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82410977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提纲1工步是指工步是指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刀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2生产类型通常分为 单件 、 成批 、 大量生产 三种,完全互换法适用于 大批量 生产。3在主剖面中测量的的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是后角4刀具耐用度是指刀具从开始切削至磨损量达到 磨钝标准 为止所用的时间,用T表示5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因此常采用 互为基准 方法来保证6夹具由夹具体、 对刀原件 、 定位原件 、夹紧装置等部分组成。7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一致引起的定位误差称 基准不重合 误差。8范成法齿轮刀具有 齿轮型刀具 、 齿条型刀具 等。9在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温

2、度最高点是在前刀面 上 处。10辅助支承可以消除 0 个自由度,限制同一自由度的定位称 过定位 11在车床上以两顶尖定位车削细长轴,车削后轴的形状是 12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P1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创造力,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不仅为现代工业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为信息与知识社会提供先进装备和技术平台,也是实现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国防安全的基础13高速钢的定义、性能以及分类。 高速钢是一种加入较多的钨,钼,铬,钒等合金元素的高合金工具钢,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较高的强度,韧性,耐磨性。按用途分为通用高速钢和高性能高速钢,按制造工艺不同分为熔炼高速钢和粉末冶金高速钢。 P16

3、P1714硬质合金的定义、性能以及分类。 硬质合金是由高硬度,难熔的金属碳化物的粉末,用Co,Mo,Ni等坐粘接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压制成形,在高温下烧结而成的粉末冶金制品。硬度,耐磨性,耐热性很高。可分为普通硬质合金,新型硬质合金, P17P1815干式切削技术的刀具技术 P65P66 刀具能否承受干切削时巨大的热能,是实现干切削的关键,主要措施有:1,采用新型的刀具技术,2,采用涂层技术,3,优化刀具参数和切削用量。16要求孔的加工精度为IT7级,表面粗糙度值=1.63.2m,确定孔的加工方案。 P1651. 钻-扩-粗铰-精铰;2. 粗镗-半精镗-精镗;3. 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4

4、. 钻-扩-拉17试制定下图所示零件的工艺路线。工序内容所用设备车端面C,镗孔60,内孔倒角车床车外圆200,96,端面A、B,内孔倒角车床拉键槽拉床钻孔20钻床去毛刺钳工台18试说明各字母的含义:MG1432A型高精度外圆磨床。 P72 M类别代号(磨床类),G通用特性代号(高精度),1 组别代号(外圆磨床组),4 系别代号(万能外圆磨床系),32 主参数(最大磨削直径320mm), A 重大改进序号 19干式切削技术的特点与难点 P65 特点:1切屑干净,易于回收;2,简化生产系统,减低生产成本;3,无污染,无安全事故 难点:如何提高刀具在干切削中的性能,同时对机床结构,工作材料及工艺过程

5、提出了新的的要求。20切削液的作用机理 P60 1,冷却作用;2,润滑作用;3,洗涤作用;4,防锈作用21刀具磨损过程 P48正常磨损情况下,刀具磨损量随切削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磨损速度取决于刀具材料,工件材料及切削速度。分为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急剧磨损阶段。22刀具磨损的原因 P471,磨料磨损;2,粘接磨损;3,扩散磨损;4,相变磨损;5,氧化磨损23立方氮化硼刀具的特点 P201,高硬度高耐磨性,仅次于金刚石;2,比金刚石更高的热稳定性;3,化学惰性大;4,良好导热性;5,较低摩擦系数。金刚石刀具的特点 P191,极高硬度和耐磨性,2,低摩擦系数,3,切削刃锋利,适于精密加工,

6、4低热膨胀系数。24陶瓷刀具的特点 P191,高硬度,高耐磨,高耐热性,高化学稳定性,低摩擦系数,缺点是脆性大,易崩刃。25刀具材料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 P16 1,高硬度高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韧性,高耐热性,良好工艺性和经济性。26当前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的几个方面 P1信息技术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设计技术不断现代化,加工向超精密,超高速发展,绿色制造。27用硬质合金车刀车削热轧45钢外圆,车刀主要角度、,单位切削力p=1962N/mm,求主切削力,单位切削功率,切削功率。 P36(1)建立工艺尺寸链 (2)确定封闭环。尺寸A01100.15是间接得到,故为封闭

