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3198384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77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硝酸铵(NH4NO3)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下列各组物质中肯定不可能是硝酸铵分解产物的是A N2O、H2O BN2、O2、H2O CN2、HNO3、H2O D NH3、NO、H2【答案】D【解析】【分析】硝酸铵(NH4NO3)中的两个氮原子的化合价分别为-3 和+5。【详解】A.硝酸铵分解为N2O 和 H2O,-3 价氮化合价升高到+1价,+5 价氮化合价也降低到+1 价,发生了归中反应,合理,故A 不选;B.硝酸铵分解为N2、O2、H2

2、O,硝酸铵中-3 价氮化合价升高到0 价,部分-2 价氧的化合价也升高到0 价,+5 价氮的化合价降低到0 价,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B 不选;C.硝酸铵分解为N2、HNO3、H2O,硝酸铵中的-3 价氮和+5 价氮发生了归中反应,生成了氮气,合理,故C不选;D.硝酸铵分解为NH3、NO、H2,只有化合价的降低,没有化合价的升高,不合理,故D 选。故选 D。2对于反应2N2O5(g)4NO2(g)+O2(g),R.AOgg 提出如下反应历程:第一步N2O5?NO3+NO2快速平衡第二步NO2+NO3 NO+NO2+O2慢反应第三步NO+NO3 2NO2快反应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

3、的平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v(第一步的逆反应)v(第二步反应)B反应的中间产物只有NO3C第二步中NO2与 NO3的碰撞仅部分有效D第三步反应活化能较高【答案】C【解析】【详解】A第一步反应为可逆反应且快速平衡,而第二步反应为慢反应,所以v(第一步的逆反应)v(第二步反应),故 A 错误;B.由第二步、第三步可知反应的中间产物还有NO,故 B 错误;C.因为第二步反应为慢反应,故NO2与 NO3的碰撞仅部分有效,故 C正确;D.第三步反应为快速反应,所以活化能较低,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C。3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干馏B石油的分馏C石油裂化D石油裂解【答案】B【解析】煤的干馏有苯及苯

4、的同系物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石油的分馏是根据沸点不同把石油分离为汽油、煤油、柴油等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石油裂化是大分子烃断裂为小分子烃,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石油裂解是大分子烃断裂为乙烯、丙烯等产物,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4下列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pH=9 的溶液中:Na+、Fe3+、NO3-,SCN-B含有大量S2O32-的溶液中:H+、K+、SO42-、Al3+C0.1mol?L-1的 NH4Cl溶液中:Li+、Ba2+、CH3COO-、OH-D某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Na+、I-、Cl-、Mg2+【答案】

5、D【解析】【详解】A pH=9 的溶液呈碱性,碱性条件下Fe3+生成沉淀,且Fe3+、SCN-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 错误;B能和 S2O32-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酸性条件下S2O32-生成 S和二氧化硫而不能大量存在,故 B 错误;C能和氯化铵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铵根离子和OH-生成弱电解质而不能大量共存,Li+、OH-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氢离子,无色溶液不含有色离子,这几种离子都无色且和氢离子不反应,所以能大量共存,故D 正确;故选:D。【点睛】S2O32-为硫代硫酸根,与氢离子可以发生反应:S2O32-+2H+=S+SO2+H2O。5下列说法不正

6、确的是A3CH COOH属于有机物,因此是非电解质B石油裂化和裂解的目的均是为了将长链烃转化为短链烃C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都是化学变化D等质量的乙烯,丙烯分别充分燃烧,所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一样多【答案】A【解析】【分析】据煤化工、石油化工中的相关含义分析判断。【详解】A.3CH COOH属于有机物,在水溶液中能微弱电离,属于弱电解质,A 项错误;B.石油裂化和裂解都是将长链烃转化为短链烃,裂化获得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等),裂解获得短链不饱和烃(化工原料),B 项正确;C.煤的气化是将煤与水蒸汽反应生成气体燃料,煤的液化是将煤与氢气反应转化为液体燃料,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发生分解的过程,

