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防控知识培训讲义73548.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3388804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9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鼠疫防控知识培训讲义7354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鼠疫防控知识培训讲义7354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鼠疫防控知识培训讲义7354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鼠疫防控知识培训讲义73548.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鼠鼠 疫疫 防防 控控 知知 识识 培培 训训鼠疫是自然疫原性疾病,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发病急、传染性强、传播快、病死率高、被 WHO 规定为国境检疫传染病,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控法法定的甲类一号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严重的鼠疫流行,也曾经给我国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鼠疫防控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控制了人间鼠疫的发生和流行,逐步了解和掌握了鼠疫发生和流行的规律。当前,我国的鼠疫疫情与世界疫情走势一样,开始出现上升趋势,并呈现四个特点:一是新疫源地不断出现,流行范围逐步扩大;二是有些鼠疫疫源地静息多年后重新活跃

2、;三是鼠疫疫情向城市、人口密集区逼近;四是鼠疫远距离传播的机会增加.尤其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毒力强、侵袭力高,疫情形势更为严峻。随着航空、铁路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与便利,拉近了大城市与各鼠疫疫源地间的距离,加大了疫情向城市、人口密集区逼近的可能。一旦感染鼠疫,将会通过飞机、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播到各个城市,严重危害当地广大公众的健康安全,同时也给当地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2009 年我省湟源县发生了鼠间鼠疫现疫流行,经过及时采取得力的处理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到目前为止,未再发生鼠间鼠疫疫情。由于鼠疫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特点,决定了鼠

3、疫的危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鼠疫防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全面加强鼠疫防控工作已刻不容缓.一、一、鼠疫鼠疫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烈性传染病。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它具有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的特点。鼠疫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并能引起人间鼠疫流行。传染源主要是啮齿动物,传播途径主要是跳骚。肺鼠疫病人也可成为传染源,造成人类鼠疫流行。二、鼠疫自然疫源地二、鼠疫自然疫源地在动物鼠疫流行过程中,鼠疫菌寄生于特定的宿主,主要以跳骚为传播媒介在宿主和其它动物间传播,可以不依赖于人类而长期在自然界中循环延续,这种现象称为鼠疫自然疫源性.具有这种自然医源性的地区

4、就称为鼠疫自然疫源地.三、鼠疫防控相关的法律法规三、鼠疫防控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我国的鼠疫流行情况,国家制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鼠疫列为甲类 1 号传染病,并先后制定了国家鼠疫控制应急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鼠疫地区猎捕和处理旱獭卫生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法防控鼠疫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四、防控鼠疫的基本原则四、防控鼠疫的基本原则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协调有关部门,密切合作,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依靠群众,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制定长远防控规划,依靠科学,加强监测,长期预防,坚持不懈。落实以灭鼠灭蚤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大幅度降低主要宿主密度。五、鼠疫容易发生的季节五、鼠疫容易发

5、生的季节人间鼠疫的流行季节主要取决于各类疫源地内啮齿动物鼠疫流行季节变动。南方黄胸鼠疫源地全年均可有病例发生,北方一般以4-10 月为主要发生季节。六、鼠疫的传播流行的特点六、鼠疫的传播流行的特点在我国家鼠、旱獭为鼠疫的主要传染源、黄鼠、沙鼠为重要的传染源。野生动物狐、野兔、藏黄羊,家养动物狗、猫等也不容忽视。鼠疫患者也可成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人间鼠疫流行前,一般先有鼠间流行,可见鼠类成批死亡。鼠蚤市主要传播媒介。“鼠蚤人”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少数人可因直接接触病人的痰液、血性分泌物或并兽的皮、血、肉,经破损皮肤或黏膜受染.猎取或剥食旱獭是常见的直接接触感染途径之一。续发或原发性肺鼠疫可以通

