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会考考点复习ppt课件.ppt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82431941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PTX 页数:164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会考考点复习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6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会考考点复习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会考考点复习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会考考点复习ppt课件.pptx(16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理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专题一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专题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题三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五 ONTENTS内容大纲内容大纲C C点击可直接跳转CHAPTER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考纲导航知识体系考点考点1 1地球所处的宇宙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影响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恒星行星彗星1天体:考点必背2天体系统: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图 1-1-1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图 1-1

2、-2(1)类地行星:_、金星、_、火星。地球(2)巨行星:_、_。木星土星(3)远日行星:_、海王星。天王星水星2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共面性近圆性(1)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_。(2)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具有_。(3)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具有_。三、存在生命的行星1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唯一一颗_的行星。适合生物同向性生存和繁衍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温度大气水四、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_和_。氢(2)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_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电磁波核聚变(3)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_反应。(4)太阳分层:从里到外分别

3、为_层、_层和_层三层。光球色球日冕氦(5)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提供能量来源。2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标志:_(出现在太阳大气的_层)、_(出现在太阳大气的_层)。活动周期约为_年。(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电磁波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_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短波通信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突然出现“_”现象。磁暴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高空大气,出现美丽的_。极光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

4、震、_等。水旱灾害黑子光球耀斑色球1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A地月系C银河系B太阳系D河外星系【名师解读】本题考查了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答案】D真题解读假设在宇宙中发现一颗有与地球人类一样生命形态)的行星,则该行星可能没有(A大气层C像太阳一样的恒星照射B液态水D像月球一样的卫星绕行【名师解读】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分析一个天体是否适合生命存在和发展,应依据生物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适宜的)温度、(适宜生命呼吸的)大气、(液态)水三个方面的条件来考虑,因为这些都是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和发展

5、。【答案】D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大约为 11 年B太阳活动产生流星雨现象C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风D耀斑出现在色球层【名师解读】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出现“磁暴”现象;出现极光;与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关。【答案】AD考点考点2 2 地球地球运动的地理运动的地理意义意义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轴自西向东逆顺1地球自转:24 小时15递减23 时 56 分 4 秒相等考点必背2地球公转:太阳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快慢速度最_自西向东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黄赤交角: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_平面,地

6、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_平面,两个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做黄赤交角,目前的角度为_。赤道黄道2326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 1-2-1周期: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叫做_。3月21日夏至日9月23日冬至日回归年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发光透明自转(1)产生原因:(2)昼、夜半球的分界线:_。(3)周期:_,常被用作基本的时间单位。晨昏线(圈)1 个太阳日2时差:(1)地方时: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纬度早成因:由于_,同一_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地点的时间要_。经度每隔_,地方时相差 1 小时。经度每隔 1,4 分钟地方时相差_。(2)时区和区时:24时区划分:全球共分为_

7、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15。15区时:每个时区_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_小时,东时区的区时较早,故“东早西晚”。日界线: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_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日期变更:从东十二区向东到西十二区,日期要_一天。从西十二区向西到东十二区,日期要_一天。中央经线1180经线减加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产生原因:存在_。地转偏向力(2)偏移规律:在北半球向_偏转,在南半球向_偏转,在赤道上_偏转。右左没有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大于长短小于短长(1)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各纬度昼长_ 夜长,纬度越高,昼越_,夜越_;南半球

8、则相反。(2)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北半球各纬度昼长_夜长,纬度越高,昼越_,夜越_;南半球则相反。(3)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_,都是_小时。等长12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递减北回归线大南(1)变化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_。南回归线大北赤道(2)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_值。_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3)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_值,_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4)春分日和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自

9、_ 向两极递减,南、北半球太阳辐射强度相当。3四季更替:(1)天文含义:夏季是一年内白昼最_、太阳最_、太阳辐射最_的季节,冬季则相反,春季和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长高多(2)气候变化:3、4、5 三个月划分为_季,6、7、8三个月划分为_季,9、10、11 三个月划分为_季,12、1、2 三个月划分为_季。春夏秋冬4五带:北温带热带南寒带图 1-2-2北京时间2011 年11 月17日19 时 36 分,我国“神舟八号”卫星在内蒙古顺利降落返回地面。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1)材料里提到的时间是指(A北京地方时C东八区区时)B格林尼治时间D内蒙古地方时真题解读(2)此日,地