7、环(3)判断增减环。A2、A3为增环,A1为减环(4)计算(采用竖式法或公式计算都可以)环的名称基本尺寸上偏差下偏差A1(减环)40.250-0.05A2(增环)110.250-0.15A3(增环)40+0.10A0(封闭环)110+0.15-0.15因为A0=(A2+A3)-A1所以A2=A0+A1-A3=110+40.25-40=110.25因为A0的上偏差=(A2上偏差+ A3上偏差)-A1下偏差所以A2的上偏差=A0上偏差+A1下偏差-A3上偏差=0.15+(-0.05)-(0.10)=0因为A0的下偏差=(A2下偏差+ A3下偏差)-A1上偏差所以A2的下偏差=A0下偏差+A1上偏差

8、-A3下偏差=(-0.15)+0-(0)=-0.15所以3. 在加工图示零件时,图样要求保证尺寸60.1mm,因这一尺寸不便于测量,只能通过度量尺寸L来间接保证,试求工序尺寸L及其公差。(10分) (1)建立工艺尺寸链A0A1A2A3 (2)确定封闭环。尺寸A060.1是间接得到,故为封闭环(3)判断增减环。A1、A2为增环,A3为减环(4)计算(采用竖式法或公式计算都可以)环的名称基本尺寸上偏差下偏差A1 (增环)160-0.05A2(增环)260.05-0.05A3(减环)360-0.05A0(封闭环)6+0.1-0.1因为A0=(A1+A2)-A3所以A1=A0-A2+A3=6-26+3

9、6=16因为A0的上偏差=(A1上偏差+ A2上偏差)-A3下偏差所以A1的上偏差=A0上偏差-A2上偏差+A3下偏差=0.1-(0.05)+(-0.05)=0因为A0的下偏差=(A1下偏差+ A2下偏差)-A3上偏差所以A1的下偏差=A0下偏差-A2下偏差+A3上偏差=(-0.1)-(-0.05)+(0)=-0.05所以28机床的分类 P6911种: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锯床、其他机床。29常用切削液有、 P61水溶液、切削油、乳化油与极压切削油30改善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措施有、 P591:调整化学成分2:材料加工前进行合适的热处理3:选择加工

10、性好的材料状态4:其他31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有、 P53一般以提高生产效率为主,但也应该考虑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的切削量,应以保证加工质量为前提,并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和加工成本。32影响刀具耐用度的因素有、P511:切削用量的影响2:刀具几何参数的影响3:加工材料的影响4:刀具材料的影响33影响切削变形的因素有、P301:工件材料2:前角3:切削速度4:进给量34切削的类型有、 P29 1:带状切削2:挤裂切削3:单元切削4:崩碎切削35常用的刀具材料,主要有、等 P16只有工具钢、硬质合金、陶瓷、立方氮化硼和金刚石等几种类型36切削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P4Vc=dn/1000

11、(m/s或m/min)37切削用量三要素,分别是、 P41:切削速度2:进给速度、进给量和每齿进给量3:背吃刀量38按切削时工件与刀具的相对运动所起到作用,可分为、 P31:主运动2:进给运动39在新的表面形成的过程中,工件上有3个不断变化的表面,分别是、 P3 1:待加工表面2:已加工表面3:加工表面40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有哪些?1:减少误差法2:误差补偿法3:误差分组法4:误差转移法5:“就地加工”法6:误差平均法7:控制误差法41切削变形的变化规律,积屑瘤对变形有什么影响 变形规律:ro ,h,Vc,h;f,h;HB,h。积屑瘤高度Hb,引起刀具前角增加,使h 。 4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和

12、粗基准的选择原则P161精基准:1:基准重合的原则2:基准不变原则3:互为基准,反复加工原则4:自为基准原则5:应能使工件装夹稳定可靠、夹具简单粗基准:1:选择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的重要表面为粗基准 2:某些表面不需要加工,则应选择其中与加工表面有相互位置要求的表面为粗基准 3:选择比较平整、光滑、有足够大面积的表面为粗基准 4:粗基准在同一定位方向上只允许在零件加工工序中使用一次,不允许重复使用。43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的含义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工序集中:将若干个工件集中在一个工序内完成。优点:可以减少工件的装夹次数,在一次装夹中可以加工许多表面,有利于保证各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也可以减少机床的数量,相应的减少工人数量和机床的占地面积。缺点:所需的设备复杂,操作和调整工作也叫复杂。工序分散:工序数目多,工艺路线长,每个工序所包括的工步少。优点:所需要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结构简单、调整容易、操作简单。缺点:专用性强。44控制加工表面质量的工艺途径。1:减小表面粗糙度值得工艺途径2;减小残余拉应力、防止磨削烧伤和裂纹的工艺途径3:采用表面冷压强化的工艺45误差复映系数随着工艺系统刚度的增大而减小 。Ps;若发现有遗漏或错误的知识点,请自行在空白处补充修正。2011.11.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