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落地式外脚手架搭设方案(附计算书).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3383636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7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排落地式外脚手架搭设方案(附计算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双排落地式外脚手架搭设方案(附计算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排落地式外脚手架搭设方案(附计算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排落地式外脚手架搭设方案(附计算书).pdf(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双排落地式外脚手架方案双排落地式外脚手架方案编编 制制:审审 核核:批批 准:准:双排落地式外脚手架搭设方案方案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二、材料准备二、材料准备1、脚手架钢管应采用 3 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碳素结构钢 GB/T700中Q235-A 级钢的规定。2、脚手架钢管的尺寸应按下表采用,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 25kg。截 面 尺 寸最 大 长 度外 径。d壁 厚 t横向水平杆其他杆48mm51mm3。5mm3.0mm2200mm6500mm3、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

2、划道;钢管的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分别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第 8。1.5 条的规定;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4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规定抽样检测;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5脚手板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木脚手板的宽度不宜小于 200mm,厚度不应小于 50mm,应采用杉木或松木制作,其材质应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中级材质的规定;两端应各设直径为 4mm 的镀锌钢丝箍两道;腐朽的脚手板不得使用,板面的扭曲5mm

3、。三、基础处理三、基础处理 1 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回填土应满足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及设计规定的密实度要求;2 脚手架底座底面标高应高于自然地坪 200mm,并自建筑物向自然地坪做 10的坡度,以利于排水.3。脚手架下部全部进行硬化.四、构造要求四、构造要求扣件式钢管双排脚手架尺寸(m)见下表:连墙架宽杆1.05二步1。30三跨1。55三步三跨立杆间距大横杆 步2+40.352+2+40.353+4 0。35距(KN/m2)(KN/m2)(KN/m2)1.201。352。01。81.51.802.01。81.51.201。351。81.51.51。801.81.51。51。201。1.81.5

4、1.5351。801。81.51。51。201。352.01。81。51。051。802。01.51.51.201.351.81。51。51.301。801.81。51.5允许搭设高度50505050503750345030五、搭设要求五、搭设要求5。1 总要求1、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2、每搭设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3、立杆底座下应铺设木垫板,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 2 跨,厚度不小于 50mm 木垫板。4、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

5、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 1/3。5、立杆采用搭接接头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m,并应采用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 100mm。6、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 1m,高出檐口上皮 1。5m.7、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设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 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设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8、纵向水平杆宜设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 跨,纵向水平杆的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两根相邻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在同步或同跨内,

6、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a)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b)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接头布置纵向水平杆接头布置5。2 横向水平杆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接点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在内外侧纵向水平杆上且严禁拆除。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 0.4 架宽,且不大于 500mm。2、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立杆间距的 1/2。5.3 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 120150mm;2、脚手板

7、应设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 2m 时,可采用 2 根横向水平杆支撑,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3、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探长度130150mm;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 100mm;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的两端均应与支撑杆可靠地固定。5。5 剪刀撑及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 4 跨,且不应小于 6m,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应符合下表规定:剪刀撑与地面的倾角()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4575066052、高度

8、在 24m 以下的脚手架,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 15m;3、高度在24m 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 m,应采用2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 100mm;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 150 mm.4、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斜撑宜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一字

9、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横向斜撑,中间宜每隔 6 跨设置一道。5、高度 24 米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高度在 24 米以上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除拐角应设横向斜撑以外,中间应每隔 6 跨设置一道。5.6 斜道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高度 6 米以下的脚手架,宜采用一字型斜道,高度 6 米以上的脚手架,宜采用之字型斜道.2、运料斜道宽度不宜小于 1.5 m,坡度宜采用 1:6,人行斜道宽度不宜小于 1 m,坡度宜采用 1:3。3、斜角拐角处宜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宜小于坡道宽度。4、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应为 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 180m

10、m。5、斜道脚手板顺铺时,接头宜采用搭接,下面的板头压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处宜采用三角木填顺。6、人行斜道和运料斜道的脚手板上应每隔250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宜为 2030mm。5.7 防护栏杆及安全网设置符合下列要求:1、操作层应设 1.2m 高防护栏杆和 180mm 高的挡脚板,另外在栏杆与脚手板高度1/2 处设一道中栏杆;当操作层不需沿脚手架长度满铺脚手板时,可在端部采用护栏和立网将作业面限定,把探头封闭在作业面以外;2、脚手架外侧应按规定设置密目安全网,安全网设置在外排立杆的里面,密目网应采用符合要求的系绳将网周边每隔 450mm 系牢在脚手管上;3、脚手板铺设一

11、般应至少两层,上层为作业面,下层为防护层,当作业层脚手板下无防护层时,应尽量靠近作业层处挂一层平网作为防护层,作业层以下每隔 10m 应设一层平网.5。8 连墙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墙件布置的最大间距应符合下表规定:脚手架高度50m50m单排24m注:h-步距;la-纵距。双排竖向间距(h)3 h2 h3 h水平间距(la)3 la3 la3 la每根连墙件覆盖面积(m2)4027402、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差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3、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间距不应大

