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公差极限与配合.ppt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82660932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8.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何公差极限与配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几何公差极限与配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几何公差极限与配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何公差极限与配合.ppt(10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GPS)新标准宣贯新标准宣贯(几何公差、极限与配合等)宣贯重点:公差、配合的概念及宣贯重点:公差、配合的概念及其在零件图上的标注方法其在零件图上的标注方法 国家新近颁布的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等系列新标准,都是我们机械行业中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重要技术基础标准。我国在“十五”期间,科技部就提出了“人才、专利、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并首次将标准化科学研究纳入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设立了技术标准专项。“谁占有了标准,谁就会赢得市场。”企业在通过高科技手段提高竞争力的同时

2、,必须依靠标准化作为整体工程实施的可靠保证。特别要注意的是,采用国际标准是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基础之一,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可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交流,增强各国间相互理解和认可,而且是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的一种有效途径。新标准宣贯的目的、意义产品几何技术规范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GPS)基础标准通用标准综合标准补充标准综合标准给出综合概念和规则,涉及或影响所有几何特征标准链的全部链环的标准。在GPS标准体系中起着统一各GPS通用标准链和GPS补充标准链技术规范的作用。基础标准确定GPS的基本原则和体现体系框架及结构的标准,是协调和规划GPS体系中各标准的依据。在GPS体系中,GPS基

3、础标准是其他三类标准的基础。补充标准基于制造工艺和要素本身的类型,对GPS通用标准中各要素在特定范畴的补充规定。通用标准GPS标准的主体,为各种类型的几何特征建立了从图样标注、公差定义和检验要求到检验设备的计量校准等方面的规范。术语和定义总体规范总体规范1、GB/Z 203082006几何要素几何要素1、GB/T 18780.1-20022、GB/T 18780.2-2003几何公差几何公差1、GB/T 118220082、GB/T 42492009 3、GB/T 166712009 4、GB/T 195820045、GB/T 11841996 极限与配合极限与配合1、GB/T 1800.12

4、0092、GB/T 1800.220093、GB/T 180120094、GB/T 180320035、GB/T 18042000产品几何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技术规范(GPSGPS)GB/Z 20308-2006GB/Z 20308-2006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总 体 规 划2006-07-19发布GPS标准理论GPS是什么?它是针对所有产品在几何特征方面建立的一个几何技术标准体系.它覆盖了从宏观到微观的产品几何特征,涉及产品开发、设计、制造、验收、使用以及维修、报废等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新一代GPS的功效1、按照ISO/TC 213的估算:新一代GPS可以减少10%设计中几何规范的修订成

5、本,节约20%制造过程中材料的浪费,节约20%检测过程中仪器、测量与评估的成本,缩短30%产品开发的周期。2、可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交流,增强各国间相互理解和认可。新一代GPS的重要性它是国际上近年才提出的、正在研究与发展中的、引领世界制造业前进方向的、基础性的新型国际标准体系,是实现数字化制造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关键。GPSGPS总体规划(GPS矩阵模型)GPS通用标准矩阵简图表A.1 现行GPS国家标准在GPS矩阵模型中的分布即公差设计的规范过程和误差评定的检验认证过程相对应,把计量检验和设计规范集成在一起,以保证设计功能的实现和计量检定、校准及测量结果量值的可溯源性。对偶性原则(Duali

6、tyDuality principleprinciple)强调了计量检验工作是整个工业企业素质和管理现代化的最基本条件。凭数据指挥生产,监控企业,检验成品,产品质量才能真正得到保证。【几何要素几何要素】GB/T 18780.1-2002 GB/T 18780.1-2002 idtidt ISO 14660-1 ISO 14660-1:19991999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几何要素 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定义 GB/T 18780.2-2003/ISO 14660-2GB/T 18780.2-2003/ISO 14660-2:19991999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几何要素 第2部分:

