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提纲.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2549041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0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提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提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提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提纲.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人教版物理精品资料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提纲第七章 力力的认识1、力的概念和性质(1)力的定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力的性质:物质性(施力物体、受力物体)、相互性。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2、力的符号和单位(1)力的符号:F(2)力的单位:牛顿(N)(3)常见力的大小:手托起两个较小的鸡蛋的力约为1N;中学生对地的压力约为500N。3、力的作用效果和三要素(1)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包含速度大小的变化和运动方向的变化,运动状态不改变的物体,速度大小、方向一定不改变,此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力的三

2、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4、力的表示方式(1)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物体受力情况。(2)力的示意图:直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受力情况。、5、相互作用力的特点(1)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3)作用在不同物体上(4)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弹力和重力1、弹力的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她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2、弹力的大小(1)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同一根弹簧的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2)弹力的大小还与弹簧材质、粗细有关。3、弹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1)使用前先观察量程、零刻度线、分度值,使用前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检查指针和外壳是否有较大的摩擦。(2)

3、使用时对拉杆施加的力要沿着螺旋弹簧的中轴线方向;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板垂直。4、重力的定义(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G来表示)。(2)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 5、重力的三要素重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2)重力的作用点被称为重心。第八章 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3)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由实验直接证明出来的;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出来的。2、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实验(1)实验

4、器材:完全相同的斜面,水平方向分别铺上毛巾、棉布、木板(2)实验步骤:将同一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小车在水平方向停止的最终位置。(3)实验现象: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距离越远。(4)实验结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的运动状态改变的越缓慢。(5)实验推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或水平面光滑时),小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6)小车放置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保证其每次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3、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牛顿第一定律是描述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由于惯性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运动规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4、惯性的大小(1)质量大的物体惯性

5、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2)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运动速度和受力情况无关5、惯性描述的注意事项(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2)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作用”,也不能说“受到惯性”。只能说“由于惯性”、“具有惯性”。(3)惯性不同于惯性定律,惯性定律是牛顿第一定律6、惯性现象解题思路分解(1)说明一切物体皆具有惯性。(2)说明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3)说明物体的哪个部分受到什么力而改变运动状态。(4)说明物体的其余部分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5)得到结论。力和运动的关系1、物体的平衡状态及其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1)平衡状态是指运动状况不再发生改变的状态,即速度方向和速度大小不再发生改变的状

6、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2)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是物体不受力或所收到的合力为零,此时物体受到的力为平衡力。2、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1)二力平衡是指一个物体只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物体此时收到的这对力称为一对平衡力。毛巾棉布木板(2)二力平衡特点: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平衡力和相互平衡力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3、运动和力的关系(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所受到的合力为零或不受力。(2)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则物体所受到的合理与速度方向同向。(3)物体做减速

7、直线运动,则物体所受到的合力与速度方向相反。(4)物体做曲线运动,则物体所受合力与速度方向不共线。摩擦力1、摩擦力的概念(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力。(2)产生条件:两个物体接触且有压力;接触面粗糙;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2、摩擦力的分类(1)静摩擦力:物体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物体间有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3)滚动摩擦力:物体间有相对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越大

8、,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接触面面积、物体运动状态无关。4、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1)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2)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和匀速直线运动中的摩擦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对物体的平衡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得到;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受到的摩擦力一般要考虑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5、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分离接触面。受力分析专题1、受力分析是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物理情景中所受外力找出来,并画出示意图的方法。初中阶

9、段的受力分析,主要是通过平衡状态分析力的大小、方向;或者通过物体所受力的大小、方向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2、受力分析首先掌握力的分类实际物体对研究对象可能有力的作用,物体周围的场(磁场、重力场)对研究对象也可能有力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把力分为两类:接触产生的力和不接触产生的力。3、受力分析思路分解(1)选取研究对象,注意区分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2)确定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3)先找到不接触的力,一般是重力;(4)找接触的力。环绕物体一周,找出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根据物体运动状态逐个分析弹力和摩擦力;(5)检查所画的力,找到每一个力是否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检查分析结果与物体所处状态是否符

