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必修3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82722989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必修3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人教必修3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必修3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必修3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主流思想的的演变演变u主流思想主流思想是什么是什么?它是怎样?它是怎样出现出现和和形成形成的?的?u它它怎样成为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u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演变的?的?第第 1 1 课课 第第 2 2 课课 第第 3 3、4 4 课课 总体概括总体概括中中国国传传统统文文化化主主流流思思想想的的演演变变百百家家争争鸣鸣儒儒家家思思想想的的演演变变形成原因、含义、表现与意义形成原因、含义、表现与意义诸子:诸子:百家:百家:春秋战国形成春秋战国形成汉代成为正统汉代成为正统宋明发展为理学宋明发展为理学

2、明清新发展明清新发展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和墨子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和墨子道家、法家和墨家道家、法家和墨家、儒家、儒家思想流派的形成思想流派的形成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程颢、程颐和朱熹的程朱理学程颢、程颐和朱熹的程朱理学陆九渊、王阳明的陆王心学陆九渊、王阳明的陆王心学李贽的反正统思想,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李贽的反正统思想,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关于经世致用的主张和对君主专制的批判羲关于经世致用的主张和对君主专制的批判“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形成原因形成原因:经经 济:济:政政 治

3、:治:阶级关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思想文化: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兴起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兴起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兴起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兴起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分封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分封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分封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分封制崩溃制崩溃制崩溃制崩溃从从从从“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到到到到“学在民间学在民间学在民间学在民间”,私学,私学,私学,私学兴盛兴盛兴盛兴盛“士士士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一、一、“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局面的形成“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含义含义:百家争鸣意义:百家争鸣意义:(1

4、)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1)儒家)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政治理想和道 德准则德准则2)道家)道家学说构成了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哲学基础3)法家)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政治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政治家改革图治改革图治理论武器。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精神。(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3 3)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道道 家家

5、老子老子 哲学思想哲学思想 :“道道”是万物本源是万物本源 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政治主张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小国寡民”庄子庄子把世间万物看作相对把世间万物看作相对放弃一切大小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得自由放弃一切大小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得自由 战国时期,道家学说中又产生了追求治身战国时期,道家学说中又产生了追求治身(养生养生)和和治国的治国的黄帝之学黄帝之学,倡导,倡导“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的的“积极无为积极无为”的哲学观。它与老子的说统称的哲学观。它与老子的说统称黄老之学黄老之学。黄老思想黄老思想是西汉前期是

6、西汉前期(汉高祖到汉武帝时汉高祖到汉武帝时)政治上的政治上的指导思想,是休养生息政策的思想基础。指导思想,是休养生息政策的思想基础。黄老政治黄老政治使西汉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但不能适应强使西汉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但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化中央集权的需要。思想主张:思想主张:思想主张:思想主张:发展趋势:发展趋势:发展趋势:发展趋势:作作作作 用(贡献)用(贡献)用(贡献)用(贡献)两汉以后两汉以后两汉以后两汉以后,独立体系逐渐消失独立体系逐渐消失独立体系逐渐消失独立体系逐渐消失,被儒家吸收被儒家吸收被儒家吸收被儒家吸收 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建立和秦始皇

7、统一全国奠定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理论基础理论基础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法家法家:韩非子(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韩非子(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主张主张“法治法治”,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主张“法法”“术(权术)术(权术)”“势(权威)势(权威)”相结合,建立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主张变法革新。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主张变法革新。兼爱、兼爱、兼爱、兼爱、非攻、尚贤、节用非攻、尚贤、节用非攻、尚贤、节用非攻、尚贤、节用思想思想思想思想主张主张主张主张墨家墨家:墨

8、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地位及原因:地位及原因:一度成为战国时期显学;一度成为战国时期显学;战国时生产力发展和封建生产方式确立,出现大量小生产者战国时生产力发展和封建生产方式确立,出现大量小生产者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他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环境来发展生产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他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环境来发展生产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领域领域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思思思思想想想想学学学学说说说说政治政治政治政治思想思想思想思想教育教育教育教育思想思想思想思想 文化贡献文化贡献文化贡献文化贡献 儒家儒家 、孔子、孔子“仁仁仁仁”(核心)、(核心)、(核心)、(核心)

