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_蒋涛涛.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231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4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_蒋涛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_蒋涛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_蒋涛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_蒋涛涛.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效率低下,就此 关于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等课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实际这方面的课题在国 外早就有所研究,国外高效课堂起源于 20世纪初,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则始于 20世纪 80年代,从它的产生直到现在一直是现代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自从 我国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各种各样 的原因阻碍其发展,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学者的教育观念不够先进,还保留着旧 的教学观念,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高效的物理教学, 改变现代低效率的课堂模式,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就显 得具有重要

2、的意义。 本论文的研究主要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柝法和对比法的研究方 式进行的。对髙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究,论文主要从以下几部分 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进行分析,得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己经不符合新 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阅读文献,对国内外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主要概述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内涵及评价标准。 第三部分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并对两所中学 的 20位物理教师进行访谈对访谈的结果进行总结,最后得出当前物理教学现状低 下的原因。 第四部分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概述,并提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

3、模式的 评价标准教育和教学本质进行分析,对教材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角色进行了 新的认识与定位,并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最终构建出高效的教学模式是什 么。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总结出高中 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为新课堂教学模式 的探索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五部分笔者依据构建的髙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典型案例分析,从而更加直 观体现笔者新的教学模式,使读者对高效课堂教学模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为高 效课堂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第六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明确本论文的创新与不足,并对本 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 Abstra

4、ct with the quality education, more and more teachers find the efficiency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s low.So the research on the efficient classroom, effective teaching mode is increasing, this subject actually studied abroad early.Foreign efficient classroom originated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5、,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this subject has began the 1980 s, from its generation until now is one of hot issues in modem teaching research. Since the implemen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chin the teaching effect has made certain progress, but there are still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a variety of

6、reasons, one of the main reason is the education of the teaching idea is not advanced, retained the old teaching ideas, not willing to try new teaching mode. Therefore, in order to better to carry on the effective physics teaching, change the classroom mode of modem low efficiency, to explore the si

7、tuation of our countrys effective physics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literature metho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case analysis method and comparative method of study manner. To delve into high school physics efficient classroom stu

8、dy thesis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parts.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roject were analyzed,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has not accord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By reading literature, the new teaching model at home and abroa

9、d,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this topic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The second part is mainly an ovemew of efficient classroom teaching pattern connotation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The third part through to the student to carry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analysed t

10、he result of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two 20 of the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ers were interviewed to summarize the result of the interview, finall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ause of the current physics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is low. The fourth part analyze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

11、g,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s and the role of new understanding and HI positioning, and to explore new teaching model, in the end what is construct efficient teaching mode. From the teaching mean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strategy and so on were studied, and su

12、mmarizes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of high school physics efficient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new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The fifth part the author on the basis of building efficient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for analysis of typical cases and thus

13、 more intuitive to reflect the author new teaching mode, make the reader to efficient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understanding, which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icient class. The sixth part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this paper, innovation and de

14、ficiency of this paper, and study in this field. Key words: The physic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V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ll 第 1 章 绪 论 . 1 1.1研究背景 .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1.2.1国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 1 1.2.2国内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 3 1.3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6 第 2章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 9 2.1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15、. 9 2.2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标准 . 9 第 3章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13 3.1问卷设计 . 13 3.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13 3.3教师访谈及访谈结果 . 17 3.4髙中物理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 . 18 第 4章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策略与方法 . 19 4.1先进的教育理念 . 19 4.1.1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 . 19 4.1.2正确认识物理教学的本质 . 19 4.1.3正确认识教材 . 19 4.1.4正确的角色定位 . 20 4.2注重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积极探索 . 21 4.3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 21 4.4高中物理

1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 23 4.4.1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 . 23 4.4.2将物理教学和生活实例相结合 . 24 4.4.3借助物理实验,提髙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 25 4.4.4课堂中精心设置问题,启发、引导学生,体现课堂的分层次教学 .26 4.4.5重视、开展小组合作探索与研究,组织课堂的有效讨论 . 28 4.4.6借助物理模型的构建、文化渗透,体现物理课堂文化 . 29 第 5章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案例分析 . 31 5.1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 31 5.2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 33 第 6章总结与展望 . 37 6.1研究主要成果

17、. 37 6.2研究创新之处 . 37 6.3研究的不足 . . 37 6.4研究展望 . 38 参考文献 . 39 附录学生学习调查问卷 . 41 . 4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7 第 1 章绪论 第 1 章 绪 论 伴随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提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动与实施,传统的 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灌输为主,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学效果低下,严重 束缚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1因此,针对这些方面笔者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努力寻求 一种更适合我国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 1.1研究背景 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然而知识的传递靠教育,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教 育占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就需要我

