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说课稿.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3415816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说课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说课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说课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说课稿.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6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选自现行苏教版数学教材必修 2,第一章,第二节的第三个问题。下面我从教材分析、目的分析、教法分析、过程分析及评价分析等 5 个方面进行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节课的内容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在整个立体几何体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空间直线的垂直关系的基础上,研究空间直线与平面垂直关系的重要内容。判定定理既是线线垂直关系的应用之一,又是以后学习线面角、两个平面垂直以及研究空间距离等知识的奠基。这节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

2、思维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2重点、难点和关键 (1)教学重点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定理。(2)教学难点 操作确认并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定理。(3)突破难点的关键 学生操作感受线面垂直试验。3教材内容和教材处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判定定理及其应用。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直观上感受线面垂直的概念,激发求知欲望。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演示明确线线、线面的垂直关系并归纳出线面垂直的概念与判定定理,弥补不对定理进行证明的不足。这样处理教材既体现了数学与社会生活及生产的关系,也可以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二、目的分析 1课标要求

3、 课程标准指出本节课学习目标是: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能运用判定定理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2学情分析 本人从教于韶关市第一中学,学生素质相对来说比较高,能积极思考,动手能力比较强,但理科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依然比较欠缺。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是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直线与平面垂直的直观形象(学生的客观现实)和直线与直线垂直的定义、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等数学知识结构(学生的数学现实),这为学生学习直线与平面垂直定义和判定定理等新知识奠定了基础。学生学习的困难在于如何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直观形象中提炼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感悟直线与平

4、面垂直的意义;以及如何探究和把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3目标设定 综合以上情况,本节课将目标设定为:知识与技能(1)经历对实例、图片的观察,提炼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并能正确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2/6(2)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并能运用判定定理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操作,提高学生的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2)在探究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同时感悟和体验“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无限转化为有限”,“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互相转化”等数学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线面垂直的定义和定理的探索过

5、程,提高严谨与求实的学习作风,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三、教法分析 1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是“创设情景,启发引导,探究猜想,发展能力”。具体来说,首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使他们直观感受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关系。第二步,通过试验与演示,让学生猜想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因大纲不要求对定理进行证明,这里只是通过一些生活事例来说明定理的正确性,并引导学生课后自行证明。第三步,关注双基训练,通过考察高考中的热点问题来巩固本节所学知识。2教学思想 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在数学教学中既注重提供知识的直观素材和背景素材,又为激活相关知识和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创设生动有趣的现实问题情景。教学的各

6、个环节均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和探究中展开学生的思路,把启发式思想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3教学模式 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展现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本节教学的内容中充分采用“观察试验思考猜想自主证明应用”这一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和整体的思考过程,既突破难点,培养空间感,又使课堂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四、过程分析 1、从实际背景中感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形象 首先展示这两张图片,让学生观察,试图让学生抽象出类似右图中的模型。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原有的线面垂直的直观感受,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提炼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3/6 问题 1:结合对下列问题的思考

7、,尝试给出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1)阳光下,旗杆 AB 与它在地面上的影子 BC 所成的角度是多少?(2)随着太阳的移动,影子 BC 的位置会移动,而旗杆 AB 与影子 BC 所成角度是否会发生改变?(3)旗杆 AB 与地面上任意一条不过点 B 的直线 B1C1的位置关系如何?依据是什么?设计意图:这些问题贴切问题的本质,且对学生来说通俗易懂。问题循序渐进,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经过老师的引导与组织,学生应该能比较容易地得到线面垂直的定义。(学生叙写定义,并建立文字、图形、符号这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思考问题,正确理解定义(1)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是否

8、与这个平面垂直?(2)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是否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3)现实中,我们如何判定直线与平面是否垂直?(定义的不可操作性)设计意图:根据定义的内涵、外延这一特性,方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定义。3、探究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1)创设情境 猜想定理:你知道木工师傅是怎样检查一根立柱是否与板面垂直的吗?(引起学生的兴趣)用曲尺检查两次(只要两次,但曲尺靠板面的尺,两次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立柱、板面都和曲尺的两条边完全吻合,便可断定立柱和板面垂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直观感知以及已有经验,进行合情推理,猜想判定定理。(2)师生活动:(折纸试验)请同学们拿

