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关系原理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82413242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因果关系原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因果关系原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因果关系原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果关系原理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1第二节第二节 因果关系原理因果关系原理制作人:汪帅格制作人:汪帅格 张奇张奇12 2一、因果关系原理的基本含义一、因果关系原理的基本含义23 3(1)(1)基本含义基本含义刑事案件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事物所构成的统一整体。因果关系原理是揭示刑事案件中普遍联系事物的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规律。引起一定结果的现象叫原因由于原因的作用而必然引起的现象叫结果34 4(2 2)刑事因果关系和哲学因果关系)刑事因果关系和哲学因果关系刑法理论中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是有差别的,它不是作为一种规律来指导人们实践的,而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进行复原追溯.刑法研究因果关系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危害社会的结

2、果是由谁的行为引起的,从而为追究刑事责任提供客观依据。这一特定的目的决定了刑法研究因果关系并不关注某一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是否合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而注重的则是在具体案件中,当一特定的危害结果发生时,到底有哪些行为对结果起了作用,起了多大的作用,行为人应承担多大的责任。因此,它所要寻找的应当是对此结果产生负有责任的一切因素,而不论其作用大小如何。45 5(3 3)刑事因果关系的基本特征)刑事因果关系的基本特征1.本质特征:原因和结果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2.外部特征:原因和结果在时间上的先后相继(时序性)3.客观性4.普遍性:因果关系存在于一切 犯罪案件之中,贯穿于每个案件 的始终.59 9

3、二、刑事案件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二、刑事案件因果关系的复杂性91010恩格斯:恩格斯: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时,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交织起来的画面。101111刑事案件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刑事案件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1.1.一果多因,即在刑事案件中,一种结果往往不是一果多因,即在刑事案件中,一种结果往往不是由于一种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原因所造成的。由于一种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原因所造成的。2.2.一因多果,同一原因,不同结果。一因多果,同一原因,不同结果。3.3.因果位置的因果位置的“互换性互换性”刑事案件中的原因

4、和结果刑事案件中的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各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各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4.4.刑事案件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原因的隐蔽性上。刑事案件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原因的隐蔽性上。111212药家鑫,男,1989年11月7日出生,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于2010年10月20日深夜发生在陕西省西安市西部大学城学府大道上的一起交通肇事引发的故意杀人案,肇事者药家鑫驾车撞到被害人张妙,下车后发现张妙在记自己的车牌号,药家鑫拿出刀子,连捅张妙8刀,致其死亡,后驾车逃跑,手打颤、脚也不听使唤,行至郭杜南村村口再次撞伤行人,被周围目击者们发现堵截并报警。从药家鑫案中你发现了几条从药家鑫案中你发现了几

5、条因果关系因果关系?1213131.1.药家鑫撞伤张妙后,发现张妙在记他的车药家鑫撞伤张妙后,发现张妙在记他的车牌号码牌号码(原因)原因)2.2.随后药家鑫拿出刀子,连捅张妙随后药家鑫拿出刀子,连捅张妙8 8刀,致其刀,致其死亡(结果、原因)死亡(结果、原因)3.3.杀害张妙后驾车逃跑,心生恐惧手打颤、杀害张妙后驾车逃跑,心生恐惧手打颤、脚也不听使唤,行至郭杜南村村口再次撞脚也不听使唤,行至郭杜南村村口再次撞伤行人(结果)伤行人(结果)4.4.药家鑫撞伤张妙后再行凶,造成了张妙死药家鑫撞伤张妙后再行凶,造成了张妙死亡和两行人被撞伤这两个结果(一因多果)亡和两行人被撞伤这两个结果(一因多果)13