18、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 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修正教学模式,探究出更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模 式。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五点: (1) 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始终处于压抑、 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 (2) 在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轻轻松松,作业压到课外,导致课外 作业负担过重,恶性循环下去则会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 (3) 缺少针对性、实效性。教师主观的照本宣科,不能及时反馈信息、有针 对性地解决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 有部分教师虽然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

19、,然而教学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 导致很多教师对先进的教学 模式提出质疑,认为在我国应试教学的大前提下,新 的教学模式是不适合我国现有国情的。 所以,在我国还实行应试教育的大前提下,通过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的课 堂教学模式的效率也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与质疑 2。因此,探究适合我国课堂教学 模式就显得意义重大。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经过查阅资料,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研究家乔伊斯和威尔就在教学模式 这本书中对教学模式有了最初的定义。他们在书中写到 “ 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 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 ” 。 3直至现在,国内外对教学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

20、学位论文 模式进行研究的学者对他的概念都很熟悉。但是,教学模式不仅仅是他们所说的 计划或者范式,教学模式应该蕴含着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 20世纪上半叶, 美国的实用主义与行为主义提出了源于教学科学化运动的有效教学模式,并且指 出 “ 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 ” 之争的产物。那么我们再看看国外学者对教学模式的 研究: (一)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他构建 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创设情景、明确问题、提出假设、 解决问题、检验假设。 第一步,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情境,情境必须与学生实际经验相联 系,使学生产生兴趣; 第二步,教师给学生提供资料

21、,使学生进一步观察研究问题的存在及性质; 第三步,学生根据研究提出问题,并对问题的研究提出猜想与假设; 第四步,学生自己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研究推理,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五步,对整个问题及假设和解决方案进行实验,验证猜想和解决方案的合 理性。 (二 )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模式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发现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是指给学生设置 一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进行主动发现和探索新事物特性原则的教学方法。通过 学生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和内在联系,并且通过自己的总结, 从而形成新的概念和原理 4。发现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如下: (1) 不能盲目的瞎观察,应该带着问题观察新的事物;

22、(2) 建立假设; (3) 教师应该组织学生根据观察、假设对新的事物进行讨论,形成一定的原 理和概念,即对新事物形成抽象概念; (4) 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结合,将其转化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可以将这种模式归纳为: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解 决问题并得到发展。 (三) 萨奇曼探究性教学模式 萨奇曼的探究性教学模式是受布鲁纳和滕伯格教育理论的影响,它认为探究 性教学模式就是通过发现和提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模式,它运用归纳、演 绎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主动的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5许多学者也认 为,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可以传授的,只要学生对此得到掌握,也就形成了 主动发现

23、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第 1 章绪论 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现步骤可分为:第一,选择合适的课题;第二,向所有 学生解释探究的具体程序;第三,搜集相关的资料来检验假设;第四,形成理论, 并描述出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五,分析探究活动的目的和实现过程,让学生通过 搜集与探究内容有关的资料,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并作出解释最后形成理论。 1.2.2国内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提出,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各个学校得到实施,同时也取 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也有所提 高。本小节主要针对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重 要性,介绍以下几种 教学模式。 (一) 引

24、导 -发现式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引导为手段、以学生的发现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模式。 它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培养,注重学生创造力与意志力的培养,在当代的课堂教学 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该模式的理论依据是杜威、布鲁纳等教育学者所提倡的发 现式教学。 它主要的思路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为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 使学生经过认真思考主动的发现与探究新知识,并获取知识的过程的教学方法。 它的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一探究学习一总结提高一练习巩固。 这种教学模式根据具体的知识和学生的自身状况,使学生主动性得到充分发 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能力。但是也有局限性,这种教学模式要求 学生必须具备一

25、定的知识能力,所以这种模式更加适合物理教学。 (二 ) “ 导学探索、自主解决 ” 的教学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张思明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 “ 导学探索、 自主解决 ” 的教学模式。 6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 引导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围绕课堂所学内容设置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 去发 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 并对此进行思考。 (2) 教师与学生平等的探索与讨论。对于学生在第 ( 1)环节中设置的问题,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总结,形成教学化的问题,或者形

26、成具有探索性的猜 想,使学生能够科学化的思考问题,使学生创造思维得到培养。 (3) 学生应该具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第 ( 2)环节的基础上,教师需 3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要培养学生凭借自身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对于 解决问题的方式,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多种。对于一时 不能找出解决问题方法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鼓励,按照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去 解决问题,最终使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4) 分析与总结学习成果。教师应该鼓励和帮助学生对探索与发现问题过程 中的经验做出评价与总结。 (5) 对知识要有求异探新的精神。课堂教学快结束时,教师要

