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2543504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 分钟总分: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绯红 f i 装饰sh胆怯qi 淤滩 yB.旌旗 j n 笑涡w蜿蜒 w n 迷惘m ng C.捷报 ji 舵手 tu 阎罗 y n 纤绳 qi n D.喷薄 p n 飞窜cu n 缅怀 mi n 胚芽 p2.下列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隧洞簇新呻吟伤痕累累B.翡翠苍茫海鸥血雨腥风C.熄灭窝行高傲取义成仁D.稻穗蠢笨碎末包罗万象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一项是()(3 分)历史车轮,时代潮流,历史只会眷顾、

2、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A.滚滚向前浩浩荡荡坚定者奋进者B.滚滚向前浩浩荡荡奋进者坚定者C.浩浩荡荡滚滚向前坚定者奋进者D.浩浩荡荡滚滚向前奋进者坚定者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通过观看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B滨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C大量事实表明,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力就转向哪里D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必然要求,是能否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5.下列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

3、章)现了生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B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萧红墓畔口占)我等待着”,暗指对抗战胜利的期盼,亦可以看作对命运多舛人生的省察。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人以梨花喻飞雪,比喻新颖,不仅把雪的洁白与鲜润揭示了出来,也给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温暖的感觉。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6.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国家队的一位有 20 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乒乓球教练来了。B.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C.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D.这种种子要不要换,

4、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的引起了讨论。7.名著阅读(8 分)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甲】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牙箸来。【甲】又不肯举。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1)这段文字选自长篇小说,作者是代的。(2)选段中【甲】指的是 ,该选段中的细节描写暴露了【甲】虚伪做作的特点。二、阅读理解(45 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词,然后完成下列题目。(10 分)余

5、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1.诗中为了表现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用死了也要去泉台”集合“旧部”斩“阎罗”的说法,对这样写的好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用“阎罗”来借指世上的反动势力,将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耐人寻味。B通过革命将士英魂共斩“阎罗”的奇思妙想,表现比“死面后已”更深一层的意思。C.鬼,神怪异”诗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比较常见的,能更容易地让读者理解。D

6、使许中充演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源。2.诗 句“此 去 泉 台招 旧 部,旌 旗 十 万 斩 阎 罗”与 下 面哪 一 句 诗 意 境相同?()(2 分)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C.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复多菲)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3.诗前小序的作用是,其中“”一句后来说明小序是补写的。(2 分)4.这首诗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10 分)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

7、征。谦与尚书邝埜极谏,不听。埜从治兵,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两京及各地军马,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本部尚书。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九月,景帝立,谦入对,慷慨泣奏曰:“寇得志,要留大驾,势必轻中国,长驱而南。请饬诸边守臣协力防遏。京营兵械且尽,宜亟

8、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缮器甲。遣诸都督分兵守九门要地,列营郭外。徙附郭居民入城。通州积粮,毋弃以资敌。至军旅之事,臣身当之,不效则治臣罪。”帝深纳之。谦既死,陈汝言代为兵部尚书。未一年败,赃累巨万。帝召大臣入视,愀然曰:“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众大臣俯首不能对。注 也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土木,即土木堡,地名。景泰:明朝的一个年号。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贼寇大举入侵,徐珵主张南迁,兵部侍郎于谦为稳定人心,极力反对。B.皇帝亲征失利,京城精锐部队丧失殆尽,于谦请求郕王发文调兵,解救京城危机。C.国家危难之际,于谦拥郕王为帝,并向他进言让各边境守臣招

9、募民兵协力防守。D.于谦忠君爱国,为人正直,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勇于担当,为官清廉,死无余资。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1)埜从治兵(2)上下无固志(3)势必轻中国(4)京营兵械且尽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王是其言,守议乃定。(2 分)译文:_(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2 分)译文:_(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15分)啊,母亲舒婷1.“鲜红的围巾”喻指什么?“我”为什么不敢浣洗“鲜红的围巾”?(4 分)_ 2.“啊,母亲。”这个句子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3 分)_ 3.怎样理解“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花

10、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4 分)_ 4.你认为诗人思念母亲的感情是怎样的?试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分析。(4 分)_(四)小说阅读。(10 分)扶 贫 故 事在一次县文联组织的平天山野外采风活动中,我认识了扶贫办的小杨,他给我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扶贫故事。一年前,小杨通过公考进了县扶贫办。去年开春,他接到了一个扶贫任务,扶贫对象是石岭村的吴志福。一看到“石岭村”三个字,小杨的心里就发了毛那是一个极其落后闭塞的小山村,路途遥远,坑坑洼洼,凹凸不平,一边是深沟,一边是大山。三年前,有两个干部开车去那里开展扶贫工作,在半路摔下山沟,一人重伤一人当场殉职。还好,小杨去的时候,路已经修好了。小杨到了石岭村,

