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满井游记.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82720337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9 满井游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9 满井游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9 满井游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9 满井游记.ppt(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2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过程与方法1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风格。2体会本文拟人、比喻等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北方早春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重点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漫长的严冬之后,我们终于盼来了温暖的春天。昨日的一场小雨,让我们想起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你能给大家描

2、绘一下你眼中或心中的春之美景吗?(生答略)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脚步到北京郊外满井去走一走,看一看,领略一下那时那地的春之美景吧!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现在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合称“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创始人。作品风格直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亦有所批判。作品有袁中郎全集。1写作背景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恼,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

3、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作者于万历二十七年二月二十二日游满井,写了这篇满井游记。2“公安派”简介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15601600年)、袁宏道(15681610年)、袁中道(15701623年)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1教学播放课文朗读磁带,学生初步感知课文。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3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文意。这是一篇写景小品,文章以清新的笔调写出北京近郊早春时节的秀美景色。第1自然段写城中“余寒景象”,写了欲游不能的苦恼。第2自然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郊游的所见所感。先交代出游日

4、期、天气、同行人物及出游路线;接着写满井春色,先总写满井全景轮廓,后分写山、水、柳条、麦田、游人、鸟、鱼,并点明文章主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第3自然段交代出游缘由及作记时间,结束全文。1一词多义。(1)时:冻风时(经常)作于时(这时)冰皮始解(2)始:冰皮始(开始)解始(才)知郊田之外未始(未尝)无春髻鬟之始(刚刚)掠(3)乍:波色乍(开始)明冷光之乍(突然)出于匣也(4)得:欲出不得(能够)悠然自得(得意、满足)(5)然:晶晶然(的样子)然(然而)徒步则汗出浃背2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作动词:泉(用泉水煮)而茗(喝茶)者,罍(端着酒杯)而歌者,红装(穿着艳装)而蹇(骑

5、着驴)者(2)动词的使动用法:作则飞(使飞)沙走(使走)砾3难句翻译。(1)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词类活用)游人虽然还不算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倒装句、主旨句)(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3)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大概说是不能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的,流连忘返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只这个官儿罢了。4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5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

6、第1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作用是: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作了铺垫。6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春天景色?(共四个方面。首写春水:如镜出画;次写春山:如倩女梳妆;再写春柳:柔梢披风;最后写春苗:浅鬣寸许。山好、水好、万物美好。7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笼之鹄”;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的特征,

7、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图画。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写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8作者抓住了这些事物怎样的特点?水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光明丽的特点。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掠也。则写出了春山的清新可人、娟净明媚。柳柳条将寸许。则写出了春天柳条的柔软与麦苗破土初生而又整齐喜人的情景。9第3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了上述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从这次出游他认识到城居时所以不知有

8、春,是因为自己“局促一室之内”,而实际上春已降临人间。这是思想境界升华的表现。这就表明: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地摆脱某种限制,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借鉴,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10作者由游满井春色,归纳出什么样的感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表现了他厌弃喧嚣尘俗的城市生活,寄意山川草木的潇洒情怀。11本文哪些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如写水,“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写柳条为“将舒未舒,柔梢披风”,笔法极为简练

9、,却又鲜明如画。12文中哪些句子运用了比喻?请画出来,品味其表达效果。作者将初春旷野中的自己比作“脱笼之鹄”,表现自己从局促小屋投身到大自然怀抱的欣喜、舒朗的心情。“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明镜比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妆倩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写出了春山的“鲜妍明媚”,生动而又传神。如“麦田浅鬣寸许”,以兽颈之毛比喻返青还没有长高的麦苗,简明而又形象。这些比喻,新奇、形象、生动,读来妙趣横生。13文中运用拟人修辞的句子有哪些?仔细体会其表达效果。如写鱼鸟,说它们悠然自得,洋溢着喜气,这样写,增加了景物的动感或“灵气”

10、,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14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重在抒写“性灵”。文章开篇写城内的枯燥局促,与城外春色春意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得出结论“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反映了作者对城市、官场的厌弃和投身于大自然怀抱的欣喜之情,暗含着“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式的人生哲理。结尾“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表明自己和庸俗之人的区别。“不能以游堕事”是对那些热衷仕途功名的官僚而言的。至于作者本人,本无意于在政治上进取,何况他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教官,当然可以“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惟此官也”,有不虚此行的满足心情,既是自嘲,也是自傲。

11、他在官场感到孤独,大自然给他以慰藉,山水鱼鸟都成了他的知己。所以,这篇山水游记,与其说描绘满井一带的二月春色,还不如说作者借游春在抒写性灵,反映了他对官场和对大自然、人生的态度。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城中“余寒犹厉”的景象。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满井春色及郊游所感。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议论,再次表明作者寄情山水的兴趣。1白描的笔法。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如写水为“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写柳条为“将舒未舒,柔梢披风”。这种表现方法,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却鲜明如画。2抓住特征,细腻地描摹勾勒早春的美好景致。满井游记选取了初春特征性景物,细

12、腻描写满井早春的景色,勾画出一片生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有声有色,色彩浓淡相宜,形态各异,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之情,情感与景致达到了完美统一。3先总后分,写景富有层次。作者写满井郊外春景层次分明,先总写春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然后依次写了水、山、柳条、麦田等景物;再由景及人,描写了形态各异的游人;最后写了“皆有喜气”的鱼和鸟。富有层次的景物描写营造了物我交融、情趣盎然的画卷。满井游记是文言文单元的一篇游记。本文描写了早春二月作者游览京郊满井以及作者出游时喜悦的心情,既做到传山水景物之神,又处处洋溢着作者悠然神往的情感,可以说是游记的典范。本文文字简练,描写生动,尤其是独特的比喻,更为文章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关于文言文的教学,我个人认为既要选择性地继承传统的教学方法,又要有所创新。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读、议、析。在读中训练语感,培养语感后再议,在议中分析,逐层深入。我在上课过程中能够自如地引导学生,与学生深入交谈,学生又能够有自己的不同见解并愿意拿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交流,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本课教学效果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