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名校联盟高三考前提分仿真卷理科综合化学试卷(九)及答案.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3199767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7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湖北名校联盟高三考前提分仿真卷理科综合化学试卷(九)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湖北名校联盟高三考前提分仿真卷理科综合化学试卷(九)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湖北名校联盟高三考前提分仿真卷理科综合化学试卷(九)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湖北名校联盟高三考前提分仿真卷理科综合化学试卷(九)及答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绝密 启用前2020 年湖北名校联盟高三考前提分仿真卷理科综合化学试卷(九)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S 32 Cl 35.5 Co 59 一、选择题(每小题6 分,共 42 分。)7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

2、之一,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著称,下列关于陶瓷的说法正确的是A“窑变”是高温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颜色的变化B高品质白瓷晶莹剔透,属于纯净物C氮化硅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D由于陶瓷耐酸碱,因此可以用来熔化氢氧化钠8下列有关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原子共平面 B其一氯代物有 6 种C是苯的同系物 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9研究表明,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可产生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其中某些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中 O3作催化剂B反应 III的方程式为 O2+O=O3C光化学烟雾中含甲醛、乙醛等刺激性物质D反应 I、反应

3、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一定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A 某钾盐溶于盐酸后,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其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出现该钾盐是 K2CO3B 将少量的溴水分别滴入FeCl2溶液、NaI 溶液中,再分别滴加 CCl4振荡下层分别呈无色和紫红色还原性:I-Br-Fe2+C 将充满 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红棕色变深反应 2NO2N2O4的HUZYX BX、W不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 UY2可用于制光导纤维D Z单质在 Y单质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13 常温下,二元弱酸 H2Y溶液中滴加 KOH 溶液,所得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 M表示 pH与 lg2c HYc H Y的变化关系Ba 点溶液中:c(H+)-c(OH-)2c(Y2-)+c(HY-)-c(K+)C H2Y的第二级电离常数Ka2(H2Y)10-4.3D 交点 b 的溶液中:c(H2Y)c(Y2-)c(HY-)c(H+)c(OH-)二、非选择题(共43 分)26(15分)苯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反应:2C6H5CHO+NaOHC6H5CH2OH+C6H5COONa。相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表:苯甲醛苯甲醇苯甲酸苯溶解性水中微溶微溶温度溶解度不溶170.21g 250.34g 1005.9g 有机溶剂中易溶易溶易溶易溶密度(20)/g

5、cm-31.0 1.0 1.3 0.9 沸点/178 205 249 80 熔点/26-15 122 5.4 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实验流程及涉及的主要实验装置(部分加热和固定装置已略)如下:(1)第步所用装置(如图1),用搅拌器的目的是 _。仪器 B的作用是_。(2)第步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_。(3)第步采用沸水浴加热蒸馏,收集到的馏分为 _;再进行第步,操作如图 2 所示。图 2 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正确的应改为 _。(4)第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冷水洗涤沉淀X的优点是 _;检验沉淀 X 洗涤干净与否的操作:_。(5)第步经过滤、洗涤、干燥得苯甲酸产品,然后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0.2440g苯

6、甲酸样品于锥形瓶中,加 100mL蒸馏水溶解,再用 0.1000molL-1的标准 NaOH 溶液进行滴定,经平行实验,测得消耗NaOH溶液的平均值为19.20mL,则苯甲酸样品的纯度为_(质量百分数)。27(14分)工业上由 MnS矿(还含少量 FeCO3、MgO 等)制备高纯硫酸锰,工艺如图所示:已知相关金属离子(浓度为0.1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金属离子Mn2+Fe2+Fe3+Mg2+开始沉淀的 pH 8.1 6.3 1.8 8.9 沉淀完全的 pH 10.1 8.3 3.2 10.9(1)“酸浸”过程中,MnS(难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酸浸”时

7、MnO2应过量,目的是 _ 和将 Fe2+氧化为 Fe3+。(3)已 知KspFe(OH)3 410-38。常 温 下,当 溶 液 的pH 2 时,c(Fe3+)_mol L-1。(4)“除杂”时若溶液pH过低,Mg2+沉淀不完全,原因是 _。(5)“沉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6)用 MnO2悬浊液吸收 SO2也可以制取 MnSO4。将 SO2和空气的混合气通入MnO2悬浊液,测得吸收液中 Mn2+、SO2-4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 变化如图。导致 Mn2+、SO2-4浓度变化产生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_。28(14 分)甲硅烷广泛用于电子工业、汽车领域,三氯氢硅(SiHCl3)是制备甲硅烷的重要

