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剑芒和黎中五子.pdf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2122116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1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剑芒和黎中五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朱剑芒和黎中五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朱剑芒和黎中五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剑芒和黎中五子.pdf(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朱剑芒和黎中五子 朱剑芒世居吴江县黎里镇,原名长绶,字仲康。以慕秦末汉初朱家之为人,改名慕家。后以剑芒名行世,与兄剑锋,号称双剑。父名凤来,字少松,以屡赴乡试不第,遂绝意功名在家课子授徒,剑锋、剑芒与焉。是以剑芒弟兄俩均未进过学校,亦无从业师,全恃自学。幸家中书籍尚多,足资翻阅浏览。外租父赵龙门为当时吴江有名书家,所遗碑帖墨迹甚富,剑芒与乃兄耳濡目染,自幼即养成临池习惯。平时在家相互朗诵、默背昭明文选及汉魏唐宋诗词以为乐。早岁即与兄剑锋及谱弟周湛伯,顾悼秋,沈剑霜五人,(时人称其为黎中五子,无褒贬意,仅因其日叙一起,行游与共耳)从柳亚子游,为柳老早期崇拜者和追随者。常赌酒斗诗,及抄录先哲诗文集

2、,蒐求里乘志书为乐。放言高论,所为诗文,均以排满反清为宗旨。剑芒曾随其表叔陈申伯创办平民小学。招收失学青少年就读,对孤寒子弟,一律不收学费外,均给予课本书籍及笔墨用具。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民国初,该校即男女同学。剑芒除任国文教员外,还兼授图画、音乐、手工等课。柳亚子先生创办南社后,五子均入社。并结伴同去杭州旅游,所作诗词甚多,载入南社丛刻。五人交虽莫逆,行游与共,但个性志趣不尽相同。剑芒诗喜学清人龚自珍,直溯晚唐李义山。字则正草隶篆,精研各体。剑锋、悼秋,则论诗尊宋,二人书均学山谷体。后因南社中以柳亚子为首,论诗有唐宋之争,轩然大波,乃不再公然张尊宋旗号。二人平日长袍外。不喜穿马挂,常着背心。蓄

3、长发披肩,衣衫颜色重浓艳,人皆目以为怪。剑芒父亲素不参与亲友家婚丧喜庆,剑锋亦有父风,且厌穿马挂,所以亦从不去亲友家应酬,一切均由剑芒独任其劳。平日家中书札及文字工作,亦由剑芒负担。朱父仅过目而已。后来剑芒任职外地,每周或间周归家一次,备极忙碌,缮写书信,作应酬文字,时复书写对联及市肆招额等。因此养成为文不起草稿,人称腹稿,甚至以后抗战期间,在沪以卖文卖字谋生活,为人作长篇寿屏等亦复如是。剑锋嗜画梅,悼秋擅篆刻,均极负时望。但皆不受酬而有求必应。沈剑霜年最稚,曾肄业于上海文生氏英文补习学校,五人中仅沈一人通英语。剑芒平时喜在各报张、杂志投稿。以诗词为主偶尔亦作其它小品文字,所以交游较其余四人为

4、广。剑芒以平民小学教课,在教学上积有经验,教育界亦知其名。平民小学后因经费困难停办,剑芒即应梅堰小学聘,继以梅堰、黎里交通不便,改就平望小学教职。黎里平望相隔仅十二里,舟行一小时可达,每周星期六课后归,星期一早晨去,可以不妨碍课务。剑芒娶盛泽王湘君为室,王系柳亚子夫人郑佩宜中表行。结婚时,东江王大觉(系南社社员)送来贺礼为白纸蓝边,平时丧事挽联所用者,渠致送屏条四幅,为长歌一首。大意为剑芒非常人,我不敢以常人目之。值其结缡,写诗以勖其志,弗以燕尔忘革命志业,以及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等语。朱父虽较开明,然对此不无芥蒂,不允悬挂礼堂,结果同意悬于新房中,当时亦颇惹人议论。剑芒后经朋友之介,任教于苏州

