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第一轮总复习第十章第31讲基本营养物质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82457115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0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第一轮总复习第十章第31讲基本营养物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三化学第一轮总复习第十章第31讲基本营养物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第一轮总复习第十章第31讲基本营养物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第一轮总复习第十章第31讲基本营养物质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第第31讲基本营养物质讲基本营养物质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二、油脂二、油脂1组成和结构组成和结构油脂是油脂是_与甘油发生酯化反应所生与甘油发生酯化反应所生成的酯。成的酯。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2性质性质水解反应水解反应(1)酸性条件:水解生成酸性条件:水解生成_、_。(2)碱性条件:水解生成碱性条件:水解生成_、_,该反应又称为该反应又称为_。3用途用途(1)提供人体所需要的提供人体所需要的_。(2)用于生产用于生产_和甘油。和甘油。甘油甘油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甘油甘油高级脂肪酸盐高级脂肪酸盐皂化反应皂化反应能量能量肥皂肥皂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三、蛋白质三、蛋白质1

2、组成:组成:由由_等元素组成属等元素组成属于于_化合物。化合物。2性质性质(1)水解:蛋白质最终水解生成各种水解:蛋白质最终水解生成各种_。(2)盐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盐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_时,会使蛋白质时,会使蛋白质_而析出。加入水时,而析出。加入水时,蛋白质仍然可以溶解,不会影响蛋白质的生理蛋白质仍然可以溶解,不会影响蛋白质的生理活性。活性。C、H、O、N、S高分子高分子氨基酸氨基酸轻金属盐浓溶液轻金属盐浓溶液生成沉淀生成沉淀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3)变性:蛋白质失去变性:蛋白质失去_而变质。使蛋而变质。使蛋白质变性的途径有:紫外线照射、白质变性的途径有:紫外线照射、_、_及某些有机物

3、的作用。变性后及某些有机物的作用。变性后的蛋白质不能复原。的蛋白质不能复原。(4)颜色反应:含苯环的蛋白质跟颜色反应:含苯环的蛋白质跟_作用时作用时呈呈_。(5)蛋白质被灼烧时,产生蛋白质被灼烧时,产生_的气味,的气味,利用此性质可鉴别丝织品。利用此性质可鉴别丝织品。生理活性生理活性加热、酸加热、酸碱、碱、重金属盐重金属盐浓浓HNO3黄色黄色烧焦羽毛烧焦羽毛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问:归纳糖类、油脂和问:归纳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及代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及代表物?表物?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元素组成元素组成代表物代表物代表物分子代表物分子糖糖类类单糖单糖C、H、O葡萄糖、果葡萄糖、果糖糖C6H12O6

4、二二糖糖C、H、O蔗糖、麦芽蔗糖、麦芽糖糖C12H22O11多糖多糖C、H、O淀粉、纤维淀粉、纤维素素(C6H10O5)n油油脂脂油油C、H、O植物油植物油不饱和高级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脂肪酸甘油酯酯脂肪脂肪C、H、O动物脂肪动物脂肪饱和高级脂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肪酸甘油酯蛋白质蛋白质C、H、O、N、S、P等等酶、肌肉、酶、肌肉、毛发等毛发等氨基酸连接氨基酸连接成的高分子成的高分子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 基本营养物质的性质及应用基本营养物质的性质及应用类别类别特征性特征性质质检验检验方法方法葡萄糖葡萄糖银镜银镜反反应应、与新、与新制制Cu(OH)2反反应应在碱性和加在碱性和加热热条件下与新条件下与