6、过病人咳嗽、打喷嚏等,借助飞沫经呼吸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并可迅速造成肺鼠疫流行。鼠疫可由疫区借交通工具向外传播,形成外源性鼠疫,引起流行、大流行.鼠疫的流行季节多在 69 月份,这和鼠、蚤的繁殖季节有关。七、鼠疫的防控措施七、鼠疫的防控措施1、灭鼠、灭蚤:控制鼠疫发生与流行,必须开展经常性灭鼠、灭蚤工作。灭家属时居室要同时灭蚤。对家养猫、狗实施灭蚤,犬要栓养管理。实施灭鼠、灭蚤最好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保证安全有效。2、提高警惕,监视鼠疫疫情。在疫源地的群众要做到“三报三不”.3、鼠疫防控工作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疫源地的广大群众要在政府领导下积极配合卫生专业人员工作,听从指挥和支持有关处理措施的

7、实施。共同努力防止人间鼠疫的发生与流行。八、哪些动物会感染鼠疫八、哪些动物会感染鼠疫根据调查我国有 85 种动物可以感染鼠疫,常见的有牧区草原上数量最多的旱獭、黄鼠及多种鼠类,还有狐狸、狗、猫、猞猁、黄羊及多种动物等。这些动物能把鼠疫传给人.九、鼠疫的传播途径九、鼠疫的传播途径1、从动物跳蚤人的传播,多为腺鼠疫,鼠蚤吸入病鼠血液后,鼠疫杆菌在蚤的前胃内大量繁殖.当疫蚤再叮咬其它鼠或人时,病菌即注入人或鼠体,构成感染。2、通过人人的空气飞沫传播造成肺鼠疫.肺鼠疫患者痰中的鼠疫杆菌可借飞沫及尘埃经呼吸道传播,造成人间鼠疫流行。3、经皮肤黏膜传播,接触剥食染疫的鼠类及其它啮齿动物的皮肉、内脏、血液和

8、病人的痰液、脓血分泌物,均可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感染。4、疫鼠疫蚤还可随交通工具传到外地造成鼠疫流行.十、跳蚤的传播十、跳蚤的传播全世界已发现感染鼠疫菌的蚤类约 200 余种。我国有37 种自然感染鼠疫菌。跳蚤传播鼠疫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叮咬动物或人时将带有鼠疫菌的血液倒流到宿主或人的体内,造成动物及人感染鼠疫.十一、人对鼠疫的易感性十一、人对鼠疫的易感性人对鼠疫没有自然免疫力。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无性别年龄差别。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预防接种可获一定免疫力。十二、怎样预防人间鼠疫十二、怎样预防人间鼠疫1、在鼠疫疫源地区的居民,严禁打猎,严禁剥食鼠、狐狸、旱獭、野兔等动物,禁止小孩玩鼠。2、发现疫情及

9、时报告,如在外发现病死鼠或其他动物,发现症状与鼠疫相似或原因不明的高烧昏迷病人,应及时报告就近的卫生院、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就地隔离治疗。3、对已判定为“疫区”的地区,要做好预防接种,积极做好疫区处理(消毒、灭鼠、灭蚤)和家屋及周围环境的灭鼠灭蚤,并搞好环境卫生.十三、鼠疫的潜伏期十三、鼠疫的潜伏期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 16 天,多为 23 天。肺鼠疫、败血型鼠疫12 天.接种鼠疫菌苗者发病可延长到 712 天.因剥食染疫动物经皮肤伤口感染的潜伏期比染疫蚤叮咬者要短。十四、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作为一种由动物传给人的疫病,鼠疫在发生前会有明显的先兆。疫区出现不明原因成批鼠类死亡时

10、,应高度重视,这说明当地可能有鼠间鼠疫发生。病前 10 日内到过鼠疫流行区,接触疫源动物,出现高热、淋巴结肿大的病人,应警惕其罹患鼠疫的可能性。第一例病人的及时发现与确诊,对本病预防与控制极为重要。生态环境变化,易造成新的疫源地产生。如兴建大型水库,开发矿山,修筑铁路,建立大型工厂等,可使鼠类等宿主动物迁移。发生鼠疫后首先应认识到鼠疫是可有效防控的疾病,只要诊治及时,多能治愈。其次树立战胜鼠疫的信心,发生鼠疫时冷静应对,消除恐惧心理,做好各类医疗物资准备。第三要提高鼠疫防护意识,把防控鼠疫当作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发动群众,群策群力,把鼠疫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十五、发现鼠疫病人后怎么办十五、发现

