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伦理之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82453814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伦理之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工程伦理之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伦理之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伦理之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程伦理之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时间:美国东部时间1986年1月28日上午11点39分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州上空事件: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发生解体,七名航天员全部遇难时间原因分析:火箭右侧固态火箭推助器的O型环密封圈失效,加之当时气温低以及火箭升空后遭遇强烈的不稳定气流进一步导致密封圈内高温气体喷出而加剧火箭解体此次发射任务是是历史上第25次航天飞机任务,挑战者号的第十次飞行折翼的雄鹰挑战者号(Challenger)航天飞机 挑战者号飞机是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第二架航天飞机。开发初期原本是被作为高拟真结构测试体(high-fidelity Structural Test Article,因此初期机身代

2、号为STA-099),但在挑战者号完成初期测试任务后,被改装成正式的轨道载具(Orbiter Vehicle,因此代号改为OV-099),并于1983年4月4日正式进行任务首航。共成功完成了九次航天飞行任务。1986年1月28日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乘载七名宇航员,进行航天飞机的第10次飞行。雄鹰坠落1986年1月28日在美国佛罗里达的卡那维拉尔角,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后发生悲剧。这天上午11时38分,挑战者号在发射架上点火升空。但航天飞机在升空73秒后,空中突然传来一声闷响,只见挑战者号顷刻之间爆裂成一团桔红色火球,碎片拖着火焰和白烟四散飘飞,坠落到大西洋。挑战者号发生爆炸,全世界为之震惊

3、。ONIZUKA McAULIFFE JARVIS RESNICKSMITH SCOBIE McNAIR事故原因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因右侧固体火箭助推器(SRB)的O型环密封圈失效,使得原本应该是密封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内的高压高热气体泄漏。这批气体影响了毗邻的外储箱,在高温的烧灼下结构失效,同时也让右侧固体火箭助推器尾部脱落分离。最后,高速飞行中的航天飞机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于发射后的第73秒解体,机上7名机组人员无一幸免。发射时右侧SRB尾部处,靠近连接该部件与外储箱的支架处喷出了一股黑灰色的烟雾。航天飞机解体时候的相片挑战者号发射当日的清晨,位在肯尼迪太空中心被冰雪覆盖的发射塔。观看视频严

4、重故障:回望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事故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 生产安全 公共安全 社会公正 职业精神与科学态度(一)生产安全在制造与设计O型环的过程中,仅仅考虑了其O型环的耐热因素,但没有考虑到O型环在极冷的环境中所能承受的极限。不得不说,这不仅是生产供应商在设计上的失误,也是NASA对航天飞机零部件质量上的疏忽,两者之间的失误从而导致了这次事故。这次事故告诉我们,细节决定成败,在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过程中,用一个缜密的思维来设计产品,考虑到任何可能突发的因素,严格的把好质量这关。在未预知安全的情况下坚持发射航天飞机,本身就是对群众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在航天飞机升空后73秒解体时候,外储箱未分解的部

5、分、推助器以及航天飞机的残骸部分在空中自由落体,随时可能击中陆地或者海洋上的生物或者物体,造成第二次更大的损失。在正常情况下做一件事情前要考虑到情况的突发性,做好应对一切可能的突发状况的措施,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情发生后,应该采取备用或者紧急措施,尽最大可能避免事故所带来的第二次伤害。如果实在难以避免,应该将第二次伤害值降到最小。(二)公共安全群众以及社会享有知情权,NASA因为自身所谓的保密措施而不对外公布情况这本身来说就是一个不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公司在零部件设计上的失误是对航天员个人不负责任的表现,粗略的讲:对他们是极其不公平的。NASA不切实际的发射时程表是对宇航员个人的不公平和

6、对生命的践踏。(三)社会公正NASA管理层忽视了在当天清晨时,工程师对于低温下进行发射的危险性发出的警告,且未能充分地将这些技术隐患报告给他们的上级。工程师所体现出来的对职业的仔细以及细致的检查值得尊重,但是作为NASA管理层的工程师们,在知道问题后不仅没有对工程师的建议引起重视,反而忽视,这是对职业精神的一种亵渎,他们违背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NASA在航天飞机逃生系统设计的不科学性,工程师们并没有想到设计一个科学的合理的逃生系统。(四)职业精神与科学态度事故影响挑战者号灾难也成为此后工程安全教育中的一个常见案例,并在之后许多安全研究讨论中被提起。NASA吸取足够多的教训来为以后的安全问题着想

7、,同时也通过反思改进了航天器的救生系统。挑战者号的事故常是专题研究的案例,例如工程安全、揭弊者的道德规范、沟通与集体决策等。在加拿大和其他一些国家,更是工程师在取得专业执照前必知内容的一部分。经验教训作为一个工程师,在设计产品时一定仔细负责,让其产品质量达到最佳;做任何事情都要本着一个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确保其安全性能;对过去的失误应该引以为鉴,敢于质疑,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建议以及想法。“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2003.2.1遇难查查乌乌拉拉克克拉拉克克拉拉蒙蒙赫赫斯斯本本德德安安德德森森麦麦库库尔尔布布朗朗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1981年4月12日首次发射,是美国第一架正式服役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机舱长18米,能装运36吨重的货物,外形象一架大型三角翼飞机,整个组合装置重约2000吨,在滑行中它还能向两侧方向作2000公里的机动飞行,以选择合适的着陆场地。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2003年2月1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9时,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得克萨斯州北部上空解体坠毁,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工程伦理之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