5、新制制Cu(OH)2或或银银氨溶液反氨溶液反应应,观观察是否有察是否有砖红砖红色沉色沉淀或淀或银镜银镜出出现现二二糖及糖及多糖多糖水解水解产产物可物可发发生生银镜银镜反反应应;淀粉;淀粉遇碘遇碘(I2)显蓝显蓝色色在稀硫酸及加在稀硫酸及加热热条件下水条件下水解,解,将水解液中和至碱性将水解液中和至碱性,继续继续按上法按上法检验检验水解水解产产物,物,检验检验淀粉可用碘水淀粉可用碘水蛋白蛋白质质颜颜色反色反应应及灼及灼烧烧特殊气味特殊气味遇遇浓浓硝酸硝酸显显黄色,灼黄色,灼烧产烧产生生烧烧焦羽毛的气味焦羽毛的气味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6、是人体重要葡萄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的能量来源B油脂水解可以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油脂水解可以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C蛋白质最终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蛋白质最终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解析解析】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的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氨基酸和甘油;蛋白质的最终

7、水解产物都是氨基酸;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多糖,其水解的最终酸;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多糖,其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产物都是葡萄糖。【答案答案】A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下列各组物质中,均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下列各组物质中,均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氨基酸与蛋白质氨基酸与蛋白质B淀粉与纤维素淀粉与纤维素C蛋白质与蔗糖蛋白质与蔗糖 D蔗糖与果糖蔗糖与果糖答案:答案:BC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1).二糖、多糖的水解反应二糖、多糖的水解反应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2010年安庆模拟年安庆模拟)某同学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某同学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用以

8、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结论:淀粉已水解。结论:淀粉已水解。分别讨论以上三种方案的设计及结论是否正分别讨论以上三种方案的设计及结论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简述理由。确?如不正确,请简述理由。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答案答案】(1)甲方案操作正确,但结论错误。这甲方案操作正确,但结论错误。这是因为淀粉也可能部分水解,而未水解的残留是因为淀粉也可能部分水解,而未水解的残留淀粉也会使碘水变蓝,故不能得出淀粉尚未水淀粉也会使碘水变蓝,故不能得出淀粉尚未水解的结论。解的结论。(2)乙方案操作错误,结论也错误。淀粉完全水乙方案

9、操作错误,结论也错误。淀粉完全水解后应用稀碱中和水解液中的解后应用稀碱中和水解液中的H2SO4,然后再,然后再与与Cu(OH)2悬浊液反应。本方案中无红色沉淀悬浊液反应。本方案中无红色沉淀出现,淀粉可能尚未水解,也可能完全或部分出现,淀粉可能尚未水解,也可能完全或部分水解。水解。(3)丙方案结论正确,操作也正确,因为按设计丙方案结论正确,操作也正确,因为按设计方案有红色沉淀说明有葡萄糖,说明淀粉已水方案有红色沉淀说明有葡萄糖,说明淀粉已水解。解。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2010年普陀月考年普陀月考)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

10、应B葡萄糖与果糖葡萄糖与果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都能发生银镜反应C葡萄糖与果糖是同分异构体,淀粉与纤维素也是同分异构体葡萄糖与果糖是同分异构体,淀粉与纤维素也是同分异构体D单糖都能发生酯化反应单糖都能发生酯化反应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解析:解析:单糖不能水解,单糖不能水解,A错;果糖错;果糖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两种反应:一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两种反应:一是经烯醇化作用变成醛糖,二是发是经烯醇化作用变成醛糖,二是发生裂解,产生含醛基的有机物,生裂解,产生含醛基的有机物,B对对;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所有的单糖都含有羟基,故错;所有的单糖都含有羟基,故能发生酯化反应,

11、能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正确。答案:答案:BD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4)发酵产生的发酵产生的CO2纯度可达到纯度可达到99%,能回收,能回收利用,请举出它的两项用途:利用,请举出它的两项用途:_。(5)以玉米等淀粉原料生产乙醇的化学反应可以玉米等淀粉原料生产乙醇的化学反应可用下式表示:用下式表示: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根据上述反应式,可以算出根据上述反应式,可以算出100 kg淀粉理论淀粉理论上可生产无水乙醇上可生产无水乙醇_kg。(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解析:解析:(1)固体物质粉碎成粉状其表面积大大固体物质粉碎成粉状其表面积大大增加,其参加反应的速率会加

