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农家园.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82416909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农家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农家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农家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农家园.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农家园教学设计一、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起源地。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河姆渡氏族和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和半坡氏族距今的年代、生活的地区、生活的环境、生活和生产方式;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实物资料,培养了解、分析历史的能力,分析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社会生活,了解先民丰富的物质生活,明确农耕、畜牧、定居是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通过对比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房屋,了解自然环境因素、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对人类生活以及历史进程的影响,感悟并思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知道历史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通过观察岩画、器物的图片

2、和实物(陶塤、小口尖底瓶)来了解先民的精神生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出土文物图片的分析,体会史前时代的历史是先民不断努力创造的,从中体会到我们的先民们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通过陶塤的试吹、小口尖底瓶的汲水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以及对先民、对祖先的敬慕之情,激发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物资料了解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教学难点:通过实物资料了解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重难点突破:教师通过一个个带有启发性的问题以及一组组出土文物的图片,使学生分析出先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教师利用具体实物,如:

3、吹奏陶塤和小口尖底瓶汲水的实验,使学生切身体会先民的精神生活以及科学知识的萌芽。教学准备(教具、学具准备)用塤吹奏的乐曲、陶塤、小口尖底瓶、水桶。二、教与学的过程新课导入【播放】用塤吹奏的乐曲。【提问】请大家猜一猜这首优美的乐曲是用什么乐器吹奏的?【提问】这个陶塤是老师从陕西买来的,谁知道陶塤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这是新时期时代远古先民发明的乐器。)【承转】可见,当时人们的生活已经相当丰富了,与北京人、山顶洞人相比,当时人们的生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新课教学【提问】(出示打制石器、磨制石器文物图)1砍砸器和尖状器是用来做什么的?它的制作与磨制石器有什

4、么不同?(引导学生回答出打制石器比较粗糙,而磨制石器是在打制石器的基础上,在砺石上加水夹砂磨光,显而易见,这种石器比打制石器进步得多。)2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相比在功能上有哪些进步?(引导学生回答出磨制石器平整光滑、刃部锋利,反复磨制刃部,还可以多次使用,因此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3这些磨制石器可以做成哪些工具?(石镰、石斧)石镰、石斧可以做些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石镰可以收割庄稼、除草,石斧可以砍柴等,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学会种植庄稼并掌握了除草、收割技术。)【叙述】可见这种磨制石器比以前的打制石器要进步得多,人们把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由此,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便产生了。【提问

5、】1原始农业是怎样产生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原始农业是从采集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妇女们长年累月地从事采集,通过不断地观察、摸索,她们发现种子落地后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进而生产出更多的植物。经过千百次试种,人们逐渐学会了栽培作物,这样就出现了原始农业。)2有了原始农业之后,人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回答出畜牧业、原始村落和定居生活的出现。)3原始畜牧业是怎样产生的?(引导学生思考,原始畜牧业是从打猎中产生的。原始人不断改进狩猎工具和狩猎方法。他们在使用弓箭和采取设陷阱围猎等方法时,偶尔捕到兽仔,并把它带回住地驯养繁殖,出现了原始畜牧业。后来,在那些自然条件适宜畜

6、牧业发展的地区,人们发现一些动物的幼仔长得快,繁殖多,比狩猎可靠。于是,驯养的畜群逐渐增多,驯养动物逐渐代替狩猎而成为主要的谋生手段。)【提问】(出示陶器文物图)这些陶器可以用来做些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可以存放东西、舀水、煮东西等。)【叙述】从这些陶器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出现了原始的手工业。【提问】(出示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起源地图)在世界农业、畜牧业起源时期,世界农业的主要分布和驯化动物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世界农业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西亚、中美洲和欧洲。亚欧大陆是最主要的农业和畜牧业起源地,其中西亚和中国是最为典型的。)【承转】有了原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人们就可以告别以

7、前的穴居生活,开始走向定居生活,并且出现了古老的村落。【叙述】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西亚地区,考古学家在约旦河谷发现了一个9000年前的农业村落,有数以百计的用泥砖砌成的房屋。【提问】(出示古代西亚村落想象图)1仔细观察图上村落,它有什么特点?人们在做些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村落由长方形厚厚的石墙、生活区、生产区组成。人们在村落内外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2.从图中可以看出他们使用怎样的家具和生活用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出当时人们的家具比较简陋,只有简单的石台,地上铺草作为床,他们使用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4村落居民与外界怎样沟通往来?(他们的村落围墙有大门,可以走出村落放牧牛羊

8、、获取村落所需要的东西;有时他们也用特制的梯子翻过围墙。)5厚厚的石墙是用来干什么的?(引导学生回答出石墙是用来防御凶猛的野兽、防御外部入侵、保护自己的。)【承转】在中国也发现了类似的农业村落。他们是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提问】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分别位于什么位置?(引导学生回答出河姆渡遗址位于我国的长江流域,半坡遗址位于黄河流域。)【叙述】河姆渡氏族距今约 7000年,生活在多水、潮湿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今天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半坡氏族距今约五六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出示半坡遗址发掘现场和半坡遗址博物馆和半坡人的房屋复原图。)【提问】(出示半坡村落整