8、原料。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以硅粉和氯化氢气体为原料生产SiHCl3时伴随发生的反应有:42Si(s)4HCl(g)SiCl(g)2H(g)H241kJ/mol342SiHCl(g)HCl(g)SiCl(g)H(g)H31kJ/mol以硅粉和氯化氢气体生产SiHCl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2)工业上可用四氯化硅和氢化铝锂(LiAlH4)制甲硅烷,反应后得甲硅烷及两种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3)三氯氢硅歧化也可制得甲硅烷。反应32SiHCl(g)SiH Cl(g)SiCl(g)?2242SiHCl(g)SiH Cl(g)SiCl(g)?为歧化制甲硅烷过程的关键步骤,此反应采用一定量

9、的PA100 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温度下测得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353.15K 时,平衡转化率为 _。该反应是 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323.15K时,要 缩 短 反 应 达 到 平 衡 的 时 间,可 采 取 的 措 施 有_。(答一种即可)比较 a、b 处反应速率的大小:va_vb(填“”“”或“=”)。已知反应速率322421SiHCl 2SiH ClSiClv=k x,v=k xx正逆,、分别是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与反应温度有关,x 为物质的量分数,则在 353.15K 时12kk_(保留 3 位小数)。三、选考题(共15 分,请考生从以下题中任选一

10、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1k2k法国一家公司研发出一种比锂电池成本更低、寿命更长、充电速度更快的钠离子电池,该电池的负极材料为Na2Co2TeO6(制备原料为 Na2CO3、Co3O4和 TeO2),电解液为 NaClO4的碳酸丙烯酯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C、O、Cl 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2)基态 Na 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原子轨道总数为_,Te 属于元素周期表中_区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3)CO2-3的空间构型为 _,碳酸丙烯酯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其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1mol 碳酸丙

11、烯酯中 键的数目为_。(4)Na和 O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中O 的配位数为_,该晶胞的密度为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 Na与 O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_cm(用含有、NA的代数式表示)。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 分)药物瑞德西韦对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有明显抑制作用。K是合成瑞德西韦的关键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R-OHR-Cl 回答下列问题:(1)B的 结 构 简 式 为 _,BC的 反 应 类 型 为_,J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G H 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2)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 X_(填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

12、构)。苯环上含有硝基且苯环上只有一种氢原子;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mol X与足量金属 Na反应可生成 2g H2。(3)E 中含两个 Cl 原子,则 E的结构简式为 _。(4)写出以苯甲醇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其它试剂任选):_。绝密 启用前2020 年湖北名校联盟高三考前提分仿真卷理科综合化学试卷(九)参考答案7.【答案】A【解析】A不同的金属氧化物颜色可能不同,在高温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的颜色变化,故 A 正确;B瓷器主要是由黏土烧结而成,瓷器中含有多种硅酸盐和二氧化硅,是混合物,故 B错误;C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有先进陶瓷、非晶体材料、人工晶体、无

13、机涂层、无机纤维等,氮化铝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 C错误;D陶瓷的成分是硅酸盐和二氧化硅,能与熔化氢氧化钠反应,故 D错误;故选 A。8.【答案】D【解析】A连接苯环和环丙烯基的碳碳单键可以旋转,苯平面和烯平面不一定共平面,故 A错误;B有一对称轴,如图,其一氯代物有 5 种,故 B错误;C苯的同系物中侧链是饱和烃基,故 C错误;D中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 D正确;故选 D。9.【答案】A【解析】A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发生改变,根据过程,O3只参与反应,没有 O3的生成,因此 O3不是催化剂,故 A说法错误;B根据过程,反应 III:O和 O2参与反应,生成

14、O3,即反应方程式为 O2+O=O3,故 B说法正确;C根据反应过程,反应生成甲醛和乙醛,因此光化学烟雾中含有甲醛和乙醛等刺激性物质,故 C 说法正确;D 反应 I:O3+3NO=3NO2,存在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丙烯与O3发生反应生成甲醛和乙醛,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 D说法正确。10.【答案】C【解析】A若该钾盐是KHCO3,可以得到完全一样的现象,A 项错误;B溴可以将Fe2+氧化成 Fe3+,证明氧化性 Br2Fe3+,则还原性有 Fe2+Br-,B 项错误;C红棕色变深说明NO2浓度增大,即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正反应放热,C 项正确;D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得到