12、快。增加,其参加反应的速率会加快。(2)注意是含碘单质注意是含碘单质(I2)的溶液,而非化合态碘。的溶液,而非化合态碘。(3)互溶而沸点不同的液体的分离用蒸馏的方互溶而沸点不同的液体的分离用蒸馏的方法。法。(5)由两个反应化学方程式可知:由两个反应化学方程式可知: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答案: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或加快反应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或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充分进行速率或使反应充分进行(2)碘碘(I2)或碘酒或碘酒(3)C(4)饮料、干冰、纯碱、碳酸钙饮料、干冰、纯碱、碳酸钙(其他碳酸盐或其他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碳酸氢盐)等中任选等中任选2个个(5)56.8第十章 有

13、机化合物1(2010年山东年山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不同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少量金属钠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溶液除去去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解析:解析: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苯与溴水发生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苯与溴水发生萃取,褪

14、色原因不同,萃取,褪色原因不同,A错误。淀粉水解最终错误。淀粉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葡萄糖,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B正确。煤油是石油正确。煤油是石油分馏产物之一,可作燃料,实验室把钠保存在分馏产物之一,可作燃料,实验室把钠保存在煤油中,煤油中,C正确。正确。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及乙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及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乙酸与酸乙酯的水解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乙酸与Na2CO3溶液反应,而乙酸乙酯在饱和溶液反应,而乙酸乙酯在饱和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D正确。正确。答案

15、:答案:A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2(2010年北京年北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顺顺2丁烯和反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C1 mol葡萄糖可水解生成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 mol乳酸乳酸(C3H6O3)D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化合物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答案:答案:A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3(2010年广东年广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D

16、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由高分子生成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小分子的过程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解析:解析:乙烯分子内含有乙烯分子内含有 键,能发生加键,能发生加聚反应,而乙烷则不能,故聚反应,而乙烷则不能,故A项错误;蛋白项错误;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是多肽,而水解的最终产质水解的中间产物是多肽,而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物是氨基酸,故B项错误;米酒变酸是因为项错误;米酒变酸是因为C2H5OH被氧化为被氧化为CH3COOH的缘故,因此的缘故,因此C项正确;石油、油脂都不属于高分子,故项正确;石油、油脂都不属于高分子,故D项错误。项错误。答案:答案:C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1(201

17、0年普陀月考年普陀月考)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正确的是()A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葡萄糖与果糖葡萄糖与果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都能发生银镜反应C葡萄糖与果糖是同分异构体,淀粉与纤葡萄糖与果糖是同分异构体,淀粉与纤维素也是同分异构体维素也是同分异构体D单糖都能发生酯化反应单糖都能发生酯化反应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解析:解析:单糖不能水解,单糖不能水解,A错;果糖在碱性溶错;果糖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两种反应:一是经烯醇化作用变液中可发生两种反应:一是经烯醇化作用变成醛糖,二是发生裂解,产生含醛基的有机成醛糖,二是发生裂解,产生含醛基的有机物,物,B对对;淀粉和纤

18、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所有的单糖都含有羟基,故能发生酯化错;所有的单糖都含有羟基,故能发生酯化反应,反应,D正确。正确。答案:答案:BD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2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油脂属于酯类油脂属于酯类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解析: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通过酯化反应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酯类物质,故生成的酯类物质,故A、C两项正确;油脂是混两项正确;油脂是混合物,无固定的

19、熔、沸点,故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故B项正确;油酸项正确;油酸甘油酯的烃基中含有双键,能与甘油酯的烃基中含有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发生加成反应,因此应,因此D项符合题意。项符合题意。答案:答案:D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3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溶液加入饱和蛋白质溶液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蛋白质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入水不溶解析出,再加入水不溶解B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结晶牛胰岛素,是牛胰岛素,是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合成的合成的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

20、变性,所以误食重金属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盐会中毒D浓浓HNO3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于浓HNO3和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和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解析:解析:(NH4)2SO4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加水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加水后溶解,不发生变性,重金属盐可使蛋白质后溶解,不发生变性,重金属盐可使蛋白质变性,不可复原,使人中毒。变性,不可复原,使人中毒。答案:答案:A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

