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2章机械波章末分层突破教师用书鲁科版选修3-4.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3205395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60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第2章机械波章末分层突破教师用书鲁科版选修3-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物理第2章机械波章末分层突破教师用书鲁科版选修3-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第2章机械波章末分层突破教师用书鲁科版选修3-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第2章机械波章末分层突破教师用书鲁科版选修3-4.pdf(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教案可编辑第 2 章 机械波自我校对 介质相互作用能量垂直共线平衡位置原介质传播方向继续传播叠加?不同_精品教案可编辑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的综合应用求解波动图象与振动图象综合类问题可采用“一分、一看、二找”的方法1分清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此问题最简单,只要看清横坐标即可,横坐标为x则为波动图象,横坐标为t则为振动图象2看清横、纵坐标的单位,尤其要注意单位前的数量级3找准波动图象对应的时刻4找准振动图象对应的质点图 2-1 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 s 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 m 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 m 处的质点,如图2-1 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甲乙图 2-1At

2、0.15 s 时,质点Q的加速度达到正向最大Bt0.15 s 时,质点P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C从t 0.10 s 到t0.25 s,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了6 mD从t 0.10 s 到t0.25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 cmE根据甲、乙两个图象知,波的传播速度为40 m/s【解析】由图乙可知,t0.15 s 时,质点Q在负向最大位移处,加速度达到正向最大,故 A 对t0.10 s 时,Q点正向y轴的负向运动,则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此时P点沿y轴向正向最大位移处运动t0.15 s 时,即经过t0.05 s T4,P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故B 对从 0.10 s 到 0.25 s,在 t0.

3、15 s 34T内,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了346 精品教案可编辑m在t0.10 s 时,质点P处在平衡位置和最大位移处之间,经过34T时,通过的路程不等于 3 倍振幅,故 C、D 错根据甲图,8 m,根据乙图,T0.20 s,则vT40 m/s,E正确【答案】ABE波的多解问题波动图象的多解涉及:1波的空间的周期性相距为波长整数倍的多个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2波的时间的周期性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整数倍周期时,其波的图象相同3波的双向性4介质中两质点间的距离与波长关系未定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如果两个质点间的距离不确定,就会形成多解,解题时若不能联想到所有可能情况,易出现漏解5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未定在

4、波的传播过程中,若某一质点振动方向未确定,则波的传播方向有两种波源的振动要带动它左、右相邻质点的振动,波要向左、右两方向传播 波在介质中左、右同时传播时,关于波源对称的左、右两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如图 2-2,简谐横波在t时刻的波形如实线所示,经过t3 s,其波形如虚线所示已知图中x1与x2相距 1 m,波的周期为T,且 2Tt4T.则可能的最小波速为 _ m/s,最小周期为 _s.精品教案可编辑图 2-2【解析】由波形图可知波长7 m,所以 x1 m 17,所以 t(n17)T或 t(n67)T,又由于2Tt4T,所以周期的最大可能值Tmax3217s1.4 s,周期的最小可能值Tmin33

5、67s79s,可能的最小波速vminTmax71.4m/s 5 m/s.【答案】5 79如图 2-3所示,实线表示t时刻的波形曲线,虚线表示经过时间t时的波形曲线已知波长为,试求波的传播速度图 2-3【解析】此题没有给定波的传播距离,由实线波形和虚线波形相比较,在 t时间内,波向右传播的距离可能是4、54、94、,即(k14),(k0,1,2,)则可以求出波的传播速度是一个通解:v1stk14t4k14t(k0,1,2,),若波向左传播,其传播距离s34、74、114、,即(k34),所以v2st4k34t(k0,1,2,3,)【答案】若向右传播v14k14t(k0,1,2,3,)精品教案可编

6、辑若向左传播v24k34t(k0,1,2,3,)解决波的多解问题的一般思路(1)首先考虑双向性,若题目未告知波的传播方向或没有其他条件暗示,应首先按波传播的可能性进行讨论(2)对设定的传播方向,确定t和T的关系,一般先确定最简单的情况,即一个周期内的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加nT.(3)应注意题目是否有限制条件,如有的题目限制波的传播方向,或限制时间t大于或小于一个周期等,所以解题时应综合考虑,加强多解意识,认真分析题意(4)空间的周期性与时间的周期性是一致的,实质上是波形平移规律的应用,所以应用时我们可以针对不同题目选择其中一种方法求解1.(2016全国丙卷节选)由波源S形成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