10、合。第九章 压强固体压强1、压力的概念(1)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2)压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3)压力的作用效果主要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形变大小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有关。2、压强的概念(1)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2)压强的物理意义:用于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3)压强的公式:SFp。(4)压强的单位国际单位:帕斯卡(Pa)1Pa=1N/m2 1Pa 有多大?大概相当于一张报纸平铺时对桌面的压强。常用单位还有kPa、MPk 1MPk=103kPa=106Pa。3、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2

11、)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4、压强的推导公式:ghSgShSgVSGSFp(该柱形固体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5、压力与重力的关系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但重力和压力不是同一个力,重力作用点在重心,而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6、固体压强的切割问题(1)横向切割:压力变小,受力面积不变,压强减小。(2)纵向切割:柱形固体竖直切割后仍是柱体,可使用公式ghp分析,压强不变。(3)不规则切割:压力和受力面积都改变,可利用割补法转化为柱体,进行分析。7、固体压强的叠放问题(1)根据几何关系找出物体的面积,从而求出各个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2)根据常用公式找出物体的重

12、力,从而求出各个压力之间的关系。(3)根据以上压力和受力面积,表示出所求的压强并进行计算。8、固体压强的多状态计算(1)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分析图。(2)列出平衡方程求出压力。(3)根据公式SFp表示出压强,从而得到压强关系。9、固体压强的变化量问题当接触面保持为S不变时,压力为F1时,压强用P1表示;压力为F2时,压强用P2表示。则变化量 P与压力变化量F 之间的关系为SFp。液体压强1、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液体具有流动性2、静止液体的压强特点(1)液体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同种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3)同种液体,同一深度,的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4)

13、不同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3、液体压强公式:ghp静态的液体压强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指的是从自由液面到该店的竖直距离;期中,自由液面指与大气直接接触的液面。4、固体压力压强与液体压力压强解题的一般思路(1)固体压力压强:先求出压力F,再利用SFp求出固体压强。(2)液体压力压强:先利用ghp求出压强p,再利用pSF求出液体压力。5、杯形问题(1)柱形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大小等于液体重力。(2)敞口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小渔液体重力。(3)缩口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大小等于液体重力。6、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的各种液体不流

14、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大气压强和流体压强1、大气压强的存在和产生原因(1)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2)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具有重力且具有流动性。2、大气压强的测定实验托里拆利实验(1)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水银面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管内充满水银之前高度依旧不变,改变的事水银柱的长度。(2)玻璃管上方混有空气,则试管内水银柱高度偏低,测量值偏小。3、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1)高度:大气层中的空气越往高处越稀薄,所以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2)大气压的大小还与温度、适

15、度有关。温度越高,气压越低;湿度越大,气压越低。4、密闭气体的压强的影响因素(1)温度越高,密闭气体压强越大。(2)压缩体积时,气体压强将变大。5、液体上方的气体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6、大气压的应用(1)利用吸盘搬运玻璃。(2)用吸管,能从汽水瓶中把汽水吸入口中。7、流体流速与压强(1)在气体或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2)常见两种模型:机翼模型:流动流程大的流速大,压强小。管道模型:横截面积小的流速大,压强小。第十章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1、浮力的概念(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一个竖直向上托的力。(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3)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16、2、浮力的产生(1)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压力比向下的压力大,这个上下压力差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2)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合力:F浮=F向上-F向下。3、阿基米德原理(1)探究实验大小的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受到的重力G。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桶受到的重力G1。将物体浸入到倾斜、装满液体的烧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被排开液体与桶的总重力G2。利用 F浮=G-F1及 G排=G2-G1,分别计算出F浮及 G排,并比较两者的大小关系。(2)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即 F浮=G排。(3)阿

17、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公式;排液排排浮gVgmGF4、浮力的影响因素(1)液体的密度。(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3)浮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体积大小没有必然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物体的浮沉状态及条件状态名称漂浮悬浮沉底上浮下浮是否平衡状态是是是否否重力与浮力的关系F浮=G F浮=G F浮G F浮物液=物液物液物2、浮力的应用(1)轮船:将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他能够排开更多的水,获得更大的浮力,从而漂浮在水面上。(2)潜水艇: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石靠调节水舱内水的多少来控制自身重力而实现的。(3)气球和气艇: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力冲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氮气或

