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法律法规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82436990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PT 页数:158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法律法规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林业法律法规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业法律法规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法律法规课件.ppt(15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林业法律法规林业法律法规主讲:潘明球主讲:潘明球第一章第一章森林法律制度森林法律制度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森林法概述森林法概述森林法概述森林法概述一、森林法概念一、森林法概念一、森林法概念一、森林法概念森林法是调整和规范森林法是调整和规范森林法是调整和规范森林法是调整和规范人们人们人们人们在保护、培育和合理开发利用在保护、培育和合理开发利用在保护、培育和合理开发利用在保护、培育和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各种森林资源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各种森林资源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各种森林资源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的法律规范的的法律规范的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总称。总称。总称。森林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森林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森林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森林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森林法泛指一切与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和合理利广义的森林法泛指一切与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和合理利广义的森林法泛指一切与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和合理利广义的森林法泛指一切与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有关的规范性文件用有关的规范性文件用有关的规范性文件用有关的规范性文件 。包括法律、法规、规章、自治条例、包括法律、法规、规章、自治条例、包括法律、法规、规章、自治条例、包括法律、法规、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单行条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单行条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单行条例和其他规范

3、性文件。狭义的森林法是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狭义的森林法是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狭义的森林法是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狭义的森林法是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共和国森林法共和国森林法共和国森林法-1985-1985、1 1、1 1施行;施行;施行;施行;19981998、4 4、2929修订,修订,修订,修订,修订和新增内容自修订和新增内容自修订和新增内容自修订和新增内容自19981998、7 7、1 1施行施行施行施行二、森林资源二、森林资源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4、自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自然资源的总称。然资源的总称。三、森林三、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以乔木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以乔木为主体的与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为主体的与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与环境相互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与环境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乔木影响,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林和竹林。在林业建设上森林是保护、发展,并可再在林业建设上森林是保护、发展,并可再生的一种自然资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生的一种自然资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会三大效益。四、林木四、林木以树木为主体的木本植物,包括树

5、木和以树木为主体的木本植物,包括树木和竹子。竹子。五、林地五、林地指用于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指用于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 。包括郁闭度包括郁闭度0 02 2以上的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宜林地。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用地,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用地,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的用地

6、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的用地。非林地:包括农地(耕地、轮休地)、牧非林地:包括农地(耕地、轮休地)、牧地(草地、放牧地)、水域(河流、湖泊、地(草地、放牧地)、水域(河流、湖泊、水库、池塘),未利用地(雪山、沼泽地、水库、池塘),未利用地(雪山、沼泽地、悬崖、沟壑、岩石裸露地等),其它(居悬崖、沟壑、岩石裸露地等),其它(居民点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民点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2007年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我国会联合发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我国土地

7、利用现状分类第一次拥有了全国统一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第一次拥有了全国统一的国家标准,意味着从过去的行业标准上的国家标准,意味着从过去的行业标准上升到国家标准升到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采用一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个一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个一级类、级类、7个二级类。其中一级类包括:耕个二级类。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8、其他土地。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一级类一级类一级类一级类 二级类二级类二级类二级类 含义含义含义含义 编码编码编码编码 名称名称名称名称 编码编码编码编码 名称名称名称名称 0303林地林地林地林地 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包括迹包括迹包括迹包括迹地地地地,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绿化林木绿化林木绿化林木用地用地用地用地,铁路、公路,铁路、

9、公路,铁路、公路,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征地范围内征地范围内征地范围内的的的的林林林林木木木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031031 有林地有林地有林地有林地 指树木郁闭度指树木郁闭度指树木郁闭度指树木郁闭度0.20.2的的的的乔木乔木乔木乔木林地,林地,林地,林地,包包包包括红树林地和竹林地。括红树林地和竹林地。括红树林地和竹林地。括红树林地和竹林地。032032 灌木林灌木林灌木林灌木林指灌木覆盖度指灌木覆盖度指灌木覆盖度指灌木覆盖度40%40%的林地。的林地。的林地。的林地。033033 其它林其它林其它林其它林

10、地地地地 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0.10.1、0.20.2的林地)、未成林地、迹地、的林地)、未成林地、迹地、的林地)、未成林地、迹地、的林地)、未成林地、迹地、苗圃等林地。苗圃等林地。苗圃等林地。苗圃等林地。一级类一级类一级类一级类 二级类二级类二级类二级类 含义含义含义含义 编码编码编码编码 名称名称名称名称 编码编码编码编码 名称名称名称名称 0202园地园地园地园地 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汁汁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