9、体概貌图)半坡人的居住地有什么特点?【叙述】半坡遗址呈椭圆形,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包括居住区、制陶窑场和公共墓地三部分。居住区内有四五十座房屋密集地排列着,中间一座规模很大的长方形房屋是氏族的公共活动场所。居住地的周围有一条宽深各五米的壕沟,在居住区和沟外的空地上,分布着各种形式的窑穴,是氏族的公共仓库。【提问】为什么要在居住地的周围挖一条很深很宽的壕沟?(引导学生回答出壕沟的防御作用,与前面的西亚村落相呼应。)【承转】由此可见,河姆渡与半坡居民也过上了定居生活。【提问】(出示河姆渡居民房屋示意图、河姆渡居民水井和草棚复原图以及半坡居民房屋复原图。)1怎样进入河姆渡人的房屋?2河姆渡居民的水井

10、和草棚复原图为我们提供了怎样的信息?3房屋的主人是谁?4半坡人的房屋有什么特点?在建筑房屋时要注意些什么?5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房屋有哪些区别?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差别?【叙述】(出示河姆渡和半坡遗址发掘的文物图)这些都是河姆渡和半坡遗址发掘的文物,我们刚才分析过石镰,它是用来收割庄稼和除草的。其他的物品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我们来逐一分析。【提问】1(出示陶钵文物图)陶钵上刻的是什么动物?(猪)2它与今天的猪有什么不同?3人们为什么把猪刻在陶钵上?【提问】1(出示骨耜文物图)骨耜能做些什么?2能用它来于些什么?怎么使用它?【提问】1(出示甑、釜、灶文物图)它们是做什么用的?2甑、釜、灶分别是做什么的

11、?(炊具)3河姆渡人吃些什么?【提问】1(出示鱼叉文物图)怎样使用它?2(出示鱼钩文物图)半坡人的鱼钩有什么特点?这样做鱼钩有什么好处?这些鱼钩能够说明什么?3半坡人吃些什么?(粟、鱼等)【提问】(出示陶器文物图)陶器底部的印纹、骨锥、纺轮。你能联想到什么?(原始纺织业。我国最早使用的纺织原料是半坡时期的麻。)【叙述】除此之外,半坡人还会制作各种各样的陶器,可见半坡人的制陶工艺已相当高超。【提问】半坡的陶器与河姆渡的陶器有什么区别?(半坡彩陶,河姆渡黑陶)【归纳】进入定居时期的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会种植水稻、粟,饲养猪、狗,烧制陶器,用麻捻线、织布。【提问】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异同(长江流域与黄

12、河流域文化的异同)(讨论完成)生活区域 自然环境特征 建筑形式 农作物 驯养的动物 制作的陶器 河姆渡遗址 长江流域 气候湿润 水网密布 干栏式 水稻 牛 黑陶 半坡遗址 黄河流域 气候干燥 河流少 半地穴式 小麦、粟 猪 彩陶 【提问】(幻灯片 28)从中国多级地势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分为三级阶梯,我国的远古人类遗址大多分布在哪级阶梯上?为什么?【叙述】考古的发现证明,中国大陆上已有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大多分布在两个较低的阶梯上,尤其以第二级阶梯上的黄土高原最为密集。大抵是最先在山间河谷两侧的平台上居住,创造了最早的文明;而当能走出山谷,进入辽阔的平原,治水排涝,“平土而居之”的时候,便达到

13、了昌盛的程度。【归纳】可见,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物质生活已经相当丰富了。【提问】(出示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弓箭手和鹿、中国马文物图)。1祖先们还会干什么?(绘画艺术)2图中所画事物主要以什么为主?(姿态各异的不同种类的动物。)3这些画面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当时人们的生活主要以狩猎为主,对动物非常了解。)【提问】(出示山顶洞人的项链、鸟形象牙圆雕、骨笛、骨哨、牛角号、陶鼓、青海出土的舞蹈陶器。)1山顶洞人的项链、鸟形象牙圆雕说明了什么?(原始的审美意识)2骨笛、骨哨、牛角号、陶鼓体现了什么?(原始音乐)3青海出土的陶器表现的是什么?(原始舞蹈)【承转】在新石器时代,人们不但懂得了美,出现了原

14、始音乐和原始舞蹈,而且还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宗教仪式,并有巫师专门从事宗教活动。【叙述】(出示龙虎图)1989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墓葬中发掘出用蚌壳堆塑的龙虎图,距今6000年左右,被誉为“中华第一龙”。其中有一墓埋4人,墓主为一壮年男子,身长184米,仰身直肢,头南足北,居墓正中,另3人年龄较小,居墓东、西、北三面小龛内。墓主左右两侧有用蚌壳堆塑的龙虎形象,龙居东,头朝北,背向西,身长139米,高067米;虎位西,背朝东,身长139米,高063米。西水坡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蚌壳堆塑龙虎图,反映了墓主人的权力和地位。【提问】(出示半坡出土的小口尖底瓶图)1它是用来干什么的?

15、(汲水)2这个用来汲水的瓶子为什么做成这个样子?3当把它放入水中汲水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为什么?(通过具体实验说明(教师事先制作小口尖底瓶,让学生通过实验回答第三个问题。)4这个文物反映了什么?(科学技术的萌芽)【小结】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有古代西亚的村落、中国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和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当时出现了原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人们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猪、牛、羊等动物,制造陶器、缝制衣服,先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很丰富了,除此之外,先民们还学会了绘画、音乐、舞蹈、出现了原始审美观念和科学知识的萌芽,可见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是很丰富的。【布置作业】请根据本课内容写一篇原始村落参观记,并附上你想象中的情境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