7、中向左、右传播波源振动的频率为20 Hz,波速为 16 m/s.已知介质中P、Q两质点位于波源S的两侧,且P、Q和S的平衡位置在一条直线上,P、Q的平衡位置到S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5.8 m、14.6 m P、Q开始振动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Q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同BP、Q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反C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时,P、Q两点也正好通过平衡位置D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在波峰E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Q在波峰【解析】简谐横波的波长vf1620m 0.8 m P、Q两质点距离波源S的距离PS精品教案可编辑15.8 m 1934,SQ 14.6 m 181

8、4.因此P、Q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反,说法 A 错误,说法B 正确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在波峰的位置,Q在波谷的位置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P在波谷的位置,Q在波峰的位置说法C错误,说法D、E 正确【答案】BDE2(2016全国乙卷节选)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1.8 m/s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但他并不向海滩靠近该同学发现从第1 个波峰到第10 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15 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B该水面波的频率为6 HzC该水面波的波长为3 mD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能量不会传递出去E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

9、,是因为波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解析】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说法A 正确根据题意得周期T159s53s,频率f1T0.6 Hz,说法 B 错误波长vf1.80.6m 3 m,说法 C 正确波传播过程中,传播的是振动形式,能量可以传递出去,但质点并不随波迁移,说法D 错误,说法E 正确【答案】ACE3(2015海南高考)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谱横波在t0 时刻的波形如图2-4 所示,质点P的x坐标为 3 m 已知任意振动质点连续2 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0.4 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2-4精品教案可编辑A波速为4 m/sB波的频率为1.25 HzCx坐标为 15 m 的质点在t

10、 0.2 s 时恰好位于波谷Dx的坐标为22 m 的质点在t0.2 s 时恰好位于波峰E当质点P位于波峰时,x坐标为 17 m 的质点恰好位于波谷【解析】任意振动质点连续2 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0.4 s,则12T0.4 s,解得T 0.8 s 从图象中可知4 m,所以根据公式vT40.85 m/s,故 A 错误;根据公式f1T可得波的频率为1.25 Hz,B正确;x坐标为 15 m 的质点和x坐标为 3 m 的质点相隔 12 m,为波长的整数倍,即两质点为同相点,而x坐标为 3 m 的质点经过t0.2 s即四分之一周期振动到平衡位置,所以x坐标为 15 m 的质点在t0.2 s 时振动

11、到平衡位置,C 错误;x的坐标为22 m 的质点和x的坐标为2 m 的质点为同相点,x的坐标为2 m 的质点经过t0.2 s 即四分之一周期恰好位于波峰,故x的坐标为22 m 的质点在t 0.2 s 时恰好位于波峰,D 正确;当质点P位于波峰时,经过了半个周期,而x坐标为 17 m 的质点和x坐标为 1 m 的质点为同相点,经过半个周期x坐标为 1 m 的质点恰好位于波谷,E正确【答案】BDE4(2015天津高考改编)图 2-5 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b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a2 m 和xb6 m,图乙为质点b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78510

12、028】图甲图乙图 2-5精品教案可编辑A该波沿x方向传播B质点a经 4 s 振动的路程为4 mC此时刻质点a的速度沿y方向D质点a在t2 s 时速度为零E波速为1 m/s【解析】由题图甲可知,该波的波长为8 m,由题图乙可知,波振动的周期为8 s,并且质点b在开始计时时刻沿y轴方向运动,则该波沿x方向传播,且波速vT88m/s1 m/s,故选项 A、E正确;由题图乙可知,波的振动周期为8 s,则质点a经 4 s 振动的路程为 2A 1 m,B 项错误;由上下坡法可知,此时刻质点a的速度沿y方向,C 项错误;经过 2 s 即四分之一周期,质点a运动到波谷,速度为零,D 项正确【答案】ADE5(