9、、“礼礼礼礼”、“为政为政为政为政以德以德以德以德”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优则仕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优则仕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优则仕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优则仕创办私学创办私学创办私学创办私学;整理文化典籍,儒家六经整理文化典籍,儒家六经整理文化典籍,儒家六经整理文化典籍,儒家六经2 2、孟子、孟子 “仁政仁政”学说学说 伦伦 理理 观:观:性善论性善论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 3、荀子、荀子3 3 3 3)性恶论)性恶论)性恶论)性恶论 2 2 2 2)“君舟民水君舟民水君舟民水君舟民水”1 1)施政用施政用施政用施政用“仁义仁

10、义仁义仁义”和和和和“王道王道王道王道”,以德服,以德服,以德服,以德服人人人人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孔子孔子孟子孟子荀子荀子同同仁的仁的思想思想民本民本思想思想异异人性论人性论爱人爱人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性相近性相近仁政仁政仁义仁义民贵君轻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君舟民水性善论性善论性恶论性恶论战国后期,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战国后期,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联系联系:三者有互补性,发展中表现出融合趋势。战国时荀子综三者有互补性,发展中表现出融合趋势。战国时荀子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

11、适应社会的需要。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法为辅助,会的需要。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法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统治思想基本格局。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统治思想基本格局。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小结:小结:儒家提倡儒家提倡仁治仁治,强化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宜,强化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宜用儒家路线。用儒家路线。法家提倡法家提倡法治法治。在动荡年代宜用,实行全国大一统,法家。在动荡年代宜用,实行全国大一统,法家路线能收到奇效。路线能收到奇效。道家提倡道家提倡“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

12、息,恢复和发。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路线为宜展生产,以道家路线为宜1.背景:背景:西汉: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西汉: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1)汉初汉初“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思想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思想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2 2)社会形势(社会形势(王国问题王国问题、匈奴匈奴、土地兼并土地兼并)的的发展需要发展需要有为的统治思想有为的统治思想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 (3 3)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 (1)“(1)“(1)“(1)“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

13、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2)“(2)“(2)“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人天人天人天人感应感应感应感应”加强君权的需要加强君权的需要加强君权的需要加强君权的需要(3)“(3)“(3)“(3)“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的伦理道德的伦理道德的伦理道德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2.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糅合道家阴阳五行家)(糅合道家阴阳五行家)3.汉武帝的尊儒措施:汉武帝的尊儒措施:全面肯定董仲舒新儒学思想

14、,全面肯定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用儒学家参政。起用儒学家参政。兴办太学兴办太学(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建立地方教育系统。5.5.影响:影响:4.实质:实质:文化专制文化专制(2)儒学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儒学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正统思想,逐渐,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主流。(1)适应了西汉加强西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适应了西汉加强西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儒学的新发展儒学的新发展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 理学的两大流派: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

15、:理学兴起的原因理学兴起的原因()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佛、道佛、道冲击冲击)。()一些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的活动()一些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的活动 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含义:儒道佛的融合,形成以含义:儒道佛的融合,形成以含义:儒道佛的融合,形成以含义:儒道佛的融合,形成以“天理天理天理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为核心的新儒学为核心的新儒学为核心的新儒学主要思想主要思想“理理理理”是万物的本原是万物的本原是万物的本原是万物的本原,“理理理理”体现体现体现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在社会上是儒家在社会上是儒家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伦理道德伦理道德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三

16、纲五常)(三纲五常),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方法论:方法论:方法论:方法论:“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格物致知”道德修养提倡道德修养提倡道德修养提倡道德修养提倡“存天理存天理存天理存天理,灭人欲灭人欲灭人欲灭人欲”历史地位:历史地位:南宋成为南宋成为官方正统儒学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影响后世,还远及,还远及日本、朝鲜和欧洲,形成日本、朝鲜和欧洲,形成“朱子学朱子学”学派。学派。心学的心学的开创者开创者;主张主张陆陆王王心心学学陆九渊:陆九渊:陆九渊:陆九渊:王守仁:王守仁:王守仁:王守仁:主张主张心学的心学的集大成者集大成者、

