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讲义.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3398776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0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讲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讲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讲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讲义.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0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辅导课目:科学 年级:八年级 学科教师:汪老师 授课日期及时段 课 题 初 中 化 学 推 断 题 解 题 技 巧 重点、难点、考点 1、推断题的突破口 2、推断题的关键点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解答初中化学推断题 2、熟记推断题的有关信息及技巧 教学内容 初 中 化 学 推 断 题 解 题 技 巧 推断题是每年各地中考的经典题型,它不仅能考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能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区分度与选拔功能。它的特点是题面容量大,覆盖面广。常涉及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和制备等知识内容。另外题干中的信息千丝万

2、缕、错综复杂,真正是“剪不断,理还乱,太难求,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所以造成了高失分的现象,对我们学生来说是试卷中的“重灾区”。那么如何轻松解题呢?笔者认为:拥有清晰的思路是解题的前题;选择合适的突破口是解题的关键;应用合理的方法是解题的保障。一、解题思路 1、阅读题目:要求通阅全题,统领大局。关键点要反复读,读得它“原形毕露,真相大白”。2、寻找突破:要求在读题的过程中找出明显条件,挖掘隐含条件,寻找解题的突破口。3、正确推断:要求从突破口入手将明显条件与隐含条件相结合,运用合理的方法正确推断。4、验证答案:要求将推出的结果代入题中逐步检验。二、解题方法 1、顺推法:通常以题首为突破口,按照

3、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的相互反应为依托逐步深入下去,直至顺利解题。2、逆推法:通常以题给的结论或实验现象为突破口,从题尾入手依次向前逆推,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3、分层法:将整个推断过程分层进行,先得出每层的结论,再统摄整理。4、剥离法:根据已知条件把推断过程中存在的有明显特征的未知物质先剥离出来,再将其作为已知条件来逐个推断其他物质。三、寻找突破 1、以物质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黑色的物质:按思考选择的顺序依次为氧化铜、碳、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铁粉;红色的单质:铜或红磷;绿色的物质:碱式碳酸铜(铜绿);红棕色(或棕红色)的物质铁锈(或氧化铁);蓝色的溶液:含有 Cu2+的溶液(如:硫酸铜、氯化

4、铜、硝酸铜溶液);蓝色的物质:胆矾(蓝矾 CuSO45H2O);黄色的单质:硫磺(S);黄色的溶液:含有 Fe3+的溶液(如: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浅绿色的溶液:含有 Fe2+的溶液(如:氯化亚铁、硫酸亚铁、硝酸亚铁);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蓝色沉淀:氢氧化铜;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常见的白色沉淀:碳酸钙、碳酸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硫酸钡、氯化银。例 1:有四种物质的溶液:Ba(OH)2、Na2SO4、HNO3、FeCl3,不用其他试剂将它们逐一鉴别出,其鉴别的顺序是 ()2/10 A B C D 解析这是一道选择型的推断题,以黄色的 FeCl3溶液为突破口,运用剥离法进行推断。分别

5、观察四种物质的颜色,黄色的为 FeCl3溶液;分别取剩余的几种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的 FeCl3溶液,产生红褐色溶液的溶液为 Ba(OH)2;再分别取剩余的两种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的 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为 Na2SO4溶液,无现象的原溶液为 HNO3溶液。因此鉴别的顺序为或 答案:B 例 2:A 是绿色粉末,G 是蓝色溶液,X 为常见的稀酸,B、C、D、E、F、H 和 Y 中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和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化学式:D ,E ,X 。(2)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 ;反应

6、 。解析该题应以两种物质的颜色为突破口,采用顺推与分层法相结合轻松解题。A 为绿色粉末,分解成三种物质,说明它是 Cu2(OH)2CO3,而 Cu2(OH)2CO3分解可以生成 CuO、H2O 和 CO2,题中提示 G 为蓝色溶液,所以 D 为 CuO,G为 CuSO4或 CuCl2;B、C 为 CO2和 H2O,它们之间生成 H2CO3,同学们比较熟悉,而题中是两种生成物,这就要求我们不可忽视 CO2和 H2O 发生光和作用生成 C6H12O6和 O2。通过图示提示 E 和 H 加热生成 D,则说明 E 为 O2、H 为Cu,而 Y 为 Zn、Fe 等活泼金属。答案:(1)CuO;O2;H2

