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23课课后答题-整理编辑.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828961 上传时间:2019-07-2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入行论23课课后答题-整理编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入行论23课课后答题-整理编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入行论23课课后答题-整理编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行论23课课后答题-整理编辑.doc(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入行论 23 课课后答题-20170519入行论释善说海第二十二课复述 顶礼上师三宝!各位师兄好!末学复述的是入行论第一册的第二十二课,该课主要讲了皈依支和忏悔支。在皈依支中,我们通过了知皈依的本体、分类以及各自之自性,知道了如何来抉择皈依,并且也知道了如何随皈依而行持。在论义中,我们了知了大小乘皈依的区别是什么及我们要皈依的是什么,那么我们在忏罪这一支里,通过总义和论义,我们知道了所净罪业的六门都有哪些,能净罪业的四种对治力是什么,以及净法时的加行、正行和后行分别是什么。最后一个颂词通过总说忏悔罪恶之方式,让我们如何应用四对治力中的厌患对治力来净除罪业,这一课内容很多,但是颂词只有三个。其中

2、在皈依支中我们要掌握以下六个重点,它们分别是:一、我们之所以皈依是因为无论世间,还是出世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我们都特别害怕某种事物,又为了避免这种恐怖,而要皈依一个比较可靠的对境,所以我们要有一个皈依处。二、找到了的皈依处,我们就要知道,这皈依处有哪几种吧,以及本具特点和区别又有哪些?这是我们要清楚的地方。皈依处分为两种:有世间皈依和出世间皈依,世间的皈依,它是多种多样的,如佛在胜幢经中说:世间人在处于恐怖的时候,有些皈依森林,有些皈依山;有的皈依寺院或活佛塔。但因发心不同,他们所皈依的并不是最究竟最殊胜的皈依处,这样的皈依处也解除不了轮回的大痛苦,因为这种世间的皈依,只是为了躲避一些

3、暂时的怖畏,所以很难获得解脱,比如有的人为了躲避追杀、讨债而皈依了寺庙等,只是暂时的躲避。而出世间的皈依又分为大小乘的皈依,大小乘的皈依区别在时间上和目的上也都是不同的:小乘皈依的目的是自己害怕轮回的痛苦而要获得解脱;大乘皈依的目的是为了救度无边无际的可怜众生而发愿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佛果。小乘皈依的时间是有生之年皈依三宝;大乘皈依的时间是乃至菩提果之间都一定要皈依三宝。世间皈依的时间也是没有限定的,他们没有时间概念,实际上这种世间皈依不属于真正的皈依。三、我们要明白皈依的真正涵义,无论显宗和密宗都是大乘,不要有分别。四、我们了知了皈依的本体、分类及各自之自性后,我们又将如何随皈依而行持呢?在

4、法本中,我们了知了阿底峡尊者的五条皈依戒和瑜伽师地论中的八条皈依戒,总之做为一个佛养子,受过了皈依戒后,就一定更要清楚皈依的最基本的戒律。1.皈依佛陀后,就不能在皈依其他外道。2.皈依了法后,就不能故意损害众生。3.皈依僧后就不能与外道徒交往,如果违反了这些皈依学处,就不算皈依,另外一点,我们也不要因不慎失毁了戒体而害怕,皈依戒是可以多次受戒的,以来净除相续中的罪业,但是这里最关键的是,在受皈依戒前的发心一定要清净,一定要缘着为了救度无量无边的可怜众生而发愿受皈依戒。五、通过论义的学习,我们就更加清晰了大小乘皈依区别在于发怎样的菩提心,并且要明白我们要皈依什么?皈依是一切断证究竟功德圆满的佛陀

5、,皈依的是教法和证法,皈依的是大乘僧众以及大乘中的大僧众和小僧众。皈依的方式是以佛陀为导师。以正法为正道,以僧众为伴侣,结伴前行,直至菩提果之间。六、皈依和不皈依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在于行持善法时所得的功德是不同的,皈依的功德我们可以从法本中 404 页两个教证可知,只要皈依了佛陀,百万魔众都不能害,定能获得解脱,并且如果发了利益,众生而皈依的菩提心的功德,是诸佛及得地菩萨都无法言说的。还有就是不要做形象上的佛教徒,只注重皈依证,而是要做发大乘菩提心的佛教徒,要做注重皈依戒的佛教徒。以上是末学归摄总结的皈依支的六个重点,下面是末学归摄总结忏悔支的四个重点,它们分别是:1.时间上有无始劫来至现在所