11、在村主任赵勇成的带领下,去见吴志福。老赵一边走,一边喋喋不休地向小杨介绍三年前田副县长到石岭村扶贫的故事:就是在田副县长的多方努力下,修好了这条路,可惜,田副县长没有看到路通车的那一天,她倒在了扶贫路上她是一个好人啊!老赵感叹道,眼睛发红,声音哽咽。这条路应该叫“玉清路”。老赵说,田副县长叫田玉清。可上面却说,不能用领导的名字来命名,他们起了另一个名平安路。政府是对的。小杨转换了话题,问,老吴家里到底有多困难?能吃上饭吗?难!老赵说,田副县长第一次来的时候,就指定老吴是她的扶贫对象,她带领工作组来到老吴家,当时,田副县长一看老吴家家徒四壁,几间破屋,漏风漏雨,里面黑咕隆咚的,田副县长几度落泪。

12、她说,想不到,还有这么困难的群众,是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好啊!在老吴家,要拍几张照片拿去存档,屋里黑,看不清楚,工作人员叫老吴开灯,老吴拉了一下电灯开关绳子,电灯闪了一下就灭了,再拉,怎么也不亮。田副县长叫他再开另外的灯,老吴说,没了,唯一的一盏电灯。?说话间,就到了老吴的家。?那是怎样的一个家啊!老吴年近六十,面容苍老,头发花白,穿着破旧;一个跛脚的老婆,头发蓬乱,像鸡窝里的草,还傻不拉几的,老吴年近五十才娶了她;一个半生不死的老娘,常年卧病在床,一年四季要打针吃药;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去学校了,没在家,小杨没看见他们。?老赵说,老吴家比三年前好了一些;三年前,根本不成一个家,幸亏田副县长来扶贫

13、。?老吴带老赵和小杨来到他家的砂糖橘种植基地。三年前,田副县长带给老吴脱贫致富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因地制宜种植砂糖橘。远远看去,十几亩砂糖橘在瑟瑟的冷风中一片翠绿。?可走近一看,小杨心里一拨拨地凉,像大冬天雪水灌进骨子里去这些砂糖橘,缺乏科学管理,一棵棵病恹恹的,像面黄肌瘦、缺乏营养的孩子。?老赵说,没办法,田副县长去世后,一直没有人来真正接替她的扶贫任务,上面来的人,走马观花一样,拍个照转个圈儿就走了。?小杨回到家后,翻箱倒柜找妈妈的书。?那是妈妈留下的种植砂糖橘的书,网购的。?在一个箱子里,小杨找到了厚厚的一沓书和笔记,还有一些复印资料,都是如何防治果树病虫方面的书。?周末,一大早,小杨骑摩托

14、车朝石岭村出发了。21老爸问他,哈事那么急?22小杨说,看了老妈的书,我找到了老吴的砂糖橘问题所在了。23老爸说,啥问题啊?24小杨说,见了老吴再说。25小杨那几晚睡得很晚,辗转反侧,不能成眠,眼前老是晃动着老吴病恹恹半生不死的砂糖橘到底啥问题呢,不能茁壮成长?26突然,他灵光一现,有了!27那是一种严重的根腐病和卷叶虫、钻心虫。小杨问过几个老种植户,他们也说是。28小杨买了药,一路直奔石岭村。29此后,小杨一有空就奔石岭村。30几个月后,老吴的砂糖橘像大病初愈的年轻人,终于重新吐出嫩芽,唤发出生机。31第二年,老吴的砂糖橘挂果了,成熟时像一串串小小的红灯笼挂满树枝,甚是诱人。32小杨日夜翻看

15、老妈的书,一丝不苟地照着做,吸取老种植户的经验,想方设法要让老吴的砂糖橘赶在春节时上市,挣一个好价钱。33这时,一场大寒潮来袭,很多果场即将成熟上市的砂糖橘被霜冻打得七零八落,老吴的因为盖上了塑料膜而幸免于难。34寒潮来袭前,小杨带了几个好友,和老吴不分日夜地给果树盖塑料膜,跟寒潮争分夺秒抢时间35年底,老吴的砂糖橘像光彩照人的新娘,闪亮登场,一摘下来,就被守候在地头的水果批发商抢购一空。36老吴平生第一次拿到这么多红艳艳的钞票,有十几万啊!那一刻,他哭了,扑通一下跪在小杨跟前,抱着他的腿,呜呜大哭。37小杨赶紧扶起老吴,跟着哭。38两个大男人,在柑橘地里抱头痛哭。39我以为他因感动而哭。40