21、少量乙酸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B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C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只生成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和H2OD油脂不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油脂不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解析:解析:A项正确,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可以用项正确,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可以用饱和饱和NaHCO3溶液,也可以用饱和溶液,也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溶液;B项正确,溴水与乙醇混溶,与苯、项正确,溴水与乙醇混溶,与苯、CCl4有萃取有萃取现象,但苯的密度小于水,现象,但苯的密度小于水,CCl4

22、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大于水;C项错误,汽油、柴油属于烃的混合物;项错误,汽油、柴油属于烃的混合物;D项正项正确,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高级确,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高级脂肪酸中除羧基外,有的还有不饱和键,有的脂肪酸中除羧基外,有的还有不饱和键,有的全部为饱和键。全部为饱和键。答案:答案:C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5腾讯网:腾讯网:“中国淀粉行业著名企业河北秦中国淀粉行业著名企业河北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4号车间号车间2月月24日日16时发生爆炸事故,事故共造成时发生爆炸事故,事故共造成19人死人死亡,亡,49人受伤人受伤”。据专家现场勘查初步分

23、析,。据专家现场勘查初步分析,此次事故可能是车间粉尘燃爆所致。何为粉此次事故可能是车间粉尘燃爆所致。何为粉尘爆炸?其有什么特点?此次事件救援实效尘爆炸?其有什么特点?此次事件救援实效如何?一时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下列叙述正如何?一时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确的是()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A粉尘属于气溶胶,遇到明火均会爆炸粉尘属于气溶胶,遇到明火均会爆炸B淀粉属于多糖,它的最终水解产物为麦淀粉属于多糖,它的最终水解产物为麦芽糖芽糖C淀粉粉尘发生爆炸,可能会产生大量有淀粉粉尘发生爆炸,可能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毒气体D淀粉粉尘发生爆炸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淀粉粉尘发生爆炸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第十章 有机化合

24、物解析:解析:A项,粉尘属于气溶胶,但不是所有的项,粉尘属于气溶胶,但不是所有的粉尘遇到明火均会爆炸;粉尘遇到明火均会爆炸;B项,淀粉水解的最项,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终产物为葡萄糖;D项,淀粉粉尘遇到明火的项,淀粉粉尘遇到明火的爆炸是化学变化。故爆炸是化学变化。故C项正确。项正确。答案:答案:C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6双糖、多糖可以在稀酸的催化作用下,最双糖、多糖可以在稀酸的催化作用下,最终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终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的的“纤维素水解实验纤维素水解实验”步骤:步骤:将一小团棉将一小团棉花放在试管中,加入花放在试管中,加入35滴滴90%的硫酸,并

25、的硫酸,并且用玻璃棒小心地把棉花捣成糊状;且用玻璃棒小心地把棉花捣成糊状;在酒在酒精灯火焰上稍微加热,使之成为亮棕色;精灯火焰上稍微加热,使之成为亮棕色;在亮棕色溶液中加入在亮棕色溶液中加入2 mL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可是该同学并没有观察悬浊液,加热煮沸。可是该同学并没有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到预期的实验现象。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纤维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写出纤维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2)试分析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试分析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_。(3)请补写正确的实验操作:请补写正确的实验操作:_。(4)在该同学的实验步

26、骤在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后的亮棕色溶液中直后的亮棕色溶液中直接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接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这种操作能否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溶液。这种操作能否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预期的实验现象是什么?预期的实验现象是什么?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答案:答案:(1)(C6H10O5)nnH2O nC6H12O6 纤维素纤维素 葡萄糖葡萄糖(2)水解后的溶液中没有加碱来中和多余的酸,水解后的溶液中没有加碱来中和多余的酸,溶液中的酸会将氢氧化铜溶解溶液中的酸会将氢氧化铜溶解(3)在该同学实验步骤在该同学实验步骤、之间加一步操作:之间加一步操作:在亮棕色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呈碱在亮棕色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呈碱性性(4)可以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预期的实验现可以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预期的实验现象是生成砖红色沉淀。象是生成砖红色沉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