12、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 4m(两步);4、对高度 24m 以下的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宜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5。9 通道的搭设:六、脚手架的拆除六、脚手架的拆除1、脚手架拆除时应按顺序逐层由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2、所有连墙杆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杆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 2 步.3、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抛撑加固,后拆连墙杆。4、拆除后的各种杆件及扣件等必须及时分段集中用塔吊吊运至地面,严禁抛扔.5、运至地面的构件应及时堆放整齐,确

13、保现场文明施工.6、脚手架拆除前应在建筑物外侧设警戒线,划分警戒区,由专人负职看护,确保拆除时的安全。七、安全管理要求:七、安全管理要求:1、从事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专业架子工持上岗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得安排从事登高架设作业。2、参加工作的架工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空防滑鞋.3、按规定对脚手架材料和塔设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合格时方可使用.4、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按设计要求 不得超载,严禁悬挂起重设备。或在装修过程中架体外侧挂大水桶。5、当六级及六级以上风雨、大雾天气,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工作.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6、

14、按规定对脚手架进行安全检查与维护。及时架设或拆除安全网.7、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a、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b、连墙件8、脚手架在使用前,必须经项目负责人、安装负责人、架子工长共同对脚手架进行验收合格签字,方可使用。双排扣件式脚手架的计算双排扣件式脚手架的计算脚手架选型及有关说明:脚手架计算高度按 21.5M 计,立杆纵距 1。5m 横距 1.2m,步距 1.8m,钢管直径为48,壁厚 t=3。5,按装饰用脚手架计算,一个作业层,二层木架板,连墙件二步三跨布置.荷载的选取木脚手板0。35KN施工均布活荷载2 KN基本气压值在 0.35 KN左右,拉结点覆盖面 S

15、=34.5=13。5 30 故不考虑气荷载对立杆稳定性的影响.脚手架结构计算:本计算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算复合脚手架的受力,结合国家 JGJ1302001 及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下列设计计算:纵、横向水平杆受弯强度的计算连接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计算杆的稳定性计算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结强度计算杆地基承载力计算计算如下:纵向水平杆:水平计算单元 S=1。21.5=1.8 作用在纵向杆线荷载为脚手架板产生 qGK=0。9 0。35 KN1.5m=0.21 KNm施工活荷载产生 qQK=0。9 2 KN1.5m=1。2 KNm作用在纵向水平杆上产生最大弯矩值 MmaxMak12qL14L=0MGK=18qG

16、KL2同理 MGK=18qQKL2Mmax=1。2MGK+1.4MQK=1。2180.211。52+1。4181。21.52=0.543KN。m直径为 48 钢管截面横量 W=5.08 3钢材的抗弯度计算值 f=205N 2钢管应力产生强度 T=MW=5。431035。08103=10.6N 2f=205N2 故符合抗拉强度要求。横向水平杆 S=1.51。2=1。5 作用在水平横向杆线荷载为:qGK=1。8 0.35KN1。2m=0.525 KNmqQK=1。8 2KN1。2m=3KNm作用在水平横向杆上产生的最大弯矩值:Mmax=1。218qGKL2+1。418qQKL2=0.28(1.2q

17、GK+1.4qQK)=0.28(1。20。525+1.43)=1.35 KN。mJ=MW=16501035.08103=32.48Nmm2f=205Nmm2所以符合抗拉强度要求2、机件的抗滑承载力验算纵向杆机件 s=1。21。51/2=0。9m2Rmax=1.20.90.35+1.40。92=2。9kNRC=8KN横向杆机件同上 Rmax=2.9kNRC=8KN3、主杆的稳定性计算脚手架结构自重产生的轴向力 NG1K=203。8410-2/m=0.768KN脚手板自重产生的轴向力 NG2K=1。21。50。35KN/M21/2=0.315KN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NQK=1.21。52KN/M2

18、1/2=1.8KN荷载设计值 N=1.2(NG1K+NG2K+1。4NQK)=1。2(0。768+0。315+1.41。8)=4。32N主杆计算长度 Lo=Kuh=1.1551。051.5=1.82m杆件细长比入=Lo/I=(.82102)/1。58=115.2250经查表知:主杆轴心受压稳定要取 e=0。483b=N/QA=(.32103)0.4834。89102=18.3KN/mm2f=205n/mm2所以主杆的稳定性符合要求连墙件(点)的迎面积 AW=34。5=13.5m2标准风荷载 WK=0.7MzsWo=0。70.351。3=0.32KN/m2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设计值 N1w=1

19、。4wkAW=1。40。3213。50。0951=0.57KN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 N1=0.57+5=5.57KN 杆 件 材 料 的 抗 拉 强 度 为b=n/r=(.57 103)/(4.89 103)=1.14n/mm3 f=205N/mm3因为轴向力 N1=5。57KNRc=8KN所以机件抗滑承载力符合要求Io=Ku。h=1。1551.051。2=1。46m根据欧拉史稳压加界公式 Pij=r2EI/Vo=3。1422。0610512.19102=169.6Kn由第可知最大轴向力 N1=8KN9IJ=169。6KN故拉杆稳定性符合要求6、主杆地基载力计算:因为架子主杆立于风化岩层上,其抗压强度10N/mm2架子立杆最大轴向压力为 N=1.21。150.352+1.81。4=4。74KN垫板面积 S=150150=22500 mm2P=4740/22500=0.21N/mm210N/mm2故承载力符合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实施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