7、SO4(或 HCl、HNO3)(2)6CO2+6H2O C6H12O6+6O2 Fe+CuSO4=Cu+FeSO4 例 3:某固体混合物由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钙、硫酸铜、氯化钠中的几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它的组成,做如下实验:取固体混合物样品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取部分此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然后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最后全部溶解。由此可以推断:原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 ,肯定没有 ,可能有 。如果要进一步确定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可取中得到的溶液加 来检验。解析这是一道叙述型的推断题,解题时先要将题中所涉及到的物质翻译成化学式,便于解题时应用自如。采用顺推法从实验

8、的现象可以推出碳酸钠与氯化钙不能共存,且混合物中一定没有硫酸铜;由实验的现象可以推出可能有硫酸钠或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通过实验的现象可以判断混合物中一定没有硫酸钠、氯化钙;一定有碳酸钠;可能有氯化钠。若要进一步确定可能有的物质,可取中得到的溶液加过量的稀硝酸和硝酸银来检验。答案:碳酸钠,硫酸铜、硫酸钠、氯化钙,氯化钠。过量的稀硝酸和硝酸银。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光 叶绿素 3/10 ACuSO4、NaOH、BaCl2、HNO3 BHCl、Na2CO3、KOH、NaNO3 CCaCl2、K2CO3、NaNO3、NaCl DFeCl

9、3、Ba(OH)2、KNO3、NaCl 练习 2:A、B、C、D、E 为初中化学中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棕红色物质 A 在一定条件下 可 以 转 化 为 单 质B,“”表 示 相 连 的 两 种 物 质 能 发 生 反 应。则:(1)D的 化 学 式为 。(2)A 转化为 B 的化学方程式是 。(3)C 与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练习 3: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硫酸铜、碳酸钾、硫酸钠、氯化钡、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推断(写化学式)A 、B 、C ;白色固体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2、以物质的用途为突破口:物

10、质的用途是化学学习的重点,因为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新的课程理念尤其重视知识的应用。在知识的运用中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更应该重视物质用途的学习与掌握。一些框图式、叙述式推断题往往涉及到物质的用途等有关信息,故掌握典型物质的用途有利于突破此类推断题的解答。如:氧气可作助燃剂;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一氧化碳、氢气、碳可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熟石灰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以及配制波尔多液;大理石、石灰石常作建筑材料;稀盐酸助消化、除铁锈;氯化钠可用作调味品、融雪剂;碳酸氢钠可制作发酵粉等等。例 4: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在通常情况下,F、

11、G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R 都是黑色固体(部分反应条件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1)D、G 的化学式为:_、_。(2)若 E 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防腐剂,则 C 的化学式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图中标出的九种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进行分类,一定没有的物质类别是_。(4)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解析本题是一道以物质的典型用途为突破口的推断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E 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防腐剂,故 E 为 NaCl;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分层推理。F、G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故 F、G 应是 CO2、CO 中的一种,F 能与黑色固体反应生成气体

12、G,故 F 为 CO2,G 为 CO,R 为木炭,且 CO 与黑色固体 Q 反应产生 CO2,故 Q 是AgNO3 HCl 过滤 足量的水 白色固体混合物 白色沉淀 A 无色滤液 白色沉淀 C 无色气体 B,沉淀全部溶解 HNO3 E D C B A 4/10 CuO(或 Fe3O4);D 在高温下能产生 CO2,D 为 CaCO3;A 和 B 反应生成 CaCO3和 NaCl,故 A、B 分别为 Na2CO3和CaCl2中的一种,又根据 B、C 反应生成 NaCl 和 CO2,故 B 为 Na2CO3,C 为 HCl;综上所述,在图中的九种物质中,一定没有碱,且没有涉及置换反应。答案:(1)