7、圆柱面和圆锥面的提取中心线、平行平面的提取中心面、提取要素的局部尺寸【要素要素】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尺寸要素尺寸要素】由一定大小的线性尺寸或角度尺寸确定的几何形状术语和定义组成要素组成要素(轮廓要素)轮廓要素)面或面上的线面或面上的线l公称组成要素 由技术制图或其他方法确定的理论正确的组成要素。l实际(组成)要素(2.4 工件实际表面)实际存在并将整个工件与周围介质分隔的要素。l提取组成要素 按规定的方法,由实际(组成)要素提取有限数目的点所形成的实际组成要素的近似替代。l拟合组成要素 按规定的方法,由提取组成要素形成的并具有理想形状的组成要素。术语和定义导出要素导出要素 (中心要素

8、)中心要素)由一个或几个组成要素(轮廓由一个或几个组成要素(轮廓要素)得到的中心点、中心线或中心面。要素)得到的中心点、中心线或中心面。l公称导出要素 由一个或几个公称组成要素导出的中心点、轴线或中心平面。l提取导出要素 由一个或几个提取组成要素导出的中心点、中心线或中心面。l拟合导出要素 由一个或几个拟合组成要素导出的中心点、轴线或中心平面。术语和定义圆柱面要素圆锥面要素两反向平行平面要素【几何公差几何公差的常用国家标准的常用国家标准】1.GB/T 118220082.GB/T 42492009 3.GB/T 166712009 4.GB/T 195820045.GB/T 11841996

9、GB/T 1182-2008/ISO 1101:2004GB/T 1182-2008/ISO 1101:2004代替GB/T 1182-1996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2008-02-28发布 2008-08-01实施新旧标准对比【GB/T 1182-2008】GB/T 1182-2008GB/T 1182-2008GB/T 1182-1996GB/T 1182-1996中心要素中心要素轮廓要素轮廓要素测得要素测得要素导出要素导出要素组成要素组成要素提取要素提取要素形状和位置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 通则、定义、符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号和图样表示法形状

10、和位置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产品几何技术规范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GPS)几何公差几何公差 形状、方向、位置和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跳动公差 标注标注几何公差几何公差标准名称术语新旧标准对比【续】GB/T 1182-2008GB/T 1182-2008GB/T 1182-1996GB/T 1182-1996形状、轮廓、定向、形状、轮廓、定向、定位、跳动定位、跳动(共(共1414种)种)无无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动(共(共1919种)种)表表2 2中中增加增加:公共公差:公共公差带带CZCZ、小径、小径LDLD、大径、大径MDMD、中径(节径)、中径(节径)PDPD、线

11、、线要素要素LELE、不凸起、不凸起NCNC、任、任意横截面意横截面ACSACS等符号等符号原第原第3.73.7条条形状形状误差的评定误差的评定公差带形式(公差带形式(9 9种)种)移至附录移至附录B B公差带形状(公差带形状(7 7种)种)基准符号公差类型公差带形状两等距线和两平行直线合一,两等距面和两平行平面合一在方向公差和位置公差中均列入线、面轮廓度;同轴度和同心度分别列出新旧标准对比【续】GB/T 1182-2008GB/T 1182-2008GB/T 1182-1996GB/T 1182-1996无无无无增加增加了了“废止的标废止的标注方法注方法”作为附录作为附录A A列出本标准列出

12、本标准“在在GPSGPS矩阵模式中的位矩阵模式中的位置置”作为附录作为附录c ceqveqv(等效采用,相等效采用,相当于当于MOD)MOD)原附录原附录A A形位公差形位公差标注符号的比例和尺标注符号的比例和尺寸寸IDTIDT(等同采用)(等同采用)无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几何公差的几何特征符号(5)几何公差的附加符号(5)l按几何公差国家标准的规定,在图样上标注几何公差时,应采用代号标注。l无法采用代号标注时,允许在技术条件中用文字加以说明l几何公差的代号包括:几何公差项目的符号、框格、指引线、公差数值、基准符号以及其它有关符号。几何公差带的标注6.1 用公差框格标注几何公差时,公差要求注写在