7、它们都是化学变化,C项正确;D.乙烯、丙烯符合通式(CH2)n,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有等物质的量的CH2,完全燃烧消耗等量氧气,D 项正确。本题选 A。6吗替麦考酚酯主要用于预防同种异体的器官排斥反应,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吗替麦考酚酯的分子式为C23H30O7N B吗替麦考酚酯可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C吗替麦考酚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D 1mol 吗替麦考酚酯与NaOH 溶液充分反应最多消耗3mol NaOH反应【答案】D【解析】A.吗替麦考酚酯的分子中含有1 个 N原子,H原子是个数应该为奇数,故A错误;B.吗替麦考酚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酯

8、基能够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 B错误;C.吗替麦考酚酯分子中含有亚甲基几个,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不是一定处于同一平面,故C错误;D.1mol 吗替麦考酚酯含有2mol 酯基和 1mol 酚羟基与 NaOH 溶液充分反应最多消耗3mol NaOH,故 D正确;故选D。7如图所示的X、Y、Z、W 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Y、W 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BZ、X、W 三种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C由 X、W 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D X、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D【解析】【分

9、析】【详解】根据在短周期中,X、Y、Z、W的位置,可以知道,X和 Y位于第二周期,Z 和 W 位于第三周期,设Z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 X、Y、W 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a1、a2、a3;有 a+a1+a2+a 3=22,得 a=4,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Z元素为 Si,同理可知X、Y、W 分别为 N、O、Cl。A X、Y、W 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分别为NH3、H2O、HCl,由于 NH3、H2O 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会升高,因此沸点最高的是H2O,最低的是HCl,A 项错误;BZ、X、W 元素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增强,如 Cl的含氧酸中的HClO 为弱酸,其酸性比N的

10、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NO3的弱,B 项错误;CX、W 和 H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NH4Cl 等,NH4Cl 为离子化合物,其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C 项错误;D Z和 X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为氮化硅,氮化硅是一种重要的结构陶瓷材料,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 项正确;本题答案选D。8 亚磷酸(H3PO3)是二元弱酸,主要用于农药中间体以及有机磷水处理药剂的原料。常温下,向 1L0.500molL1H3PO3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OH 溶液,混合溶液中含磷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 两点时,水电离出的c水(OH)之比为 1.43:6

11、.54 Bb 点对应溶液中存在:c(Na+)=3c(HPO32)C反应 H3PO3+HPO322H2PO3的平衡常数为105.11D当 V(NaOH)=1 L 时,c(Na+)c(H2PO3)c(OH)c(H+)【答案】C【解析】【详解】A.a 点为 H3PO3与 NaH2PO3的混合液,溶液显酸性,水电离出的c水(OH)等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则 a 点溶液中-14-1.43a10()=10OHc水,b 点为 Na2HPO3与 NaH2PO3的混合液,溶液显酸性,水电离出的c水(OH)等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则b 点溶液中-14-6.54b10()=10OHc水,则 a、b 两点时,

12、水电离出的c水(OH)之比为 10-5.11,A 项错误;B.由图可知,b 点溶液呈酸性,则c(H+)c(OH-),且有 c(H2PO3-)=c(HPO32-),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c(H2PO3-)+2c(HPO32-),则 c(Na+)c(H2PO3-)+2c(HPO32-)3c(HPO32),B项错误;C.反应 H3PO3+HPO322H2PO3的平衡常数为-1.435.11a1-6.2-2-+232354a22-2-+333333H POH POHH POHPOH PO10=101H O0PHcccccccKKc,C项正确;D.当 V(NaOH)=

