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2553002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校 _ 班级 _ 姓名 _ 座号 _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期 中 测 试 卷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时间:120 分钟总分:120)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 分)()A元勋(x n)草率(shui)愧怍(zh)锲而不舍(qi)B嗥叫(ho)楷书(k i)调羹(gng)妇孺皆知(r)C校对(ji o)亘古(gng)哺育(b)深恶痛绝(w)D咀嚼(ju)污秽(hu)默契(q)鲜为人知(xi n)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 分)()A梳头选骋汹涌澎湃锲而不舍B高梁迭起慷慨淋漓锋芒必露C深宵铰肉浩浩荡荡目不窥园D荒僻烦躁酣然入梦苛捐杂税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3 分)()A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关心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为维护其和平与稳定,我国发扬了灯塔的作用。B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C青春剧既应该重视对青春梦想、追求、奋斗历程的深度呈现,又要重视青少年情感的生动刻画。D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 比 0 的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 分)()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

3、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ABCD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A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为尊。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包括周易 诗经尚书 礼记 春秋。C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其作品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D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3 分)到了高亮桥,他向四围打了一眼,并没有一个兵,他又放了点心。两块钱到底是两块钱,他盘算着,没点

4、胆子哪能找到这么俏的事。老舍骆驼祥子祥子原以为“俏的事”,后来却是什么结果?请简要概括。7诗文名句默写。(9 分)(1)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2)蒙曰:“,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3)王维的竹里馆中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朋友,显示诗人新颖的想象力的诗句是:,。(4)木兰诗中用比喻作结,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解答的句子是:,;,?二、阅读理解(45 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16 分)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

5、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解释加点的词。(3 分)蒙辞以军中多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3.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称谓,不属于对他人爱称、敬称的一项是(2 分)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陈太丘与友期)4.孙权劝吕蒙学习,感情真挚,心情急切,请从

6、孙权“劝”的语气特点,谈谈你的理解。(3分)5.资治通鉴叙事生动,人物鲜活。孙权劝学中孙权、吕蒙、鲁肃三个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他们三个人,你最欣赏谁?请说说理由。(4 分)(二)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3-16 题。(15 分)老王杨绛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7、。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

8、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

9、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

10、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

11、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早埋了。”“呀,他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21)我没再多问。(22)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

12、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1.文章语言平白朴实,毫不矫饰,请结合具体词句,赏析这一语言特色。(3分)2.第段划线句子,简笔勾勒,景象鲜活,作用突出,请加以品析。(4 分)3.第段划线句子对“老王”的刻画可谓妙绝,请结合具体词句,赏析人物刻画的手法之妙。(4 分)4.文章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你认为作者“愧怍”的是什么?(4 分)(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20 题。(14 分)衔着春光飞来开春了,布谷鸟叫着,农人开始插秧播种。“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鸟

13、儿仿佛季节的时钟。小时候,我们把燕子当作家鸟,它们生长在每家每户的堂屋里,与我们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一点不认生,知道农家的茅草房子就是它们的家。燕子们挑选中意的人家筑巢和善积德、代代忠厚。燕子们认准了这一家,年年晚秋去了南方,到了柳芽萌动之时,它们依然会回到这里。建燕子窝是很费工夫的事,它们从河边或者池塘边,一口口衔来稠稀适中的黄泥。一个春天,一口口的泥层层叠叠得粘在一起,燕子窝就垒成了。燕子窝也是一件艺术品,它们形态各异,是美的建筑。不知不觉,几只燕子就从窝里伸出了头来,叽叽喳喳的,等着爸爸妈妈啄来吃食,它们一个个永远吃不饱的样子,也像我们小时候腋窝底下永远夹着一个煎饼一样,边玩游戏边咬一口。

14、奶奶是非常和善的人,对家中的燕子窝自然十分呵护。受奶奶影响,不用她说,我们也从来不会去捣燕子窝。年年春天,我们都盼着燕子们回来,燕子们叽叽喳喳叫时,我们四五个孩子也是叽叽喳喳地围着桌子吃饭,一碗粥、一张煎饼、一盘素炒土豆丝或者素炒萝卜丝、一碟小咸菜,我们吃得香喷喷的。燕子也似乎成了我们家里的一员。等有一天,那些燕子不再叽叽喳喳了,那就是一窝燕子长大了,它们一只只飞出去,去另一个屋檐下做窝。奶奶会说,等 你们长大了,也会像燕子一样,都飞到远方去。那时候我们还不能理解奶奶说的远方在哪里,也不会放在心上。然而,当我们一个个长大,真的都离开了家大哥到百余里外的地方上班,二哥、我和弟弟都走上从戎的道路,

15、到了千里在外,这才忆起奶奶的话。雏燕们在窝里有时候也争来争去,不小心就会挤下来一个,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地用根木棍把燕子送回窝里。它们离开窝,也像我们跑远了找不到家,等着奶奶或者母亲唤我们的小名,这才恍然从忘了时间的游戏里抬起头,赶紧往家里跑。燕子们起得早,勤劳人家也有早起的习惯。奶奶早起先去菜园里采来带着露水的新鲜蔬菜,父亲早早起来提着水桶去井边打水,母亲是三更半夜就起来了,她要先摊完一盆玉米或者地瓜糊子的煎饼,然后还不能耽误天亮去生产队里上工人勤春早,只有在这样的人家,你才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日子贫苦却津津有味,一点也感觉不到物质匮乏的焦虑。奶奶的和善、父亲的宽厚、母亲的勤劳都是遗传到我们身上