13、划分成两格或多格的矩形框格内。各格从左至右顺序标注以下内容(见图1-图5)几何特征符号;公差值,以线性尺寸单位表示的量值。如果公差带为圆形或圆柱形,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如果公差带为圆球形,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SS”;基准,用一个字母表示单个基准或用几个字母表示基准体系或公共基准。公差框格(6)6.2 当某项公差应用于几个相同要素时,应在公差框格的上方、被测要素的尺寸之前注明要素的个数,并在两者之间加上符号。当某项公差应用于几个相同要素时,应在公差框格的上方注明表示要素个数的数字及符号“”(图)。若被测要素为尺寸要素,则还应在符号“”后加注被测要素的尺寸(图)。公差框格(6)6.3 如果需要

14、限制被测要素在公差带内的形状,应在公差框格的下方注明。公差框格(6)6.4 如果需要就某个要素给出几种几何特征的公差,可将一个公差框格放在另一个的下面。公差框格(6)用指引线连接被测要素和公差框格。指引线引自框格的任意一侧,终端带一箭头。被测要素(7)当公差涉及轮廓线或轮廓面轮廓线或轮廓面时,箭头指向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应与尺寸线明显错开)。箭头也可指向引出线的水平线,引出线引自被测面。被测要素(7)当公差涉及要素的中心线、中心面或中心点中心线、中心面或中心点时,箭头应位于相应尺寸线的延长线上。被测要素(7)被测要素错误标注示例(圆度)被测要素错误标注示例(圆柱度)被测要素错误标注示例(

15、圆跳动)径向圆跳动公差被测要素错误标注示例(圆跳动)【续】轴向圆跳动公差斜向圆跳动公差给定方向的斜向圆跳动公差000被测要素错误标注示例(同心度和同轴度)点的同心度公差轴线的同轴度公差被测要素错误标注示例(对称度)注意:无论基准符号在图样上的方向如何,圆圈内的字注意:无论基准符号在图样上的方向如何,圆圈内的字母都要水平书写。母都要水平书写。基 准附录A_废止的标注方法注注:当公差涉及要素的中心线、中心面或中心点时,箭头应位于相应尺寸线的延长线上。附录A_废止的标注方法【续】附录A_废止的标注方法【续】注注:用指引线直接连接公差框格和基准要素的方法,由本标准9.3所示标注方法替代。附录A_废止的

16、标注方法【续】注:对若干个被测要素分别给出相同的公差带时,可按图25所示标注。附录A_废止的标注方法【续】注:若干个分离要素给出单一公差带时,可按图26表示。GB/T 4249-2009GB/T 4249-2009代替GB/T 4249-1996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公 差 原 则2009-03-16发布 2009-11-01实施l本标准规定了确定尺寸(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l本标准适用于技术制图和有关文件中所标准的尺寸、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以确定零件要素的大小、形状、方向和位置特征。范围新旧标准对比【GB/T 4249-2009】GB/T 4249-200

17、9GB/T 4249-2009GB/T 4249-1996GB/T 4249-1996无无无无形状和位置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增加增加现行现行GPSGPS标准的标准的新概念新概念增加增加附录附录A A在在GPSGPS矩矩阵模型中的位置阵模型中的位置几何公差几何公差无无无无增加增加最大实体边界、最大实体边界、最小实体边界、包容最小实体边界、包容要求的定义要求的定义增加增加引导要素:产引导要素:产品几何技术规范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名称术语定义术语术语新旧标准对比【续续】GB/T 4249-2009GB/T 4249-2009GB/T 4249-1996GB/T 4249-1996原第原第5 5章章原附录

18、原附录A A“零件形零件形位公差位公差”改为改为第第6 6章,简化了章,简化了最大实体要求、最小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的内容的内容无无原第原第4 4章章改为改为第第5 5章,并做了章,并做了相应修改和补充相应修改和补充49公差原则独立原则相关要求可逆要求(RPR)可逆的最小实体要求包容要求(ER)最小实体要求(LMR)最大实体要求(MMR)可逆的最大实体要求单一要素或关联要素公差原则GB/T 16671-2009GB/T 16671-2009代替GB/T 16671-1996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2009-03-1

