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2017级高三高考综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四)及解析.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2592365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4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浙江省2017级高三高考综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四)及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年浙江省2017级高三高考综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四)及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浙江省2017级高三高考综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四)及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浙江省2017级高三高考综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四)及解析.pdf(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 年浙江省 2017 级高三高考综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四)祝考试顺利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棉、麻、丝、毛织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 H2O B聚乙烯中含有不饱和键,用它制成的塑料制品易老化C维生素 C常用作抗氧化剂说明它自身具有氧化性D人体内的酶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答案D 解析丝、毛织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含有碳、氢、氧、氮元素,还可能含有 S、P等,N、P、S燃烧时会生成其各自的氧化物,故A错误;聚乙烯中没有不饱和键,故 B错误;维生素 C

2、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剂反应,常用作抗氧化剂,故 C错误;酶作催化剂,则人体内的酶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故 D正确。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含 78 个中子的碘原子:13153I B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NH4Br 的电子式:D的名称是:2-羟基丙烷答案A 解析含 78 个中子的碘原子:131 53I,选项 A正确;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选项 B错误;NH4Br 的电子式:,选项 C错误;的名称是:2-丙醇,选项 D错误。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Al3、Cu2、SO24、ClB中性溶液中:Al3、NH4、Cl、S2C

3、c(OH)Kw的溶液中:Na、Ca2、ClO、NO3D1 mol L1的 KNO3溶液中:H、Fe2、SCN、SO24答案A 解析澄清透明的溶液中:Al3、Cu2、SO24、Cl各离子之间相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选项 A正确;Al3与 S2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生成沉淀和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 B错误;c(OH)0,则第 5 min 时图像呈现上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升高体系的温度D若在第 7 min 时增加 D的物质的量,则表示 A的物质的量变化正确的是a 曲线答案D 解析A项,根据 vct计算得 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 mol2.0 L 3 min 0.066 7 molL1min1,正确

4、;B 项,根据图示,在第一次达到平衡时A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0.4 mol,B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2 mol,所以 A、B为生成物,D的物质的量减少了 0.4 mol,所以 D为反应物,D、A、B的变化量之比为 0.40.40.2221,反应中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化学方程式为2D(s)2A(g)B(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2(A)c(B),正确;C项,第 5 min 时 A、B的物质的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而D的物质的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因为反应的 H0,所以此时可能是升高温度,正确;D 项,因为 D是固体,其物质的量的改变不影响化

5、学平衡,所以A的物质的量不变,错误。6常温下,在 pH 3 的 CH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水时,平衡向右移动,CH3COOH 电离常数增大B加入少量 CH3COONa 固体,平衡向右移动C加入少量 NaOH 固体,平衡向右移动,c(H)减小D加入少量 pH 3 的硫酸,溶液中 c(H)增大答案C 解析加入水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但是CH3COOH 电离常数不会发生变化,A错误;加入少量 CH3COONa 固体,由于 c(CH3COO)增大,电离平衡向左移动,B错误;加入少量NaOH 固体,由于 c(OH)增

6、大,消耗酸电离产生的H,使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但是由于平衡移动的趋势是微弱的,总的来说 c(H)减小,C正确;加入少量 pH3 的硫酸,由于二者的 pH相同,所以溶液中 c(H)不变,D错误。7 室温下,将 1 mol 的 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 H1,将 1 mol 的 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 H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2H3BH1H3CH1H3H2D H1H2H3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知,CuSO45H2O(s)溶

7、于水会使溶液的温度降低,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2(aq)SO24(aq)5H2O(l)H10;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s)=Cu2(aq)SO24(aq)H20;根据盖斯定律知,CuSO45H2O受热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H3H1H20。根据上述分析知,H20,H30,则 H2H3,A错误;H10,H20,H3 H1H2,结合相关数学知,H1H3,B 正确;H3H1H2,C 错误;H10,H20,H1H2H3,D错误。8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

8、0形成的球碳盐K3C60,实验测知该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超导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K3C60中只有离子键BK3C60中不含共价键C该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DC60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答案C 解析C60中两个碳原子之间含有共价键,A、B项错误;C项,该晶体属于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正确;D项,同素异形体研究的对象是单质,12C是原子,故错误。9设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足量的 NaOH 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 NAB标准状况下,44.8 L NO 与 22.4 L O2混合后气体中分子总数等