11、鼠疫病人后怎么办鼠疫虽然凶险,但它是一种可用特效药治愈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是战胜鼠疫的重要措施.凡确诊或疑似鼠疫患者,应严密隔离,就地治疗,不宜转送。同时按甲类传染病上报疫情.病人应但间隔离。病区必须做到无鼠无蚤。入院时对病人做好卫生处理(更衣、灭蚤、衣服消毒)。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应用漂白粉或来苏液彻底消毒。工作人员护理和诊治病人时,应穿连衣裙的“五紧”防护服,戴纱布口罩或N95 口罩,穿长筒胶鞋,戴胶薄手套及防护眼镜。严禁探视和病人之间相互来往。死亡者应火葬或深埋。十六、发现病死鼠后怎么办十六、发现病死鼠后怎么办动物鼠疫是人间鼠疫发生和流行的主要来源,及时发现动物鼠疫流

12、行,并且处理好动物鼠疫疫区,市防止人间鼠疫发生的重要措施。接到连续或大批疫源动物死亡的报告后,除应立即对送检材料进行检验,查明死因外,如属人口密集地区,还应组织人员对该地区进行保护性灭鼠、灭蚤.无论在城镇或农村,凡人口较密集地区,在居民点内发现病死鼠,均应等同于发现人间鼠疫患者的可能性,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以严格的疫区处理。如在人烟稀少的牧区发现病死鼠时,以预防为主,及时对该地区进行严格处理,也是完全必要的。十七、健康人接触鼠疫病人后怎么办十七、健康人接触鼠疫病人后怎么办在九日内与鼠疫患者密切接触者,要进行健康隔离留验。如已去外地,应通报追踪,就地隔离留验,每日测体温 2 次,用链霉素等抗菌素

13、进行预防性服药,诊治病人及解剖尸体参加者必须事先服药.十八、鼠疫患者的临床症状十八、鼠疫患者的临床症状鼠疫患者的一般症状表现为危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发病急剧,恶寒战栗,体温突然上升至 3940,头痛剧烈,呼吸急促,心动过速,心律不齐,意识不清,昏睡,狂躁不安等症状。临床上有腺型、肺型、败血型及轻型等。(一)腺鼠疫:占 8590,是鼠疫临床上最多见的病型.主要以受侵袭部位所属淋巴结肿大,以腹股、腋、颈等部位淋巴结多见,淋巴结呈弥漫性肿胀,增大的速度极快,边缘不清,比较坚硬,与皮下组织粘连,失去移动性,因疼痛剧烈,患侧呈被迫姿势。(二)肺鼠疫:是临床上最严重的病型。该型起病急骤,寒战,发展迅速,高热

14、达 3941,除严重中毒症状外,在起病 2436 小时内出现剧烈咳嗽、咯大量泡沫血痰或鲜红色痰;呼吸急促,并迅速呈现呼吸困难和紫绀;肺部可闻及少量散在湿罗音、可出现胸膜摩擦音;胸部 X 线呈支气管炎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如抢救不及时,多在 2-3 日内,因心力衰竭而死亡。(三)败血型鼠疫:是临床上最严重的病型之一,可原发或续发,原发型鼠疫因免疫功能差,菌量多,毒力强,所以发展急速。常突然高热或体温不升,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无淋巴结肿,皮肤黏膜出血、呕吐、便血或血尿、心力衰竭,多在发病后 24 小时内死亡,很少超过 3 天.病死率高达 100%。因皮肤广泛出血、瘀斑、紫绀、坏死,故死后