15、 NH3和 CO2,通入 Ca(OH)2后浑浊不会消失,D 项错误;答案选 C。11.【答案】B【解析】A由图可知,钌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Li2CO3+C-4e-=4Li+3CO2,故 A正确;B由题意可知,Li CO2电池有活泼金属Li,所以电解液为非水溶液饱和LiClO4(CH3)2SO(二甲基亚砜)有机溶剂,故 B错误;C由图可知,CO2通过储能系统和 CO2固定策略转化为固体产物C,这种电化学转化方式不仅减少CO2的排放,还可将 CO2作为可再生能 源 载 体,故C 正 确;D 由 图 可 知,CO2的 固 定 中 的 电 极 反 应 式 为:2Li2CO3=4Li+2CO2+O2+

16、4e-,转移 4mol e-生成 3mol 气体,CO2的固定中,每生成 1.5mol 气体,可转移 2mol e-,故 D正确;故选 B。12.【答案】C【解析】X、Y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且形成的某种二元化合物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则X为氮(N),Y 为氧(O);Z 为金属元素且 Z原子的 L 层电子数比其他各层上电子数之和大5,则 Z为钠(Na);U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的代数和为0,则 U为硅(Si);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和其氢化物均为强酸,则 W 为氯(Cl)。A 原子半径大小:W(Cl)U(Si)ClC (2)6 p 5s25p4(3)平面三角形 sp2、sp3 13NA(或 136.02

17、1023)(4)8 3A32484 N【解析】(1)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O、Cl、C的非金属性大小顺序是OClC,所以其电负性大小顺序是O ClC;(2)Na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1,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每个能级字母前的数字表示电子层数,所以该元素含有3 个电子层,各能级包含的原子轨道数按s、p、d、f 的顺序依次为 1、3、5、7,该元素含有s、p 能级,1+1+3+1=6 个轨道;Te 原子为 52 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五周期、第VIA 族,价电子排布式为 5s25p4,属于 p 区;(3)CO2-3中碳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12(4+2-32)

18、=3,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 C原子采用 sp2杂化,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碳酸丙烯酯中碳原子为单键和双键,单键形成 4 个 键,没有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目为4,为 sp3杂化,双键形成 3 个 键,没有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目为3,sp2杂化,所以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sp2、sp3,键的总数目为13,即 13NA(或 136.021023);(4)氧离子半径大于钠离子半径,所以白色球为O,晶胞中白色球数目为818+612=4,黑色球为 Na,共 8 个,由晶胞对称性可知O的配位数为 8;根据晶胞结构可知Na周围距离最近的 4 个 O形成正四面体,顶点 O与正四面体体心的Na连线处于晶胞体对角

19、线上,Na 与 O之间的最短距离为体对角线的14,晶胞体积=3AA4624cmMNN,晶胞边长=33A624=VNcm,则 Na与 O之间的最短距离为3A32484Ncm。36.【答 案】(1)取 代 反 应酯 基HCHO+HCN(2)(3)(4)【解析】根据 B 到 C的反应物以及 C的结构简式可知B到 C发生了取代反应,B 为,则 A到 B为苯酚的硝化反应,所以 A为,D 发生信息 1的反应生成 E,且 E 中含两个 Cl 原子,则 E为,E 和 A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G到 H在到 I 为信息 2 的反应,根据 I 结构简式知 H为 HOCH2CN,G为 HCHO,I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J

20、,F 和 J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K,J 为,结合题目分析解答。(1)根据分析可知 B为;B到 C为酚羟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的过程,所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J 为,含氧官能团为酯基;G到 H发生信息 2 的反应,方程式为:HCHO+HCN;(2)C 的同分异构体 X满足:苯环上含有硝基且苯环上只有一种氢原子,说明结构对称,且至少含有一对相同的取代基;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1mol X 与足量金属 Na反应可生成2g H2说明除酚羟基外还含有一个羟基,综合分析可知 X可能为;(3)根据分析可知 E为;(4)苯甲醇为,目标物中有酯基形成的一个六元环,六元环上连有4 个碳,则首先需要将苯甲醇支链上的碳链加长,羟基可以催化氧化生成醛基,根据信息 2 可知醛基和 HCN 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加长碳链,同时生成羟基,再将CN 转 化 成 羧 基,再 进 行 酯 化 反 应 即 可 得 到 目 标 物,所 以 合 成 路 线 为。2020 年湖北名校联盟高三考前提分仿真卷理科综合化学试卷(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