11、和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50%或每亩或每亩或每亩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株数大于合理株数株数大于合理株数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70%的土地。的土地。的土地。的土地。包包包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括用于育苗的土地。括用于育苗的土地。括用于育苗的土地。021021 果园果园果园果园 指种植果树的园地。指种植果树的园地。指种植果树的园地。指种植果树的园地。022022 茶园茶园茶园茶园 指种植茶树的园地。指种植茶树的园地。指种植茶树的园地。指种植茶树的园

12、地。023023 其它园其它园其它园其它园地地地地 指种植指种植指种植指种植桑树、橡胶、桑树、橡胶、桑树、橡胶、桑树、橡胶、可可、咖啡、可可、咖啡、可可、咖啡、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园地。物的园地。物的园地。物的园地。一级类一级类一级类一级类 二级类二级类二级类二级类 含义含义含义含义 编码编码编码编码 名称名称名称名称 编码编码编码编码 名称名称名称名称 0101耕地耕地耕地耕地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13、包括熟地、新开发、复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一季一季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

14、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1.0米、北方宽度米、北方宽度米、北方宽度米、北方宽度2.02.0米固定的沟、渠、路米固定的沟、渠、路米固定的沟、渠、路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和地坎和地坎和地坎(埂埂埂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011011 水田水田水田水田 指用于

15、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包括包括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的耕地。的耕地。的耕地。012012 水浇地水浇地水浇地水浇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灌溉,灌溉,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的种植旱生农作物的种植旱生农作物的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耕地。耕

16、地。耕地。包括种植蔬菜包括种植蔬菜包括种植蔬菜包括种植蔬菜等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等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等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等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013013 旱地旱地旱地旱地 指无灌溉设施指无灌溉设施指无灌溉设施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的耕地的耕地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包括没有灌溉设施包括没有灌溉设施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六、森林种类划分六、森林种类划分六、森林种类划分六、森林种类划分-根据培育和利用

17、主要目的的不同根据培育和利用主要目的的不同根据培育和利用主要目的的不同根据培育和利用主要目的的不同森林法第四条森林分为以下五类:森林法第四条森林分为以下五类:森林法第四条森林分为以下五类:森林法第四条森林分为以下五类:(一)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一)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一)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一)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

18、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二)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二)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二)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二)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三)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三)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三)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三)经济林:

19、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四)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四)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四)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四)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五)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五)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五)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五)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

20、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然保护区的森林。然保护区的森林。然保护区的森林。二、森林法的基本原则二、森林法的基本原则二、森林法的基本原则二、森林法的基本原则(一)稳定森林、林木、林地权属原则(一)稳定森林、林木、林地权属原则(一)稳定森林、林木、林地权属原则(一)稳定森林、林木、林

21、地权属原则1 1、林权不稳定的后果、林权不稳定的后果、林权不稳定的后果、林权不稳定的后果(1 1)破坏森林资源)破坏森林资源)破坏森林资源)破坏森林资源(2 2)林权纠纷)林权纠纷)林权纠纷)林权纠纷 林林林林业业业业行行行行政政政政案案案案例例例例汇汇汇汇编编编编/%E7%A6%8F%E5%BB%BA%E5%BE/%E7%A6%8F%E5%BB%BA%E5%BE%B7%E5%8C%96%E4%B8%A4%E6%B7%E5%8C%96%E4%B8%A4%E6%9D%91%E6%9E%97%E6%9D%83%E79D%91%E6%9E%97%E6%9D%83%E7%BA%A0%E7%BA%B7%

22、E7%BB%88%BA%A0%E7%BA%B7%E7%BB%88%E5%AE%A1%E4%BB%8D%E6%9C%AAE5%AE%A1%E4%BB%8D%E6%9C%AA%E4%BA%86%20%E6%9C%9F%E5%E4%BA%86%20%E6%9C%9F%E5%BE%85%E9%AB%98%E5%BA%A6%E5BE%85%E9%AB%98%E5%BA%A6%E5%85%B3%E6%B3%A8.doc3%85%B3%E6%B3%A8.doc3上访事件上访事件上访事件上访事件(4 4)群体性治安事件)群体性治安事件)群体性治安事件)群体性治安事件2 2、法定化的必要性、法定化的必要性、法定

23、化的必要性、法定化的必要性(1 1)维护权益)维护权益)维护权益)维护权益(2 2)调动积极性)调动积极性)调动积极性)调动积极性(3 3)遏止违法犯罪行为)遏止违法犯罪行为)遏止违法犯罪行为)遏止违法犯罪行为(4 4)减少林权纠纷)减少林权纠纷)减少林权纠纷)减少林权纠纷(5 5)稳定社会治安)稳定社会治安)稳定社会治安)稳定社会治安3 3、我国林权政策的发展阶段、我国林权政策的发展阶段、我国林权政策的发展阶段、我国林权政策的发展阶段建国以来,林业产权制度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建国以来,林业产权制度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建国以来,林业产权制度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建国以来,林业产权制度经历了四个历