16、小杨说,我哭我妈。41你妈?42是,我哭她。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我妈。她如果还在,多好啊。我想,她的在天之灵,也会在那一刻被感动的。43再问,小杨什么也不说了。44后来,我才知道,小杨的母亲就是田副县长,田玉清。45在县府大院里,没人知道,小杨就是她的儿子。1.本文主要写了与田副县长母子有关的四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他三件事。(3 分)田副县长多方努力,帮助修好通往石岭村的公路。_ _2.请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 分)答:_ _ 3.请简要说说文中体现出的作者的情感态度。(4 分)答:_ 三、作文(50 分)请以一棵小树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文章。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

17、实的县(市、区)名、校名、人名,如出现请用代替;(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A 2.C 3.A 4.C 5.D 6.A 7.(1)儒林外史清吴敬梓(2)范进二、阅读理解(一)1.(2 分)C 2.(2 分)A 3.(2 分)交代了写作的背景及缘由。旋围解4.(4 分)表达作者对革命理想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念,为人民解放事业斗争到底的决心,勇于献身英勇气概。(二)1.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国家危难之际,是大臣们担忧国家没有君主,太子年幼,敌寇将至,请皇太后立郕王为皇帝,而不是于谦。2.(1)跟随(2)坚定(3)轻视(4)将要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

18、实词的能力。(1)(4)两题课内学过,小石潭记“隶而从者”中“从”解释为“跟随”,代入句中,合适。愚公移山“年且九十”中“且”解释为“将近”“将要”,马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中“且”解释为“尚且”。代入句中,“将要”合适。(2)(3)两题可根据句意推断词意。“上下无固志”的意思是: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固”解释为“坚定”。“势必轻中原”的意思是:必然轻视中原,“轻”解释为“轻视”。3.(1)郕王肯定了他的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2)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汉朝前期之所以能够兴隆昌盛的原因。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时,遵循“信、雅、达”原则,抓住关键词,直译为

19、主,意译为辅。(1)是,认为对的;守议,防守的决策;(2)亲,亲近;远,疏远;此,这;所以,的原因。(三)1.【答案】喻指母亲留给“我”的记忆。因为围巾里有母亲温馨的味道,“我”不敢浣洗,是怕母亲温馨的味道会和红色一样因岁月的流逝而变淡,怕记忆也会慢慢模糊。2.【答案】四个“啊,母亲”把诗人的感情融进对母亲的一声声呼唤里,把对母亲的怀念表达得淋漓尽致。3.【答案】母亲在的时候,“我”心中感到快乐和温馨,如激流、如瀑布一样唱着欢乐的歌。如今母亲不在了。“我”失去了报答母亲的机会,因思念母亲,“我”心中悲痛,所以说是“唱不出歌声的枯井”。4.【答案】深沉强烈,哀婉动人。如用三个“不敢”,两个“怎敢

20、”,把强烈的感情压抑成失声的哭泣,真切感人,催人泪下。(四)1.田副县长扶贫吴志福,牺牲在扶贫路上。小杨接任母亲扶贫吴志福,治好砂糖橘病虫害。小杨帮助吴志福脱贫,完成了母亲的遗愿。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可从记叙的六要素去考虑,写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答题模式:人物时间地点何种情况下做什么事情结果(根据具体情况有些内容可省略)。2.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小杨心里的“凉”喻成“大冬天雪水灌进骨子里”,将病恹恹的砂糖橘喻成“面黄肌瘦、缺乏营养的孩子”,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人物心理和砂糖橘的病态。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可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21、、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等方面着手。“像大冬天雪水灌进骨子里去”“像面黄肌瘦、缺乏营养的孩子”运用比喻,比喻的一般作用:使文章语言更生动形象。再结合画线句分析其具体作用。3.讴歌扶贫干部的精神,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批评了某些扶贫干部官僚作风;呼吁关心扶贫干部。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文中叙述了田副县长和小杨帮助老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赞美和敬佩之情;同时,也批评了一部分干部,他们只是走走形式,并不是真正帮助贫困百姓;最后,像田副县长这样的扶贫干部,他们为了百姓,可以牺牲自己。对于这样的干部,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关心。三、作文【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题目的中心词是“小树”。可以实写,也可以写它的比喻义;可以写成记人叙事的记叙文,也可以写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还可以像本单元中!课文的体裁一样,尝试着写一首长诗。而无论如何构思、立意,都应该突出“小树”的鲜明特征,提炼出文章的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或者生命成长的真实感悟。力争文章新颖独特,主旨突出,不人云亦云,不浮于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