13、2014全国卷)图 2-6(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 s 时的波形图,图2-6(b)为媒质中平衡位置在x1.5 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P是平衡位置为x2 m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a)图(b)图 2-6A波速为0.5 m/sB波的传播方向向右C02 s 时间内,P运动的路程为8 cmD 02 s 时间内,P向y轴正方向运动E当t7 s 时,P恰好回到平衡位置【解析】由题图(a)读出波长2.0 m,由题图(b)读出周期T4 s,则vT0.5 m/s,精品教案可编辑选项 A 正确;题图(a)是t2 s 时的波形图,题图(b)是x1.5 m 处质点的振动图象,所以该质点在t2 s 时向下振动,

14、所以波向左传播,选项B 错误;在 02 s 内质点P由波峰向波谷振动,通过的路程s2A8 cm,选项 C 正确,选项D 错误;t7 s 时,P点振动了74个周期,所以这时P点位置与t34T3 s 时位置相同,即在平衡位置,所以选项E正确【答案】ACE6(2015全国卷)平衡位置位于原点O的波源发出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水平x轴传播,P、Q为x轴上的两个点(均位于x轴正向),P与O的距离为 35 cm,此距离介于一倍波长与二倍波长之间已知波源自t 0 时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周期T1 s振幅A5 cm.当波传到P点时,波源恰好处于波峰位置;此后再经过5 s,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

15、位置求:【导学号:78510029】()P、Q间的距离;()从t 0 开始到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在振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解析】()由题意,O、P两点间的距离与波长之间满足OP54波速v与波长的关系为vT在t5 s 的时间间隔内,波传播的路程为vt.由题意有vtPQ4式中,PQ为P、Q间的距离由式和题给数据,得PQ133 cm()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运动的时间为t1t54T精品教案可编辑波源从平衡位置开始运动,每经过T4,波源运动的路程为A.由题给条件得t1 25 T4故t1时间内,波源运动的路程为s25A125 cm【答案】()133 cm()125

16、cm7(2016全国甲卷节选)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沿x轴正向传播,波长不小于10 cm.O和A是介质中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 0 和x5 cm 处的两个质点t0 时开始观测,此时质点O的位移为y4 cm,质点A处于波峰位置;t13s 时,质点O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t1 s 时,质点A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求()简谐波的周期、波速和波长;()质点O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解析】()设振动周期为T.由于质点A在 0 到 1 s 内由最大位移处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经历的是14个周期,由此可知T4 s 由于质点O与A的距离 5 cm 小于半个波长,且波沿x轴正向传播,O在t13s 时回到平衡位置,而A在t1

17、 s 时回到平衡位置,时间相差23s两质点平衡位置的距离除以传播时间,可得波的速度v7.5 cm/s利用波长、波速和周期的关系得,简谐波的波长30 cm()设质点O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精品教案可编辑yAcos2tT0将式及题给条件代入上式得4Acos 00Acos60解得03,A8 cm 质点O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y0.08cost23(国际单位制)或y0.08sint256(国际单位制)【答案】()4 s 7.5 cm/s 30 cm()y0.08cost23(国际单位制)或y0.08sint256(国际单位制)章末综合测评(二)机械波(时间:60 分钟满分:90 分)1.(1)(

18、5 分)(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 个得 2 分,选对2 个得 4 分,选对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0 分)如图 1 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图2 甲和乙分别是在x轴上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且xab6 m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精品教案可编辑图 1甲乙图 2A波一定沿x轴正方向传播B波可能沿x轴负方向传播C波长可能是8 mD波速一定是6 m/sE波速可能是2 m/s(2)(10 分)如图 3 所示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图象,请画出再经过14T后的波的图象(T为波源的振动周期)图 3【解析】(1)波的传播方向可能向x或x方向传播,A 错,B 对

19、ab之间的距离可能是n14或n34,周期为4 s,波长可能为8 m,波速可能为2 m/s,D 错,C、E正确(2)在图上取5 个质点如图甲所示,由于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所以经过14T后H到平衡位置,I到波谷,J到平衡位置,K到波峰,L到平衡位置,所以经14T后的波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精品教案可编辑甲乙【答案】(1)BCE(2)见解析2(1)(5 分)(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0 分)图 4 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 s 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0 m处

