 分)某物理课外小组利用图(a)中的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之间的关系。图中,置于实验台上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其右端固定一轻滑轮;轻绳跨过滑轮,一端与放在木板上的小滑

20、车相连,另一端可悬挂钩码。本实验中可用的钩码共有N=5 个,每个质量均为0.010 kg。实验步骤如下:(1)将 5 个钩码全部放入小车中,在长木板左下方垫上适当厚度的小物快,使小车(和钩码)可以在木板上匀速下滑。(2)将 n(依次取n=1,2,3,4,5)个钩码挂在轻绳右端,其余Nn 个钩码仍留在小车内;用手按住小车并使轻绳与木板平行。学.科网.释放小车,同时用传感器记录小车在时刻t 相对于其起始位置的位移s,绘制 s-t 图像,经数据处理后可得到相应的加速度a。10(3)对应于不同的n 的 a 值见下表。n=2 时的 s-t 图像如图(b)所示;由图(b)求出此时小车的加速度(保留 2 位

21、有效数字),将结果填入下表。n123452/m sa0.200.580.781.00(4)利用表中的数据在图(c)中补齐数据点,并作出a-n 图像。从图像可以看出: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5)利用 a n 图像求得小车(空载)的质量为_kg(保留 2 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g=9.8 m s2)。(6)若以“保持木板水平”来代替步骤(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标号)Aa n 图线不再是直线Ba n 图线仍是直线,但该直线不过原点Ca n 图线仍是直线,但该直线的斜率变大【答案】(3)0.39(4)如图所示(5)0.45(6)BC11考点:验证牛

22、顿第二定律的应用24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有由14圆弧 AB 和12圆弧 BC 组成的光滑固定轨道,两者在最低点B 平滑连接。AB 弧的半径为R,BC 弧的半径为2R。一小球在A 点正上方与A 相距4R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经A 点沿圆弧轨道运动。(1)求小球在B、A 两点的动能之比;(2)通过计算判断小球能否沿轨道运动到C 点。【答案】(1)5KAKBEE(2)小球恰好可以沿轨道运动到C 点【解析】试题分析:(1)设小球的质量为m,小球在 A 点的动能为k AE,由机械能守恒可得k4AREmg根据可知,小球恰好可以沿轨道运动到C 点。考点:考查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25如图,两

23、条相距l 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纸面)内,其左端接一阻值为R 的电阻;一与导轨垂直的金属棒置于两导轨上;在电阻、导轨和金属棒中间有一面积为S的区域,区域中存在垂直于纸12面向里的均匀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1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为1Bkt,式中 k 为常量;在金属棒右侧还有一匀强磁场区域,区域左边界MN(虚线)与导轨垂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方向也垂直于纸面向里。某时刻,金属棒在一外加水平恒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在t0时刻恰好以速度v0越过 MN,此后向右做匀速运动。金属棒与导轨始终相互垂直并接触良好,它们的电阻均忽略不计。求(1)在 t=0 到 t=t0时间间隔内

24、,流过电阻的电荷量的绝对值;(2)在时刻t(tt0)穿过回路的总磁通量和金属棒所受外加水平恒力的大小。【答案】(1)0kt SqR(2)000B lfB lvkSR【解析】试题分析:在金属棒未越过MN 之前,t 时刻穿过回路的磁通量为ktS设在从 t 时刻到tt的时间间隔内,回路磁通量的变化量为,流过电阻R 的电荷量为q由法拉第电磁感应有t由欧姆定律有iR由电流的定义有qit联立可得kSqtR由可得,在t=0 到 t=0t的时间间隔内,流过电阻R 的电荷量q 的绝对值为0kt SqR联立可得000B lfB lvkSR考点:考查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26.(14 分)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

25、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以下是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一)碳酸钙的制备(1)步骤加入氨水的目的是_。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_。13(2)右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其操作不规范的是_(填标号)。a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b玻璃棒用作引流c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d滤纸边缘高出漏斗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二)过氧化钙的制备CaCO3稀盐酸、煮沸、过滤滤液氨水和双氧水冰浴过滤白色晶体(3)步骤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_性(填“酸”、“碱”或“中”。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_。(4