10、球位于公转轨道的(A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间C秋分日到冬至日之间)B夏至日到秋分日之间D冬至日到春分日之间(3)“神舟八号”降落返回地面时,纽约时间(西五区)为()A11 月 17 日 2 时 36 分B11 月 17 日 6 时 36 分C11 月 16 日 6 时 36 分D11 月 17 日 18 时 36 分【名师解读】第(1)题,考查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地方时指的是当地所在经度的时间;区时指的是当地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北京时间采用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区时,作为全国的统一时刻,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所在的116E 地方的地方时,而是120E 地方的地方时。第(2)题,考查的是太阳公转所产生的

11、四季交替现象。此日为2011 年 11 月 17 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到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之间。第(3)题,考查的是区时和时区的计算。经度每相差一个时区,区时就相差 1 个小时,计算方法:东加西减,同减异加。故纽约时间(西五区)比北京时间(东八区)晚 13 小时。【答案】(1)C (2)C (3)B假设黄赤交角变为 0,则不可能出现的是()A太阳终年直射地球赤道B地球上无大气环流现象C地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D地球全年四季变化明显【名师解读】黄赤交角是赤道面和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如果是0,则说明上面的两个面重合,太阳将永远直射在赤道上,全球任何一天都是昼

12、夜平分,任何一个地点一年中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变化,所以没有四季更替。【答案】D下列各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内圆表示极圈,中心表示极点,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其中日期相同的是()【名师解读】A、D 项,地球呈顺时针旋转,推断出为南极上空俯视图。B、C 项地球呈逆时针旋转,推断出为北极上空俯视图。A 项图示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应为北半球冬至日。B 项图示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应为北半球夏至日。C 项图示昼夜平分,应为春分日或秋分日。D 项图示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应为北半球夏至日。【答案】BD考点考点3 3地球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特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研究依据

13、:_。地震波2地震波:分_和_。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_和_传播;横波只能通过_传播,其传播速度较_。3分层:以_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_、_和_三个圈层。纵波液体气体固体慢莫霍界面地壳地幔地核横波考点必背4各圈层的主要特点:(1)地壳:位于_界面之外,由坚硬的_组成,大陆地壳较_,大洋地壳较_。岩石厚薄(2)地幔:介于_界面和_界面之间,分为_和_两层。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_的主要发源地。莫霍古登堡上地幔(3)地核:分为_和_两层,其温度很_,压力和密度很_。岩浆外核内核高大5岩石圈:指_和_(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壳上地幔顶部莫霍下

14、地幔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地球外部圈层:包括_圈、水圈、_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_、相互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大气生物联系制约2各圈层的主要特点:(1)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_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_和氧。气体氮(2)水圈是由地球表层_ 构成的连续但_ 的圈层。不规则生存环境大气水(3)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_的总称。它占有_圈的底部、_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水体(2014 年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某火山源源不断地喷发出大量炽热的岩浆,这些物质主要来源于()A软流层C岩石圈B地壳D地核【名师解读】本题主要考查火山岩浆的源地。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一般认为,软流层是

15、岩浆的主要发源地。【答案】A真题解读读图 1-3-1,回答(1)(2)题。图 1-3-1(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温度变化C内部压力变化B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D物质组成(2)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喜羊羊想“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他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在他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A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B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C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D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名师解读】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内部圈层及其划分依据。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

16、依次称为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结合地下深度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判断图中为地壳,地幔,地核。【答案】(1)B (2)A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地球表面到高空,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各圈层是上下平行分布的B生物圈的质量仅相当于大气圈的 1/300,水圈的 1/7000,因此是不重要的C生物圈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D在现在的高科技水平下,人们还不能造出和地球一样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名师解读】地球的外部圈层是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的。生物圈是四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能改造大气圈等。【答案】ABCHAPTER专题二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地壳物质循环

17、。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3大气受热过程。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5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6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纲导航知识体系考点考点1 1地壳物质循环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外力作用一、地壳的物质循环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1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_、_、_。考点必背2物质循环:岩浆岩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图 2-1-1二、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_,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地球内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2主要表现:_、岩浆活动和_,其

18、中_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3地壳运动分类: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_运动和_运动。水平垂直(1)水平运动常在地表形成绵长的_ 和巨大的_。断裂带褶皱山脉(2)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_和_。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_运动为主,_运动为辅。起伏变化海陆变迁水平垂直4总的趋势:_。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三、外力作用太阳辐射能1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_。2主要表现:_、_、搬运、堆积四种方式。风化侵蚀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3总的趋势:_。4在地表形态的塑造中,_和_是同时起作用的。内力外力图 2-1-2 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图 2-1-2ABCD真