6、1414 南京南京“1 11919”碎尸案,又称南大碎尸案、刁爱青案,碎尸案,又称南大碎尸案、刁爱青案,案发于案发于19961996年年1 1月月1919日,地点为江苏省南京市,受害人为日,地点为江苏省南京市,受害人为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一年级女学生刁爱青。受害人遗体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一年级女学生刁爱青。受害人遗体碎片在其失踪碎片在其失踪9 9天后,也就是当年天后,也就是当年1 1月月1919日清晨,被一名清日清晨,被一名清洁工在南京华侨路发现。凶手为消灭作案痕迹,将其尸体洁工在南京华侨路发现。凶手为消灭作案痕迹,将其尸体加热至熟,并切割成加热至熟,并切割成20002000片以上。案发后,南

7、京市公安部片以上。案发后,南京市公安部门内运用警力进行大规模搜查,但至今仍未找到凶手。门内运用警力进行大规模搜查,但至今仍未找到凶手。141515151616刑事案件的复杂性刑事案件的复杂性表现在原因的隐蔽性上:一方面,犯罪行为的隐蔽性造成了原因的隐蔽性。另一方面,由于作案人的狡猾性,造成因果关系中的某些链条的中断或发生障碍,增加了侦查人员分析判断因果关系的难度。例如南大碎尸案至今未破,侦查办案难度极大。161717三、刑事案件中的主要因果关系三、刑事案件中的主要因果关系171818:19971997年年1212月月1313日一早日一早,A A信用社信用社保卫股副股长李德军发现金库被盗,遂打电

8、保卫股副股长李德军发现金库被盗,遂打电话报案。李称当日早上话报案。李称当日早上7 7时,他和时,他和其他其他工作人员打开金库,发现现金袋少了工作人员打开金库,发现现金袋少了4 4个,就打个,就打110110报警。调查发现金库门丝毫无损,仅仅在备用门行有一点新鲜报警。调查发现金库门丝毫无损,仅仅在备用门行有一点新鲜擦痕,发现一枚不清晰的手印和一个看似脚印的模糊痕迹。勘查结果表明作擦痕,发现一枚不清晰的手印和一个看似脚印的模糊痕迹。勘查结果表明作案人是先打开枪库门,然后打开备用门进入现场的,表明作案人有钥匙在手,案人是先打开枪库门,然后打开备用门进入现场的,表明作案人有钥匙在手,对现场情况非常熟悉

9、,早有准备。于是侦查人员首先重点调查保卫股长,并对现场情况非常熟悉,早有准备。于是侦查人员首先重点调查保卫股长,并从中发现几个疑点。但在随后的侦查工作中发现保卫股长身上的几个疑点均从中发现几个疑点。但在随后的侦查工作中发现保卫股长身上的几个疑点均为偶然现象,案件侦破工作陷入僵局。此时有人报告李德军在被监视期间烧为偶然现象,案件侦破工作陷入僵局。此时有人报告李德军在被监视期间烧了一双袜子,而现场的模糊痕迹刚好是人穿着袜子留下的。于是技术人员重了一双袜子,而现场的模糊痕迹刚好是人穿着袜子留下的。于是技术人员重点对现场的痕迹尽心检验,发现其为平板脚足印,通过此线索进行比对和排点对现场的痕迹尽心检验,

10、发现其为平板脚足印,通过此线索进行比对和排查,迅速确定可犯罪嫌疑人确系保卫股副股长李德军。在审讯室李德军交代查,迅速确定可犯罪嫌疑人确系保卫股副股长李德军。在审讯室李德军交代了其作案经过:李德军进入信用社工作后得到重用和信任,但一直梦想一夜了其作案经过:李德军进入信用社工作后得到重用和信任,但一直梦想一夜暴富,一天李德军偶然发现枪库留下一串金库备用钥匙,于是藏了起来。暴富,一天李德军偶然发现枪库留下一串金库备用钥匙,于是藏了起来。19971997年年1212月月1212日晚保卫股股长一反常态,不到日晚保卫股股长一反常态,不到1111时就回家睡觉了,李终于抓时就回家睡觉了,李终于抓到了机会,在次