6、造的罪业和近期所造的罪业,有时间长的有时间短的。2.依三毒五毒烦恼为因所造的罪业。3.依三门、身、语、心所造的罪业。4.依行为由自己或让他人所造的罪业。5.依严厉对境或一般对境而造的罪业。6.依自性罪或佛制等不同形相而造的罪业。依这 6 门所选的罪业是我们要净除的。二、所净罪业的来源我们知道了,根源找到了,那么又将如何净除呢,我们要依靠四种对治力,它们分别是厌患对治力,所依对治力,现行对治力,返回对治力。1.这里的厌患对治力是指一种强烈的后悔之心。2.所依对治力是指我们要摆脱这种罪业得有个所依,那这个所依是谁的呢?是金刚萨埵,是金刚上师,是菩提心,是佛像等。3.现行对治力就是让我们在实际行动去

7、做,而不是光依止了就啥也不干了。4.返回对治力就是就此发愿纵遇命难,永不再造此罪业。只要我们对佛陀和佛得教言里具足信心,依靠这四种对治力,无论任何罪业必得清净,对此在净除罪业时,不要有教派之分,无论哪一教派,只要能有净除罪业,最殊胜的方式方法,我们就接受立行就好。三、我们一定要清晰如何忏悔罪业。1.一定要把殊胜的对镜观想在自己的头顶上方。2.真诚恭敬合掌顶礼发自内心深处真正的后悔,用真诚的渐悔之心来做忏悔。3.忏悔的内容,有自己已知的,不知的,自己造的,指使他人造的和随喜他人所造的,一并在诸佛菩萨面前诚心诚意发自内心忏悔,因为我们的死期是不定的,人生无常,所以,一定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且通晓了佛

8、理,就要抓紧忏悔罪业,否则真的是来不及了。四、最后上师给到了我们几个诀窍:1.真正的修行,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只要将每天的所学内容再三思维,就是所谓的修行了。2.忏悔罪业就是要我们依止四种对治力在实际行动中尽心尽力改正过错。3.生起菩提心的首要是我们一定要发自内心地忏悔罪业。入行论释善说海第二十三课串讲 现在,我们一起看看这个框架图,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知识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通过上图可以看出,能净除我们无始以来所犯的罪业的有效方法就是殊胜的四种对治力,分别是厌患对治力,所依对治力,现行对治力,和返回对治力,关于这一点,在忏悔支的总义中已经明确说明,而在论义中,对这四种对治力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阐释

9、,厌患对治力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总说忏悔罪业之方式,依殊胜对境忏罪特殊罪业之方式,关于总说忏悔罪业之方式,上师在上节课中已经讲完了,本节课继续宣讲第二点,依殊胜对境忏罪特殊罪业之方式。颂词如下:这里的“惑”指的凡夫之人无始以来如影相随的烦恼、无明,贪嗔痴等,当这种烦恼增上的时候,我们几乎没有自控能力,于是,对三宝,父母,师长等对我们恩重如山的殊胜对境以及其他众生依靠自己的身口意三门犯下了弥天大罪,比如,以嗔恨心对僧众用身体殴打、用语言毁谤、在心里起恶心或生邪见。这些深重的罪业足以让我们在来世堕入三恶趣。而作为凡夫之人,犯这样的罪轻而易举。在这里,上师要求我们反观自己,作为修行人,我们在修