5、博文、桃坞等校,继又去上海,任教于环球中国学生会日校,竞雄女学、市北中学等校,并约顾悼秋去沪,任职于湖州旅沪公学。二人诗酒往还无虚日,并与周瘦鹃,范烟桥、郑逸梅等游,组织一些诗社酒社。经常在一些小报和娱乐场所如大世界、新世界、先施乐园等所办的刊物上撰文写稿,偶亦同往游乐。其时周湛伯等仍在黎里,偶有友好来黎,剑锋、剑霜等常设宴招待,诗酒留恋。每于此种场合,周家则童婢频来催促,人哂其为十二道金牌。盖湛伯慈帏不愿其子狂饮,而湛伯夫人亦为嘉善名门女,终年不出闺门,友朋至其家,亦避不见面。其所居名开鉴草堂,引水作池,堆砌假山,略有亭台楼阁之胜。柳老初迁黎里时,即寓其中。后,剑锋在黎应汝氏聘作西席。剑霜亦

6、应邀去上海徐姓家处馆。剑霜于此时曾译英国诗人拜伦诗,中英文手写体甚秀丽,诗亦隽永,惜乎已散失无遗。剑锋之字与画,于抗日战争前,尚多散见于戚友家窗棂内,今则不复可睹矣。剑芒曾入世界书局任编辑,并任国学社编纂工作,在考订方面,写过一些书籍。直到 1982 年,他所考订的陶庵梦忆等,还由上海书店重印。剑芒曾一度去闽南办长风报,并在人报发表南社感旧录。又曾于上海三乐社出版之罗汉菜刊物上,撰写南社诗话。他曾在浙、闽两省及上海市审计处工作。曾有志拟向各地调查南社人物,编写南社人鬼录。以经过时代动荡,政局变易,能保持正气,未丧失人格者,身虽死亡,精神不死,当称之为人。反之虽尚存在,而人格丧失,已无灵魂,目之

7、为鬼。虽已写成缘启及开头几则,因以兹事体大,无法实现。剑芒在闽时,与林秋叶、陈守愚等组织南社闽集。抗战胜利后,由福建返回上海、拟入书局重操归业不果,入上海市审计处任秘书,后以处长逃海外,代理处务。渠对官场工作,既不感兴趣,亦无此能耐。在处中形同化外,按时上班下班,盖章签字,其它一无所知。处中职员颇多汽车代步,生活阔绰。剑芒则工资收入,不敷家用。撰写文稿,亦无处投寄发表,乃请昔日朋好代为引荐,以卖文卖字所得,以资挹注。解放后,剑芒先后任黎里中学及常熟县中国文教员,继在常熟政协工作。常以切身经历,以新旧社会对比,为政协文史组撰文写稿。偶尔也为虞山胜景题写扁额对联。十年动乱中,皆因此大受责难,构成罪

8、名,于 1970 年逝世。其晚年有一事,足资记述,剑芒于 1953 年,曾去北京,除与亚子先生晤谈叙旧外,并拜谒沈钧儒、陈叔通、黄炎培等诸老,视野扩大,心情振奋,思想上飞跃进步。归来后,即以历年所作日记数十册,主动请统战部长上缴县委领导,表示过去所作所为,立身处世,向党交心,无丝毫隐瞒。领导极为嘉许。剑芒有多方面的兴趣,能画,但不精,又兼擅六法,早年曾为亚子绘分湖归隐图,曾有一绝,“昨宵息梦到分湖,今日为君写画图”名书家林散之诗集中也提到剑芒绘画和名画家黄宾虹的交往等。他家藏有一些画本和名人之作,所以他和长兄剑锋,也像临池一样,摩挲习作。他中年在上海时,拟从一画家学画,一日备好贽礼,挟红氍毹驱车往师家行拜师礼,不料师已于上一晚作古。此事鲜有知者。剑芒年轻时活动情况以及如何追随柳亚子先生等,有范烟桥先生所撰我与南社一书(书名可能有误),系苏州市政协文史资料组刊印,叙述较详。其后浙闽情况及在常熟工作经过,则由其本人所写我所知道的南社一书,常熟政协文史资料组刊印,及郑逸梅先生所编南社丛谈等书中均有详细记述。(朱季良)本文作者朱季良,系南社社员朱剑峰,朱剑芒之弟,苏州市二中退休教师,现任苏州沧浪诗社副社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