13、1 L 时,H3PO3与 NaOH 物质的量相等,二者恰好反应生成NaH2PO3溶液,由图可知,该溶液显酸性,则c(Na+)c(H2PO3)c(H+)c(OH),D 项错误;答案选 C。9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还原铁粉能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夜空中光柱的形成属于丁达尔效应C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土可作水果保鲜剂D燃煤中加入CaO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答案】D【解析】【详解】A Fe具有还原性,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则还原铁粉可以用作食品袋中的抗氧化剂,故A 正确;B含有灰尘的空气属于胶体,光柱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故B 正确;C乙烯具有催熟效果,能够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14、所以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藻土放在水果箱里可延长水果的保鲜期,故C正确;D加入氧化钙,可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燃煤中加入 CaO 后可减少酸雨的发生,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D 错误;故选 D。10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磷酸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H3PO4=3H+PO43-B用电子式表示HCl 的形成过程:.H:H+:Cl:C:2H:C:CS2的结构示意图:D KClO 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3ClO-+2Fe(OH)3=2FeO42-+3Cl-+4H+H2O【答案】C【解析】【详解】A 选项,磷酸是弱酸,应该一步一步

15、电离,第一步电离为:H3PO4H+H2PO42,故 A 错误;B 选项,用电子式表示HCl 的形成过程:,故 B 错误;C 选项,S2的结构示意图:,故 C正确;D 选项,KClO 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3ClO+4OH+2Fe(OH)3=2FeO42+3Cl+4H+5H2O,故 D 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点睛】弱酸电离一步一步电离,而多元弱碱的电离虽然复杂,但写都是一步到位的。11某透明溶液可能含有NH4+、Fe2、Fe3、SO42-、Cl、CO32-离子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知 Ag2SO4微溶于水,可溶于酸):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

16、淀,没有气体产生,过滤;向 所得的沉淀加热灼烧,最后得有色固体;向 所得的滤液,先用HNO3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一定没有NH4+和 ClB白色沉淀是Fe(OH)2C第 步先用 HNO3酸化,是为了防止SO42-和 CO32-的干扰D原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H4)2Fe(SO4)2【答案】D【解析】【详解】A.溶液可能含有NH4+,遇稀的Ba(OH)2溶液,放不出氨气,选项A 错误。B.白色沉淀灼烧后生成有色固体,一定有Fe元素,没有CO32-,步骤没有Cl,一定含有SO42-,白色沉淀中还含有BaSO4,选项 B 错误;C.步骤步用HNO3酸化,是

17、为了防止SO42-和过量的稀Ba(OH)2溶液中的OH的干扰,没有CO32-,选项 C错误;D.溶液中,一定有Fe2、SO42-,可能有NH4+,溶质可能是(NH4)2Fe(SO4)2,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易错点为C.步骤步用HNO3酸化,是为了防止SO42-和过量的稀Ba(OH)2溶液中的OH的干扰。12 环境科学刊发了我国科研部门采用零价铁活化过硫酸钠(Na2S2O8,其中 S为+6 价)去除废水中的正五价砷 As(V)的研究成果,其反应机制模型如图所示。KspFe(OH)3=2.7 10-3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pH 越小,越有利于去除废水中

18、的正五价砷B1mol 过硫酸钠(Na2S2O8)含 NA个过氧键C碱性条件下,硫酸根自由基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SO4-?+OH-=SO42-+?OHD室温下,中间产物Fe(OH)3溶于水所得饱和溶液中c(Fe3+)约为 2.7 10-18mol L-1【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 pH 越小,酸性越强,会使Fe(OH)3(s)?Fe3+(aq)+3OH-(aq)和 Fe(OH)2(s)?Fe2+(aq)+2OH-(aq)平衡右移,无法生成沉淀,不利于除去废水中的正五价砷,故A 错误;B设 1mol 过硫酸钠(Na2S2O8)中过氧键物质的量为amol,钠为+1 价,硫为+6 价,过氧键