19、6发布 2009-11-01实施l本标准规定了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图样表示方法及应用示例。l本标准适用于工件尺寸与几何公差需彼此相关以满足其特殊功能要求的情况,例如满足零件可装配性(最大实体要求)、保证最小壁厚(最小实体要求),但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体要求也适用于其他功能要求。范围新旧标准对比【GB/T 16671-2009】GB/T 16671-2009GB/T 16671-2009GB/T 16671-1996GB/T 16671-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原第原第4 4章、第章、第5 5章章附录附录E E可逆要求可逆要求几何公差几何公差合

20、并合并为第为第4 4章章第第5 5章章第第6 6章代号和附录章代号和附录A A无无合并合并为附录为附录A A增加增加引导要素:产品引导要素:产品几何技术规范(几何技术规范(GPSGPS)标准名称附录附录BCDBCD无无增加增加附录附录C C在在GPSGPS矩阵矩阵模型中的位置模型中的位置无无术语53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带 、和 的公差标注举例资料性附录GB/T 1958-2004GB/T 1958-2004代替GB 1958-1980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形状和位置公差 检测规定2004-11-11发布 2005-07-01实施新旧标准对比【GB/T 1958-2004】GB/T 1

21、958-2004GB/T 1958-2004GB 1958-1980GB 1958-1980有四棱柱公差带有四棱柱公差带的概念的概念被测实际要素被测实际要素理想要素理想要素取消取消了四棱柱公差了四棱柱公差带的概念带的概念被测提取要素被测提取要素拟合要素拟合要素实际轴线实际轴线无无提取中心线提取中心线增加增加了标准的前言了标准的前言术语术语术语术语新旧标准对比【续续】GB/T 1958-2004GB/T 1958-2004GB 1958-1980GB 1958-1980极限测量总误差极限测量总误差测量精度测量精度旧格式旧格式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按按GB/T 1.1-2000GB/T 1.1-

22、2000的的规定作了相应修改规定作了相应修改读数读数示值示值计量术语标准格式实际中心面实际中心面提取中心面提取中心面术语计量术语计量术语3.1 形位误差(共14项)58 3.2 测量形位误差时,表面粗糙度划痕、擦伤及塌边等其他外观表面缺陷,应排除在外。测量截面的布置测量点的数目及其布置方法,应根据被测要素的结构特征功能要求和加工工艺等因素决定。3.4 测量形位误差时的标准条件:标准温度:20。C;标准测量力为零。必要时应进行偏离标准条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3.5 测量不确定度是确定检测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选择检测方案时应按GB/T 18779.2的规定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3.6

23、 测量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允许占给定公差值的10%33%,即t/10 t/3 (t给出的形位公差值)。检测原则检测原则测量跳动原则测量跳动原则与拟合要素比较原则与拟合要素比较原则测量特征参数原则测量特征参数原则测量坐标值原则测量坐标值原则控制实效边界原则控制实效边界原则检测原则 检测方法是指应用有关测量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对于检测原则的实际运用。各种检测方法采用图例或附加一些必要的说明来表示。所有图例只是示意性质的。常用符号及其说明表A.1检测方法61附 录 A(资料性附录)检 测 方 案资料性附录GB/T 1184-1996GB/T 1184-1996eqveqv ISO 2768-2:19

24、89 ISO 2768-2:1989代替GB 1184-80形 状 和 位 置 公 差未 注 公 差 值1996-12-18批准 1997-07-01实施 凡是某种加工方法的常用精度能满足要素的功能要求的几何公差,不必在设计图样上用公差框格的形式标出,只需以适当的方式加以说明。这种几何公差称为“一般公差一般公差”。由于它不必在图样上用框格单独标出,在我国又称为“未注公差未注公差”。高于一般公差的精度要求高于一般公差的精度要求,应用框格单独标出,必要时也可用文字说明。低于一般公差的精度要求低于一般公差的精度要求,一般不需要单独标出,除非其较大的几何公差值对零件的加工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才将大于一