19、题解读【名师解读】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通过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为变质岩,图中只有表示变质作用。而表示冷却凝固,表示外力作用,表示重熔再生。【答案】C图 2-1-3 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图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图 2-1-3ACBD【名师解读】序号表示内力作用中的地壳运动,其使得岩层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形成褶皱。表示外力作用中风力侵蚀形成的蘑菇石。表示外力作用中流水沉积形成的堆积地貌。表示内力作用中的地壳运动,其使得岩层破裂,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形成断层。【答案】D下列地理过程属于风化作用的是()A植物根系撑大岩石裂隙B烈日暴晒岩石破碎C风力侵蚀形

20、成风蚀蘑菇D暴雨冲刷形成冲沟【名师解读】本题考查外力作用的风化作用。植物根系撑大岩石裂隙属于生物风化作用。烈日暴晒,使岩石破碎属于物理风化作用,都是风化作用的形式。蘑菇石是风力侵蚀作用,风力作用与风化作用是两种不同的外力作用。冲沟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答案】AB考点考点2 2大气受热大气受热过程过程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能1大气的热源:_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_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2受热过程:(1)太阳辐射:部分被大气_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吸收和反射。吸收(2)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又以_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长波辐射(3)大气辐射

21、:近地面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后,又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称为_。大气逆辐射地面考点必背二、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_。太阳辐射2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_分布不均,造成_的热量差异。纬度高低纬度间3热力环流的定义:由于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_的形式。地面冷热不均最简单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作用力:(1)_,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垂直于等压线,指向_。水平气压梯度力低压(2)_,始终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地转偏向力摩擦力(3)_,与风向相反,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2风向判断:(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控制,此时风向由_ 指向_,

22、与等压线_。高压低压垂直(2)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高空),此时风向与等压线_。平行(3)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共同作用(近地面),此时风向与等压线_。成一夹角霜冻多出现在晚秋或冬季晴朗的夜晚,主要是因为此时()A地面辐射弱C大气反射强B太阳辐射强D大气逆辐射弱【名师解读】在我国四季分明的中纬度地区,晚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正是冬季开始前和结束后的时间,夜间的气温一般能降至 0以下。在晴朗的夜晚,地面热量散失很快,大气逆辐射弱而没起到保温作用,致使昼夜温差拉大,容易出现霜冻。【答案】D真题解读图 2-2-1 为海陆风示意图,此图表示的昼夜状况和风向分别是()图 2-

23、2-1A白天,海风C夜晚,陆风B夜晚,海风D白天,陆风【名师解读】由图可判断,此时陆地气压高,海洋气压低,风在近地面由陆地吹向海洋,为陆风。根据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可知,此时陆地温度低,海洋温度高,可判断为夜晚。【答案】C(2014 年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图 2-2-2 中四幅从近地面到高空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曲线和直线表示等压面)描绘正确的是()图 2-2-2ABCD【名师解读】近地面温度相对较高的地区,气压较低,高空气压较高;近地面温度较低的地区,气压较高,高空气压较低。【答案】AC 考点考点3 3 全球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移动规律及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其对气候的影

24、响影响一、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 2-3-1考点必背1气压带:A._,B._,C._,D._。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信风盛行西风西南极地东风东北赤道低气压带东北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季节变化偏北1原因:太阳直射点随_而南北移动。2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与两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_,冬季偏南。三、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1成因:_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_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快于2分布:(1)冬季:亚欧大陆上_气压带被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而亚洲大陆上形成_(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亚洲高压副热带高亚洲低压(2)夏季:亚欧大陆上_气压带被切断,仅保

25、留在海洋上,亚欧大陆上形成_(又称印度低压)。四、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影响机理:_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外一个地区,使高低纬度间、海陆间存在热量和水分的交换,从而影响_和_的形成。2地方气候的形成影响因素:太阳辐射、_、_、地形、洋流等。气候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天气变化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A雨热同期B全年干旱少雨C降水季节变化小D冬季南北热量条件相差不大【名师解读】本题考查了我国季风气候的特征: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答案】A真题解读(2014 年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但北回归线经过的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造成这

26、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东南部受()A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B赤道低气压控制D东北信风影响【名师解读】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指: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较之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临近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夏季亚欧大陆气温高,形成低压中心,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风带着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带来降水,使得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答案】C读某半球大气环流分布图(图 2-3-2),回答(1)(2)题。图 2-3-2(1)该图()A表示南半球B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C风向箭头有错误D三个风带的风向依次是东北风、西南风、东北风(2)成因上,与甲风带或乙