27、引导学生针对 课堂中所遇到的问题,试图变换下思维、改变问题条件,用发散的思维方式去发 现新的问题。 以上教学模式的五个环境的操作,可以是几十分钟 、一 节课,甚至更长的时 间,不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它具有以下特点: (1) 它是实现将教师和学生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2) 它是实现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转变的过程; (3) 它是实现学生由他律向自律转换的过程。 (三)杜郎口中学的 “ 三三六 ”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杜郎口中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逐渐提出一种叫 “ 三 三六 ”的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三个特点、自主学习的三大模 块和课堂学习的六个环节。 7

28、(1) 自主学习的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8 立体式是指教学目标的三维立体式,教师要把学习任务落实到个人或者小组, 依靠学生自学学习的精神,通过大家不同层次和角度的分析与思考;大容量是指 课堂内容要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演绎和提升,课堂教学方式应该多元 化,集体化;快节奏是指要在课堂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以教学目标为参照,通过 互动的形式,达到课堂教学前所预期的效果。 (2) 自主学习的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前要明确教学目标,对课堂内的重点和难点要有一个 整体的认识;展示是指学生通过预习,在课堂中予以展示与交流,通过交流使预 习的知识得到迁移运用,对感

29、悟进行提炼升华;反馈是指对展示过程中的问题进 行反思与总结,对课前的学习目标进行检测,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课堂学习的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 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和明确目标的环节,是教师应该在课前与学生充分交流,了解学生 的预习情况,从而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分组合作,是指教师口述将课堂的学习 4 第 1 章绪论 任务平均分配到每个小组中,而每个小组只需完成一个任务就可以;展示提升, 是指每个小组对所分到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然后对问题进行分解、分析;穿插 巩固,根据每个小组展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对小组中没有展示的任务巩固练 习;达标评测,是指教师通过

30、试卷考试的形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卢仲衡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卢仲衡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集体教学和个体教学相结合,尽量使所有学生得到均衡发展; (2) 学生的学习应该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起指引和纠正错误的作用; (3) 借助实验、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加强学习的直观性; 9 (4) 课后学生要采用变式复习的方法,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巩固与理解; (5) 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6) 学生应做到自检和他检相结合。 卢仲衡总结了 “ 启、读、练、知、结 ” 的教学模式,启和结是课堂教学的开 始与结束,约占课堂总时间的三分之一;其佘时间不打断学生

31、的学习活动,让学 生认真阅读、不断练习,最终得出结论。在知识总结过程中,教师应该全面的概 括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更 加牢固的掌握知识。 笔者通过对以上国内外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从学生兴趣培养方面、课堂教 学形式方面、课前准备方面、课堂教学实效方面和课后效益方面进行优缺点对比 与分析。国外教学模式分析如表 1-1,国 内教学模式比较如表 1-2。 表 1-1国外典型教学模式比较 Table 1-1 foreign typical teaching mode 典型教 学模式 学生兴趣 培养 课堂教学 组织形式 课前 准备 课堂教学 实施 课后效益 杜威

32、五步 教学法 创设与学生 实际经验相 联系的情境, 激发兴趣 提 供 足 够 资 料,让学生自 己 明 确 自 己 的研究问题 对 学 生 提 前 有 一 定 的 了 解 以学生为主题, 让学 生 明 确 问 题,查阅资料进 行探索 没有具体提及 布鲁纳的 发现教学 模式 无兴趣培养 组 织 学 生 主 动 发 现 和 探 索新事物 设 置 与 学 生 相 符 的 学 习 情境 以学生为主体, 组织学生对问题 进行探究 将所学知识与 实际结合,转化 为解决问题的 能力 萨 奇 曼 探 究性教学 模式 无提及 教师介绍探 索的具体程 序 有一定了解 以学生为主体进 行探索与研究 对知识进行理 论

33、化,无深化过 程 5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1-2国内教学模式比较 Table 1-2 domestic teaching mode 典型教 学模式 学生兴趣 培养 课堂教学 形式 课前准备 课堂教学 实效 课后效益 引导 -发现式 教学模式 没有兴 趣培养 教师引导下, 学 生 进 行 自 主探索创新 教 师 课 前 对 学 生 进 行 学 情分析 以学生为主体,教 师作引导 通 过 练 习 进 行 巩固 “ 导学探索、 自主解决 ” 的 教学模式 无兴趣培 养 教师引导,学 生为主,实现 教 师 与 学 生 相 结 合 教 学 模式 有学情分析 以学生为主体 培 养 学 生 解 决