25、般公差的几何公差值在图样上单独标出。一般公差的概念规定和采用一般公差有以下优点:规定和采用一般公差有以下优点:图样简明;设计省时;检验方便;重点明确;减少争议。为了正确采用一般公差企业必须:为了正确采用一般公差企业必须:能测出设备的常用精度;图样上采用的未注公差值应等于或大于设备能达到的常用精度;应采用抽样检验的方法以保证设备经常保持常用精度。关于拒收:关于拒收:除另有规定,当零件要素的形位误差值超出给定的未注公差值而尚未损害零件的功能要求时,不应当按惯例拒收不应当按惯例拒收。一般公差的概念【续】规定了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对称度和圆跳动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对称度和圆跳动 5个形位公差项

26、目(特征)的未注公差值。其余各形位公差项目(特征)均由各要素的注出或未注形位公差、线性尺寸公差或角度公差控制。形位公差一般公差(未注公差)分为三个公差等级,按精度由高到低由高到低的顺序分别用代号H H、K K、L L表示。采用GB/T 1184规定的一般公差的标准公差值时,应该在图样或技术文件中注明标准号及公差等级代号。例如:未注形位公差按未注形位公差按 GB/T 1184GB/T 1184K K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值_直线度和平面度未注公差值对于直线度应按其相应线的长度选择对于平面度应按其表面的较长一侧或圆表面的直径选择_垂直度未注公差值取形成直角的两边中较长的一边作为基准,较短的一边作为被测

27、要素;若两边的长度相等则可取其中的任意一边作为基准。_对称度未注公差值应取两要素中较长者作为基准,较短者作为被测要素;若两要素长度相等则可选任一要素为基准。_圆跳动未注公差值应以设计或工艺给出的支撑面作为基准,否则应取两要素中较长的一个作为基准;若两要素的长度相等则可选任一要素为基准。圆度未注公差值等于标注的直径公差值,但不能够大于其径向圆跳动的未注公差值。_圆度未注公差值圆柱度的未注公差值不做规定注:注:1 圆柱度误差由三个部分组成:圆度、直线度和相对素线的平行度误差,而其中每一项误差均由它们的注出公差或未注公差控制。2 如因功能要求,圆柱度应小于圆度、直线度和平行度的未注公差的综合结果,应

28、在被测要素上按GB/T 1182的规定注出圆柱度公差值。3 采用包容要求。_圆柱度未注公差值平行度的未注公差值等于基准要素和被测要素间的尺寸公差值或是直线度和平面度未注公差值中的相应公差值取较大者。应取两要素中的较长者作为基准,若两要素的长度相等则可选任一要素为基准。_平行度未注公差值当两要素间的夹角不为0或90,且不标注倾斜度公差和理论正确尺寸时,一定标有角度尺寸及其极限偏差(注出或未注)。因此,不规定倾斜度的标准未注公差值。_倾斜度未注公差值由于任何回转表面对其基准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值一定不小于其实际(提取)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值。因此,未对同轴度的标准未注公差值作出规定。_同轴度未注

29、公差值当要素间的位置关系不标注位置度公差和理论正确尺寸时,它一定可用相应的长度和(或)角度尺寸及其极限偏差(注出或未注)控制,因此,未对位置度的标准未注公差值作出规定。_位置度未注公差值由于圆柱面的径向全跳动可以分解为径向圆跳动和相对素线的平行度误差,轴向(端面)全跳动等于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误差,因此,未规定全跳动的标准未注公差值。_全跳动未注公差值对于任意曲线或曲面,如果不标注其轮廓度公差,则其形状和位置一定可用相应的长度和(或)角度尺寸及其极限偏差(注出或未注)控制,因此,未对轮廓度的标准未注公差值作出规定。_轮廓度未注公差值图样综合示例注:注:用细双点划线表示的公差值(框格或图)是未注公