20、的质点;图4 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78510030】甲乙图 4A在t0.10 s 时,质点Q向y轴正方向运动B在t0.25 s 时,质点P的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同C从t 0.10 s 到t0.25 s,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了6 mD从t 0.10 s 到t0.25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 cmE质点Q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 0.10sin10t(国际单位制)(2)(10 分)如图所示,图5 甲为某波在t1.0 s 时的图象,图5 乙为参与该波动P质点的振动图象甲乙图 5精品教案可编辑求该波的波速画出t3.5 s 时的波形【解析】(1)由Q点的振动图象可知,t

21、0.10 s 时质点Q向y轴负方向振动,选项A 错误;由波动图象可知,波向左传播,t0.10 s 时质点P向上振动,再经过0.15 s 时,即t0.25 s 时,质点P振动到x轴的下方,加速度沿y轴向上,选项 B 正确;波速vT80.2m/s 40 m/s,所以从t0.10 s到t 0.25 s 时间内,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距离xvt 40 0.15 m6 m,选项 C 正确;由于在t0.10 s 时,质点P既不在波峰、波谷,也不在平衡位置,因此在34T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等于3A30 cm,选项 D 错误;质点Q的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 0.10sin10t(国际单位制),选项 E 正确(2

22、)由图甲得波长4 m,由图乙得周期T1 s,所以波速vT4 m/s.方法一:平移法由图乙可知1.0 s 时质点P向y方向振动,所以图甲中的波沿x轴向左传播,传播距离 xvt 4 2.5 m 10 m(212),所以只需将波形沿x轴负向平移122 m 即可,如图(1)所示图(1)图(2)方法二:特殊点法如图(2)所示,在图中取两特殊质点a、b,因 t2.5 s212T,舍弃 2 取T2,找出a、b两质点振动T2后的位置a、b,过a、b画出正弦曲线即可精品教案可编辑【答案】(1)BCE(2)4 m/s 见解析3(1)(5 分)(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23、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0 分)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平衡位置相距9 m的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6 所示,下列描述该波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图 6(2)(10 分)如图 7 所示为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质点1 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已知t0 时,质点 1 开始向上运动,tT4时,1 到达最上方,5 开始向上运动,问:图 7tT2时,质点8、12、16 的运动状态(是否运动、运动方向)如何?t3T4时,质点8、12、16 的运动状态如何?精品教案可编辑tT时,质点8、12、16 的

24、运动状态如何?【解析】(1)根据振动图象、波动规律解决问题根据y-t图象可知,a、b两质点的距离为n14或n34,即n14 9 m 或n349 m(n0,1,2,3,)解得波长364n1m 或364n3m.即该波的波长 36 m、7.2 m、4 m 或12 m、367m、3611m、选项 A、B、C、D、E 的波长分别为4 m、8 m、12 m、36 m、16 m,故选项A、C、D 正确,选项B、E错误(2)各质点在各时刻的情况如图所示由乙图可知,tT2时,质点8 未达到波峰,正在向上振动,质点12、16 未振动由丙图可知,t3T4时,质点8 正在向下振动,质点12 向上振动,质点16 未振动

25、由丁图可知,tT时,质点 8、12 正向下振动,质点16向上振动精品教案可编辑【答案】(1)ACD(2)见解析4(1)(5 分)(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0 分)在空气中的同一区域内,两列声波波源的振动情况如图8 所示,可以肯定的是()图 8Aa波源的频率为b波源频率的2 倍Ba波的波长为b波波长的2 倍Ca、b两列波叠加能产生稳定的干涉D通过同一狭缝,a波的衍射效果比b波明显Ea、b两列波的波速相同图 9(2)(10 分)如图 9 所示,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有S1和S2两个波源,这两个波源的频率、振