27、气压带有关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草原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名师解读】本题考查三圈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第(1)题,从图上可知,风向都是向右偏转,故为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图。第(2)题,甲风带是西风带,其形成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其形成的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答案】(1)BD (2)BD考点考点4 4 锋面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特点一、锋与天气1冷锋与天气:图 2-4-1考点必背(1)形成:_气团主动向_气团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冷暖(2)天气:晴朗高降温过境前(甲地):天气_,气温较_

28、,气压较低过境时(乙地):云层增厚,出现大风、_、雨雪等天气过境后(丙地):天气转好,气温降低,气压升高2暖锋与天气:图 2-4-2(1)形成:_气团主动向_气团移动,暖气团徐徐爬升。暖冷(2)天气:连续性雾转晴上升3准静止锋与天气:小(1)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来回摆动的锋。(2)天气:降水强度_,多形成持续性降水。天气系统气旋(低压系统)反气旋(高压系统)气压状况中心气压_、四周气压_中心气压_、四周气压_水平气流(近地面)北半球南半球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低高高低天气系统气旋(低压系统)反气旋(高压系统)垂直气流_天气状况多_天气多_天气示意图(北半球)我国天气

29、实例东南沿海的台风长江流域 7、8 月份的_、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续表)上升晴朗伏旱下沉阴雨(2014 年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图 2-4-3 是我国华东地区某区域某城市某月连续 4 天的天气预报信息。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图 2-4-3真题解读(1)由图推断,这段时间所属月份最可能是()A1 月B4 月C7 月D10 月(2)由图推断,这四天影响该城市的主要天气系统为()A准静止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名师解读】(1)由图可知,这是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特征,结合图中的天气特征可知答案为 D。(2)冷锋过境会伴有偏北风加强,气压升高和温度降低等现象。一般情况下冷锋过境以后,当地将受冷高

30、压控制,天气变得晴朗。【答案】(1)D(2)C 图2-4-4 为某地某日一次强台风过程的风速逐时变化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图 2-4-4(1)当天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A热带气旋C冷锋)B副热带高压D暖锋(2)在 1517 时该地出现的天气现象是()A阳光明媚C阴雨连绵B狂风暴雨D电闪雷鸣【名师解读】本题组主要考查低压、高压与天气的关系。第(1)题,“强台风”属于低压(气旋)系统,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第(2)题,气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将带来狂风暴雨。【答案】(1)A (2)B读图 2-4-5,回答(1)(2)题。图 2-4-5(1)图中表示暖气团一侧的数字是()ACB

31、D(2)关于图示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处可能形成阴雨、刮风天气B、两处过渡带可能有逆温现象存在C夏秋季节影响我国的台风属于图示天气系统D为准静止锋【名师解读】本题主要考查锋的分类以及对天气的影响。第(1)题,在锋面上,暖气团都位于锋面之上,冷气团位于锋面之下,据此可以判断图中和位于冷气团一侧,和位于暖气团一侧。第(2)题,夏秋季节影响我国的台风属于低压气旋。和处由于受冷暖锋的影响,常形成阴雨、刮风天气,、两处为冷暖气团相遇处,暖气团在上,垂直方向上常出现逆温现象。【答案】(1)BC (2)AB考点考点5 5 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水循环的地理的地理意

32、义意义一、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大气圈生物圈1过程:自然界的水在水圈、_、岩石圈、_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类型及主要环节:图 2-5-1考点必背字母类型主要环节A_蒸发、_、降水、_、下渗、_B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C_、降水海陆间循环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陆地内循环陆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动态平衡1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_。2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_的矛盾。热量收支不平衡3水循环是_间联系的主要纽带。海陆4不断塑造着_。地表形态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C秋季B夏季D冬季【名师解读

33、】本题考查了长江的主要补给类型及补给季节。长江位于东部季风气候区,主要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补给季节一般以夏秋季为主。【答案】B真题解读不属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是()A使陆地的淡水资源得以再生和更新B塑造地表形态C诱发地震D调节全球水热平衡【名师解读】水循环可以促进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不断塑造地表形态,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答案】C关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方多,北方少B东北多,西南少C夏秋多,冬春少D秋冬多,春夏少【名师解读】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很不平衡

