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82459345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ppt(4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01目 标 导 航 02知 识 要 点 03探 究 指 导 04历 史 图 片 目录导航 05解 题 技 巧 06过 关 训 练 07合 作 探 究 历史返回目 标 导 航 课程标准考纲要求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业。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历史返回一、原始农业的发展1.产生:距今10 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 的农作物。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 和黍。2.发展:经过2 000多年的发展,和粟作农业在我国南北方逐渐推广,原始农业由

2、最初的 ,知 识 要 点 人工栽培人工栽培长江中下游长江中下游 粟粟稻作稻作 刀耕火种刀耕火种历史返回发展到用 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农业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同时,的饲养也开始出现。3.标志:农作物 、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 、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耒耜耒耜家畜家畜种植种植聚落聚落磨制磨制历史返回4.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 基础。二、河姆渡人的生活(南方代表)1.时间:距今约 年。2.地点:流域,浙江余姚。3.特点:房屋主要是 建筑,遗址中发现了大量 栽培 的遗迹,物质物质7 000 长江长江干栏式干栏式 人工人工水稻水稻历史返回农业工具以 最

3、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 为主;会制作陶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会雕刻和使用天然漆。三、半坡居民的生活(北方代表)1.时间:距今约 年。2.地点:流域,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骨耜骨耜水牛水牛玉器玉器6 000 黄河黄河历史返回3.特点:房屋主要是 圆形房屋;能制作出精美的 石器,还制造 、角器等生产工具,用以开垦土地;主要种植 ,饲养 和狗等家畜;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 ;已会简单的纺织、制衣。半地穴式半地穴式 磨制磨制骨器骨器粟粟猪猪 彩陶历史返回探 究 指 导 1.半坡居民的建筑与河姆渡居民建筑不同的原因 主要是由气候条件所决定,北方地区气候干燥,相对寒冷,因此采用半地穴式建筑。南方地

4、区潮湿炎热,地势低洼,因此房屋多采用干栏式建筑。历史返回2.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区别旧石器时代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阶段,是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一般认为这段时期距今约250万1万年。新石器时代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磨制石器为主,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距今5 000多年至2 000多年不等。历史返回这个时期,人类开始从事农业和畜牧业,不再只依赖大自然提供食物,因此食物的来源变得稳定。同时农业与畜牧业的经营也使人类由逐水草而居变为定居下来,人类生活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人类开始出现文明。历史返回历 史 图 片 河姆渡人的干栏式 建筑复原图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历史返回河

5、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历史返回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历史返回“曩(nng,以往,从前)古之世,无君无臣,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古书里讲述我国远古人类生活情况的一段话。你觉得和下列哪一时期的人类最符合()A.元谋人时期 B.北京人时期 C.山顶洞人时期 D.河姆渡人时期解 题 技 巧 历史返回正确答案:正确答案:D解题分析:提取关键词解题分析:提取关键词“凿井而饮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日入而息入而息”,可知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是错误的,可知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是错误的,因为以因为以上三个时期的人类还

6、不懂得凿井取水和农耕上三个时期的人类还不懂得凿井取水和农耕,仍处于采集和仍处于采集和狩猎阶段。河姆渡人已懂得种水稻,凿水井,建房屋,过狩猎阶段。河姆渡人已懂得种水稻,凿水井,建房屋,过上定居的生活,其社会状况符合题目要求。故选上定居的生活,其社会状况符合题目要求。故选D。历史返回一、单项选择题()1.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右面文物反映了当时A.农业初兴B.聚族而居C.采集狩猎D.贫富分化过 关 训 练 A历史返回()2.俗话说:“农业稳,天下安”。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农作物种植 家畜饲养 磨制工具 聚落 城市的出现A.B.C.D.C历史返回()3.(2018无锡)

7、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C历史返回()4.(2018邵阳)某遗址“距今约7 000年”“位于长江下游”“发现稻谷和稻壳”。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该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C历史返回5.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历史返回他们从事农业生产 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 他们居住

8、在干栏式房屋 他们已学会制作舟船A.B.C.D.(D )历史返回()6.有人说:“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传统文化;读懂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先触摸中国的彩陶。”彩陶,中国历史发展的源,华夏传统文化的根。下列远古居民中能够制造彩陶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居民D历史返回()7.右图是近年来海南省考古的重大发现三亚海棠湾的英墩遗址贝壳堆积。据考证,此遗址距今约有6 000年。与其存在于同一时期的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D历史返回()8.(2018株洲)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哪些反映半坡人生活状况的模

9、型或实物可以入选其中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模型 刻猪纹的黑陶钵 人面鱼纹彩陶盆 粟的朽粒A.B.C.D.C历史返回()9.(2018沈阳)“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上述考古发现能为“河姆渡文化”哪一表现提供直接佐证?A.种植作物 B.磨制石器 C.饲养家畜 D.打猎捕鱼A历史返回()10.(2018广东)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C历史返回

10、()11.下列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不同表述正确的是A.半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B.半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河姆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C.半坡聚落主要种植粟,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D.半坡聚落已会制造黑陶作品,河姆渡聚落会制造彩陶C历史返回()12.我国原始居民将狗尾巴草驯化,培育出粟(俗称谷子,去壳后称小米)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发现了粟的遗存,下列人类遗址中与之相关的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D历史返回()13.(2018云南)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20世纪50年代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某遗迹发

11、掘出距今五六千年的粟粒、菜籽等遗物,据此判断生活在该遗址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人C历史返回()14.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A.自然条件 B.生活习惯 C.生产工具 D.劳动技术A历史返回()15.从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择洞而居到半坡居民、河姆渡人的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在人们居住条件改变中起决定性因素的是A.生产工具的改进 B.种植技术的发展C.建筑技术的进步 D.饲养水平的提高A历史返回二、综合题16.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肥沃的土地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早在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阅读下列

12、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原始人类起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历史返回材料二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材料三历史返回(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中国黄河、长江流域有代表性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的名称。(各写一个即可)(2)材料二说明人类的居住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黄河:半坡遗址;长江:河姆渡遗址。黄河:半坡遗址;长江:河姆渡遗址。人类由居住野外洞穴到盖房定居。人类由居住野外洞穴到盖房定居。历史返回(3)材料三中的图一、图二分别是什么结构的房子,其

13、居住者是哪一居民?图一:干栏式建筑,居住着河姆渡居民;图二:半地穴图一:干栏式建筑,居住着河姆渡居民;图二: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居住着半坡居民。式圆形房屋,居住着半坡居民。历史返回(4)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南北方房屋的样式为什么不同。不同:河姆渡人生活的地区多雨潮湿,夏季高温,冬季不同:河姆渡人生活的地区多雨潮湿,夏季高温,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上,干栏式房屋既可防潮,又便于通风降气温在零度以上,干栏式房屋既可防潮,又便于通风降温;半坡人居住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温;半坡人居住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而半地穴式房屋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寒冷,而半地穴式房屋具

14、有冬暖夏凉的功能。历史返回合 作 探 究 阅读下面材料,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材料 在农业和畜牧业没有出现以前,由采集和渔猎活动而得到的野生动植物是人们食物和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仰赖于自然的恩赐。只有农业出现后,人们才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史返回人们从一小块土地上获得的食物,和在较大土地上采集狩猎而获得的一样多由于农业的逐步发展,人们可以生产出除满足生产者本身所需之外的剩余粮食。这时城市出现,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分工,特别是脑力劳动得以从体力劳动中分化出来。百度百科历史返回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类获得了稳定的食物来源,减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类获得了稳定的食物来源,减少了对自然的依赖,并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少了对自然的依赖,并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的物质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