10、行过程中有没有对三宝时时刻刻恭敬?我们对父母有没有做到所谓的孝顺?我们对根本上师或有法恩的上师是否心存感激?观察之后,如果发现自己对他们的行为还十分恶劣的话,说明我们的罪业是相当严重的,我们的所作所为,违背了佛陀与上师的教言。继续看颂词。颂词的意思是,由于往昔我们在业力的驱动下身不由己的犯下了滔天大罪,现在成了罪业深重之人,这一切难以饶恕的罪过,我在诸佛菩萨面前以极大的追悔心,惭愧心发露忏悔。接下来,上师讲了忏悔的必要性,慈悲的告诉我们,没有这样的忏悔,就永远不能摆脱轮回或恶趣的痛苦,只有精进地忏悔,我们才有解脱的机会。在这里,上师引用了金光明经中的教证和百丈禅师的公案来分别说明凡夫之人忏悔的

11、必要性和忏悔时态度的重要性。 金光明经中说:我昔日所造的严重罪业,在具势力的诸佛菩萨面前全部诚心忏悔,而忏悔切忌做表面文章,一定要真心诚意。以前百丈禅师在丛林中做香灯师,有一天起晚了,迟到五分钟,他特别后悔,拿着戒尺跪在佛前发自内心地忏悔,心里想:我一个人耽误了五分钟,但几百个僧众的时间加起来,那是多长的时间啊!他深切地发露,后来也造了很多忏悔文。既然佛陀,高僧大德对忏悔是如此的重视,那么,我们作为福报浅薄的凡夫之人,对自己的父母、上师,以及有恩德、无恩德的其他众生,曾经造过难以弥补的罪业,那更加应该忏悔。对于一个对佛教具足信心的人来说,为了表明自己忏悔的决心,即使毁坏自己的身体甚至放弃生命也

12、在所不惜。 八十四大成就者传记中有这样的公案:有一个在家人,他的上师是出家人,上师经常要求他看破世间,舍弃现在的一切琐事,到寂静的地方一心一意修持,但他却对上师生起了邪见,认为:可能是上师嫉妒他享受的福报才这样说的。后来,他突然醒悟过来,反观内心,认为世间的琐事无有任何实意,于是放下世间的一切,精进修持,但始终没有得到一点感应。后来天尊托梦告诉他:“之所以没有感应是因为曾经违背了上师的教言。 ”并且还告诉他忏悔的方法是必须要砍断自己的四肢,于是他依教奉行,自断四肢精进忏悔。因他曾经违背过上师教言,即生中没有成就,中阴时才获得了成就。对于这样的公案也许有些人会产生邪见,认为这种忏悔特别残忍进而对

13、佛法产生怀疑,其实,末学觉得,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深入了解佛教的教言,当我们读了佛陀的传记,了解到佛陀在因地时,为了得到佛法中的一句偈颂曾无数次不惜布施妻子儿女,头目脑髓,还有藏传佛教中的许多高僧大德在开悟之前,经历了种种苦行,再比如,为了表示对佛陀的诚心,有些大德曾燃指供佛。所以,为了迁除我们对佛法的怀疑,我们应该不断的闻思修行,当我们对佛法有了一定的了解的时候,自然会明白上面公案中的人之所以砍断四肢,是为了表明自己忏悔的决心。接下来,上师以严肃的口吻将古人的忏悔和今日的忏悔进行了比较,古人的忏悔是如此的彻底,给自己不留余地,那么现代人的忏悔似乎更多的是一种表面上的应付,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根本不

14、可能清净自己的罪业。上师告诉我们,现代人对殊胜对镜遭罪很难避免,原因是根本不知道佛教的因果正理,生活完全离开了因果取舍的轨道,造下了无数罪业。在这里,上师还举了各行各业的杀生的例子,比如,有一位居士是妇产科的医生,她说这辈子可能杀过一万个胎儿!再比如,以前有个人,他开了几十年的餐厅,杀过不计其数的众生。像他这样老板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他们看起来财力雄厚、生意兴隆,但背后造下的恶业罄竹难书,无数众生因他们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里,我反思自己,无始以来就不说了,就今生来来说,由于以前不懂因果,杀害了很多苍蝇,蚊子,蚂蚁,蝌蚪之类的小动物,现在回想起来,十分后悔,所以,自己一定要好好忏悔。厌患对治力