24、史时期:1 1)19501950年年年年19561956年年年年:土土土土地地地地改改改改革革革革时时时时期期期期农农农农村村村村土土土土地地地地私私私私有化有化有化有化 2 2)19531953年年年年19781978年年年年:农农农农业业业业集集集集体体体体化化化化时时时时期期期期-农农农农村村村村土土土土地地地地私有逐步过渡到集体所有私有逐步过渡到集体所有私有逐步过渡到集体所有私有逐步过渡到集体所有33)8080年代初期:年代初期:年代初期:年代初期:林业林业林业林业“三定三定三定三定”时期时期时期时期 在在在在农农农农业业业业实实实实行行行行家家家家庭庭庭庭联联联联产产产产承承承承包包

25、包包责责责责任任任任制制制制影影影影响响响响下下下下,全全全全国国国国开开开开展展展展了了了了稳稳稳稳定定定定山山山山林林林林权权权权、划划划划定定定定自自自自留留留留山山山山和和和和确确确确定定定定林林林林业业业业生生生生产产产产责责责责任任任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林业制为主要内容的林业制为主要内容的林业制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三定三定三定三定”工作工作工作工作-1987-1987年夭折:分林分山收权收利年夭折:分林分山收权收利年夭折:分林分山收权收利年夭折:分林分山收权收利4)4)市场化运行时期(市场化运行时期(市场化运行时期(市场化运行时期(19941994年年年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随着经济体制改

26、)随着经济体制改)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革的深入,革的深入,革的深入,19941994年开展了集体年开展了集体年开展了集体年开展了集体“四荒四荒四荒四荒”转让,对林转让,对林转让,对林转让,对林业业业业“三定三定三定三定”制度缺陷进行修正和完善工作,林地的制度缺陷进行修正和完善工作,林地的制度缺陷进行修正和完善工作,林地的制度缺陷进行修正和完善工作,林地的使用权进入市场化运作。使用权进入市场化运作。使用权进入市场化运作。使用权进入市场化运作。20032003年年年年6 6月月月月25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

27、决定林业发展的决定林业发展的决定林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意见-林策发林策发林策发林策发200720076161号号号号2007-12-92007-12-9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森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森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森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促进和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通知林资源管理促进和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通知林资源管理促进和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通知林资源管理促进和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通知2008-04-222008-04-

28、22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林权登记发证管理工作的通知和规范林权登记发证管理工作的通知和规范林权登记发证管理工作的通知和规范林权登记发证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20081010号号号号 2.2.依靠全体人民办林业的原则依靠全体人民办林业的原则依靠全体人民办林业的原则依靠全体人

29、民办林业的原则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81(1981年年年年1212月月月月3131日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日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日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日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过过过)19821982年年年年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法法法森林法第二十六条森林法第二十六条森林法第二十六条森林法第二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各行各业

30、和城乡居民完成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各行各业和城乡居民完成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各行各业和城乡居民完成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各行各业和城乡居民完成植树造林规划确定的任务。植树造林规划确定的任务。植树造林规划确定的任务。植树造林规划确定的任务。宜林荒山荒地,属于国家所有的,由林业主管部门宜林荒山荒地,属于国家所有的,由林业主管部门宜林荒山荒地,属于国家所有的,由林业主管部门宜林荒山荒地,属于国家所有的,由林业主管部门和其他主管部门组织造林;属于集体所有的,由集体和其他主管部门组织造林;属于集体所有的,由集体和其他主管部门组织造林;属于集体所有的,由集体和其他主管部门组织造林;属于集体所有的,由集体经济

31、组织组织造林。经济组织组织造林。经济组织组织造林。经济组织组织造林。铁路公路两旁、江河两侧、湖泊水库周围,由各有铁路公路两旁、江河两侧、湖泊水库周围,由各有铁路公路两旁、江河两侧、湖泊水库周围,由各有铁路公路两旁、江河两侧、湖泊水库周围,由各有关主管单位因地制宜地组织造林;工矿区,机关、学关主管单位因地制宜地组织造林;工矿区,机关、学关主管单位因地制宜地组织造林;工矿区,机关、学关主管单位因地制宜地组织造林;工矿区,机关、学校用地,部队营区以及农场、牧场、渔场经营地区,校用地,部队营区以及农场、牧场、渔场经营地区,校用地,部队营区以及农场、牧场、渔场经营地区,校用地,部队营区以及农场、牧场、渔

