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课件.ppt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82443540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77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课件.pptx(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3课课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六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1.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重点)2.2.借助注释。翻译诗句。(重点)3.3.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的方式有什么共同特点?(难点)学习目标 春城飞花,走马传烛,这样的场景在诗人的眼中是什么样呢?我们走进韩翃的诗中,去感受诗人的情怀吧。寒食韩翃(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天宝十三载(754年)进士及第。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大历(766779)后期,先后入汴宋、宣武节度使幕府为从事。建中(780783)初,德宗赏识其“春城无处不飞

2、花”一诗,任驾部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送行赠别之作,善写离人旅途景色,发调警拔,节奏琅然,但乏情思,亦无深致。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明人有韩君平集。全唐诗仅存诗三卷。我会认宫殿 王侯gng hu 我会写宫宫 侯侯宫殿宫阙王侯侯爵宫宫gng笔顺组词造句:故宫真是气势恢宏、规模宏大啊!宫殿 皇宫 我会写侯侯hu笔顺组词造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 侯爵 侯爷注意这里没有一竖。词语解释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

3、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朗读节奏寒 食 【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句子品析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诗人运用了白描的修辞手法。春城飞花寒食东风句子品析 “轻烟散入五侯家”在此处诗人的内在语是什么呢?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

4、烛,点蜡烛的轻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作者意在借古讽今。古诗赏析 第一句,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其中,“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第二句,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

5、御柳斜。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古诗赏析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第三、四句,论者多认为是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又因为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轻烟散入”四字,生动描绘出一幅中官走马传烛图,虽然既未写马也未写人,但那袅袅飘散的轻烟,告诉着这一切消息,使人嗅到了那烛烟的气味,听到了那“嘚嘚”的马蹄声,恍如身历其境。由于后两句旨在描写宫廷生活,并且写得轻灵佻脱,所以历来颇受赏识。板书设计寒食春城飞花、寒食柳斜描写宫廷,讽刺权贵通过写景讽刺思考诗人单

6、纯地在写景吗?他是想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什么看法呢?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呢?诗人不仅仅在写景,而是用了白描的手法,通过刻画一件传蜡烛的事情,就对皇帝的厚待亲信宦官,宦官的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表达了诗人嘲讽权贵的目的。艺术成就 该诗的艺术成就,主要有两点:一是思绪绵密,结构严谨。诗作仅四句,但多有转折。从内容看,由写景物转入咏礼俗;从空间看,由皇城转入御苑,又由皇宫转入权贵门第;从时间看,由白天转入日暮;从感情看,由平和转为庄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多重转折,使得本诗尺幅兴风、盆水生波,在简短的篇幅中跌宕起伏,引人寻味。轶事趣闻 虽然该诗暗藏讽意,但形象生动的典型化描写征服了当时的皇帝。据本

7、事诗记载,唐德宗十分赏识韩翃的这首诗,阅后,特意赐予他“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由于当时江淮刺史与韩翃同名,德宗特意亲书此诗,并批道:“与此韩翃”。韩翃的寒食一诗,不仅受当时皇帝喜爱,一般朝士也口口相传,珍爱有加。唐音癸笺里,还特意记录“韩员外(翃)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这一盛况。你还记得牛郎织女的故事吗?我们今天就跟着诗人的诗歌来一起感受吧。迢迢牵牛星我会写素素章章盈盈素材素菜脉脉文章篇章盈润脉脉我会写素素s笔顺组词造句:这都是很好的素材。素材 素雅章章zhng笔顺组词造句:小明的文章总是写不好。文章盈盈yng笔顺组词造句:妈妈用上个月的盈余给我买了一件漂亮衣服。盈润

8、 盈余脉脉m笔顺组词造句:他含情脉脉的看着自己的妻子。脉脉3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六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tio)迢:遥远的样子。牵牛星: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东。皎皎:明亮的样子。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与牵牛星隔河相对。河汉,即银河。纤纤:纤细柔长的样子。擢(zhu):引,抽,接近伸出的意思。词语解释素:洁白。札(zh)札:象声词,机织声。弄:摆弄。杼(zh):织布机上的梭子。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9、。此句是用诗经小雅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而这里则是说织女因相思,而无心织布。词语解释涕:眼泪。零:落下。清且浅:清又浅。相去:相离,相隔。去,离。复几许:又能有多远。盈盈:水清澈、晶莹的样子。一说形容织女,文选六臣注:“盈盈,端丽貌。”一水:指银河。间(jin):间隔。脉(m)脉:含情相视的样子。一作“默默”,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词语解释句子品析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思考:诗人表达了什么?在银河东南牵牛星遥遥可见,在银河之西织女星明亮皎洁。开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

10、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见义。牵牛也皎皎,织女也迢迢。他们都是那样遥远,又是那样明亮。句子品析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思考:诗人要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表达了什么情感?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写出织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写出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心情。句子品析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思考:织女为什么哭呢?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织女劳而无功,眼泪如雨,原来是织女在思念着她的牛郎的缘故,她身在此而心在彼。诗明写织女,却暗联牛郎,意在点出织女的心理活动,说明织女无

11、果的原因。句子品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思考:这句诗中,有一个反问,有什么作用?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牵牛与织女相隔能有多远呢?用反问才强调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字里行间,蕴藏着一定的不满和反抗意识。句子品析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思考:作者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默默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作者用对偶的手法,表现了牛郎织女虽只相隔一水却总不能相见,无尽相思的感伤以及深深的悲哀无奈,唯有流泪,连话都说不出。简而言之就是两人相互喜欢却不能在一起。诗歌鉴赏

12、这首诗感情浓郁,真切动人。全诗以物喻人,构思精巧。诗主要写织女,写牵牛只一句,且从织女角度写,十分巧妙。从织女织布“不成章”,到“泪如雨”,再到“不得语”,充分表现了分离的悲苦。诗对织女的描写很细腻,抓住了细节,如“纤纤擢素手”“泣涕零如雨”。同时,“札札弄机杼”又是动态的描写。这样,人物就在这样的描写中跃然而出。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音词,即“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音节和谐,质朴清丽,情趣盎然,自然而贴切地表达了物性与情思。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是诗人

13、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寄友人杜元颖的。原诗诗题下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十五夜望月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出身寒微。大历(唐代宗年号,公元766779年)进士。晚年为陕州司马,又从军塞上。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所作宫词一百首颇有名。有王司马集。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景写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

14、无穷。写作背景我会认乌鸦栖息qy我会写左右结构左右结构栖鸦栖栖鸦鸦栖栖笔顺组词造句:一窝喜鹊栖息在我家屋外的树上。栖息 两栖q鸦鸦笔顺组词造句:屋子里鸦雀无声,小朋友们都睡午觉了。乌鸦 寒鸦 鸦雀无声y词语解释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杜郎中,名杜元颖。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鸦:鸦雀。冷露:秋天的露水。尽:都。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落:在,到。朗读节奏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句子品析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思考:运用了什么

15、修辞手法?作者写出了一幅什么景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句子品析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思考: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诗人不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诗歌赏析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对比这三首诗,你有发现什么共同之处吗?小组讨论扩展阅读静夜思静夜思 【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