19、中的氧为-1 价,非过氧键中的氧为-2 价,则(+1)2+(+6)2+(-2)a+(-2)(8-2a)=0,解得 a=1,所以 1mol 过硫酸钠(Na2S2O8)中过氧键的数量为NA,故 B 正确;C由图示可得,碱性条件下,硫酸根自由基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SO42-?+OH-=SO42-+?OH,故 C正确;D Fe(OH)3溶于水存在沉淀溶解平衡:Fe(OH)3(s)?Fe3+(aq)+3OH-(aq),此溶液碱性极弱,pH 接近 7,即c(OH-)=1 10-7mol/L,因为 Ksp(Fe(OH)3)=c(Fe3+)c3(OH-)=2.7 10-39,则c(Fe3+)=39393732

20、.7 102.7 10cOH1 10=2.7 10-18mol L-1,故 D 正确;答案选 A。13如图所示是Na、Cu、Si、H、C、N 等元素单质的熔点高低的顺序,其中c,d 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e、f 单质晶体熔化时克服的是共价键Bd 单质对应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2Cb 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易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D单质 a、b、f 对应的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1 形成的分子中含2 个 键,2 个 键【答案】B【解析】【分析】Na、Cu、Si、H、C、N 等元素单质中,Na、Cu为金属晶体,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C、Si 的单质为原子晶

21、体,且 C单质的熔沸点大于Si原子晶体的熔点,H、N 对应的单质为分子晶体,其中氢气的熔点最低,由图熔点的高低顺序可知a 为 H,b 为 N,c 为 Na,d 为 Cu,e 为 Si,f 为 C。【详解】A 选项,e 为 Si,f 为 C,对应的单质为原子晶体,存在共价键,熔化时破坏共价键,故A 正确;B 选项,d 为 Cu,铜单质对应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23d104s1,故 B 错误;C 选项,b 为 N,N 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氨气,易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故C正确;D 选项,单质a、b、f 对应的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1 形成的分子为HCN,结构式为H-C

22、N,分子中含2个 键,2 个 键,故 D 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14第 26 届国际计量大会修订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并于2019 年 5 月 20 日正式生效。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8.8g 乙酸乙酯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1.3NAB常温常压下28gFe 与足量浓硝酸混合,转移电子数为1.5NAC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 CH4反应完全,形成 C一 Cl键的数目为0.1NAD常温下pH=12 的 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数目为10-12NA【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8.8g 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是0.1mol,其中所含共用电子对

23、数为1.4NA,A 错误;B常温常压下Fe 在浓硝酸中钝化,无法计算转移电子数,B错误;C标准状况下,2.24LCl2(0.1mol)与 CH4反应完全,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形成CCl 键的数目为0.1NA,C正确D常温下pH=12 的 NaOH 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数目,D 错误。答案选 C。【点睛】选项 B 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铁、铝与硝酸反应的原理,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钝化,与稀硝酸反应生成 NO,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15目前中国已经通过自主创新成功研发出第一台锌溴液流储能系统,实现了锌溴电池的隔膜、极板、电解液等关键材料自主生产。锌溴电池的原理装

24、置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充电时电极石墨棒A 连接电源的正极B放电过程中阴离子通过隔膜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2Br-2e-=Br2D放电时右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答案】C【解析】【分析】放电时,Zn 是负极,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正极反应式为:Br2+2e=2Br,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 2Br-2e=Br2、阴极反应式为Zn2+2e=Zn。【详解】A充电时电极石墨棒A 连接电源的正极,反应式为2Br-2e=Br2,故 A 正确;B放电过程中阴离子通过隔膜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故B 正确;C放电时,Zn 是负极,负极反应式为:Zn-2e Zn2,故 C错

25、误;D正极反应式为:Br2+2e=2Br,阴离子通过隔膜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放电时右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故D 正确;故选 C。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10 分)16 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MgCO3、Mg2SiO4和少量 Fe、Al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Mg CO3 3H2O。实验过程如下:(1)酸溶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MgCO3(s)+2H+(aq)=Mg2+(aq)+CO2(g)+H2O?H=-50.4kJmol-1Mg2SiO4(s)+4 H+(aq)=2 Mg2+(aq)+H2SiO3(s)+H2O(l)?H=-225.4kJ mol-1向 M