26、)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_。(5)将过滤得到的白色结晶依次使用蒸馏水、乙醇洗涤,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6)制备过氧化钙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石灰石煅烧后,直接加入双氧水反应,过滤后可得到过氧化钙产品。该工艺方法的优点是_,产品的缺点是_。【答案】(1)调节溶液pH 使 Fe(OH)3沉淀;过滤分离;(2)ade;(3)酸;除去溶液中溶解的CO2;(4)CaCl22NH3H2OH2O2=CaO2 2NH4Cl2H2O;温度过高时过氧化氢分解;(5)去除结晶表面水分;(6)工艺简单、操作简单;纯度较低。(2)a过滤时漏斗末端颈尖应该紧靠烧杯壁,a 错误;b玻璃棒

27、用作引,b 正确;c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防止有气泡,c 正确;d滤纸边缘应该低于漏斗,d 错误;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容易弄碎滤纸,e 错误,答案选ade。(3)步骤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溶液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因此溶液呈酸性。容易含有二氧化碳,而过氧化钙能与酸反应,因此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溶解的CO2。来源学科网 27.(15 分)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 NOx,形成酸雨、污染大气,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14脱硫、脱硝,回答下列问题:(1)NaClO2的化学名称为 _。(2)在鼓泡反应器中通入含有含有SO2和 NO

28、x的烟气,反应温度为323 K,NaClO2溶液浓度为5 10-3mol L-1。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如下表离子SO42-SO32-NO3-NO2-Cl-c/(mol L-1)8.3510-46.87 10-61.5 10-41.2 10-53.4 10-3写出 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增加压强,NO 的转化率 _(填“提高”“不变”或“降低”)。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吸收剂溶液的pH 逐渐 _(填“提高”“不变”或“降低”)。由实验结果可知,脱硫反应速率_脱硝反应速率(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除了SO2和 NO 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还可能是

29、_。(3)在不同温度下,NaClO2溶液脱硫、脱硝的反应中,SO2和 NO 的平衡分压px如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反应温度升高,脱硫、脱硝反应的平衡常数均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反应 ClO2-+2SO32-=2SO42-+Cl-的平衡常数K 表达式为 _。(4)如果采用NaClO、Ca(ClO)2替代 NaClO2,也能得到较好的烟气脱硫效果。从化学平衡原理分析,Ca(ClO)2相比 NaClO 具有的有点是_。已知下列反应:SO2(g)+2OH-(aq)=SO32-(aq)+H2O(l)H1ClO-(aq)+SO32-(aq)=SO42-(aq)+Cl-(aq)H2CaSO4(

30、s)=Ca2+(aq)+SO42-(aq)H3则反应 SO2(g)+Ca2+(aq)+ClO-(aq)+2OH-(aq)=CaSO4(s)+H2O(l)+Cl-(aq)的 H=_。【答案】(1)亚氯酸钠;(2)2OH-3ClO24NO4NO33Cl2H2O;提高减小;大于;NO 溶解度较低或脱硝反应活化能较高(3)减小;2242223()()()()c ClcSOKc ClOcSO15(4)生成的硫酸钙微溶,降低硫酸根离子浓度,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H1 H2 H3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加的多,因此脱硫反应速率大于脱硝反应速率。原因是除了SO2和 NO 在烟气中的初始

31、浓度不同,还可能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强,易被氧化。(3)在不同温度下,NaClO2溶液脱硫、脱硝的反应中,SO2和 NO 的平衡分压px如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反应温度升高,O2和 NO 的平衡分压负对数减小,这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因此脱硫、脱硝反应的平衡常数均减小。根据反应的方程式ClO2-+2SO32-=2SO42-+Cl-可知平衡常数K 表达式为2242223()()()()c ClcSOKc ClOcSO。(4)如果采用NaClO、Ca(ClO)2替代 NaClO2,也能得到较好的烟气脱硫效果。由于生成的硫酸钙微溶,降低硫酸根离子浓度,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所以Ca(ClO)2

32、效果好。已知:SO2(g)+2OH-(aq)=SO32-(aq)+H2O(l)H1ClO-(aq)+SO32-(aq)=SO42-(aq)+Cl-(aq)H2CaSO4(s)=Ca2+(aq)+SO42-(aq)H3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即得到反应SO2(g)+Ca2+(aq)+ClO-(aq)+2OH-(aq)=CaSO4(s)+H2O(l)+Cl-(aq)的 H=H1 H2 H3。28.(14 分)以硅藻土为载体的五氧化二钒(V2O5)是接触法生成硫酸的催化剂。从废钒催化剂中回收V2O5既避免污染环境又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废钒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物质V2O5V2O4K2SO4SiO2Fe2O3