30、差值,由于车间加工时能达到或小于GB/T 1184所规定的未注公差值,因此,该公差值在车间加工时能自动达到,通常不要求检查。【极限与配合极限与配合】1.GB/T 1800.120092.GB/T 1800.220093.GB/T 180120094.GB/T 180320035.GB/T 18042000GB/T 1800.1-2009GB/T 1800.1-2009 代替GB/T 1800.1-1997 GB/T 1800.2-1998 GB/T 1800.3-199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2009-03-16发布 2009-11-01实施新旧标

31、准对比【GB/T 1800.1-2009GB/T 1800.1-2009】GB/T 1800.1-1997GB/T 1800.1-1997GB/T 1800.2-1998GB/T 1800.2-1998GB/T 1800.3-1998GB/T 1800.3-1998基本尺寸基本尺寸上偏差上偏差下偏差下偏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实际尺寸实际尺寸公称尺寸公称尺寸上极限偏差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上极限尺寸上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实际(组成)要素实际(组成)要素GB/T 1800.1-2009GB/T 1800.1-2009术语术语术语术语术语术语新旧标准对比【

32、续续】GB/T 1800.1-2009GB/T 1800.1-2009GB/T 1800.1-1997GB/T 1800.1-1997GB/T 1800.2-1998GB/T 1800.2-1998GB/T 1800.3-1998GB/T 1800.3-1998增加增加引导要素:产品几何引导要素: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技术规范(GPS)GPS)增加增加在在GPSGPS矩阵模型中的矩阵模型中的位置位置增加增加尺寸要素、实际(组尺寸要素、实际(组成)要素成)要素”、提取组成要、提取组成要素、拟合组成要素、提取素、拟合组成要素、提取圆柱面的局部尺寸、两平圆柱面的局部尺寸、两平行提取表面的局部尺寸行提取表

33、面的局部尺寸提取组成要素的局部尺寸提取组成要素的局部尺寸局部实际尺寸局部实际尺寸无无无无无无标准名称术语术语83公差、偏差和配合的代号、表示及解释公差、偏差和配合的代号、表示及解释【标准公差等级代号标准公差等级代号】标准公差代号用符号IT和数字组成,例如:IT7。当其与基本偏差的字母一起组成公差带时,省略IT字母,如h7。标准公差等级分IT01、IT0、IT1至IT18共20级。(IT表示标准公差)其中IT01最高,IT18最低。【偏差代号偏差代号】基本偏差代号,对孔用大写字母A,ZC表示;对轴用小写字母a,zc表示,各28个。其中,基本偏差H代表基准孔;h代表基准轴。为避免混淆不用I、L、O

34、、Q、W(i、l、o、q、w)等5个字母,另外加上用两个字母CD、EF、FG、JS、ZA、ZB、ZC(cd、ef、fg、za、zb、zc)表示的7个代号。【上极限偏差代号上极限偏差代号】对孔用大写字母“ES”表示,对轴用小写字母“es”表示。【下极限偏差代号下极限偏差代号】对孔用大写字母“EI”表示,对轴用小写字母“ei”表示。84公差、偏差和配合的代号、表示及解释公差、偏差和配合的代号、表示及解释【续续】【公差带的表示公差带的表示】公差带用基本偏差的字母和公差等级数字表示。例如:H7-孔公差带,h7-轴公差带。【注公差尺寸的表示注公差尺寸的表示】注公差的尺寸用基本尺寸后跟要求的公差带或(和)

35、对应的偏差值表示。例如:32H7、100g6、80js13、800.23、80js13(0.23)。【配合代号配合代号】配合代号由孔和轴的公差带代号组成,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为轴的公差带代号。例如:52H7/g6、56G7/h6。注:凡是分子中含H的为基孔制配合,凡是分母中含h的为基轴制配合。例:例:试说明试说明 的含意。的含意。该配合的基本尺寸为25mm、基孔制的间隙配合,基准孔的公差带为H7,(基本偏差为H,公差等级为7级),轴的公差带为g6(基本偏差为g,公差等级为6级)。85【基孔制配合】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36、基准孔的下极限偏差为零,并基准孔的下极限偏差为零,并基准孔的下极限偏差为零,并基准孔的下极限偏差为零,并用代号用代号用代号用代号H H H H表示。表示。表示。表示。【基轴制配合】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基准轴的上极限偏差为零,并基准轴的上极限偏差为零,并基准轴的上极限偏差为零,并基准轴的上极限偏差为零,并用代号用代号用代号用代号h h h h表示。表示。表示。表示。配合制86【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此时,孔的公差