9、于2NACNO2和 H2O反应每生成 2 mol HNO3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D1 mol Fe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失去3NA个电子答案C 解析Cl2与 NaOH 反应生成 NaCl 和 NaClO,Cl 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0.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0.1 NA的电子,选项A 错误;根据化学反应:2NO O2=2NO2、2NO2N2O4,2 mol NO 和 1 mol O2反应生成 2 mol NO2,由于可逆反应的存在,混合后气体中分子总数小于2NA,选项 B 错误;根据化学反应3NO2H2O=2HNO3NO,则 NO2和 H2O反应每生成 2 mol HNO3时转移的电子

10、数目为2NA,C正确;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3O4,则 1 mol Fe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失去83NA个电子,D错误。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用金属钠时,多余的钠应该置于废液槽中,不应放回原试剂瓶中B用足量的稀硫酸可以除去Cu粉中混有的 Fe2O3杂质C在托盘天平上称取2.0 g 氢氧化钠固体,然后在100 mL容量瓶内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线,得到 0.50 mol L1氢氧化钠溶液D萃取过程中的振摇操作时,需将漏斗上口向下倾斜,下部支管口斜向上方答案D 解析A项,取用金属钠时,多余的钠应该放回原试剂瓶,错误;C项,固体应该在烧杯中溶解,待冷却到室温后,转移到容量瓶,错误;D 项,萃取过程中的振

11、摇操作时,需将漏斗上口向下倾斜,下部支管口斜向上方,正确。11短周期元素 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B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W2)r(Q)r(Y2)r(Z3)C元素 X的氢化物与 Q的氢化物化合的产物中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DX、Z、W、Q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能与强碱反应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Q为氯、W为硫、Y 为氧、X 为氮、Z 为铝;硫酸的酸性弱于高氯酸,A错误;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r(S2)r(Cl)r(O2)r(Al3),B 正确;氨气和氯化氢反

12、应生成氯化铵,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C正确。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 2-甲基-2-乙基丙烷B分别向皂化反应完成后的溶液、豆浆、牛奶中加入浓食盐水都有固体析出C碳原子数小于 5 的烷烃共有 4 种,它们之间互为同系物D石油裂解可以得到乙烯,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中可以提取苯,乙烯和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相同答案B 解析A项,化合物的名称为2,2-二甲基丁烷,错误;C项,碳原子数小于5 的烷烃共有 5 种,甲烷一种,乙烷一种,丙烷一种,丁烷两种,错误;D项,乙烯和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不相同,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苯使溴水褪色是由于萃取,错误。13有机化合物环丙叉

13、环丙烷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环己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其二氯代物只有三种C所有的碳原子均在一个平面内D生成 1 mol C6H14至少需要 2 mol H2答案C 解析环丙叉环丙烷分子的分子式为C6H8,环己烯分子式为C6H10,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 A错误;环丙叉环丙烷分子中的4 个“CH2”完全等同,其二氯代物有四种,故 B错误;乙烯是平面形结构,碳碳双键所连的四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所以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均在一个平面内,故C正确;环丙叉环丙烷分子的分子式为 C6H8,每个 C6H14比 C6H8多 6 个氢原子,相当于3 个 H2,所以生成 1 mol C6H1

14、4至少需要 3 mol H2,故 D错误。14电解 NO制备 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O 3e4OH=NO32H2O B溶液中的 H由电极 b 处向电极 a 处迁移C电解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O 7H2O=通电3NH4NO32HNO3D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的物质A是 NH3答案A 解析溶液的电解质为NH4NO3溶液,溶液显中性,溶液中的水电离的氢离子和氢氧根参与反应,b 极发生的反应为:NO 3e2H2O=NO34H,A项错误;溶液中的 H由电极 b 处向电极 a 处迁移,B项正确;电解的总反应式:8NO

15、7H2O=通电3NH4NO32HNO3,生成了硝酸,将其转化为硝酸铵需要通入氨气,D项正确。15 酒石酸是葡萄酒中特有的一种有机酸,葡萄酒的 pH主要取决于酒石酸的含量,正常的葡萄酒 pH约为 2.9 3.8。常温下,酒石酸(用 H2T表示)水溶液中三种微粒所占的分数()与 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葡萄酒中除了存在酒石酸外,还存在酒石酸盐B常温下,H2THHTKa103C 当葡萄酒的 pH为 3.7 时,HT所占分数达到最大,此时葡萄酒中(H2T)(T2)D当 HT和 T2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浓度小于纯水中氢离子的浓度答案C 解析葡萄酒中含有一些钙元