34、。空间上,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时间上,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答案】AC考点考点6 6 世界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对地理环境的的影响影响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一定方向大规模1 洋流的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_做_的流动。2分类:低低高(1)暖流:从水温_的海区流向水温_的海区的洋流。(2)寒流:从水温_的海区流向水温_的海区的洋流。3影响因素:盛行风地转偏向力(1)主要动力是_。(2)陆地形状和_会改变洋流运动方向。高考点必背4分布规律:图 2-6-1海域大洋环流以副热带为中心的洋流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洋流太平洋 A.北赤道暖流,

35、D._,E.北太平洋暖 流,F._,B.南赤道暖流,G._,C._,H._,I._大西洋 J.墨西哥湾暖流,M._,N._,P._ K._,L._印度洋 Q.厄加勒斯暖流,R._ 无日本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千岛寒流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本格拉寒流北大西洋暖流拉布拉多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沿岸气候的影响:(1)暖流对沿岸气候有_作用。(2)寒流对沿岸气候有_作用。降温减湿2对海洋生物和渔场分布的影响:日本千岛(1)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如日本北海道渔场处于_暖流和_寒流交汇处;纽芬兰渔场处于_暖流和_寒流交汇处。墨西哥湾拉布拉多(2)上升流形成大

36、渔场:如_渔场。秘鲁增温增湿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_,逆洋流航行速度_;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_,对海上航行不利;北极地区洋流携带_南下,威胁航运。4 对污染物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_,加快_速度,但使污染范围_。快慢海雾冰山扩散净化扩大图 2-6-2 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图 2-6-2真题解读(1)图中、洋流为寒流的是()ABCD(2)图中甲处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暖流流经海域,海水温暖B寒流流经海域,人迹罕至C寒暖流交汇区,饵料丰富D不受洋流影响,风平浪静(3)洋流对乙地沿岸气候的影响是()A降温增湿C增温减湿B降温

37、减湿D增温增湿【名师解读】第(1)题,图中太平洋中纬环流的主要洋流:为北赤道暖流,为日本暖流,为北太平洋暖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第(2)题,图示甲地为北海道渔场,是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在此交汇,带来丰富的饵料而形成。第(3)题,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乙处附近所流经的洋流为东澳大利亚暖流。【答案】(1)D (2)C (3)D下列地区的气候类型中,受海洋寒流影响明显的是()A南美东部热带雨林气候B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C南美西部热带沙漠气候D亚洲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名师解读】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南美东部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受巴西暖流的影响。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

38、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亚洲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受日本暖流的影响。秘鲁寒流的减湿对南美西部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起显著的作用。【答案】C下列地理现象中受到洋流影响的是()A我国沿海浅海中污染的净化B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的形成C南极地区海上冰山的漂移D大洋海区水温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名师解读】本题考查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气候、海洋生物、渔场的分布、航行以及污染物。洋流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南极地区海上冰山的漂移也受洋流的影响。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是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大洋海区水温随纬度的变化主要与太阳辐射的分布有关。【答

39、案】ACCHAPTER专题三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自然地理要素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考纲导航知识体系考点考点1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和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各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各要素要素的相互作用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整体性一、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1自然地理要素的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由_、水、_、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2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1)对大气圈的改造:大气中的_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_

40、,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2)对水圈的改造: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改变了陆地水的_;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了陆地的_。(3)对岩石圈的改造:生物参与有些_ 岩的形成,如煤、石油等;生物加快了岩石的_,促进了土壤的形成。风化大气 岩石氧氮化学成分水分状况沉积考点必背二、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水循环生物循环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各地理要素通过_、_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_和_,并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物质迁移能量交换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 的能力,其主要依赖于_作用。合成有机物光合(2)平衡功能:指各自然

41、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_的能力。保持稳定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含义:(1)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_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统一一个方面(2)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_。协调其他要素整个2意义: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_。3表现: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化,会导致_及_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历史上由于植被破坏,加上降水变率大,导致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这体现)了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C整体性B稳定性D周期性【名师解读】本题考查的是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指地理环

42、境中的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答案】C真题解读(2014 年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图 3-1-1 是祁连山冰川分布玫瑰图,线条越长表示冰川数量越多;阴影面积越大表示冰川面积越大,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图 3-1-1(1)祁连山冰川面积与数量的分布特征是()A东南多西北少C西南多东北少B南多北少D北多南少(2)东北部和西北部冰川数量相差不多,但是面积差异显)著,这主要因为东北部比西北部(A日照时间更长B降水总量更多C太阳辐射更强D蒸发强度更大(3)由图推断,祁连山冰川分布高度最低的方位是()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名师解读】(1)根据材料信息“线条越长