37、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过盈配合】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配合配合示意图【回顾】1、配合制分基孔制配合和基轴制配合。凡是分子中含凡是分子中含凡是分子中含凡是分子中含H H H H的为基孔制配合,凡是分母中的为基孔制配合,凡是分母中的为基孔制配合,凡是分母中的为基

38、孔制配合,凡是分母中含含含含h h h h的为基轴制配合。的为基轴制配合。的为基轴制配合。的为基轴制配合。2、配合有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属于哪一种取决于孔、轴公差带的关系。基孔制(基轴制)配合中:基本偏差基本偏差基本偏差基本偏差a a a a至至至至h h h h(A A A A至至至至H H H H)用)用)用)用于间隙配合;于间隙配合;于间隙配合;于间隙配合;基本偏差基本偏差基本偏差基本偏差j j j j至至至至n n n n(J J J J至至至至N N N N)用)用)用)用于过渡配合于过渡配合于过渡配合于过渡配合 基本偏差基本偏差基本偏差基本偏差p p p p至至至至zcz

39、czczc(P P P P至至至至ZC)ZC)ZC)ZC)用于过盈配合。用于过盈配合。用于过盈配合。用于过盈配合。基本偏差系列示意图以下几种配合分别是什么配合制?什么配合?56H7/r6 56H7/k656H7/g656R7/h656K7/h656G7/h6互动:【答案答案】56H7/r6 56H7/r6 公称尺寸56mm,基孔制,IT7级的孔与IT6级的轴过盈配合过盈配合。56H7/k656H7/k6 公称尺寸56mm,基孔制,IT7级的孔与IT6级的轴过渡配合过渡配合。56H7/g656H7/g6 公称尺寸56mm,基孔制,IT7级的孔与IT6级的轴间隙配合间隙配合。56R7/h656R7

40、/h6 公称尺寸56mm,基轴制,IT7级的孔与IT6级的轴过盈配合过盈配合。56K7/h656K7/h6 公称尺寸56mm,基轴制,IT7级的孔与IT6级的轴过渡配合过渡配合。56G7/h656G7/h6 公称尺寸56mm,基轴制,IT7级的孔与IT6级的轴间隙配合间隙配合。90【偏差】某一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注:偏差一定带符号:注:偏差一定带符号:注:偏差一定带符号:注:偏差一定带符号:“+”+”+”+”、“-”-”-”-”【极限偏差】上极限偏差和下极限偏差。注:轴的上、下极限偏差代号用小写字母注:轴的上、下极限偏差代号用小写字母注:轴的上、下极限偏差代号用小写字母注:轴的上、下

41、极限偏差代号用小写字母eseseses、eieieiei表示;孔的上、下极限偏差代号表示;孔的上、下极限偏差代号表示;孔的上、下极限偏差代号表示;孔的上、下极限偏差代号用大写字母用大写字母用大写字母用大写字母ESESESES、EIEIEIEI表示表示表示表示.【尺寸公差(简称公差)】上极限尺寸减下极限尺寸之差,或上极限偏差减下极限偏差之差。它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注:尺寸公差是一个没有符号的绝对值。注:尺寸公差是一个没有符号的绝对值。注:尺寸公差是一个没有符号的绝对值。注:尺寸公差是一个没有符号的绝对值。【标准公差(IT)】本标准极限与配合制中,所规定的任一公差。注:字母注:字母注:字母注:字母

42、ITITITIT为为为为“国际公差国际公差国际公差国际公差”的英文缩略语。的英文缩略语。的英文缩略语。的英文缩略语。术语查表1(公称尺寸至3150mm的标准公差数值),IT6=13m,IT7=21m查表2(轴的基本偏差数值),轴的基本偏差为下极限偏差ei=+22m轴的上极限偏差es=ei+IT6=+22m+13m=+35m基准孔H7的下极限偏差EI为0则轴的上极限偏差为ES=EI+IT7=0+21m=+21m互动:确定56H7/r6,56R7/h6孔与轴的极限偏差GB/T 1800.2-2009GB/T 1800.2-2009 代替GB/T 1800.4-199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