13、CaCO3 CO (2)HCl 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碱 (4)置换反应 练习 4: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A 是建筑的主要成分,B 属于氧化物,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2)得到 F 溶液的操作 I 的名称是 。(3)若 I 是红褐色沉淀,请写出 G+FI 的化学方程式:;若 I 是蓝色沉淀,则 I 沉淀的化学式是 。(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类型是 反应。练习5:框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叫属于盐的是H、C、M、N,属于氧化物的是F、G;胃液中含有适量的A,可帮

14、助消化;C是家庭中重要的调味品之一;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问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1)C物质是由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2)A与镁条反应能 (选填“放出”、“吸收”)热量。(3)写出D的俗名:;写出化学式:B N (4)写小GM的化学方程式:3、以物质的特征组成为突破口:物质的特征组成突出的是元素的特征,如: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气体是 CO2和 CO;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液体是 H2O2和 H2O;具

15、有相同元素组成的固体是 FeO、Fe2O3、Fe3O4等等。例 5: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 为化合物,且 A 与 B 的组成元素相同,D 与 E 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已知 C、丙均为黑色粉末,C 和 E 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 D,D 能使澄 适量 Na2CO3溶液 B 操作 I 足量的水 稀盐酸 高温 F 溶液 无色气体 C E D A G(有色溶液)I(有色沉淀)5/10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1)D 物质的化学式_;(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 甲+B _ 甲 E 甲 C 解析此题是一道

16、以物质的组成为突破口的推断题,可以采用以 D 物质为支点逆推而完成解题。根据 D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 与 E 的组成元素相同,可得出 D 为 CO2,E 为 CO,而 C、丙均为黑色粉末,可推出 C 为 Fe3O4,丙为 Fe;根据甲能转化为 Fe3O4,又能转化为 CO,可确定甲为 O2;结合 A 与 B 的组成元素相同,可推出 A 为 H2O2,B 为 H2O。答案:(1)CO2 (2)2H2O2=2H2O+O2;2CO22CO;3Fe2O2Fe3O4 练习 6:A、B、C、D、E 五种化合物均含钙元素,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1)试推断:X、Y 两种试剂的化学式。X ,Y 。

17、(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E ,DC 。4、以典型反应条件为突破口:由于初中化学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不多,有些化学反应条件在题中带有明显的指向性,例如:“通电”条件就是指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高温”指碳酸钙高温分解,指铁矿石炼铁的反应;“MnO2作催化剂”就是指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的反应。例 6:下图所示的是有关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 E 是一种金属氧化物,F 是单质,丙是一种有毒气体,G 的溶液呈黄色,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H2O HNO3 X Y HNO3 高温 A D B C E AB甲C甲E乙丙D6/10(1)甲起的是 作用;(2)乙可能是 (写一种即可);(3)反

18、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 。解析此题是一道以化学反应的典型条件为突破口的推断题,以甲催化剂为切入点分层推理。根据 A 和甲反应后又生成甲,说明甲是反应的催化剂,具有催化作用;由于 G 的溶液呈黄色,可确定 G 为 FeCl3或 Fe2(SO4)3,由于 E 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则 E 为 Fe2O3,丁是盐酸或硫酸,B 是 H2O,结合反应可推出 A 为 H2O2,C 为 O2;又由于丙是一种有毒气体,且能与 Fe2O3反应,则丙为 CO,F 是 Fe,D 是 CO2;乙在 O2中燃烧生成 CO2和 H2O,说明乙是一种有机物,如 CH4或 C2H5OH 等。答案:(

19、1)催化(2)甲烷(CH4)(3)COOFe332 232COFe(4)除铁锈(或生产 FeCl3等,合理即可)练习 7:下图中的 AK 分别代表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已知:A、C 两物质组成元素相同;G 溶液为某物质的稀溶液,G 的浓溶液能使小木棍变黑。图中部分生成物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J 可能的化学式:(任写一种)。(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 C+D:;F+H E+C:;I+碱 K:(任写一种)。(3)写出实验室制取 D 的另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以物质的典型性质为突破口:这里所指的性质应具有鲜明的个性,例如: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溶于水放热;固体氢氧化钠溶