16、的最好的品质。燕子们也是在晨光里出门,或是筑巢,或是去为雏燕们逮蚂蚱等昆虫,它们必须不遗余力地劳作,才能维系一个家庭的繁衍生息。燕子们出门,我们几个孩子也会背着书包开始去上学。在熹微的晨光里,我们高声朗读,每一篇文章都背得滚瓜烂熟,偶尔扭头看看窗外,电线上的燕子也排成了一队,叽叽喳喳上早课一般。有意思的是,有的人家懒惰,晚起床,早睡觉,燕子从南方回来时,就不在那一家做窝了。还有的人家,嫌弃燕子叽叽喳喳的叫声,一竿子把燕子窝给捣了。它们一传十十传百,这样的人家再也没有燕子来住。大概是因为没有燕子早晨催促着起床,一家子人也越来越懒,日子过得越发不如人意。一户人家的家风和性情,燕子是能感受到的。如今

17、我生活在城里三十多年了,见到的燕子越来越少。去年春天,桃花盛开的季节,我去北京门头沟采访一位做古建修复工程的企业家,他的公司也是古建的设计,二楼的走廊是开放的,雕梁画栋的梁椽间,他给钉上了一些木板,为了方便燕子做窝。那三五十个燕子窝里,有的是一对在里面,更多的是三五只六七只雏燕在伸着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我仿佛回到了童年的老家。他说,燕子都是有记忆的,它们也在寻找祖先居住的老屋,或是那些貌似古老的建筑,而后安下它们的家。此时,又是一个春天来了,燕子们又要回到北方了,伴着桃花杏花的盛开。我记起多年前诗人苗得雨的诗句:“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小燕儿,衔着春光飞来。”节选自光明日报(2019

18、年 03 月 22 日 15版)1.有人说,文章的标题富有诗情画意,请谈谈你的看法。(3 分)2.咏物抒情(或托物寄意,或以物喻人)是本文最大的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文章这一特点的理解。(4 分)3.选文运用了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第段划线句子议论、抒情,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加以品析。(4 分)4.品析选文 第段和下面链接材料的划线句子,赏析“奶奶们”的语言魅力。(3 分)【链接】好多年前的秋天了,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集市上回来,带给了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贾平凹一颗小桃树三、写作(50 分)阅读下面的

19、材料,按要求作文。母亲对我说:如果你想人生更加精彩,那就要多吃一点苦,多读一些书。因为只有在春天的时候躬身播种,你才能收获满园秋色。老师对我说: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因为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于能否做一个最好的你。朋友对我说:如果你不能预知未来,那就要努力把握现在。因为只有珍惜当下的点滴,你才不会让青春留下遗憾。亲爱的同学,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定主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D 2.D 3.C 4.B 5.C 6.祥子连

20、车带人被兵抓走。7.(1)凭君传语报平安(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二、(45 分)阅读与赏析(一)(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 题。1.(3 分)推脱只,只是不再是2.(4 分)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3.(2 分)B 4.(3 分)“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两句为祈使、感叹语气,“劝”的感情真挚、强烈。“但当涉猎,见往事耳”,陈述语气,舒缓平和,语重心长。“孰若孤?”反问语气,言出由衷,以身示范,心情急切。(

21、能答对两种语气,略作品析,意思到即可。)5.(4 分)示例:欣赏孙权。理由:孙权身为一方霸主,能够立足长远,以身作则,引导下属吕蒙读书学习,让其成为文武全才;而且孙权“劝学”有方,恩威并用,感情真挚,效果良好。(意思到即可。)(二)(15分)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3-16 题。1.(3 分)例如“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一句,平白如话,娓娓道来,简洁明了,毫不修饰。再如“田螺眼”“大鸡蛋”“早埋了”等词语,平俗朴实,口语浓郁,极富生活意味,显示出杨绛文学大家的语言功力。(能够结合词句,略作赏析,意思到即可。)2.(4 分)简短三两句,勾勒出一处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

22、院和塌败的小屋,交待了老王的住处,映衬了老王穷困潦倒的生活境遇,反衬了老王憨厚、朴实而平实的品格,流露出作者对老王的同情。3.(4 分)直接描写。“直僵僵”“镶嵌”等词语,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刻画了老王病重、身体僵直、无法曲身的形象;比较手法。“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通过和“往常”比较,凸显了老王身体的“僵”“瘦”;修辞手法。“他简直像,打上一棍就能散成一堆白骨”,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老王已病入膏肓、不久人世的状况。(能答对2 个方面,赏析意思到即可。)4.(4 分)对老王关心、照顾不够。误解了老王的好意,拿钱“侮辱”老王。等等。(结合具体词句品析略。)(三)(14

23、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20题。1.(3 分)标题“衔着春光飞来”,省略了主语“燕子”,给人遐想,让人想象,富有神秘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衔着”“飞来”,用词生动,形象传神,如睹其物。“春光”,富有朝气,流溢出勃勃生机,增强文章鲜活亮丽的基调。(意思到即可)2.(4 分)以燕子喻人:文章借助燕子,生发联想,抒发感悟,歌颂了人们不辞辛苦、勤劳拼搏和追求美好的精神品格。通过记述“我”家和燕子的和谐相处,歌咏了人与鸟类的共生共存共享的美好情景。(意思到即可)3.(4 分)对奶奶、父亲和母亲的“早”“勤”抒发感慨,由衷赞叹,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热爱之情;这样的议论、抒情,是对前面简短记述的自然升华,起到了画龙点睛,点明意旨的作用。(意思到即可)4.(3 分)富有神秘色彩,令人憧憬和向往;含有编织美好“未来之梦”的意蕴,激发孩子们树立梦想,勇于追求。奶奶们的语言朴实温馨,亲切感人。(意思到即可)三、写作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