33、Al2O3质量分数/%2.22.92.83.122286065121以下是一种废钒催化剂回收工艺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时 V2O5转化为 V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同时 V2O4转成 VO2+。“废渣 1”的主要成分是 _。(2)“氧化”中欲使 3 mol 的 VO2+变为 VO2+,则需要氧化剂KClO3至少为 _mol。(3)“中和”作用之一是使钒以V4O124-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废渣 2”中含有 _。来源:Z.xx.k.Com16(4)“离子交换”和“洗脱”可简单表示为:4ROH+V4O124-R4V4O12+4OH-(以 ROH 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了提高洗

34、脱效率,淋洗液应该呈_性(填“酸”“碱”“中”)。(5)“流出液”中阳离子最多的是_。(6)“沉钒”得到偏钒酸铵(NH4VO3)沉淀,写出“煅烧”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V2O52H=2VO2H2O;SiO2;(2)0.5;(3)Fe(OH)3、Al(OH)3;(4)碱;(5)K;(6)2NH4VO3V2O5H2O2NH3。(2)“氧化”中欲使 3 mol 的 VO2+变为 VO2+,V 元素化合价从4 价高到 5 价,而氧化剂K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从 5 价降低到 1 价,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需要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为少3mol60.5mol。(6)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偏钒酸铵(

35、NH4VO3“煅烧”生成七氧化二钒、氨气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VO3V2O5H2O2NH3。29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 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 组,1 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 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与中午12:30 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其依据是;并可推测,(填“增加”或“降低”)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

36、2)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其原因是。(3)小麦叶片气孔开放时,CO2进入叶肉细胞的过程(填“需要”或“不需要”)载体蛋白,(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 ATP。【答案】(1)湿度(或答相对湿度)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改变时光合速率变化较大增加(2)四该实验组的环境温度未达到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3)不需要不需要17【解析】(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知,相同温度条件下,小麦光合速率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明显加快,但相对湿度相同时,小麦光合速率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由此可推知中午时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相对湿度;并可推测,增加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

37、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2)比较实验组二、三、四可推知,小麦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31左右,而第四组的25还远低于最适温度,所以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四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3)CO2是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叶肉细胞的,所以该过程不需要载体蛋白,也不需要消耗ATP。30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其原因是。(2)在饥饿条件下,一段时间内人体血浆中葡萄糖和酮体浓度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酮体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其酸性较强。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进食时,需要注射葡萄糖溶液,据图分析,注射葡萄

38、糖溶液除了可以满足能量需求外,还可以。【答案】(1)高在饥饿时,由于血糖浓度较低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而进食后正好相反(2)避免因酮体浓度升高而引起内环境pH下降31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答案】(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低温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18(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解

39、析】(1)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由于冻原生态系统中的温度较低,不利于土壤中微生物(分解者)对土壤有机物的分解,即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所以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一般不超过45 个,不会很长。3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为单位的变异。(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

40、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 aa 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答案】(1)少(2)染色体(3)一二三二(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所以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染色体为单位的变异。(3)AA植株

41、发生隐性突变后基因型变为Aa,而 aa 植株发生显性突变后基因型也可变为Aa,题目中已知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 的个体,所以不论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在子一代中的基因型都有Aa,该基因型个体表现显性性状,故最早可在子一代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该种植物自花授粉,且子一代基因型为 Aa,则子二代的基因型有AA、Aa和 aa 三种,故最早在子二代中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aa);子一代虽然出现了显性突变纯合体(AA),但与基因型为Aa的杂合体区分不开(都表现显性性状),需要再自交一代,若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才可证明基因型为AA,故最早在子三代中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AA);只有隐性突变

42、纯合体(aa)才表现隐性性状,所以该性状一经出现,即可确定是纯合体,故最早在子二代中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aa)。(二)选考题:共4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 道物理题、3 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选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3】(1)关于气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19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0 分)。A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

43、气体,内能一定相同B气体温度不变,整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内能越大C气体被压缩时,内能可能不变D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E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答案】CDE考点:考查了分子热运动(2)一 U 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开口,右端封闭,左端上部有一光滑的轻活塞。初始时,管内汞柱及空气柱长度如图所示。用力向下缓慢推活塞,直至管内两边汞柱高度相等时为止。求此时右侧管内气体的压强和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已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处处相同;在活塞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气体泄漏;大气压强p0=75.0 cmHg。环境温度不变。【答案】9.42 cmh【解析】试题分析:设初始