15、讲到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开始讲解所依对治力。子二(所依对治力)分三:一、皈依原因;二、所皈依之对境;三、如何皈依。丑一(皈依原因)分二:一、略说;二、广说。寅一、略说:罪业未净前,吾身或先亡,云何脱此罪,故祈速救护!颂词首先讲了忏悔罪业的原因,我今生或前世所造的罪业相当深重,在没有得以清净之前,很有可能会提前死去,到那时有什么办法能摆脱这些可怕的果报呢?正如四百论中所说,凡夫人造业相当严重,大多数都是往下堕。如果来不及忏悔就提前死亡,那我一定是堕入恶趣,不能解脱。所以我心中特别着急,迫切希望能在诸佛菩萨面前,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忏悔清净,祈请十方诸佛菩萨尽快加持护佑我,让我千万不要堕入

16、恶趣,否则,一旦堕入恶趣,就很难摆脱这种痛苦了。上师告诉我们,相续中的罪业最好能在死之前得以清净,并且反复强调,一定要精进念完四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如果没有念完就死去,这些罪业会一直伴随着你,来世有没有把握获得解脱,这也是很难说的。此话如醍醐灌顶,让我突然意识到,修学佛法,忏悔罪业一定不能一拖再拖,应该有一种紧迫感,因为我们的生命是无常的,诚如金刚经所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上师说,他有一个向往,很想在晚年时候找一个寂静的地方,两三年中专门忏悔、观自己的心。因为他出家后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给别人讲经说法,自己也长期闻思修行,但真正依靠四种对治力来忏悔、观察自心的时间并

17、不多。但这个梦想能不能成真也不知道,毕竟寿命太无常,死主阎罗什么时候降临,谁也定不下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相续中的罪业如果没有得以清净就死去,来世这些果报一定会成熟在身心上,这是非常可怕的。在这里,上师又讲了一个公案, 贤愚经中讲过:拘留孙佛时有个人贪污僧众的财产,并且以恶语骂人,后来没来得及忏悔就死了。死后变成一条特别丑陋的怪鱼,生生世世处于肮脏不堪的粪坑中,即使贤劫千佛出世也不能得到解脱,累劫都在恶趣中受苦。上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且讲了这个公案,目的是,让我们明白,忏悔罪业是多么的重要,本着对自己的来世负责的态度,一定要忏悔。上师还提醒我们,只有内心有所改变,佛法对我们来讲才是最有帮助

18、的,这种帮助,唯一是从自相续的改变上来安立的,其他的形式不管多么隆重,都徒劳无益。寅二(广说)分二:一、思维疾速死亡而生起皈依之心;二、思维死亡极恐怖而生起皈依之心。卯一(思维疾速死亡而生起皈依之心)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一、略说:这里是讲以皈依作为所依对治力。实际上,汉传佛教中也有四种对治力,比如白云禅师的忏悔法中有三种忏悔法和七种发心,其中三种忏悔法是指作法、取相、无生,作法是指观想诸佛菩萨和传承上师,在他们面前忏悔;取相与厌患对治力没有差别,即反观自心,对所造的罪业生起极大的后悔心;无生指发起惭愧之心,发誓今后绝不再造这种罪业。此三种方法类似于四种对治力。七种发心包括惭愧心

19、、恐怖心、菩提心、厌离心、平等心等,以这些心态来忏悔。此处的“略说”对应的是四对治力中的所依对治力。死主阎罗是不可信赖的,不管你的罪业有没有清净,有病也好、没病也好,他随时都会降临。可见,人的寿命一点也不可靠,相当的脆弱。法王如意宝在忠言心之明点中也说:“死主大敌如暴雷,谁也不知何时到。 ”所以,死神就像打雷一样,什么时候到来,谁也无法了知。上师在这里一再强调,死亡随时可能降临到我们头上,“明日死谁知,今日当精进” , 因缘品中也是这样教诫的。藏族有句俗话:“一个病人的眼里,会死一百个没有病的人。 ”也就是说,病人虽然长期卧床不起,但一直却死不了,在他眼里,很多健康的人反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突

