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3407235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14-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014-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14-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4-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01.0名称及属性名称及属性中文名称:二氧化碳、碳酸气、干冰(固态)英文名称:CO Carbondioxide分子式:CO2管制类型:高压易爆危险物密度:气态 1.977g/L,液态 1.177kg/L分子量:44.0095摩尔质量:44.0095 gmol 分子直径:0.33nm熔点:-78.45(194.7K)沸点:-56.55(216.6K)水溶性:1.45 g/L(25,100kPa)闪点:无可分解物:碳酸钙外观:无色无味气体应用:作灭火剂、气肥、药用等含量:99%(纯品)CAS 登录号:124389 EINECS 登录号:204-696-9危险性描述:酸中毒制备方法:碳酸钙与盐酸

2、反应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 CO ,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空气中有微量的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0.03。由于其能溶于水,所以通常情况下,雨水的PH 值5.6。CO 本身没有毒性,但当空气中的含量超过正常值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2)碳氧化物之一,是一种无机物,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且无毒。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并生成碳酸(碳酸饮料基本原理)。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一定量的 CO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Ca(OH)变浑浊,在做关于呼吸作用的产物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试验都可以用到,还可以支持镁带燃烧。3)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

3、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如人工降雨、舞台的烟雾(干冰升华吸热,液化空气中的水蒸气)等。2.02.0管制信息管制信息不受公安部门管制。3.03.0危险性概述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危险性类别:第 2.2 类 不燃气体入侵途径:入侵途径:吸入、皮肤接触健康危害:健康危害:本身无毒。但空气中浓度超过 3%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头痛眩晕、呕吐等。10%以上时出现视力障碍、痉挛、呼吸加快、血压升高、意识丧失。25%以上时,出现神经抑制、昏睡、痉挛、窒息至死。接触液体二氧化碳可引起冻伤。环境危险:环境危险: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产生温室效应爆炸危险:爆炸危险:盛装液体二氧化碳容器遇明火高温,器内压力升高有开裂

4、爆炸危险4.04.0 应急措施应急措施皮肤接触:皮肤接触:用水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眼睛接触:就医吸吸入:入:迅速撤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输氧,如呼吸和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并及时就医。食食入入:无资料5.05.0消防措施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危险特性:盛装液体二氧化碳的设备与容器遇高温,明火有爆炸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有害燃烧物:有害燃烧物:无资料灭火方法与灭火剂:灭火方法与灭火剂:用水冷却设备或容器,选用适合周围火源的灭火剂。灭火注意事项灭火注意事项:无资料6.06.0泄露应急处理泄露应急处理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现场保持现场通风。穿戴防护用具进入

5、现场堵漏气瓶泄漏无法堵漏时,将其移至空旷安全处放空。液体二氧化碳泄漏要有防寒护具。消除方法消除方法:切断气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7.07.0 作业现场及储存注意事项作业现场及储存注意事项作业现场注意事项:作业现场注意事项:密封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守操作规程,持证上岗。充装时按充装系数要求控制充装量严禁超装。接触液体二氧化碳要穿戴好护具防止冻伤。储存注意事项: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气瓶应有防倒措施,大于 10 立方米贮槽不能放在室内8.08.0 接触控制接触控制/个体防护个体防护最高允许浓度:最高允许浓度:中国 MAC:18000监

6、测方法: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作业现场要求作业现场要求: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呼吸系统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浓度超标时,人员撤离现场,紧急事故抢救时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眼睛防护:带面罩。手防护:手防护:戴防寒手套其它防护: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烟火,工作前避免饮酒精性饮料。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9.09.0理化特性理化特性参照“1.01.0”。10.010.0稳定性和反应灵活性稳定性和反应灵活性稳定性:稳定性:稳定。避免接触的条件:避免接触的条件:无禁配物:禁配物:活泼金属避免接触条件:避免接触条件:明火高热(容器盛装时)聚合危险:聚合危险:不聚合分解产物:分解产物:无资

7、料11.011.0毒理学资料毒理学资料急性中毒:急性中毒: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但二氧化碳浓度高时就会改变血液的 PH 值,长时间吸入二氧化碳将引起代谢障碍。空气中浓度超过 3%时能出现呼吸困难、头痛眩晕、呕吐等。浓度超过 10%时出现视力障碍、痉挛、呼吸加快、血压升高、意识丧失。浓度超过 25%以上时,出现神经抑制、昏睡、痉挛、窒息死亡。刺激性刺激性:无12.012.0生态学资料生态学资料生态毒性生态毒性:无生物降解性:生物降解性:无非生物降解性:非生物降解性:无其它害处:其它害处:对环境有影响如温室效应。13.013.0废弃处置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废弃物性质:非危险废弃物、无特殊要求废弃处置方

8、法:废弃处置方法:排入大气。14.014.0运输信息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危险货物编号:22019(气)22020(液)UNUN 编号:编号:1013(气)2187(液)1845(固)包装标志:包装标志:不可燃气体包装类别:包装类别:包装方法:包装方法:气瓶,低温容器。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注意事项:防止日光暴晒,不能靠近高温火源,气瓶戴瓶帽和防震圈,气瓶搬运过程中不能抛、滑、滚、空运、铁路限量运输。槽车运输槽内压力不能超压。15.015.0法规信息法规信息相关法律法规信息:1)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 年 2 月 17 日国务院发布);2)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 号);3)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 423 号)等法规;4)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5)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2 类 不燃气体;6)车间空气中二氧化碳卫生标准(GB16201-1996)规定了车间空气中该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及检测方法。修改符号修改符号修改记录修改记录修改处数修改处数修改内容修改内容修改人签字修改人签字修改日期修改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实施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