44、时,右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1p,长度为1l;左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20pp,长度为2l。活塞被推下h 后,右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1p,长度为1l;左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2p,长度为2l。以 cmHg为压强单位。由题给条件得10(20.05.00)cmHgpp120.05.00(20.0)cm2l根据玻意耳定律得1 11 1p lp l联立解得1144 cmHgp根据题意可得21pp,220.05.004.00 cmcm2lh根据玻意耳定律得2 22 2p lp l,解得9.42 cmh考点:考查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34【物理选修3-4】(1)由波源S形成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向左、右传播。波源振动

45、的频率为20 Hz,波速为 16 m/s。已知介质中P、Q 两质点位于波源S的两侧,且P、Q 和 S的平衡位置在一条直线上,P、Q 的平衡位置到S20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5.8 m、14.6 m,P、Q 开始振动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 个得 2 分,选对2 个得 4 分,选对3 个得 5 分;每选错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0 分)AP、Q 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同BP、Q 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反C当 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时,P、Q 两点也正好通过平衡位置D当 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 在波峰E当 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Q 在波峰【答案】BD

46、E考点:考查了机械波的传播(2)如图,玻璃球冠的折射率为3,其底面镀银,底面的半径是球半径的32倍;在过球心O 且垂直于底面的平面(纸面)内,有一与底面垂直的光线射到玻璃球冠上的M 点,该光线的延长线恰好过底面边缘上的 A 点。求该光线从球面射出的方向相对于其初始入射方向的偏角。【答案】180150ENO【解析】试题分析:设球半径为R,球冠底面中心为O,连接OO,则OOAB,令OAO则32cosRO AOAR,即30根据题意MAAB所以 OAM=60作底面在N 点的法线 NE,由于 NEAM,有i=30根据反射定律可得i=30连接 ON,由几何关系可知NAMNOM,故有60MNO故可得30EN

47、O于是 ENO 为反射角,ON 为反射光线,这一反射光线经球面再次折射后不改变方向。所以,经一次反射后射出玻璃球冠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的偏角 为180150ENO考点:光的折射定律35【物理选修3-5】(1)一静止的铝原子核2713Al俘获一速度为71.0 10m/s 的质子 p 后,变为处于激发态的硅原子核28*14Si,下21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正确的答案标号。选对1 个得 2 分,选对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零分)。A核反应方程为2728*1314pAlSiB核反应方程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C核反应过程中系统能量不守恒D核反应前后核子数相

48、等,所以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E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510m/s,方向与质子初速度方向一致【答案】ABE【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核反应方程2728*1314pAlSi,A 正确;过程中释放的核力远远大于外力,故系统动量守恒,B 正确;核反应过程中系统能量守恒,C 错误;由于反应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的能量,即伴随着质量亏损,所以生成物的质量小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D 错误;由动量守恒可知,28mvmv,解得71.010 m/s28v,故数量级约为105m/s,故 E 正确。考点:考查了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核反应方程(2)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两个静止的小物块a 和 b,其

49、连线与墙垂直:a 和 b 相距 l;b 与墙之间也相距l;a 的质量为m,b 的质量为34m。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现使a 以初速度0v向右滑动。此后a 与 b 发生弹性碰撞,但b 没有与墙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力因数满足的条件。【答案】2200322113vvglgl根据题意,b 没有与墙发生碰撞,根据功能关系可知,221 332 44mmvgl故有2032113vgl,综上所述,a 与 b 发生碰撞,但b 没有与墙发生碰撞的条件是2200322113vvglgl考点: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6 化学 选修 2:化学与技术(15 分)

50、22聚合硫酸铁(PFS)是谁处理中重要的絮凝剂,下图是以回收废铁屑为原料制备PFS 的一种工艺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废铁屑主要为表面附有大量铁锈的铁,铁锈的主要成分为_。粉碎过筛的目的是_(2)酸浸时最合适的酸是_,写出铁锈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反应釜中加入氧化剂的作用是_,下列氧化剂中最合适的是_(填标号)。AKMnO4B2ClC22H OD3HNO(4)聚合釜中溶液的pH 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pH 偏小时 Fe3+水解程度弱,pH 偏大时则 _。(5)相对于常压蒸发,减压蒸发的优点是_。(6)盐基度 B 是衡量絮凝剂絮凝效果的重要指标,定义式为3()()n OHBn Fe(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