26、动方向均相同,且振动的步调完全一致,S1和S2之间相距两个波长,B点为S1和S2连线的中点,今以B点为圆心,RBS1为半径画圆,问在该圆周上(S1和S2两波源除外)共有精品教案可编辑几个振动加强的点?【解析】(1)由波的图象可以看出,a波的周期是b波的 2 倍,因为波速相等(同一介质),由波速公式vf可知a波的波长等于b波的 2 倍,故 A 错误而 B、E 正确;两列波相干的条件是频率必须相等,可知a、b两列波叠加不会产生稳定的干涉,C 错误;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故D 选项正确(2)首先分析S1和S2两波源的连线上共有几个振动加强的点由对称性可直接判断B点为振动加强点又AS2AS1,CS

27、1CS2,故A与C两点也为振动加强点,如图所示,即S1和S2连线上共有三个加强点再过A、B、C三点作三条加强线(表示三个加强区域)交于圆周上A1、A2、B1、B2、C1、C2六点,显然这六个点也为加强点,故圆周上共有六个振动加强点【答案】(1)BDE(2)六个5(1)(5 分)(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0 分)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才会发生多普勒效应B当波源与观察者运动的速度相同时,不会发生多普勒效应C只有机械波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D只要波源运动,就一定

28、会发生多普勒效应E观察者绕波源做圆周运动时,不会发生多普勒效应(2)(10 分)如图 10 所示,波源S不动,每秒发出30 个完全波如果观察者1 s 内由位置A移到位置B,则1 s 内将接收到 _ 个完全波;如果观察者1 s 内由位置C移到位置D,则 1 s 内将接收到 _ 个完全波精品教案可编辑图 10【解析】(1)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他们之间的距离必然发生变化,其距离增大或减小,则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就相应地减小或增大,可知必发生多普勒效应,即A选项正确;而当波源与观察者运动的速度完全相同时,无相对运动,相当于二者都静止的情况,不会发生多普勒效应,故B 选项正确,D 选项不正确;多普

29、勒效应是波动过程共有的特征,这里的波动包括一切波的传播过程,故C 选项不正确能否发生多普勒效应取决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的距离是否变化,E正确(2)如果观察者在A点不动,观察者每秒将接收到30 个完全波,由于观察者1 s 内由位置A移到位置B(恰好为一个波长)将多接收一个完全波,所以1 s 内观察者将接收到31 个完全波同理,如果观察者1 s 内由位置C移到位置D,每秒将少接收到2 个完全波,故接收 28 个完全波【答案】(1)ABE(2)31 286(1)(5 分)(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0 分)

30、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11 所示,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11A波水平向左传播B质点H与质点F的运动方向相同C质点C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D此时刻质点C的加速度为零精品教案可编辑E质点D与质点F的运动方向相同(2)(10 分)一列简谐波在x轴上传播,如图12 所示,t1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2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tt2t10.1 s,问:图 12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且tT,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且t无约束条件,波速是多大?若波速v340 m/s,则波向哪个方向传播?【解析】(1)由于质点F要追随和它邻近的并且离波源稍近

31、的质点运动,又知道质点F的运动方向是向下的,则与它邻近的离波源稍近的质点的位置应在它的下方,对照图象可以判定出波源在质点F的右方,故波是向左传播的,所以选项A 是正确的与质点H邻近的并且离波源稍近的质点I的位置在质点H的上方,则质点H的运动方向是向上的,所以选项 B 是错误的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判断出质点C要向下运动直接回到平衡位置,而质点B则先向上运动到达最大位移处后,再返回平衡位置,这样质点C要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故选项C 是正确的质点C此时处在最大位移处,其加速度最大,所以选项D 是错误的同理分析得质点D与F的运动方向相同,故E 对(2)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因tT,则 t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x,即 x142 m,故波速vxt20.1m/s 20 m/s.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传播的距离xn34(8n6)m(n0,1,2,3,)则波速vxt8n60.1m/s (80n60)m/s(n 0,1,2,3,)波在 t时间内传播的距离精品教案可编辑xvt 340 0.1 m 34 m 44,波形沿传播方向传播整数个波长的距离与原波形重合,即虚线波形可看作原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4后得到的,故波应向右传播【答案】(1)ACE(2)20 m/s(80n60)m/s(n 0,1,2,3,)沿x轴正方向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