26、g2SiO4悬浊液中通入CO2析出 H2SiO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能正向进行的热力学原因是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2)对氧化后的溶液,加入萃取剂磷酸二异辛酯(C16H35O4P)的煤油溶液,并调节pH 为 1.44.3,萃取剂的体积约为水溶液的0.5 倍,充分振荡、静止、分层(上层为含三价铁的有机层),分液。向分液得到的有机层加硫酸反萃取得到硫酸铁溶液,从而与有机层分离。萃取反应为:Fe2(SO4)3(水层)+6HA(有机层)=2FeA3(有机层)+3H2SO4(水层)提高萃取效率的措施有_。A 适当提高萃取剂的浓度B 适当提高溶液酸度C 充分振荡,多次萃取D 不断地从下层排

27、除出有机层在反萃取中加硫酸的作用是_。(3)萃取后的水溶液制备Mg CO3 3H2O 的实验方案:滴加氨水调节溶液的pH 在一定范围内,过滤。向滤液中滴加Na2 CO3溶液,搅拌、静置、过滤,用水洗涤固体23 次,在 50下干燥,得到 Mg CO3 3H2O。已知该溶液中pH=8.5 时 Mg(OH)2开始沉淀;pH=5.0 时 Al(OH)3沉淀完全。调节溶液pH 的范围 _。判断向滤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过量的方法_。(4)从废渣制备Mg CO3 3H2O 的整体实验方案看,酸溶时所加H2SO4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_。【答案】Mg2SiO4(s)+2CO2(g)+H2O(l)=2MgCO

28、3(s)+H2SiO3(s)H=-124.6kJ?mol-1该反应放热(或 H 0)有利于正向进行K=22COcAC 促进萃取平衡逆向移动,Fe3+进入水层5.0 pH 8.5 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2CO3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证明Na2CO3过量(其他答案合理即可)不利于 Fe3+萃取,避免制备MgCO3时消耗更多的氨水【解析】【分析】将废渣溶于硫酸,硅元素形成硅酸沉淀被过滤除去,用过氧化氢进行氧化,确保铁元素氧化成三价,通过萃取的形式除去三价铁,调pH 除去铝离子,最后加碳酸钠形成碳酸镁,再通过过滤、洗涤、在50下干燥,得到Mg CO3 3H2O。【详解】(1)MgCO3(s)+2H+(

29、aq)=Mg2+(aq)+CO2(g)+H2O?H1=-50.4kJmol-1Mg2SiO4(s)+4H+(aq)=2Mg2+(aq)+H2SiO3(s)+H2O(l)?H2=-225.4kJmol-1-2:Mg2SiO4(s)+2CO2(g)+H2O(l)=2MgCO3(s)+H2SiO3(s)H=?H2-2?H1=(-225.4kJmol-1)-2 (-50.4kJmol-1)=-124.6kJ?mol-1,该反应能正向进行的原因是该反应放热(或 H 0)有利于正向进行,平衡常数K=22COc,故答案为:Mg2SiO4(s)+2CO2(g)+H2O(l)=2MgCO3(s)+H2SiO3(

30、s)H=-124.6kJ?mol-1;该反应放热(或 H 0)有利于正向进行;K=22COc;(2)萃取是为了得到FeA3(有机层):A适当提高萃取剂的浓度,可以提高萃取效率,A正确;B提高溶液酸度,不利于FeA3(有机层)的生成,B错误;C多次萃取可以尽可能的得到FeA3,C正确;D有机层在上层,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 错误;综上所述,AC正确,故答案为:AC;由 Fe2(SO4)3(水层)+6HA(有机层)=2FeA3(有机层)+3H2SO4(水层)可知,加硫酸可使平衡逆向移动,使 Fe3+进入水层,故答案为:促进萃取平衡逆向移动,使Fe3+进入水层;(3)滴加氨水是为了使铝离子沉淀而除去,将铝离子沉淀除去,pH 至少为 5.0,镁离子不能沉淀,否则会降低产率,pH 需小于 8.5,故答案为:5.0 pH C=D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