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酸的化学性质》 (2).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82805235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酸的化学性质》 (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教育专题:《酸的化学性质》 (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专题:《酸的化学性质》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酸的化学性质》 (2).ppt(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酸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说课人:高艳平说课人:高艳平单位:单位:张体学中学张体学中学一一 说教材说教材本课从第一节酸性物质的介绍,在酸的定本课从第一节酸性物质的介绍,在酸的定义基础上更深层次地探究酸的性质。课程义基础上更深层次地探究酸的性质。课程以思考问题的方式引入,以同类物质中典以思考问题的方式引入,以同类物质中典型物质盐酸为例,用实验进行探究,最后型物质盐酸为例,用实验进行探究,最后从特殊到一般,得出酸的通性。从特殊到一般,得出酸的通性。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在初中化学课程中有着重要的本节内容在初中化学课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学生通过对酸的性质的学习可以地位。学生通

2、过对酸的性质的学习可以为学好碱的性质、盐的性质以及无机物为学好碱的性质、盐的性质以及无机物之间相互关系打下基础,同时对酸的共之间相互关系打下基础,同时对酸的共性的学习,可以为学习碱的通性提供借性的学习,可以为学习碱的通性提供借鉴。通过探究酸的性质可以培养学生勇鉴。通过探究酸的性质可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并在现于创新和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并在现实生活中得以运用。实生活中得以运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酸的化学性质重点:酸的化学性质难点:从微观角度来分析酸的化学性质难点:从微观角度来分析酸的化学性质的本质的本质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1.通过实验

3、探究使学生了解酸的含义,并且熟练的掌握酸的化学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了解酸的含义,并且熟练的掌握酸的化学性质;性质;2.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的懂得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的懂得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规律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3.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1.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 2.2.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4、 1.1.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2.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象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3.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二二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我们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很浓,充满热情,我们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很浓,充满热情,积极性高。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学过一些关积极性高。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学过一些关于

5、酸的知识。比如: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于酸的知识。比如: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酸碱指示剂;氧化碳;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酸碱指示剂;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等等;因此,学生对酸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等等;因此,学生对酸有了一定的认识,只是对酸的化学性质还不了有了一定的认识,只是对酸的化学性质还不了解,可以说是解,可以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形成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酸的性质具有因此形成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酸的性质具有相似性?而本节课就是要从现象到本质,从微相似性?而本节课就是要从现象到本质,从微观到宏观归纳出酸的化学性质。观到宏观归纳出酸的化

6、学性质。三三 教法与学法教法与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教法和学法做了如下设计:对教法和学法做了如下设计:在在课课堂堂教教学学中中,贯贯彻彻“教教师师主主导导、学学生生主主体体”的的原原则则,引引导导学学生生主主动动地地进进行行实实验验,讨讨论论,观观察察,归归纳纳,激激发发和和调调动动学学生生的的学学习习兴兴趣趣。组组织织学学生生以以小小组组为为单单位位,进进行行探探究究学学习习,培培养养学学生生“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学习方式四四 说教学设计说教学设计新课引入:新课引入:展示一组图片,让同学们感受一下:展示一组

7、图片,让同学们感受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酸是无处不在的。请在我们的生活中,酸是无处不在的。请同学们回顾已学的知识,对旧知识的巩同学们回顾已学的知识,对旧知识的巩固,紧接着以提问的方式引入课题。固,紧接着以提问的方式引入课题。胃酸、醋、葡萄、酸梅、桔子等胃酸、醋、葡萄、酸梅、桔子等 同学们已经学过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同学们已经学过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物理性质,那么它们的化学性质又有哪些物理性质,那么它们的化学性质又有哪些呢?呢?实验探究:实验探究:环节环节1 1 慧眼识酸慧眼识酸 活动:运用已学的知识鉴别稀盐酸活动:运用已学的知识鉴别稀盐酸和和NaClNaCl溶液溶液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在这个环节,

8、主要以学生为在这个环节,主要以学生为主,进行分组探究实验;学生自行设计主,进行分组探究实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且在实验结束后教师按照实验方案,并且在实验结束后教师按照“安全、科学、简便、明显安全、科学、简便、明显”的标准来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设计方案评价学生的设计方案意图“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真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思思考考:稀稀盐盐酸酸中中什什么么成成分分使使得得石石蕊蕊溶溶液液变变红红?学生讨论学生讨论石蕊溶液本身含有水,因此不是石蕊溶液本身含有水,因此不是水的作用;水的作用;NaCl溶液中有溶液中有Cl,但但NaCl溶液也不能使石蕊溶液变溶液也不能使石

9、蕊溶液变色,所以也不是色,所以也不是Cl的作用,应该的作用,应该是酸中是酸中H+的作用的作用 用稀用稀H2SO4做正面证明,做正面证明,用用Na2SO4做反面证明做反面证明小结小结: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本质是因为酸溶液中的本质是因为酸溶液中H+的作用的作用稀硫酸稀硫酸硫酸钠硫酸钠 石蕊溶液石蕊溶液 环节环节2 2:猜猜它是谁:猜猜它是谁 设置游戏场景:由四名学生扮演金属王国设置游戏场景:由四名学生扮演金属王国里的铜、铁、锌、镁四名潜水运动员进行潜水里的铜、铁、锌、镁四名潜水运动员进行潜水比赛,部分学生分别扮演稀盐酸、稀硫酸游泳比赛,部分学生分别扮演稀盐酸、稀硫酸游泳池;运