20、然死去。可见,我们的生命特别脆弱,不管坐车也好,睡觉也好,死亡的因缘随时都会出现。关于生命的无常,我想我们都有深刻的体会,身边的亲朋好友,今天还和你谈笑风生,明天却突然得了不治之症,或者遭遇了横祸,突然离世,至于和自己没有关系的陌生人,只要打开网页,每天都有死亡的消息出现,还有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随时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人为的战争也肆无忌惮地摧毁着人类的生命,当我们看到着一切的时候,应该明白,谁也无法确定下一个死亡的是不是自己。既然生命是如此无常,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确实再也不能推迟忏悔的时间了,不要认为“我明年再修、明年再忏悔” ,或者“我老了以后再忏悔,现在应该好好地工作” ,

21、这不是修行人的做法,我们一定要马上修、马上忏悔,不要再拖了,否则,我们的修行是不会成功的!因为无明愚痴所蔽,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是如此脆弱,死时必须要舍弃亲友受用、万贯家材、名声地位等一切的一切,所以为了亲人与仇敌,无端造作了种种罪业。即使拥有十万眷属的高僧大德,在临死时也不可能带走一个弟子,就像在酥油中抽出一根毛一样,每个人死时只有孤独一人,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但是,有太多太多的人在短短的人生中,天天为了生活、地位、名声而奔波忙碌,他们拼命地赚钱,不择手段地获取地位,可是,这一切又有何意义,他们根本不知道,唯有善法才对自己有利,为这些没有用的东西造了无数罪业,死后将会感受可怕的果报。

22、所以,上师告诉我们,能够学佛是我们最大的幸运,我们会了知这些真相,但不信佛的人大多对此一无所知,他们总认为自己的见解十分正确,看到学佛的人就认为他们的精神有问题,仔细想想,他们非常可怜,未来的前途堪忧,所以,末学觉得,我们在自己学习佛法的同时,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身边的有缘人,让他们对佛法生起正见,从而把自己未来的前途导向光明。上师还告诉我们嫉妒心是十分可怕的,我们可能曾经为了自己的亲友,自己喜欢的人无数次生起过嫉妒心,如果不忏悔的话,会堕入恶趣。在这里,上师讲了汉地著名的还有一个公案:魏朝有个人叫杜昌,他妻子的嫉妒心相当大。在妒忌心的驱动下,她连续用残忍的手段伤害其他女性,犯下了严重的罪业

23、,给自己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最后她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禅师的帮助下,努力忏悔,罪业才得以清净。所以,为了自己的亲友,众生所造的恶业是很可怕,对于怨恨的敌人,以嗔心等造的业就更不用说了。反思自己,生活中的自己有时候也有妒忌心,有嗔恨心,未学佛之前,根本不知道有这些恶心的严重后果,所以,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好好忏悔。二、广说:不管是怨恨的敌人还是亲戚朋友,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在死亡来临时,都会化为空无。所以,活着的时候,我们不应为了这些而造下各种各样的恶业。世间人为了保护亲人、消灭仇敌,一生中造了相当多的恶业,这些亲怨若按照佛教的观点来观察,就会发现一切都是无常的:所谓的怨敌,到了一定时候,有

24、些已经离开了人间,有些与你冰释前嫌、化敌为友;所谓的亲朋好友,暂时虽与你关系密切、形影不离,但到了一定时候,也不见得对你如是的亲热,而且他们迟早也会离开人间,最终全部灰飞烟灭。虽然我们生前对身体相当的执著,但到了一定时候,我们一定会死亡的,那时又有什么可值得生贪、生嗔的呢?不管声名显赫还是地位超群,在死的时候,最终的结局都一样,什么都带不走,只有生前所造的恶业形影跟随,所以我们现在活着的时候,必须要将自己的罪业在十方诸佛菩萨面前忏悔,同时,不再为了亲怨而继续恶业,否则,果报定由自己来受,任何人都是代替不了的。上师告诉我们, 入行论的内容非常丰富,寿命无常、人身难得、轮回痛苦、因果不虚,这些佛教