32、场经营地区,由各该单位负责造林。由各该单位负责造林。由各该单位负责造林。由各该单位负责造林。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可以由集体或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可以由集体或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可以由集体或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可以由集体或者个人承包造林。者个人承包造林。者个人承包造林。者个人承包造林。3.以营林为基础、永续利用的原则以营林为基础、永续利用的原则森林法第五条森林法第五条森林法第五条森林法第五条-林业建设方针林业建设方针林业建设方针林业建设方针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力造林,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力造林,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

33、础,普遍护林,力造林,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 1)1)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2)2)三大效益相结合三大效益相结合三大效益相结合三大效益相结合4.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原则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原则1)1)采伐限额、采伐许可制度采伐限额、采伐许可制度采伐限额、采伐许可制度采伐限额、采伐许可制度2)2)木材运输许可制度木材运输许可制度木材运输许可制度木材运输许可制度33)木材运输监督制度)木材运输监督制度)木材运

34、输监督制度)木材运输监督制度3)3)木材经营加工许可制度木材经营加工许可制度木材经营加工许可制度木材经营加工许可制度4)4)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林权管理的法律规定林权管理的法律规定林权管理的法律规定林权管理的法律规定一、林权的概念一、林权的概念一、林权的概念一、林权的概念林权指林权指林权指林权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森林资源财产权在法律上的具体体现。林权证是是森林资源财产权在法律

35、上的具体体现。林权证是是森林资源财产权在法律上的具体体现。林权证是是森林资源财产权在法律上的具体体现。林权证是森林、林木、林地唯一合法权属凭证,是维护经营森林、林木、林地唯一合法权属凭证,是维护经营森林、林木、林地唯一合法权属凭证,是维护经营森林、林木、林地唯一合法权属凭证,是维护经营单位和林农合法权利的主要依据。包括:占有权、单位和林农合法权利的主要依据。包括:占有权、单位和林农合法权利的主要依据。包括:占有权、单位和林农合法权利的主要依据。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森林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森林法第三条第三款规

36、定森林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森林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森林、林木、林地的森林、林木、林地的森林、林木、林地的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所有者和使用者所有者和使用者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任何单位和任何单位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个人不得侵犯个人不得侵犯个人不得侵犯.”.”又如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三条规定又如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三条规定又如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三条规定又如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三条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家依法实行国家依法实行国家依法实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发证制度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发证制度森林、林木和林地

37、登记发证制度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发证制度.依法登记的依法登记的依法登记的依法登记的森林森林森林森林,林林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木和林地所有权木和林地所有权木和林地所有权,使用权使用权使用权使用权受法律保护受法律保护受法律保护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任何单位和个人任何单位和个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不得侵犯不得侵犯不得侵犯.”.”这些法律都从不同的角度规定了林权。这些法律都从不同的角度规定了林权。这些法律都从不同的角度规定了林权。这些法律都从不同的角度规定了林权。二、林权的主体和客体二、林权的主体和客体(一)林权的主体(一)林权的主体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

38、使用者。1.森林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和集体。森林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和集体。2.林木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集体和个人。林木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集体和个人。3.林地所有权的主体国家和集体。林地所有权的主体国家和集体。4.森森林林、林林木木、林林地地使使用用权权的的主主体体可可以以是是国国家、集体或个人。家、集体或个人。(二)林权的客体(二)林权的客体(二)林权的客体(二)林权的客体 林林林林权权权权指指指指向向向向的的的的对对对对象象象象,包包包包括括括括森森森森林林林林、林林林林木木木木、林林林林地地地地,其其其其特特特特征是征是征是征是11、森林、林木、林地属于生产资料、森林、林木、林地属于生产资

39、料、森林、林木、林地属于生产资料、森林、林木、林地属于生产资料注:自留地、房前屋后的零星林木是生活资料注:自留地、房前屋后的零星林木是生活资料注:自留地、房前屋后的零星林木是生活资料注:自留地、房前屋后的零星林木是生活资料2 2、森林、林木、林地是可分物、森林、林木、林地是可分物、森林、林木、林地是可分物、森林、林木、林地是可分物3 3、森林、林地属于限制流转物、森林、林地属于限制流转物、森林、林地属于限制流转物、森林、林地属于限制流转物国家所有的和依法律规定为集体所有的林地不国家所有的和依法律规定为集体所有的林地不国家所有的和依法律规定为集体所有的林地不国家所有的和依法律规定为集体所有的林地

