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陋室铭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82458584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陋室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陋室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陋室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陋室铭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陋陋 室室 铭铭刘禹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的主题。2、了解铭文的特点。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4、朗读、背诵全文。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描述陋室的情怀和托物言志的写法。返回返回作家及作品作家及作品 本文选自本文选自全唐文全唐文,作者刘禹锡(,作者刘禹锡(772772842842),字梦得,唐),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与柳宗元世称代诗人,哲学家。与柳宗元世称“刘柳刘柳”;与白居易并称为;与白居易并称为“刘白刘白”;后世尊称他为;后世尊称他为“诗豪诗豪”。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

2、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写了陋室铭陋室铭一文。一文。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

3、文体是用韵的。题目解说 采采用用自自读读、对对读读、轮轮读读等等多种方式朗读。多种方式朗读。自主学习:1.1.辨音识字:辨音识字:德德馨馨(xnxn)苔苔(t t i i)痕痕 案案牍牍(d d)鸿儒鸿儒(h h n rn r)西西蜀蜀(shsh)何何陋陋(l l u u)调调素琴素琴(titio o)欣欣赏赏名名家家朗朗诵诵,并并试试揣揣摩摩朗朗诵诵的的技技巧巧,注意朗读的节奏、重音,感情的投入等。注意朗读的节奏、重音,感情的投入等。山山|不在高,有仙不在高,有仙|则名。则名。水水|不在深,有龙不在深,有龙|则灵。则灵。斯是斯是|陋室,惟吾陋室,惟吾|德馨。德馨。苔痕苔痕|上阶上阶|绿,草色

4、绿,草色|入帘入帘|青。青。谈笑谈笑|有有|鸿儒,往来鸿儒,往来|无无|白丁。白丁。可以可以|调调|素琴,阅素琴,阅|金经。金经。无无|丝竹丝竹|之乱耳,无之乱耳,无|案牍案牍|之劳形。之劳形。南阳南阳|诸葛庐,西蜀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子云亭。孔子孔子|云:何陋云:何陋|之有?之有?陋室铭陋室铭刘禹锡刘禹锡本文韵脚:本文韵脚:名名inging,灵,灵inging,馨,馨inin,青青inging,丁丁inging,经,经inging,形,形inging,亭,亭inging押的是押的是ing ing 和和inin韵韵听完朗诵并圈出本文韵脚是什么?所押的韵是什么听完朗诵并圈出本文韵脚是什么?所押

5、的韵是什么?山不在高,有山不在高,有仙仙则则名名;水不在深,有龙则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译文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居住)就有名。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分析课文:分析课文:斯斯是陋室,是陋室,惟惟吾德吾德馨馨。斯:这。斯:这。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惟:只。惟:只。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就不感到简陋了。谈笑有谈笑有鸿儒鸿儒,往来无

6、,往来无白丁白丁。鸿儒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译文: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译文: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粗鄙的人。可以可以调调素琴素琴,阅,阅金经金经。调:调弄,这里指弹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金经:指佛经。金经:指佛经。译文: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译文: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无无丝竹丝竹之乱耳,无之乱耳,无案牍案牍之之劳形劳形。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

7、声音。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乱:使扰乱扰乱。案牍:官府的公文;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使劳累;劳累;形:形形:形体、身体。体、身体。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成堆的的)公文劳累身心。公文劳累身心。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译文:它好比南阳诸葛的草庐,西蜀杨雄的玄亭。译文:它好比南阳诸葛的草庐,西蜀杨雄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

8、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品德高尚(就不显得简陋了)。苔异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品德高尚(就不显得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粗俗浅薄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览珍贵的佛经。往来的没有粗俗浅薄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管弦之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没有(嘈杂的)管弦之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如同)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如同)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

9、简陋的呢?简陋的呢?”1 1、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2 2、第一、二句与第三句有什么关系呢?中心句是哪、第一、二句与第三句有什么关系呢?中心句是哪句?句?以山以山 水作类比,引出陋室水作类比,引出陋室类比山山 仙仙水水 龙龙陋室陋室 德馨德馨(中心中心)暗示陋室不陋对比对比:两种事物相对比较:两种事物相对比较。类比类比:一种:一种推理方法推理方法,根据两种两种 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做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做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 可能相似的结论。可能相似的结论。3.3.3.3.作者笔下的陋室环境如何?作者笔下的陋室环境如何?作者笔下的陋室环境如何

10、?作者笔下的陋室环境如何?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环境之雅环境之雅)4.4.陋室主人交往之人、日常生活又怎么样?陋室主人交往之人、日常生活又怎么样?交往之人:交往之人:交往之人:交往之人:(交往交往交往交往之雅之雅之雅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情趣之雅情趣之雅)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劳形。-谈笑风生,纵情畅怀。谈笑风生,纵情

11、畅怀。-怡然自得,高雅脱俗怡然自得,高雅脱俗。陋室不陋景景环境优雅环境优雅人人交友高雅交友高雅事事情趣高雅情趣高雅5.5.小结: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小结:作者从哪几方面写“陋陋”室不室不“陋陋”,表现了室主品德高尚?,表现了室主品德高尚?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之劳形。正面正面实写实写反面反面虚写虚写高高雅雅脱脱俗俗不不慕慕富富贵贵5 5、诸葛、子云分别指谁,他们是怎样的人?、诸葛、子云分别指谁,他们是怎样的人?6 6、作者在本文提到他们有何作用、作者在本文提到他们有何作用?用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类比“

12、陋室陋室”,意,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志趣和抱负。文学上万古流芳文学上万古流芳政治上建功立业政治上建功立业7.7.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何陋之有”,有什么,有什么含义?含义?引孔子的话,再次表明 自己的观点态度,是画龙点睛之笔。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托物言志托物言志陋室陋室物物志志安贫乐道的节操安贫乐道的节操高洁傲岸的情趣高洁傲岸的情趣8.8.这种借他物来表明心迹的手法叫什么?这种借他物来表明心迹的手法叫什么?陋陋室室铭铭引题引题山山仙仙水水龙龙 类比类比陋室陋

13、室德馨德馨陋室不陋陋室不陋环境优雅(景)环境优雅(景)情趣高雅(事)情趣高雅(事)引古贤以自况引古贤以自况点题点题交友高雅(人)交友高雅(人)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安安贫贫乐乐道道 高高洁洁傲傲岸岸(君子之德)(君子之德)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情趣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情趣,处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的处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不论是居于陋室还是身处豪宅,最重要不论是居于陋室还是身处豪宅,最重要的是居住的人能有的是居住的人能有“德馨德馨”。不必因出身贫寒而自卑不必因出身贫寒而自卑也不必因居于豪宅而炫耀也不必因居于豪宅而炫耀只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只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就能拥有充实的人生!就能拥有充实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