25、中的基本道理没有一个不讲的。假如学得好,不管是大乘的基础,还是小乘的基础,一定都会打好的。反之,如果没有通达入行论 ,很多人的佛教基础就不扎实。藏传佛教中经常有种说法:一个人出家后,首先要看大圆满前行和入菩萨行论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这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若能把这些全部搞清楚,以后自己应该是个非常好的修行人。最后,上师提醒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非常难得,希望好好珍惜,一定要将每一个道理反复观察,真正运用起来。上师还指出了世间人的可怜之处,愚昧之处,他们竭尽全力对外面形形色色的事物进行观察,研讨,却忽略了内在的自我、生死问题、发心问题,这是非常遗憾的。上师还提出了对我们的要求,作为学习大乘佛法的

26、人,我们虽然也要观察外界的社会情况,了解世间上的各种学问,但最关健的一点要知道:我们的生命非常短暂,自己应该有所准备,如果明天就死的话,自相续中的罪业清净了没有?好好忏悔了没有?大圆满和大手印等方面下过功夫没有?菩提心和出离心生起了没有?随着入行论学习的逐渐深入,末学越来越感觉到上师的慈悲,感觉到自己的幸运,感觉到自己离真正的幸福越来越近,感觉到和师兄们一起学修的快乐,末学一定会以佛陀为导师,以佛法为正道,以师兄们为伴侣,在修行路上,一路向前。思考题:对于八十四大成就者传记中的那个公案,你是怎么看待的? 2R04 明慧 16(录音)答:一方面,上师是严厉的对境,不用说生恶心,哪怕仅是违背上师教

27、言,果报也是非常可怕的;另一方面,这个公案乍听起来,也许有些人觉得害怕,认为这种忏悔特别残忍。但这是没有深入了解佛教教义的原因,如果真正是将佛法融入内心的一些虔诚弟子是会这样做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他们发自内心的一种忏悔。我们必须要认知这些罪业,生起厌患对治力,在佛前或殊胜上师面前,忏悔罪业。我们想要清净相续当中的罪业,也必须发露忏悔。本小节的颂词也有讲到必须忏悔依殊胜对境而造的特殊罪业,因为这些罪业难以清净,如果现在再不忏悔就更难以清净了。另外,这些罪业的果报也是非常严重的,我们现在如果任其发展,根本不忏悔的话,业果一旦成熟,我们就会极难忍受,所以现在有忏悔的机缘,必须要忏悔。所以针对殊胜对境所

28、造的恶业一定要忏悔。 你为自己的来世考虑过吗?不忏悔会对来世有什么影响? 顶礼上师三宝,末学是入行论 2 班 6 小组的洲子,今天法供养的题目如上。首先,针对第一个问题,人常说:人死如灯灭。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唯物论,主流媒体对待生死轮回问题从来都是持否定态度。甚至是如果你相信来世周围的人们会觉得你的思想有问题,所以末学在信佛以前不相信有来世。后来,末学开始信佛以后,慢慢地有转变,也知道了轮回的痛苦。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佛学院一些师父的指点,开始接触金刚萨埵心咒和百字明。因为明白不管是在即生还是累世中我们都造过太多恶业,末学开始学会了忏悔。也就是在每年金刚萨埵法会的时候一起共修报数。然而

29、,虽然最开始忏悔时,末学有相当大的感应,但是因为没有系统的学习,也没有真正去闻思,那时的忏悔并没有那么深刻。直到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入行论,慢慢生起了信心和定解,尤其是看到法本上师的开示。上师说,对现在的很多人而言,不要说以身体、生命来忏悔,就算平时的口头忏悔也并不深刻,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应付,不可能清净自己的罪业。这无疑就是在指末学当时的心态。 颂词中也说了, “因昔犯众过,今成有罪人,一切难恕罪,佛前悉忏悔” 。我们无始劫以来犯过太多罪业,就算是砍断自己的四肢甚至付出生命,尚且很难清净,所以趁现在“暇满人身极难得”时,更应该精进地在殊胜的对境前进行忏悔。否则,根据因果正理,犯下这么多罪,不要说下