11、日凌晨到了机会,在次日凌晨1 1时潜入金库盗走时潜入金库盗走4 4袋现金。第二天一早,他破天荒地袋现金。第二天一早,他破天荒地一早回到信用社,还在操场上打了一会儿篮球,以便迷惑他人,等到其他人一早回到信用社,还在操场上打了一会儿篮球,以便迷惑他人,等到其他人到齐后又殷勤打开金库检查,并惊叫到齐后又殷勤打开金库检查,并惊叫“现金被盗现金被盗”,并抢先报警。,并抢先报警。181919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李德军进入信用社工作后得到重李德军进入信用社工作后得到重用和信任,但一直梦想一夜暴富用和信任,但一直梦想一夜暴富。(因)。(因)犯罪目的:犯罪目的:寻找时机盗窃金库(果)寻找时机盗窃金库(果)分析上述

12、案例中的主要因果关系:分析上述案例中的主要因果关系:(一)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因果关系(一)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因果关系192020(二)犯罪动机与犯罪行为的因果关系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李德军进入信用社工作后得到重用李德军进入信用社工作后得到重用和信任,但一直梦想一夜暴富和信任,但一直梦想一夜暴富。犯罪行为犯罪行为:用金库钥匙潜入金库盗走四袋现金:用金库钥匙潜入金库盗走四袋现金(三)犯罪行为与现场痕迹的因果关系现场现场痕迹痕迹:在备用门行有一点新鲜擦痕,发现:在备用门行有一点新鲜擦痕,发现一枚不清晰的手印和一个看似脚印的模糊痕迹一枚不清晰的手印和一个看似脚印的模糊痕迹(四)犯罪行为与感觉等反映形

13、象的因果关系作案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在被害人,知作案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在被害人,知情人头脑中所留下的感觉知觉,记忆等反映情人头脑中所留下的感觉知觉,记忆等反映202121(五)犯罪技能与犯罪方式之间的因果关系犯罪技能犯罪技能:作案人李德军身为保卫股副股作案人李德军身为保卫股副股长,拥有作案的便利,家贼难防,犯罪技长,拥有作案的便利,家贼难防,犯罪技能高。能高。犯罪方式犯罪方式:作案人有钥匙在手,对现场情:作案人有钥匙在手,对现场情况非常熟悉,早有准备。况非常熟悉,早有准备。因此,善于研究犯罪的方式方法,就能准因此,善于研究犯罪的方式方法,就能准确判断出作案人所具有的技巧,能力,和确判

14、断出作案人所具有的技巧,能力,和他所从事职业的特点,从而缩小侦查范围,他所从事职业的特点,从而缩小侦查范围,划定侦查方向。划定侦查方向。212222(六)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的因果关系(六)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的因果关系犯罪结果是犯罪行为的客观表现。动机引起犯罪结果是犯罪行为的客观表现。动机引起行为,行为造成结果,不同的犯罪行为产生行为,行为造成结果,不同的犯罪行为产生不同的犯罪结果。不同的犯罪结果。在侦查过程中,可以由犯罪结果直接或间接在侦查过程中,可以由犯罪结果直接或间接地推导出作案人实施了何种犯罪行为、使用地推导出作案人实施了何种犯罪行为、使用和何种犯罪工具等,这就为研究犯罪行为的和何种犯罪

15、工具等,这就为研究犯罪行为的特点,为案件侦查指明了方向。特点,为案件侦查指明了方向。如在该案中如在该案中从被盗金库发现作案者使用的是钥匙打开的从被盗金库发现作案者使用的是钥匙打开的金库大门和对现场环境的熟悉从而推断是内金库大门和对现场环境的熟悉从而推断是内部人员作案。部人员作案。222323(七)犯罪结果与犯罪后行为的因果关系(七)犯罪结果与犯罪后行为的因果关系犯罪结果产生后,作案人慑于法律的威严,犯罪结果产生后,作案人慑于法律的威严,总要千方百计地逃避追查和打击。总要千方百计地逃避追查和打击。如该案中,作案人李德军在被监视期间烧了如该案中,作案人李德军在被监视期间烧了一双袜子,而现场的模糊痕