17、“心即理也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便是宇宙”。、通过、通过内心反省内心反省以求理以求理。、“致良知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就是理。天理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同同同同学派学派学派学派儒学的表现形式儒学的表现形式(理学理学)内容内容目的目的目的目的影响影响都强调意识(理,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都强调意识(理,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都强调意识(理,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都强调意

18、识(理,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思想;思想;思想;思想;都要求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维护专都要求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维护专都要求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维护专都要求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维护专制统治,制统治,制统治,制统治,扼杀人们的欲求扼杀人们的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有助于专制统治,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异异认识认识认识认识“理理理理”实现实现实现实现“理理理理”哲学范畴哲学范畴哲学范畴哲学范畴理是外在的,独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存在的;立于人存在的;理是内在的理是

19、内在的理是内在的理是内在的“心心心心”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内心反省内心反省客观客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主观主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消极: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宋明理学)(宋明理学)评价:评价:积极: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塑造中华民族性格重视主观意志力量;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凸显人性的庄严 (长幼有序,怜长幼有序,怜贫恤寡,勤俭节约,恪守本分等)贫恤寡,勤俭节约,恪守本分等)明

20、清思想活跃原因明清思想活跃原因(背景背景)1 1、政治、政治、政治、政治-阶级矛盾(阶级矛盾(阶级矛盾(阶级矛盾(君主专制强化君主专制强化君主专制强化君主专制强化)和民族)和民族)和民族)和民族矛盾尖锐矛盾尖锐矛盾尖锐矛盾尖锐,封建制度陷入危机封建制度陷入危机封建制度陷入危机封建制度陷入危机2 2、经济、经济、经济、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展展展(根源根源根源根源)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异端思想家李贽:异端思想家李贽:主主 张张:)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和战斗精

21、神)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和战斗精神)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和战斗精神)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和战斗精神)有力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有力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有力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有力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主思想的产生主思想的产生主思想的产生破除孔子的迷信,批判孔孟学说的标准;破除孔子的迷信,批判孔孟学说的标准;批判男尊女卑封建礼教,倡男女平等;批判男尊女卑封建礼教,倡男女平等;赞扬历史上赞扬历史上“异端异端”行为(改革、起义、)。行为

22、(改革、起义、)。评评 价:价:政治政治经济经济思想思想共同共同思想思想黄宗羲黄宗羲顾炎武顾炎武王夫之王夫之反对君主专制反对君主专制重视工商业,重视工商业,提倡提倡“经世致经世致用用”批判继承儒学批判继承儒学,构构筑具时代特色的筑具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新思想体系激烈批判封激烈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建专制制度保保天下者,天下者,匹夫之贱,匹夫之贱,与有责焉与有责焉天下土地不能天下土地不能为帝王私有,为帝王私有,耕者有其田耕者有其田“工、商、皆工、商、皆民生之本民生之本”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继承继承“民本民本”思想,批判思想,批判“君为臣纲君为臣纲”反对不切实际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提的学风,

23、提倡实践,求真倡实践,求真建立唯物主义体系建立唯物主义体系应运而生应运而生蔚然大宗蔚然大宗冷落冷落冷落冷落春秋春秋 儒家思想演变线索儒家思想演变线索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正统思想正统思想遭到打击遭到打击西汉武帝西汉武帝秦朝秦朝战国战国宋明宋明面临挑战面临挑战隋唐隋唐新发展新发展明清之际明清之际新体系新体系理学理学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思想体系 总体概括总体概括中中国国传传统统文文化化主主流流思思想想的的演演变变百百家家争争鸣鸣儒儒家家思思想想的的演演变变形成原因、含义、表现与意义形成原因、含义、表现与意义诸子:诸子:百家:百家:春秋战国形成春秋战

24、国形成汉代成为正统汉代成为正统宋明发展为理学宋明发展为理学明清新发展明清新发展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和墨子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和墨子道家、法家和墨家道家、法家和墨家、儒家、儒家思想流派的形成思想流派的形成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程颢、程颐和朱熹的程朱理学程颢、程颐和朱熹的程朱理学陆九渊、王阳明的陆王心学陆九渊、王阳明的陆王心学李贽的反正统思想,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李贽的反正统思想,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关于经世致用的主张和对君主专制的批判羲关于经世致用的主张和对君主专制的批判“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