30、辈子修行,连来世转成什么都难说。第二个问题,颂词也说, “罪业未净前,吾身或先亡,云何脱此罪,故祈速救护!”因为我们今生或前世所造的罪业相当深重,在没有得以清净之前,很有可能会提前死去,到那时有什么办法能摆脱这些可怕的果报呢?正如四百论中所说,凡夫人造业相当严重,大多数都是往下堕。如果来不及忏悔就提前死亡,那我一定是堕入恶趣,不能解脱。而一旦堕入恶趣,就很难摆脱这种痛苦了。类似的公案有很多,包括贤愚经中讲的拘留孙佛时有个人因为没能在死前忏悔,死后变成了一条很丑的怪鱼,生生世世处于肮脏不堪的粪坑中,即使贤劫千佛出世也不能得到解脱,累劫都在恶趣中受苦。因此上师开示说,我们相续中的罪业最好能在死之前

31、得以清净。我们这届也非常有福报,在学入行论忏悔品时刚好准备要有学院的“金刚萨埵法会”的共修,应该是四月初八开始,共 8 天,今年公历是 6 月 2日9 日。具体以学院通知为准。不过其实,在 5 月初法华经共修时上师已经说过,40 万遍的金刚萨埵心咒可以开始念起来了,末学还没开始,但是已经发愿今年要和去年一样念够 40 万遍心咒。而且要比去年更精进,像上师一样,尽量真正依靠四种对治力来忏悔、观察自心。也发愿有更多师兄们能共修圆满,同时,如果能使用佛珠的也尽量用佛珠。有些人说:“忏悔是应该的,但我现在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等以后有时间了再忏悔。 ”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答:顶礼上师三宝。这种说法

32、不对。理由:一、如果没有忏悔罪业就死亡,我们会堕入恶趣得不到解脱。罪业未净前,吾身或先亡,云何脱此罪,故祈速救护!我今生或前世所造的罪业相当深重,在没有得以清净之前,很有可能会提前死去,到那时有什么办法能摆脱这些可怕的果报呢?四百论中所说,凡夫人造业相当严重,大多数都是往下堕。如果来不及忏悔就提前死亡,那一定是堕入恶趣,不能解脱。二、死神何时会来,谁都不知道,凭什么我们会认为自己以后会有时间来忏悔呢?死神不足信,不待罪净否,无论病未病,寿暂不可恃。死主阎罗是不可信赖的,不管你的罪业有没有清净,有病也好、没病也好,他随时都会降临,他不可能等你所有的罪业都清净了,所有的修法都圆满了,所有的事情都完

33、成了,才姗姗出现带你步入死路,而是会突然降临在你的头上,令你不得不承受所有的业报。人的寿命一点也不可靠,相当的脆弱。现实生活中也可以看出,有些人是病后死亡的,但有些人根本没有任何四大不调就突然死了。假如现在还不赶紧忏悔,总认为有时间以后再忏悔、退休以后再忏悔、儿女结婚后再修行,可是,谁知道以后你有没有时间!因缘品中说:“明日死谁知,今日当精进” 。作为一个修行人,在死亡到来之前、在还有机会、还自在的时候,要有紧迫感,千万不要推迟忏悔的时间,要依靠殊胜的皈依境,一定要马上修、马上忏悔,4、怎样才能将佛法融入内心,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请具体说说你的体会。答:1、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罪业深重,生起惭愧

34、心。颂词云,惑催身语意,于三宝父母,师长或余人,造作诸伤害。因昔犯众过,今成有罪人,因为无始到今生造很多罪业,对一切众生都做过伤害,犯了许许多多的过错,成为了有罪的人,如果我们不是业障深重,又怎么会生在末法时期,不见佛的相好光明呢?所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生起惭愧之心是第一步。2、一定要进行忏悔,皈依上师三宝祈求护佑和加持。颂词云,罪业未净前,吾身或先亡,云何脱此罪,故祈速救护!在深重的业障没有被清除清净以前,就有可能无常了,业障所带来的果报是无量无边的,要想清除罪障,一定要皈依上师三宝祈求救护。3、无常迅速颂词云,死神不足信,不待罪净否,无论病未病,寿暂不可恃。死主阎罗是不可以相信的,不管你业