16、素、镁元素、铜元素、铁元素、铅元素等,除了存在酒石酸外,形成酒石酸盐是正常的,A项正确;正常的葡萄酒 pH约为 2.9 3.8,酒石酸是一种弱酸,存在电离平衡,B项正确;根据图像可知,当葡萄酒的pH为3.7 时,HT所占分数达到最大,此时葡萄酒中(H2T)(T2),C项错误;当HT和 T2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溶液显酸性,酸抑制水的电离,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浓度小于纯水中氢离子的浓度,D项正确。16某同学取一定量某工厂所排废水试样,进行如下实验:已知废水试样中可能含有下表离子中的若干种:阳离子Ba2、K、NH4、Fe2、Fe3、X 阴离子CO23、SO23、NO3、Y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17、A离子 X是 H,离子 Y是 SO24B不能确定 NO3是否存在于废水中C沉淀 C是纯净物D废水中一定存在 Fe2、NH4,可能存在 K答案B 解析加入硝酸钡有沉淀生成,说明不含Ba2,含有硫酸根离子,并且有气体生成,说明原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亚铁离子参与反应,生成了气体一氧化氮,不含有硝酸根离子,并且不含碳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溶液B加入氢氧化钠有气体生成,也有沉淀生成,说明应该含有铵根离子,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钠离子,可能含有钾离子。综上可知,B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含 5 个大题,共 52 分)17(8 分)黄铜灰渣(含有 Cu、Zn、CuO、ZnO及少量的 FeO、Fe2O3

18、)生产氯化铜晶体的流程如下:(1)反应中所加Zn粉不能过量的原因是_。(2)滤液中含有的主要金属阳离子是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4)“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_、_。(5)在 空 气 中直 接 加 热 CuCl2xH2O 晶 体 得 不 到 纯 的 无 水 CuCl2,原 因 是_ 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1)加入过量的 Zn会使产品中含有杂质(2)Zn2、Fe2(3)CuH2O22HCl=CuCl22H2O(4)洗涤干燥(5)2CuCl2xH2O=Cu(OH)2CuCl22HCl(2x2)H2O 解析黄铜灰渣加入盐酸浸取,盐酸可与Zn、CuO、ZnO、Fe

19、O、Fe2O3反应,滤渣为铜,过滤后进入反应主要含有Cu2、Zn2、Fe2、H,加入适量锌粉,锌粉只与 Cu2、H反应生成铜单质,过滤后铜进入反应与双氧水和盐酸反应,滤液中为产生的Zn2和未反应的 Fe2。(1)反应中所加 Zn粉不能过量,若过量会将铁置换出来,进入反应,使后面产品CuCl2xH2O晶体含有杂质。(2)滤液中含有的主要金属阳离子是产生的Zn2和未反应的 Fe2。(3)反应是铜与双氧水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其化学方程式为:Cu H2O22HCl=CuCl22H2O。(4)“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5)氯化铜是强酸弱碱盐,水解产生的盐酸是易挥发性酸,在

20、空气中直接加热CuCl2xH2O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CuCl2,原因是:2CuCl2xH2O=Cu(OH)2CuCl22HCl(2 x2)H2O。18(8 分)固体化合物 X由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组成,可用作牙膏中的添加剂。现取 39.3 g 化合物 X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结束后得到15.3 g 固体 2 和 6.0 g 固体 3,且固体 1、固体 2、固体 3 都可用作耐高温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NaOH的电子式为 _,沉淀 2 的化学式为 _。(2)固体 X的化学式为 _。(3)溶 液1中 加 入 足 量NaOH 溶 液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_。(4)在高温下,固体 3 中某

21、元素的单质可以与固体1 发生置换反应,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固体2和固体 3中两种不同元素对应单质的活泼性强弱_。答案(1)Al(OH)3(2)MgO Al2O32SiO2(3)Mg22OH=Mg(OH)2,Al34OH=AlO22H2O(4)2MgSiO2=高温Si2MgO(5)取等量的镁和铝,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越剧烈,越活泼19(12 分)研究证明,CO2可作为合成低碳烯烃的原料加以利用,目前利用CO2合成乙烯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149.01 kJ mol1反应:2CH3OH(g)