43、表示冰川数量越多;阴影面积越大表示冰川面积越大”可知 D 项正确;(2)祁连山东北是季风区,西北属于非季风区。祁连山东北部冰川面积广主要是由于降水总量多;(3)冰川分布的高度和范围与纬度位置、海拔高度、降水等有关。在同等纬度的条件下,降水越多,冰川分布越广,分布高度越低。【答案】(1)D (2)B (3)A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森林的减少,可能引起气温日较差减小B生物生命活动改变了原始大气的成分和陆地水的化学成分,但与岩石的形成没有关系C当森林减少或人为清除大量森林植被时,可能使温室效应增强D黄土高原景观是自然地理环境统一变化过程中形成的【名师解读】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具体表现。森林

44、的减少导致下垫面性质发生变化,增温和降温加快,气温日较差增大。有些沉积岩是在生物的参与下形成的,并且有一部分是由生物残骸堆积形成的,如煤、石油等。【答案】CD考点考点2 2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的地域分异规律规律一、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_分异和_分异。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世界陆地自然带。(1)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温度带海陆在图 3-2-1 中,根据世界陆地不同的气候类型填出其对应的自然带:考点必背图 3-2-1(2)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形成:纬度海陆气候植被土壤宽度带状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带变化规律:_方向变化

45、(沿_度变化方向变化)。南北纬(2)成因:受_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变化为基础的。(3)分布明显的地区:_纬和_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地带。太阳辐射热量高低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带变化规律:_方向变化(沿_度变化方向变化)。东西经水分中(2)成因:受_的影响,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变化为基础的。(3)分布明显的地区:_纬度地区,尤其是亚欧大陆。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水热(1)自然带变化规律:_方向更替。(2)成因:受山脉从山麓到山顶的_状况差异影响。(3)分布明显的地区:亚欧、美洲的高山地区。海陆分布4非地带性分布的影响因素及表现:(1)海陆分布

46、:如北半球高纬度的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呈东西延伸、南北交替的现象十分明显,而南半球相同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故没有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2)地形起伏:如南美安第斯山南段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而同纬度的山脉东侧却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3)局部环流和洋流: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范围到达 60N 以北,是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4)局部水分变化:如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内的绿洲。(5)局部地热异常:如在冰岛,苔原是这里的地带性植被,但在热泉附近却分布着草甸。(6)人为作用:如在沙漠边缘营造防护林。从广州站乘火车沿京广线到北京,沿途主要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A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

47、异规律(经度地带性)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名师解读】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从广州到北京,沿途主要自然景观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自然景观向东西(纬线)方向延伸、南北(纬度)方向更替,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B真题解读(2014 年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造成我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降水C土壤B地形D热量【名师解读】本题主要考查地域分异规律。降水导致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的重要因素。【答案】A我国西南地区植被类型多样,原因是()A位于中高纬度,光照充足B位于中低纬度,水热充足C山地面积

48、广,地形起伏大D人工栽种的外来树种多【名师解读】西南地区山地海拔高,纬度较低,水热状况垂直变化大,植被垂直分布显著,植被类型多样。【答案】BCCHAPTER专题四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考纲导航知识体系考点考点1 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影响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生产和生活房屋建筑各种设施(1)概念:指人类从事_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_ 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_。(2)类型: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

49、可分为_ 和_两大类型。城市乡村考点必背区域北方平原地区南方丘陵山区规模较_较_形态多呈_型、_式的格局空间分布相对_人口较_较_(1)表现:地形对于聚落的_、分布、_和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类型规模大小(2)地形对我国村落的影响:棋盘分散多少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团聚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地形水文(1)自然因素:_、气候、_等。(2)社会经济因素:_、资源、_、工农业生产水平、_等。人口城镇分布科学技术地形交通线路原因选线原则布局形态平原稠密_地形起伏大,交通建设的限制性因素较_选择_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 可 能 _ 工程造价,设法减少 对 _ 的破坏山区_

50、“之”字形地形对交通建设的限制较_稀疏多网状少有利降低生态环境2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的影响:所学知识,完成(1)(2)题。图 4-1-1图 4-1-1 为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并结合真题解读C带状,气候因素D带状,河流因素(2)一般情况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的是()A甲B乙C丙D丁【名师解读】本题组考查了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第(1)题,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该地聚落总体呈带状分布,且都位于河流沿岸。第(2)题,图中只有甲地位于两条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答案】(1)D (2)A(1)该地聚落总体形态及其影响因素是()A团状,地质因素B团状,地形因素民居住在蒙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