40、不得买卖和非法转让;征占用林地必须办理审核审得买卖和非法转让;征占用林地必须办理审核审得买卖和非法转让;征占用林地必须办理审核审得买卖和非法转让;征占用林地必须办理审核审批手续;森林和林地的权属发生变化时,应当办批手续;森林和林地的权属发生变化时,应当办批手续;森林和林地的权属发生变化时,应当办批手续;森林和林地的权属发生变化时,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理变更登记手续理变更登记手续理变更登记手续三、林权的确定和林权证书的发放三、林权的确定和林权证书的发放三、林权的确定和林权证书的发放三、林权的确定和林权证书的发放1.1.初始登记初始登记初始登记初始登记森林法第三条森林法第三条森林法第三条森林法第三

41、条 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个人所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个人所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个人所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发放证书,确认所有

42、权或者使用权。国登记造册,发放证书,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国登记造册,发放证书,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国登记造册,发放证书,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国务院可以授权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对国务院确定务院可以授权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对国务院确定务院可以授权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对国务院确定务院可以授权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对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造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造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造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造册,发放证书,并通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册,发放证书,并通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册,发放证书,并通知有关

43、地方人民政府。册,发放证书,并通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林权证是林权证是林权证是林权证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林业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林业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林业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管部门管部门管部门,依据森林法或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依据森林法或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依据森林法或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依据森林法或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有关程序,对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关规定,按照有关程序,对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关规定,按照有关程序,对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关规定,按照有关程序,对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有的森林、林木和

44、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林地,林地,林地,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并登记造册,发放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并登记造册,发放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并登记造册,发放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并登记造册,发放的证书。的证书。的证书。的证书。2.2.变更登记变更登记变更登记变更登记根据宪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根据宪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根据宪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根据宪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等法律规定,农民集体所有包法和物权法等法律规定,农民集体所有包法和物权法等法律规定,农民集体所有

45、包法和物权法等法律规定,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林地,以及其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林地,以及其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林地,以及其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林地,以及其它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它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它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它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农村林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制度。农村林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制度。农村林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制度。农村林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

46、,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宜林地,可以采取招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宜林地,可以采取招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宜林地,可以采取招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宜林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方式承包。标、拍卖、公开协商方式承包。标、拍卖、公开协商方式承包。标、拍卖、公开协商方式承包。农村林地承包后,可以依法流转。农村林地承包后,可以依法流转。农村林地承包后,可以依法流转。农村林地承包后,可以依法流转。流转方式多样:转让、互换、出租、转包、流转方式多样:转让、互换、出租、转包、流转方式多样:转

47、让、互换、出租、转包、流转方式多样:转让、互换、出租、转包、招标、拍卖、入股、抵押等招标、拍卖、入股、抵押等招标、拍卖、入股、抵押等招标、拍卖、入股、抵押等11)通过家庭承包后依法转让或者互换的,确立新)通过家庭承包后依法转让或者互换的,确立新)通过家庭承包后依法转让或者互换的,确立新)通过家庭承包后依法转让或者互换的,确立新的承包关系,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变化,林权的承包关系,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变化,林权的承包关系,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变化,林权的承包关系,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变化,林权权利人变更。权利人变更。权利人变更。权利人变更。22)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荒)

48、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荒)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荒)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宜林地的,经依法登记取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宜林地的,经依法登记取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宜林地的,经依法登记取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宜林地的,经依法登记取得林权证后的,其林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转让的,确得林权证后的,其林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转让的,确得林权证后的,其林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转让的,确得林权证后的,其林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转让的,确立新的承包关系,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变化,立新的承包关系,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变化,立新的承包关系,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

49、权变化,立新的承包关系,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变化,林权权利人变更。林权权利人变更。林权权利人变更。林权权利人变更。33)依法抵押的,当抵押人不能履行到期债务时,)依法抵押的,当抵押人不能履行到期债务时,)依法抵押的,当抵押人不能履行到期债务时,)依法抵押的,当抵押人不能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权人依法处分该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并以抵押权人依法处分该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并以抵押权人依法处分该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并以抵押权人依法处分该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并以所得价款优先受偿后,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变所得价款优先受偿后,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变所得价款优先受偿后,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变所得

50、价款优先受偿后,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变化,林权权利人变更。化,林权权利人变更。化,林权权利人变更。化,林权权利人变更。44)林地因被征用、占用或使用权有偿转让、拍卖,)林地因被征用、占用或使用权有偿转让、拍卖,)林地因被征用、占用或使用权有偿转让、拍卖,)林地因被征用、占用或使用权有偿转让、拍卖,必然引起林权变动。必然引起林权变动。必然引起林权变动。必然引起林权变动。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改变林地、林木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改变林地、林木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改变林地、林木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改变林地、林木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应该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因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应该依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