18、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4)密度计: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进行工作。刻度:液体密度越大,对应的V排越小,刻度越靠近密度计下部。第十一章功和能功和功率1、功的定义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2、功的计算公式W=Fs。3、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J),1J=1N?m。4、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5、力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无力无功(2)无距离无功(3)垂直无功6、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做工越快,功率越大。7、功率的计算(1)公式:tWP推到公式:vFP。(2)单位:瓦特,简称瓦(

19、W)。动能和势能1、能的概念(1)定义: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简称能。(2)单位:焦耳(J)2、动能及影响因素(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2)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物体的速度。3、重力势能及其影响因素(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2)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物体被举高的高度。4、弹性势能及其影响因素(1)定义: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2)影响因素:物体的种类,物体的弹性形变量。5、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及其转化1、机械能的概念(1)定义:动能与势能的统称。、(2)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势能储存着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

20、2、机械能守恒(1)机械能守恒现象:一个物体或一个系统只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不变。(2)机械能守恒条件:只有重力或弹力对物体做功。3、机械能的改变(1)当初了重力和弹力做功以外还有其他力做功时,机械能发生改变。例如:小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是因为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了其他形式的能量。能量守恒: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不变。第十二章机械和机械效率杠杆1、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2、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2)动力:使杠杆

21、转动的力F1。(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1l。(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2l。提示:不管是动力还是阻力,都是杠杆所受到的力。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臂不一定沿杠杆方向。3、杠杆的平衡(1)杠杆平衡状态: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2)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写成2211lFlF。4、杠杆分类(1)省力杠杆:21ll,平衡时21FF,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2)费力杠杆:21ll,平衡时21FF,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3)等臂杠杆:21ll,平衡时21FF,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5、杠杆基本解题思路确

22、定杠杆主体结构,找到支点0。分清杠杆收到的阻力和动力,画好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画出垂足;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用大括号标注出来,并用1l表示动力臂,2l表示阻力臂。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利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6、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思路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画最小力的步骤:在杠杆上找到离支点O最远的一点,记为M点;连接OM,过 M点作线段OM的垂线;在垂线方向标箭头,确保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共同作用下能保持平衡。7、动态杠杆分析思路先确定杠杆是否平衡,然后找到支点、作用力及对应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的变形式1

23、221llFF?进行分析,由于一般情况下阻力F2保持不变,所以只需要分析阻力臂和动力臂的比值12ll的变化,A 2lO B 1lF1F2就可得到动力F1的变化情况。滑轮1、滑轮周边有凹槽,在绳的拉力作用下可以绕轴转动的绳子。2、滑轮的分类和特点(1)滑轮的分类定滑轮:工作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如图甲。动滑轮:工作时滑轮的轴和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如图乙。(2)滑轮特点定滑轮:不能省力(不省距离),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动滑轮:省一半的力(费一倍距离),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3、滑轮组(1)定义: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组合。(2)特点:可以省

24、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3)滑轮组的绕线方式和受力特点:用同一根绳子绕制的滑轮组,重物和动滑轮所受到的总重力由几段绳子共同承担,在不计绳重和轴摩擦是绳子自由端的拉力)(n1动物拉GGF,绳子移动的距离物nhs。3、机械效率1、有用功、额外功、总共(1)有用功: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达到目的而对物体做的功。在不同文体中,要结合机械的目的判断有用功。例如,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时,使用机械的目的是拉动物体上升,那么机械对物体的拉力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hhGFW拉有,在匀速提升水中的物体时,h-h)(浮拉有FGFW;滑轮组拉着物体水平运动时,使用机械的目的是拉着物体水平匀速运动,拉力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fs

25、sFW拉有。(2)额外功:在实际工作中,对我们无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即克服机械自重和自身部件的摩擦力而做的功;由于机械自重和部件间的摩擦总是存在,因此额外功不可避免,额外功总是大于零。(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2、机械效率的概念(1)机械料效率的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1l2l2F1F1l2l2F1F乙甲(2)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100总有WW。(3)在实际生活中,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所以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机械效率等于1 的机械成为理想机械。(4)机械效率是标志机械对物体做功有效程度的物理量,机械效率越高,机械性能越好。(5)机械效率与是否省力、功率大小没有直接关系。3、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动物物总有GGGFGFsGWWnh其中,FGn一般适用于滑轮组;动物物GGG还需要额外满足物体随动滑轮一起运动,且不急轴摩擦和绳重条件。4、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1)滑轮结构:绳重、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动滑轮自重。(2)提升物体的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