16、迹刚好是人穿着一双袜子,而现场的模糊痕迹刚好是人穿着袜子留下的。(销毁罪证);第二天一早,袜子留下的。(销毁罪证);第二天一早,作案人破天荒地一早回到信用社,还在操场作案人破天荒地一早回到信用社,还在操场上打了一会儿篮球,以便迷惑他人,等到其上打了一会儿篮球,以便迷惑他人,等到其他人到齐后又殷勤打开金库检查,并惊叫他人到齐后又殷勤打开金库检查,并惊叫“现金被盗现金被盗”,抢先报警。(伪装、迷惑侦查,抢先报警。(伪装、迷惑侦查人员)人员)232424(八)作案人的反常心理与反常言行的因果(八)作案人的反常心理与反常言行的因果关系关系一般情况下,作案人在犯罪以后会表现出反一般情况下,作案人在犯罪以

17、后会表现出反常的心理状态,其中畏罪、抗拒、侥幸、逃常的心理状态,其中畏罪、抗拒、侥幸、逃避是作案人主要的心理特征。避是作案人主要的心理特征。这种反常的心理往往可以通过作案人反常的这种反常的心理往往可以通过作案人反常的言行表现出来,把握反常心理与反常言行的言行表现出来,把握反常心理与反常言行的因果关系,就能透过案件的现象揭露案件的因果关系,就能透过案件的现象揭露案件的本质,为查明犯罪人提供依据。本质,为查明犯罪人提供依据。242525 刑事案件中常见的因果关系包括:1.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因果关系2.犯罪动机与犯罪行为的因果关系3.犯罪行为与现场痕迹的因果关系4.犯罪技能与犯罪方式之间的因果关系

18、5.犯罪行为与感觉等反映形象的因果关系6.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的因果关系7.犯罪结果与犯罪后行为的因果关系8.作案人的反常心理与反常行为的因果关系252626四、因果关系原理在侦查中的意义四、因果关系原理在侦查中的意义262727(1)(1)预防犯罪和控制犯罪的重要依据预防犯罪和控制犯罪的重要依据 因果关系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起刑事案件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只不过有些案件的原因比较明显,有些案件的原因不太明显,需要花大力气去寻找、去分析研究。既然犯罪是有原因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犯罪发生的原因的分析,达到预防、控制犯罪的目的。宣传漫画宣传漫画272828(2)(2)因果关系是侦破案件的重要前提因果

19、关系是侦破案件的重要前提对于已经发生的刑事案件,侦查机关要及时破案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能.在实施侦查的过程中,案件的因果关系规律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刑事案件侦查的基本方法,是通过揭示各种犯罪现象和作案人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揭露作案人的目的.也就是说,任何刑事案件,总是有前因后果的,分析出犯罪结果的可能原因,就可以查找到作案人.民警查看监控录像寻找线索民警查看监控录像寻找线索282929(3)(3)推动侦查活动向前发展的动力推动侦查活动向前发展的动力因果关系贯穿于刑事案件的始终。案件中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形成一个统一体因果链。这个链的各个环节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在侦查活动中,侦查人员要抓住因果链,剖析它,分析它,由结果推导出原因,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由原因再导原因,直至侦查破案。审问被捕嫌疑人打审问被捕嫌疑人打击犯罪团伙击犯罪团伙293030(4)(4)提高侦查自觉性的必要条件提高侦查自觉性的必要条件案件的因果关系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但人在客观的因果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即我们可以认识这种因果规律,利用这种因果规律,驾驭这种因果规律,做规律的主人,积极为侦查破案服务,把握案件的因果关系,认识因果关系发展的必然性,就能在侦查中获得自由权,就能力争主动,利用和发展优势,避免被动,顺利的实现侦查目的.30313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