9、出一块三角形纸片,我们一起做一个试验:过三角形的顶点 A 翻折纸片,得到折痕 AD(如图 1),将翻折后的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上(BD、DC 与桌面接触)(图 1)(图 2)(3)设置系列问题,归纳及认识判定定理 问题 2:(1)折痕 AD 与桌面垂直吗?D B A C D C B A 4/6(2)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 AD 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探究、确认)设计意图:通过折纸试验让学生发现当且仅当折痕 AD 是 BC 边上的高时,且 B、D、C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翻折之后竖起的折痕 AD 才不偏不倚地站立着,即 AD 与桌面垂直(如图 2),其它位置都不能使 AD 与桌面垂直。

10、问题 3:在你翻折纸片的过程中,纸片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观察哪些变化了,哪些没有变化?(可从线与线的关系考虑)如果我们把折痕抽象为直线l,把 BD、CD 抽象为直线nm,,把桌面抽象为平面(如图 3),那么你认为保证直线l与平面垂直的条件是什么?(图 3)(图 4)对于两条相交直线必须在平面内这一点,教师可引导学生操作:将纸片绕直线 AD(点D 始终在桌面内)转动,使得直线 CD、BD 不在桌面所在平面内。问:直线 AD 现在还垂直于桌面所在平面吗?(此处引导学生认识到直线 CD、BD 都必须是平面内的直线)设计意图:通过操作让学生认识到两条相交直线必须在平面内,从而更凸现出直线与平面垂

11、直判定定理的核心词: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问题 4:如果将图 3 中的两条相交直线m、n的位置改变一下,仍保证nlml,,(如图 4)你认为直线l还垂直于平面吗?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要判定一条已知直线和一个平面是否垂直,取决于在这个平面内能否找出两条相交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至于这两条相交直线是否和已知直线有公共点,这是无关紧要的。根据试验,请你给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学生叙写判定定理,给出文字、图形、符号这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问题 5:(1)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相比,你觉得这个判定定理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2)你觉得定义与判定定理的共同点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和直线与平面垂直定义的比较

12、,让学生体会“无限转化为有限”的数学思想,通过寻找定义与判定定理的共同点,感悟和体会“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线面垂o m n l o m l n 5/6 直转化为线线垂直”的数学思想.思考:现在,你知道木工师傅是根据什么原理来判断立柱与板面是否垂直了吗?设计意图:用学到手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深化对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的理解。4、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的应用 例 1 已知,a/b,a,则 b吗?分析:欲证线面垂直,目前有的工具是定义及判定定理,而知道的条件是线线平行及线面垂直,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线面垂直得到线线垂直,再根据平行过渡到待证直线的垂直关系。

13、证明:(定义法)假设 m 为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a am 又a/b bm,即 b 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根据定义即可说明 b(利用判定定理)略(这一道题既可以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也可以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证明,开拓学生思路,更深刻地理解定义及判定定理)例 2 如图,已知,垂足分别为 A,B,且l。求证:l 面 APB 分析:要证明:l 面 APB,需要求证到l垂直于面APB上 的 两 条 相 交 直 线,而 题 目 中 有,PAPB,思路显而易得。证明:,PAPB ,PAl PBl 又PAPBP,l 面 APB(这道题简单易懂,且充分说明如何求证线面垂直的途径,即充分利用直线

14、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定理,成功转化此线面垂直到彼线面垂直)5、总结反思(1)学习了这节课,你能正确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模型了吗?(2)你学习了多少种判定(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3)在证明线面垂直之前,一般的思路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问题?(4)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中体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设计意图:小结是学生知识结构的提升,通过设置问题带领学生进行小结能帮助学生形成比较高层次的知识框架,形成比较好的数学思想,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6、作业布置(概念理解)1、若直线 a 与平面不垂直,那么在平面内与直线 a 垂直的直线()A只有一条 B有无数条 C是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D不存在 ABPl6/6(图形识别)2、如图,PA平面 ABC,BCAC,写出图中所有的直角三角形。(综合应用)3、已知 PA平面 ABC,AB 是O 的直径,C 是圆上的任一点,求证:PCBC 7、教学反思 五、评价分析 1、实践性,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感觉,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做数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2、自主性,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分层次探究及理解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3、全面性,另外通过学生对不同形式的作业的解答,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巩固。六、说明 1、板书设计 1.1.3 直线与平面垂直 一、定义 二、判定定理 投影 2、时间安排 PACBAOBP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