15、尸体呈紫黑色,俗称“黑死病”.(四)轻型鼠疫:发热轻,患者可照常工作,局部淋巴结肿大,轻度压痛,偶见化脓。血培养可呈阳性,多见于家鼠疫源地或预防接种者。(五)皮肤型鼠疫(六)脑膜炎型鼠疫(七)肠鼠疫(八)眼鼠疫(九)扁桃体鼠疫十九、鼠疫诊断的主要依据十九、鼠疫诊断的主要依据人类鼠疫病例的诊断以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细菌学和血清学进行综合诊断。流行病学:对疑似鼠疫病例必须查清传染来源。应考虑病人感染发病地点是否在鼠疫疫区,是否为鼠疫流行季节,有否接触病、死旱獭、鼠类及其它动物。若非疫区发现疑似鼠疫病例,要对病人在发病前10 天是否去过鼠疫疫区接触过鼠疫病人,捕食旱獭或接触过皮毛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16、临床症状:临床医生与鼠防人员应掌握鼠疫的一般知识及各型鼠疫的主要症状,特别是对突然发病,病情迅速恶化的高热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咳血性痰,有急性淋巴结肿大,剧烈疼痛,出现被迫姿势等更应该注意.细菌学诊断:鼠疫细菌学诊断,是判定鼠疫的重要手段。对腺鼠疫、肺鼠疫、败血性鼠疫、皮肤鼠疫等要在治疗前分别采腺肿穿刺液、痰、学等材料进行鼠疫细菌学检验,培养分离出鼠疫菌。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依据是未经鼠疫菌苗接种,鼠疫抗体或抗原滴度达到诊断标准。二十、鼠疫的鉴别诊断二十、鼠疫的鉴别诊断1、腺鼠疫:应与急性淋巴结炎、丝虫病淋巴结肿相鉴别。2、败血症型鼠疫:需与其它原因所致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

1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相鉴别。3、肺鼠疫:应与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炭疽及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型等鉴别。鉴别主要依据不同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二十一、鼠疫的治疗二十一、鼠疫的治疗凡确诊或疑似鼠疫患者,均应迅速组织严密的隔离,就地治疗,不宜转送。隔离到症状消失、血液、局部分泌物或痰培养(每3 日 1 次)3 次阴性,肺鼠疫 6 次阴性。(一)一般治疗及护理1、严格的隔离消毒。2、注意心源性休克的处理.3、加强护理。(二)病原治疗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1、霉素:为治疗各型鼠疫特效药.2、大霉素。3、霉素:对小儿及孕妇慎用。4、胺类:只对腺鼠疫有效,严重

18、病例不宜单独使用。(三)对症治疗二十二、治疗鼠疫病人应遵循的原则二十二、治疗鼠疫病人应遵循的原则鼠疫病人如不及时治疗,容易死亡,尤其是肺鼠疫和败血症鼠疫死亡率几乎是 100,若抢救及时,方法得当,注意血压变化,防止休克,绝大多数病人是能够治愈。因此,治疗原则可归纳为四句话:消毒隔离,防止传播;及时治疗,减少死亡;正确用药,提高疗效;精心护理,促进健康。二十三、鼠疫病人出院标准二十三、鼠疫病人出院标准腺鼠疫病人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淋巴结肿完全吸收,或仅留小块能移动的硬结,经 35 天观察,病情无复发,可接触隔离.败血性鼠疫,体温正常且症状消失后,每隔 35 天血液检菌 1 次,连续3 次

19、以上为阴性,可解除隔离。肺鼠疫病人经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再治疗 35 天,停止用药后,对其痰或咽喉分泌物连续检查鼠疫菌 3 次,隔 3 天查 1次,均为阴性者,可解除隔离。皮肤鼠疫及淋巴结破溃者,经治疗创面洁净并已基本愈合后,患者局部连续 3 次检查鼠疫菌,每隔 3 天为 1 次,均为阴性者,可解除隔离。二十四、鼠疫疫情信息报告二十四、鼠疫疫情信息报告执行职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人员是人间鼠疫疫情的责任报告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鼠疫防控专门机构为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医疗机构发现疑似鼠疫病例,应立即向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鼠疫防控专业机构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鼠

20、疫防控专业机构在判定人间鼠疫或疑似人间鼠疫疫情后,按规定时限在2 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鼠疫防控专业机构是动物鼠疫疫情的责任报告单位。在判定发生动物鼠疫疫情后,责任报告单位在 2 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在开展鼠疫疫情监测期间,鼠疫监测数据由县级鼠疫防控机构随时报告,或按规定报告阶段性鼠疫监测数据,并视监测情况随时进行网络直报,报告间隔最长不得超过 4 个监测周期(28 天)。发现异常情况时,相关数据及时进行网络直报。二十五、鼠疫的“三报”二十五、鼠疫的“三报”“三不”制度“三不”制度三报:在鼠疫疫源地内报告病(死)旱獭和其它病(死)动物;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三不:在鼠疫疫源地内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实施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