35、障有没有业清净,也无论是有病还是没病,死亡没准就会降临的。壮色不停,犹如奔马;人命无常,过于山水;今日虽存,明亦难保。只有认识到自己的罪障之后,依靠上师三宝的救护和加持进行忏悔,才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法器,才能堪受佛法,认识到无常的迅速才能够精进的修法而不懈怠。我们也要尽量的多闻思,尽量的去背诵一些经文,思考法义,用观察修的方法让法义融于生活,多多串习,多多发心这样就会发融于心。 。“梁皇忏”的来源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各位师兄:大家晚上好,末学是 04 小组的心语,很荣幸有机会法休养。我回答的题目是, 梁皇忏的来源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感想?答:梁皇忏也叫“梁武忏,梁武宝忏” ,共有十卷,是

36、梁武帝为超度其夫人郗氏所制的一部慈悲道场文,它的来源是这样的:梁武帝的郗皇后经常对六宫嫔妃心生嫉妒(另有说法是:梁武帝初为雍州刺史时,原配郗夫人妒忌侧室,动心发口有如毒蛇,30 岁时忽然夭亡,后被梁武帝追崇为皇后) ,她死后梁武帝非常伤心。有天晚上房顶上出现一条丑陋的蟒蛇,它以人语对梁武帝说:“我生前嫉妒成性,故现在转生为这样的旁生,感受极大的痛苦,你能不能想办法帮我脱离这样的恶趣?”说罢就不见了。梁武帝遂召集宝志禅师为主的高僧大德,制忏悔文十卷,请僧众礼忏。法会方毕,有一位天人出现在梁武帝面前,谢道:“我现在已脱离了恶趣之身,转生于天界,此次前来答谢。”基于对梁皇忏的理解和对法本的学习,末学

37、有以下三点感想。1、由于我们凡夫人愚痴无明,心中充满了贪嗔痴三毒,而因嗔恨心和嫉妒心所造的罪业更是无量无边,如果不及时忏悔,会堕入恶趣,转生在旁生道中。2、这部忏悔文的加持力很大,就像讲记所说,在我们内地流传很广,受到很大的重视。如果以后有心力末学也会学习修持。3、说明忏悔的功德很大。梁武帝的夫人造了那么大的恶业,通过忏悔就升入了天界,这说明忏悔的功德很大。上师索达吉堪布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也说“念修金刚萨埵,不管是什么罪业,只要忏悔就没有不能清净的。有一个关于“未生怨王杀父忏悔获解脱的公案”是这样的:未生怨王虽然杀害了自己的父亲,但后来通过忏悔而恢复清净,结果仅仅感受了如绸线球触地即刻弹起般

38、短暂的地狱之苦,便从中获得解脱 ”在我们学习的入行论法本中上师还引用了日藏经等经典来说明忏悔的功德。这些都说明忏悔的功德很大。、就像上师在本论讲记中所说:无始以来,我们亲自造,让他人造,随喜他人造的罪肯定相当多,为了不使自己堕入恶趣,我们要诚心诚意地依止善知识,皈依三宝,精进修持菩提心,励力持戒,依靠三宝的加持,依靠上师的引导和师兄们的帮助,为了众生,时时反观自己的言行意识,彻底忏悔自己的罪业,尽心尽力地改正,清净自己的身心,圆满自己的修行。 6、为什么说依靠佛教的观点,亲人和仇人都是一样的? 顶礼上师三宝,末学是 06 小组学员王杰良,现在由我来回答为什么说依靠佛教的观点,亲人和仇人都是一样

39、的这道题。佛在经中讲到,处在生死轮回时,亲人与怨敌的关系是无常的,所谓的怨敌,就是暂时的可能与你结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恨,但是到了一定时候,可能有些已经离开了人间,有些与你已经冰释前嫌,化敌为友,所谓的亲朋好友,暂时可能与你关系密切,形影不离,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也不见得与你一如既往的亲密无间,而且他们迟早会离开人世间,最终全会灰飞烟灭。所以,依靠佛教的观点,无常主宰着一切世间的人事物,亲人也好,怨敌也好,只是一个暂时的标签,最终都会消失于无常的变化之中。我们都应该怀着一颗珍贵的菩提心,去面对不论是亲人或者仇人等等的一切众生,依靠佛法帮助众生早日离苦得乐,而不要产生任何的分别念。以上是末学的答题内容,如有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向上师三宝忏悔,感谢师兄们的聆听。阿弥陀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