25、成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vA经济上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vB政治上周王室衰微vC“士”阶层崛起和重用vD“学在民间”2孔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vA“仁政”的主张vB爱惜民力的主张vC“克己复礼”的主张vD“仁义”和“王道”的主张3电视连续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朱元璋大肆删减孟子一书的镜头。孟子一书被朱元璋删减的内容最有可能是vA“人性本善”说vB“民贵君轻”说vC“先义后利”说vD“浩然之气”说4、有的学者将战国于春秋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26、“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这些流派按顺序应是()vA儒、道、墨、法vB道、法、儒、墨vC法、儒、道、墨vD道、法、墨、儒5、十七大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下列儒家经典名句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的价值取向的是()尚书泰誓:“惟人万物之灵。”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vA.B.vC.D.6、在山东曲阜的游玩中,导游在一处名为

27、“杏亭”的景点旁讲解道:“春秋年间,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旅客立刻想到此人的政治主张是()vA“是非之心,人皆有之”v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vC“为政以德,节用爱民”vD“水则载舟,水亦覆舟”7“兼相爱,交相利”;“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明主峭其法而严刑”。上述言论体现了哪些学派的观点?儒家法家道家墨家vAvBvCvD8、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vA己

28、所不欲,勿施于人v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v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vD有教无类9、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长期周游列国,均遭冷遇,终其一生其学说也未能得到当时统治者的采用。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vA.无为而治的思想不能够被新兴地主阶级所采纳vB.他的学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vC.孔子主张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不符合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vD.孔子一生主要致力于教育事业,对传播他的思想不感兴趣10、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rivercancarryaboat,yet,itcanturntheboatoveraswell,,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作舟和水,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

29、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正确的回答是()vA.LiErvB.ZhuangZhouvC.MengKevD.Xunkuang11史载汉初曹参为相时,任官选用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而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一概不用;省事节用,量刑从宽;对下属不苛察细过,虚怀自持。这种施政思想符合vA儒家学说vB墨家学说vC法家学说vD道家学说1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v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vB.正统的孔孟学说v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vD.儒家学说与权术13、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vA

30、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v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v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v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14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孔子的“礼”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宗法制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vAvBvCvD15、从汉武帝起成为国家规定教科书的儒家经典“五经”是指vA诗书礼易春秋vB尚书书礼易春秋vC诗春秋繁露礼易春秋vD尚书春秋繁露礼易春秋16、朱熹一生著书很多,最为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这里的“四书”指的是()v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vB诗书礼春秋vC大学春秋论语孟子vD孟子中庸书春秋17、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

31、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vA孔子vB程颢vC朱熹vD王阳明18、“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vA心外无物vB心即理也vC格物致知vD致良知19、“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其上联的“朱子高于孔子”的本义是人的眼珠子在位置上比鼻孔高,其喻意的最佳解释是()vA朱熹继承和发

32、展了儒家学说vB与孔子相比朱熹的学说更科学v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vD朱熹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20、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vA.“仁政”学说vB.“天人感应”学说vC宋明理学思想vD.“经世致用”思想21、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v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v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v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v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22、清朝乾隆时期出版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vA李贽vB黄宗羲vC顾炎武vD王夫之23梁

33、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崇。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vA日知录vB明夷待访录vC变法通议vD天下郡国利病书24最近有人在网上发表了程朱理学流毒无穷一文,认为中国最大的悲哀在于出现了朱熹和二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vA.评论着眼于程朱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压抑人的个性发展vB.此说法有失偏颇,没有辩证地客观评价程朱思想vC.我们应批判地继承程朱理学思想vD.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程朱理学不能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25、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历史条件下的

34、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最近,由此形成的思想是()vA经世致用思想vB民贵君轻思想vC自由平等思想vD民主共和思想v26、阅读下列材料:v材料一材料一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v材料二材料二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

35、理,而归于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荀子v材料三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v请回答:v(1)比较材料一、材料二中孟子和荀子观点的不同之处。v(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麦迪逊和荀子观点的共同之处。v(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性的看法和治理国家、规范社会的见解。v不同:v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统治者应该推行仁政;v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统治者应该礼法并重同:都认为人性有追求个人私利的一面;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约束、引导。v认识:人性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追求私利(自私)一面;v见解:通过教化宏扬善良、人道,使人向善;通过法制去恶从善,保护公众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