34、 问题的能力 杜 郎 口 中 学 的 “ 三三六 M 自主学习教 学模式 没有兴 趣培养 学生分组合 作,进行交流 教 师 课 前 与 学 生 进 行 充 分交流,了 解学生预习 情况 以学生为主体,分 组进行合作 巩固练习,达标 检测 卢 仲 衡 自 学 辅 导 教 学 模 式 培养兴趣 以 学 生 自 主 学习为主,教 师 引 导 和 纠 正错误 没有 以学生为主体,集 体教学与个别教 学相结合 变式复习,对所 学内 容 进 行 巩 固与理解 1.3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本论文的研究主要通过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深 入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研究内

35、容 (1) 对当前国内外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明确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2) 对比国内外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明确高效课堂的内涵及评价标准; (3) 根据当前教学现状,对教育本质、教师角色进行科学定位,对教学目标 和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4) 总结、概括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探究方法; (5) 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案例分析。 (二) 研究方法 文献法:广泛搜集关于新课程理念、教学模式,心理学、建构主义和教学模 式等关于课堂教学模式有关的理论性资料,并且认真研读学习。 对比法:通过对国内外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高效课堂教 学模式内涵。 6 第 1 章绪论 调查问卷法:通

36、过对在校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问卷,了解现今学生的学习状 况以及教师的教学情况。 (三)论文框架 笔者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主要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角度出发研究探索新的 教学模式。通过两种教学模式的比较,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从而找出提高课堂 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本文从六个部分去进行探索与研究: 第一部分通过文献研究的方式分析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以及当前国内外关于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过程,以及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和基本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及评价标准。 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以 及教师访谈的方式分析了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 式的现状。 第四部分论述了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

37、建策略与方法,针对强调学 生的主体地位性,笔者进行积极探索,并构建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模型,从而 总结出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法。 第五部分以笔者构建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模型,笔者进行典型案例分析。 第六部分对本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它的研究价值及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 处。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2章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教育理论 第 2章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2.1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高效型课堂教学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 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 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

38、、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 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11中国教师报 2006年发现 “ 杜朗口 ” , 2007 年提出高效课堂概念。2009年新教育实验探建有效课堂教学框架。高效高堂要求 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方面做到 “ 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 效益 ” 。其核心理念是 “ 自主、合作、探究 ” ,注重学习能力的生成和教学相长。 讲究高效性、生成性、解放性和知识的意义、成长的意义,强调以学定教,以学 评教,把学习的权利与能力还给学生,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通过预 习指导、合作交流和达标测评突出主体地位。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能力、 教学反馈、教学组织与管

39、理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从教学线、知识线和情智线三 个方面构建教学模型。高效课堂有两大特征: (1) 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 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2) 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 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 高效 课堂教学 ” 。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 “ 高效课堂教学 ” 才能形成。简言之, “ 高效课 堂教学 ”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 为: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9 2.2

40、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标准 高效的课堂教 学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讲课讲得轻松,同时学生学习学的愉快。但是具体怎么判断课堂教学是否高 效,由于目前教育界对此研究较少,所以还没有科学的衡量标准,这就阻碍了高 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设。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再加上笔者实习过程中的实践与 探索,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理论为指向,总结出评价课堂教学模式的六个标准。 121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课堂目标设计的是否合理。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目标的 明确与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只有教学目标得到明确,才能合理的开展课堂 教学活动,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与评

41、价。换句话说,课堂目标设计的好坏,决定 教学设计方向的对错,与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 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课堂教学目标必须细化、具体化,应涉及多个领域, 避免单一的强调某个领域,达不到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第二,课堂教学目 标要实际化,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特点,合理的选择教学重点并进行 集中讲解,达到提高 教学效率的目的;第三,课堂教学目标要分层化,一个学生 是一个独立的特殊个体,有着个体性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必 须进行合理分层,兼顾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2

42、) 课堂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髙效课堂的实施,离 不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离不幵偷快、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对于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调动,可以用以下四点来衡量:第一,在课堂中学生有没 有主动的思考问题;第二,课堂中学生能不能借助现实生活实例来解决问题;第 三,学生会不会反思、质疑课堂中发现的新的问题; 第四,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 能力水平有没有得到提高。如果以上四点得到肯定,课堂教学才算得到转变,高 效课堂才能实现,学生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3) 课堂教学教师的指导性。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 合笔者和引导者 ” 。 13这是新课程中对师生角色的定位,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 中的主导地位并没有改变,并且对教师的指导性做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在动 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