20、于水温度升高额以及它能吸水潮解;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硝酸铵溶于水温度下降;氢气是最轻的气体;水常温下为液体;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使黑色 CuO 变红(或红色 Fe2O3变黑)的气体是 H2 或 CO,固体是 C;酸碱指示剂与酸性或碱性溶液的反应等等。例 7:有 CH4、CO、H2三种纯净的气体,分别燃烧后,将生成的气体先通过无水硫酸铜固体(A 装置),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B 装置),则:(1)如果 A 装置变蓝,B 装置无现象,则原气体是 。(2)如果 A 装置不变蓝,B 装置变浑浊,则原气体是 。(3)如果 A 装置变蓝,B 装置变

21、浑浊,则原气体是 。高温 B 黑色粉末B 单质气体F 金属单质E 单质气体D 金属单质J 蓝色溶液I 黑色固体H 电解 G溶液 G溶液 碱 C A溶液 K 7/10 解析该题以物质的典型性质为突破口(1)A 装置变蓝,B 装置无现象,说明气体燃烧后只生成 H2O,则原气体为 H2;(2)A 装置不变蓝,B 装置变浑浊,说明气体燃烧后只生成 CO2,则原气体为 CO;(3)A 装置变蓝,B 装置变浑浊,说明气体燃烧后既生成 CO2又生成 H2O,则原气体为 CH4 练习 8: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 CO、CO2、H2、H2O(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如下处理(假定每次处理均完全反应)一、通过

22、碱石灰(NaOH 和 CaO 的固体混合物)时,气体体积变小 二、通过赤热的氧化铜粉末时,粉末变为红色 三、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为蓝色 四、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时,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可确定原气体中()A.一定含有 CO、H2,至少含有 H2O、CO2中的一种 B.一定含有 H2O、CO,可能含有 CO2、H2 C.一定含有 CO、CO2,可能含有 H2O、H2 D.一定含有 CO2、H2O,可能含有 H2、CO 6、以化学反应的特殊现象为突破口:特殊的反应现象常作推断题的突破口,例如: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则发出蓝紫色火焰;白磷、红磷

23、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能溶于盐酸或稀 HNO3 的白色沉淀有 CaCO3、BaCO3、Mg(OH)2、Al(OH)3;不溶于稀 HNO3 的白色沉淀有 AgCl、BaSO4 等等。例 8:模拟酸雨形成的流程如下图所示。硫在单质气体 A 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通常情况下 C 为无色液体,B、C、D 是氧化物;E、F 和 X 都是酸,G 是白色沉淀。试填空。(1)E 的化学式为:。(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解析该题是以硫在氧气中燃烧这一典型的实验现象为突破口,运用分层法进行推理。由于硫在 A

24、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的气体 B,则说明 A 为 O2;B 为 SO2。另外,通常情况下 C 为无色液体,说明 C 为 H2O,则 B 与 C反应生成 E(H2SO3);E 与 A 生成 F(H2SO4);反应为 H2SO4+BaCl2=BaSO4+2HCl。B 与 A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 D(SO3),则反应为 SO3+H2O=H2SO4。答案:(1)H2SO3 (2)S+O2=SO2 (3)SO3+H2O=H2SO4 (4)H2SO4+BaCl2=BaSO4+2HCl 练习 9:已知 A、B、C、D、E、F6 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8/10(1)A+BC+H2O (2)C+KO

25、HD(蓝色)+E (3)B+DC+H2O (4)E+BaCl2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KCl 根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F 。7、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常见的元素或物质之最如下: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C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N;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 C;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 H;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 H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H2O;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N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最常用的溶剂是

26、H2O;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例 9:A 是常见金属单质,B、C 是非金属单质,且 C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甲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乙是无色液体,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未标明)。(1)推断 C、甲、乙的化学式为:C ,甲 ,乙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除了具有放出热量多,原料不受限制的优点外,还有 的优点。解析该题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解题时以 C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H2为支点分层推理。C 为 H2,它与 B 可以生成无色液体乙 H2O,则 B 为 O2,由于甲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则甲为 Fe3O4,、A 就应是 Fe