22、CH3OCH3(g)H2O(g)H224.52 kJ mol1反应:CH3OCH3(g)C2H4(g)H2O(g)H35.46 kJ mol1反应:2CO2(g)6H2(g)C2H4(g)4H2O(g)H4反应开始时在 0.1 MPa 下,以 n(H2)n(CO2)31 的投料比充入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不同温度下平衡时的四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百分数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H4_ kJ mol1。(2)可以判断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_(填字母)。Av(CO2)2v(C2H4)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C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D平衡常数K不再改变EC2H4的体积分数不变(3)曲 线

23、a表 示 的 物 质 为 _(写 化 学 式),判 断 依 据 是_。(4)为提高 CO2的平衡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填字母)。A降低温度B分离出 H2O C增加原催化剂的表面积D增大压强E投料比改为n(H2)n(CO2)21答案(1)128(2)CE(3)H2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CO2和H2的物质的量增多且 CO2与 H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则曲线 a表示 H2 (4)ABD 解析(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2即可得到结果。(2)A 表示的是速率之比,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A项错误;反应前后的质量和体积不变,混合气体密度不管有没有达到平衡都不变,B

24、 项错误;反应前后物质的量有变化,压强不变的时候,说明达到平衡,C项正确;C2H4的体积分数不变可以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E项正确。(4)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前后体积减小,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增加原催化剂的表面积,只能加快反应速率。20(12 分)硫酸铜可用作镀铜离子添加剂。实验室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加热装置省去未画)内反应生成硫酸铜和少量硫酸铁,再进一步从所得溶液中获得硫酸铜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加 热 三 颈 烧 瓶,将 反 应 温 度 控 制 在70 80 ,其 原 因 是_,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盛有 NaOH 溶液洗气瓶的作用是 _

25、;若反应后生成NaNO2、Na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3)从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硫酸铜晶体的操作步骤如下:向溶液中加入 _(填字母)至溶液 pH约为 4,过滤。aCuO bNaOH 溶液cNH3H2O 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用乙醇洗涤、低温干燥,得CuSO45H2O晶体。用乙醇代替蒸馏水洗涤晶体的目的是_,_ 并缩短干燥所需时间。答案(1)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慢,温度过高,HNO3易分解3Cu 2NO38H=3Cu22NO 4H2O(2)吸收NO尾气,防止污染空气8NO 3O28NaOH=6NaNO22NaNO34H2O(3)a 洗去晶体表面残

26、留杂质,减少晶体的溶解损失解析(1)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但是温度过高硝酸易分解,所以反应温度应控制在 7080,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2)反应中有一氧化氮产生,防止污染空气,所以要用氢氧化钠和空气吸收;反应后生成NaNO2、Na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还有氧气参加反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加入的物质主要为了除去多余的酸,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所以应该用氧化铜。从硫酸铜溶液中获得硫酸铜晶体可以将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为了防止铜离子水解,应用乙醇洗涤、低温干燥。21(12 分)小檗碱是中药黄连素中抗菌的有效成分,其中间体 M的合成路线如下:(

27、1)化合物 B中含氧官能团为 _和_(填官能团名称)。(2)CD 过程发生取代反应同时生成HCl,物质 X的结构简式是 _。(3)由 EM 的反应类型是 _。(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物质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有4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不能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其水解产物之一能发生此反应。(5)已知:RXNaCNRCN。写出以乙烯为原料制备:(聚丁二酸乙二酯)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3CHO O2催化剂,CH3COOH CH3CH2OH浓硫酸,CH3COOCH2CH3答案(1)羧基醚键(2)(3)取代反应

28、(4)(或)(5)解析(2)CD 过程发生取代反应同时生成HCl,从 D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X上氨基中的氢原子取代C中的氯原子得到 D,所以 X的结构简式为:。(4)B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必须有醛基;分子中有 4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不能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没有酚羟基,但其水解产物之一能发生此反应,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含有酯基,且酯基水解后得到的产物之一含有酚类物质,结构简式有两种或。(5)乙烯和卤素单质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二卤乙烷,二卤乙烷发生反应RXNaCNRCN,即可引入两个氰基,氰基根据题目中的反应,即和 H水解可得到羧基,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制得丁二酸;二卤乙烷水解即可得到乙二醇。2020年浙江省 2017级高三高考综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