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5章第3课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湘教版湖南专用).ppt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82664387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5章第3课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湘教版湖南专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5章第3课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湘教版湖南专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5章第3课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湘教版湖南专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5章第3课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湘教版湖南专用).ppt(4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第第3课课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动的影响必修必修考点1 自自然然资资源源与与人人类类社社会会的的关关系系及及其其对对社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化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化【真题1】(2011江苏)下图1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2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项选择)(1)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2)

2、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A建设用地增加 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D未利用地增加BCAC【思维过程】第(1)题,读图可得结论,20002007年耕地面积持续减少。2003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逐渐减慢。第(2)题,种植粮食的用地也属于耕地的范畴,故排除B项;未利用土地不会增加,故D项错误;目前,造成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建设用地增加,以及生态退耕。我国(人均)耕地减少的原因及对策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原因:生态退耕(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国民经济建设(道路、城市、工矿、乡村等)占用耕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耕地退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3、自然灾害等导致耕地减少;我国宜农荒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我国人口数量增长量大。(人均耕地减少的原因就要加上这一点)我国(人均)耕地减少的原因及对策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对策:禁止盲目扩大建筑用地规模、滥占耕地(或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少占农田;注意培肥,提高耕地质量,防治土地退化;大力开展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减少灾毁耕地的数量;积极开展土地复垦工作;积极稳妥开发宜农荒地。1主要能源资源分布(见下表)考点2主要能源资源分布与我国能源问题主要能源资源分布与我国能源问题能源主要特点煤炭 非可再生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和利用难度不大,发热量和燃烧效率不高,输

4、送和使用方便,灰渣、粉尘多,易污染环境石油 非可再生资源;发热量高,开采、运输、使用方便,属于高质量的能源;会产生污染(纵向续表)能源主要特点水能 可再生资源;不污染环境,为清洁能源太阳能 能量比较分散;投资大、效率低、占地广、储能难,但利用前景广阔核能 能量集中、巨大、地区适应性强;运转费用低,收益大;但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横向续表)能源分布世界中国煤炭 北半球的亚洲和欧洲、美国和加拿大、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南非 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以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自治区分布较为丰富石油 中东波斯湾地区、拉美的委内瑞拉和墨西哥、非洲的利比亚和埃及、俄罗斯、亚洲的中国和印尼、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

5、西欧的北海地区 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地区和新疆能源分布世界中国水能 世界水能丰富的国家依次为中国、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等 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长江三峡、珠江中上游)和西北黄河上游地区太阳能 沙漠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美国的西部沙漠、澳大利亚的西部沙漠地区 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西藏南部一线以西、以北地区核能 铀矿资源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南非。美国核发电量最多,法国核电比重最大 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有秦山一期、二期、三期和大亚湾、岭澳、田湾核电站,在建的有三门、阳江、海阳、红沿河等2目前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我国经济发

6、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我国高能耗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缺少完备的石油储备体系。解决措施:采取多元化进口石油战略;建立完备的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提高能源产量;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川气东输等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实现产业升级。【真题2】(2010江苏)图1为1990年和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图2为2006年各地区原油生产、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回答问题。(1)图1

7、所列国家中,与1990年相比,2006年新增的石油进口国中比重最大的三个国家依次是_、_和_。(2)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应采取哪些措施?国外方面:_。国内方面:_。(3)读图2,原油生产比重明显大于原油加工比重的地区有_,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原油加工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_,华东地区原油加工、乙烯生产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_。【思维过程】第(1)题,对比分析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中内外圈各国的进口比重较易解答。第(2)题,石油供应安全主要从开辟石油来源渠道和建设石油储备基地两大角度分析。第(3)题,对比分析图中柱状高低及折线状况较易解答本题。注意图示图例代表的内容。答案:(1)沙特阿拉伯安哥拉俄罗

8、斯(2)拓展石油供应渠道(来源地多元化);保障石油运输安全(运输方式多样化)加强石油勘探开发;建立石油储备基地(3)西北、华北、东北原料市场 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及主要对策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及主要对策问题: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资源相对短缺制约了能源产业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利于环境保护;能源技术相对落后影响了能源供给能力的提高;国际能源市场变化对我国能源供应的影响较大。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主要对策:全面推进能源节约;努力增加国内能源供应;切实加强能源安全生产;不断提高能源技术水平;进一步扩大国际能源合作;加快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和加强能源法制建设。(

9、2011益阳一中月考)下图是“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说法与上图所反映的能源消费构成变化一致的是()A从1890年开始,煤炭的比重不断下降 B大约在19世纪80年代进入煤炭时代 C世界能源利用多样化时代结束于1950年 D图中的五类能源均由太阳能转化而来2.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原因是()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B各类能源蕴藏量的变化 C消费方式的变化 D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BA【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煤炭的比重不断下降是在1910年以后,世界能源利用多样化时代到现在都还在延续,能源资源中的其他能源包括地热能、潮汐能等,可能是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也可能是来自

10、天体引潮力。所以正确的是B项。第2题,自然资源(包括能源资源)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们对能源的认识往往是不同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发利用的能源的种类和数量会不断的增加,能源消费构成随之不断变化。(2011青州市高三月考)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34题。3.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广东省以煤炭最小 福建省以薪柴最大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A B C D4.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发展沼气 开采小煤窑利用太阳能 种植薪柴林 A B C DAB【解析】解答本题组

11、的关键是能从图中获取有效地理信息。据图可知,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广东省秸秆最大、煤炭最小;福建省薪柴最大、秸秆最小;江苏省秸秆最大、薪柴最小;北京煤炭最大、薪柴最小。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必须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2012皖南八校高三月考)读下图回答56题。5.目前全球共有30余个国家拥有核电站,总数为400余座,下列关于核电站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B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沿岸 C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D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C6.日本核电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缺乏靠近核燃料地,运费低核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技术发达,

12、核电技术成熟 A B C DD【解析】世界核电站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达国家。核燃料能量集中,运量小,运费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核泄漏之后可能造成严重污染。所以日本大力发展核能的原因是常规能源短缺,而核电技术成熟。7.(2011四川)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因而,太阳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据测算,全球可开发风能总量比水能总量大十倍。我国沿海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1)请回答下图中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烧化石

13、能源对人体健康危害的过程,以反映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酸化;呼吸。材料二材料二亚马孙河河口位置图。(2)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据材料二,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答:河口为三角形(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东北信风(或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3)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答: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纬度低,热带气旋活动频繁;滨海地区昼夜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昼夜更替的风(或海陆风);下垫面平坦(海面平滑),阻力(摩擦力)小,对风力削弱作用小。因此,风能资源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