10、动员进入游泳池,用肢体语言、表情、池;运动员进入游泳池,用肢体语言、表情、声音等表现比赛的过程,同组同学在纸上写出声音等表现比赛的过程,同组同学在纸上写出“运动员的姓名运动员的姓名”(金属的名称)和潜水时的(金属的名称)和潜水时的变化(化学方程式)变化(化学方程式)运动员运动员 肢体语言肢体语言表情表情变化变化名次名次铜铜摇晃摇晃 抖抖腿腿冷笑冷笑无气体产生无气体产生1铁铁耸肩耸肩 腿腿颤颤皱眉抽冷皱眉抽冷气气Fe+H2SO4=FeSO4+H2 2锌锌浑身浑身 摇摇晃晃龇牙咧嘴龇牙咧嘴Zn+H2SO4=ZnSO4+H2 3镁镁双手、紧双手、紧掐颈部掐颈部翻白眼翻白眼Mg+H2SO4=MgSO4

11、+H2 4苏霍姆林斯基说: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这个活动,设计这个活动,旨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学生才艺,张扬个性。旨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学生才艺,张扬个性。环节环节3 3:除锈专家:除锈专家 教师演示实验:用稀盐酸除铁锈教师演示实验:用稀盐酸除铁锈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力请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并且分析其中的原请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并且分析其中的原理,强调用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来理,强调用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来说明说明HCl溶液溶液 FeCl3溶液溶液 向向盛盛有有

12、一一枚枚生生锈锈的的铁铁钉钉的的试试管管中中加加入入盐盐酸酸,振振荡荡,过过会会儿儿观观察察现现象象?_._.铁锈消失,溶液变成黄色铁锈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6HCI +Fe2O3 =2FeCI33H2O红红棕色棕色 黄色黄色 联系现实生活想一想,联系现实生活想一想,哪些方面用到了与除锈相哪些方面用到了与除锈相关的知识?关的知识?环节环节4:盘点收获:盘点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自我总结酸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自我总结酸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酸的化学性质是有溶液中的酸的化学性质是有溶液中的H H+体现出来的体现出来的 1

13、.1.酸能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无色酚酞溶酸能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液遇酸不变色 2.2.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3.3.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意图意图培养学生归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纳,总结的能力能力学习反馈学习反馈 1 1、下列物质放入或通入水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下列物质放入或通入水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 ACu(OH)Cu(OH)2 2 B BNaOHNaOH C CCOCO2 2D DNaClNaCl 2 2、下列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排列顺序正确的是(、下列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排列

14、顺序正确的是()A AFeAlMgZn FeAlMgZn B BMgAlZnFe CMgAlZnFe CMgFeAlZnMgFeAlZnD DZnFeMgAlZnFeMgAl 3 3、小明同学在学习酸的性质时,他用大小、外形均相同的铝片、小明同学在学习酸的性质时,他用大小、外形均相同的铝片分别和分别和H+H+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他意外地发现:铝片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他意外地发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泡的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度。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反应现象的差异呢?小明从微观角度分速度。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反应

15、现象的差异呢?小明从微观角度分析得出,析得出,H+H+浓度相同的盐酸、硫酸中,只是所含浓度相同的盐酸、硫酸中,只是所含 不同。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不同。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ClCl-能促进铝和酸的反应,能促进铝和酸的反应,SOSO4 42-2-对反应无影响;对反应无影响;ClCl-对反应无影响,对反应无影响,SOSO4 42-2-能抑制铝和酸的反应;能抑制铝和酸的反应;ClCl-能促进铝和酸的反应,能促进铝和酸的反应,SOSO4 42-2-能抑制铝和酸的反应;能抑制铝和酸的反应;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组组别别相同的铝相同的铝片片 H+H+浓度浓度相同的相同的酸酸 反应片刻

16、反应片刻后添加某后添加某种试剂种试剂(少量)(少量)添加试添加试剂后的剂后的反应现反应现象象 结论结论 1 11g1g铝片铝片 5mL5mL盐盐酸酸 NaNa2 2SOSO4 4 无明显无明显变化变化 _和和 离子离子对反应无影响对反应无影响 2 21g1g铝片铝片 5mL5mL硫硫酸酸 NaClNaCl 明显加明显加快快 _离子对反应离子对反应有促进作用有促进作用 针对上述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针对上述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 1)请你将表格中的空格补充完整;)请你将表格中的空格补充完整;(2 2)上述猜想)上述猜想 是成立的;是成立的;(3 3)若将第)若将第2 2组实验中添加的试剂组实

17、验中添加的试剂NaClNaCl改为改为HClHCl气体,气体,能否完成探究任务?请说明原因能否完成探究任务?请说明原因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酸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一、酸与指示剂的作用一、酸与指示剂的作用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色 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二、酸与活泼金属作用二、酸与活泼金属作用 Mg+2HCl=MgCl2+H2 Zn +2HCl =ZnCl2 +H2 Fe +H2SO4 =FeSO4 +H2 结论:酸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结论:酸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 以前的金属反应,越靠前以前的金属反应,越靠前 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 三、酸

18、与金属氧化物三、酸与金属氧化物 Fe2O3+6HCl=2FeCl3+3H2O 现象:铁锈溶解,溶液变为黄色现象:铁锈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Fe2O3+3H2SO4=Fe2(SO4)3+3H2O 现象:铁锈溶解,溶液变为黄色现象:铁锈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CuO+H2SO4=CuSO4+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现象: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色 用途:酸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用途:酸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性质除锈。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性质除锈。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我这节课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我这节课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游戏能力

19、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活动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获取知识,并突破课程难过实验探究使学生获取知识,并突破课程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点,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更能联系实际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联系实际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之处:课程内容比较简单,没有面向全不足之处:课程内容比较简单,没有面向全体学生,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次理解和体学生,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次理解和掌握。掌握。v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评委老师批评、指正。v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