27、。答案:(1)H2 Fe3O4 H2O (2)3Fe4H2O Fe3O44H2 (3)2H2O2 2H2O 产物无污染 练习 10:AJ 均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已知 A、B 的组 成元素相同,B 是最常用的溶剂;常温下 C、E 均为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 C 为 单质;A、B、D、E、J 均为氧化物,J 是常用的干燥剂;F、G 是粗盐中含有较多 的可溶性杂质,它们的阳离子是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金属离子;H、I 均为白色难溶 于水的盐,其中 H 能溶于酸,而 I 却不溶于酸。AJ 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代表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

28、学式:B ;D ;I ;J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A C ;H G ;判断:H G 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8、以物质的俗名为突破口:常用于推断题中的俗名: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 CaCO3);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 NaCl);铁锈(主要成分:氧化铁 Fe2O3);天然气、沼气、瓦斯气体(主要成分:甲烷 CH4);煤气(主要成分:一氧化碳 CO);草木A B C D E F G H I J 9/10 灰(主要成分:碳酸钾 K2CO3);纯碱、面碱、石碱、苏打(碳酸钠: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

29、;生石灰(氧化钙:CaO);熟石灰氢氧化钙:Ca(OH)2;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酒精(乙醇:C2H5OH);醋酸(乙酸:CH3COOH);福尔马林(甲醛:CH2O)等等。例 10:AK 均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 A、D、G、I 为单质,E 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常温下,C、D、F 均为无色气体,B 为无色液体,J 为蓝色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写出 E 和 F 的化学式:E ;F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该题以物质的俗名为突破口,解题以 E 是铁锈的主要成分 Fe2O3为线索分

30、层推理。题中 E 与气体 C 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气体 F 与单质 G,这是炼铁的典型反应,则 C 为 CO;E 为 Fe2O3;F 为 CO2;G 为 Fe。J 为蓝色溶液,则 J 为CuSO4,它与 G 生成单质 I 和 K,则 I 为 Cu;K 为 FeSO4。B 为无色液体,则 B 为 H2O,气体 D 与 H 加热条件下生成Cu 和 H2O,说明 D 为 H2,H 为 CuO。由单质 A 与 H2O 生成 CO 与 H2,则说明 A 为 C。答案:(1)置换 (2)Fe2O3 CO2 (3)C+H2O CO+H2 Fe+CuSO4=FeSO4+Cu 练习 11:AJ 分别为九年级化学学过

31、的不同纯净物,它们存在右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 A 为铁锈的主要成分,E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H 的溶液呈蓝色,常温下 B、D、F、J 均为无色气体,其中 J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反应、的个别生成物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E_,J_.(2)化合物 W 的组成元素是: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练习题答案:1A 2(1)CuSO4;(2)Fe2O3+3CO=2Fe+3CO2;(3)H2SO4+2NaOH=Na2SO4+2H2O 3BaCO3 CO2 AgCl;K2CO3、BaCl2,CuSO4、Na2SO4,KCl 高温 10/10 4(1)CaCO3 CO2 ;(2)过滤;

32、(3)FeCl3+3NaOH=Fe(OH)3+3NaCl Cu(OH)2 (4)CaO+H2O=Ca(OH)2 化合 5(1)离子;(2)放出;(3)熟石灰 NaHCO3 Na2CO3;(4)CO2+Ca(OH)2=CaCO3+H2O 6(1)AgNO3 CaCl2;(2)Ca(OH)2+CO2=CaCO3+H2O CaCl2+2AgNO3=2AgCl+Ca(NO3)2 7(1)Fe;(2)2H2O2 =2H2O+O2 H2+CuO=Cu+H2O CuSO4+2NaOH=Cu(OH)2+Na2SO4;(3)2KMnO4=K2MnO4+MnO2+O2 8A 9CuO H2SO4 CuSO4 Cu(OH)2 K2SO4 BaSO4 10(1)H2O MgO AgCl CaO(2)2H2O2 =2H2O+O2 CaCO3+2HCl=CaCl2+H2O+CO2(3)复分解反应 11(1)H2O NH3;(2)N、H、C、O;(3)Fe2O3+3CO=2Fe+3CO2 高温 MnO2 Mn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