43、与配合第2部分: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极限偏差表2009-03-16发布 2009-11-01实施新旧标准对比【GB/T 1800.2-2009GB/T 1800.2-2009】GB/T 1800.2-2009GB/T 1800.2-2009GB/T 1800.4-1999GB/T 1800.4-1999基本尺寸基本尺寸上偏差上偏差下偏差下偏差公称尺寸公称尺寸上极限偏差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无无无无增加增加在在GPSGPS矩阵模型矩阵模型中的位置中的位置增加增加引导要素:产引导要素:产品几何技术规范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GPS)标准名称术语术语术语94极限制(孔的标准公差带)95极限

44、制(轴的标准公差带)GB/T 1801-2009GB/T 1801-2009代替GB 1801-199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2009-03-16发布 2009-11-01实施新旧标准对比【GB/T 1801-2009GB/T 1801-2009】无无引言引言无无增加增加引导要素:产引导要素:产品几何技术规范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GPS)无无增加增加了第了第3 3章术语和章术语和定义定义无无增加增加在在GPSGPS矩阵模型矩阵模型中的位置中的位置GB/T 1801-2009GB/T 1801-2009GB/T 1801-1999GB/T 1801-1999标

45、准名称新旧标准对比【GB/T 1801-2009GB/T 1801-2009】基本尺寸基本尺寸上偏差上偏差下偏差下偏差公称尺寸公称尺寸上极限偏差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大极限尺寸上极限尺寸上极限尺寸术语术语术语最小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术语术语GB/T 1801-2009GB/T 1801-2009GB/T 1801-1999GB/T 1801-199999极限制(孔的推荐公差带)公称尺寸至500mm的孔公差带公称尺寸大于500mm3150mm的孔公差带选择时,应优先选用圆圈中的公差带,其次选用方框中的公差带,最后选用其他的公差带。100极限制(轴的推荐公

46、差带)公称尺寸至500mm的轴公差带公称尺寸大于500mm3150mm的轴公差带选择时,应优先选用圆圈中的公差带,其次选用方框中的公差带,最后选用其他的公差带。101基孔配合制(优先和常用配合)102基轴配合制(优先和常用配合)h8h8103附 录 A 公称尺寸至500mm的优先、常用配合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附 录 B公称尺寸大于500mm配制配合附 录 C公称尺寸大于31500mm-10000mm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资料性附录GB/T 1804-2000GB/T 1804-2000eqveqv ISO 2768-1:1989 ISO 2768-1:1989代替GB/T 1804-1992 GB/

47、T 11335-1989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2000-07-24发布 2000-12-01实施105本标准适用于下列未注公差的尺寸本标准适用于下列未注公差的尺寸:a)线性尺寸(例如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寸,直径,半径,距离,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b)角度尺寸,包括通常不注出角度值得角度尺寸,例如直角;GB/T 1184提出的或等多边形的角度除外;c)机加工组装件的线性和角度尺寸。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尺寸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尺寸:a)其他一般公差标准涉及的线性和角度尺寸;b)括号内的参考尺寸;c)矩形框格内的理论正确尺寸。适用范围106 一般公差规定了四个公差等级:精密级精密级(f f)、中等级、中等级(m m)、粗糙级粗糙级(c c)和最粗级和最粗级(v v)。在图样上,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只需在图样上或技术文件中标注国家标准号和公差等级代号即可。例如,按产品精密程度和车间普通加工经济精度选用标准中规定的m(中等)级,则可标注如下:未注线性尺寸公差按未注线性尺寸公差按 GB/T 1804-GB/T 1804-m m 这表示图样上凡是未注公差的线性尺寸(包括倒圆半径及倒角高度尺寸)均按m(中等)级加工和验收。一般公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