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峰豫州往事标书(终审稿).pdf

上传人:wj151****6093 文档编号:82077468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晓峰豫州往事标书(终审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刘晓峰豫州往事标书(终审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晓峰豫州往事标书(终审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晓峰豫州往事标书(终审稿).pdf(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刘晓峰豫州往事标书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节目说明及要求 节目时长 60 分钟 节目名称 暂定 李总建议:乐龄话春秋 联广建议:豫州往事 节目组拰定:豫州往事 建议改为:中原往事,因为中原更能准确的代表河南 节目类型 文艺类 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日 19:0020:00 节目方针 1.以新的编排、提炼、汇整思路,呈现河南各地区历史人文故事。2.以讲述的方式带领听众回味中原大地的过往与辉煌。3.逐步加入相关人员讲述实录,为收集豫州史料贡献心力。受众定位 60 岁以上50 岁以上45 岁以上30-45 岁不限 初高中以下初高

2、中以上不限 收听情境 固定收听移动收听 播出方式 直播录播直录播结合,说明:若受访对象在外地则需录播 招标方式 投标邀标 邀标对象 特别说明 黄金时间段品牌栏目日常节目 基本要求 1.选题要大众,内容要生动,藉由规划塑造节目节奏。2.编辑需有策划及改编功力,严禁一集节目一篇到底。3.请列出十集内容编排思路。制作团队 本节目为单播双播;节目团队共四位以内;制作人一位(兼主持人);刘晓峰 另设主持人_1_位;编辑记者_2_位。冯晓辉:主持,外联。许业彤:编辑,单元节目制作。杨少杰:后期制作。刘晓峰,主持,背景资料录制。节目内容 规划说明 一、节目宗旨:1、以河南各地区历史人文故事为主,涵盖中原文化

3、区,口述历史,回味过往。2、口述实录,网罗豫州史料。二、节目目标:人们提及豫州历史人文,就能想到豫州往事。收听后,能够了解一些我们平时只知晓皮毛的事情,从枯燥的实录中挖掘出其精彩的不为人知的背后。三、节目为直录结合。周一至周五,每天一个故事,主持人+背景穿插+单元节目+嘉宾讲述。同末为特别节目,精编一周精彩内容。四、总包,节目片头,主持人介绍并请出嘉宾,一起了解背景,请嘉宾讲述,穿插背景及节目单元,节目结束前预告下期节目。五、目前设计为单主持,但嘉宾可在直播间,可连线。背景,尤其是单元节目可单独使用。六、元素精彩,整合后也要好听。可以理解为广播版的百家讲坛。七、因联系各地市相关部门需要前期有一

4、定的投入,还有车辆的支持等,需频率特别支持。节目栏目 规划说明 不设小栏目,节目以主持人串联、背景、片花等形式串联,长度因当期节目而定,初步设置,主持人与嘉宾对话要在 35分钟左右,背景及单元节目在 3 分钟左右。合作单位初定有:各地市史志办、各级博物馆(院)、高校相关专业教师、文联民俗专家等。新媒体运用 节目中的各个内容,均可投放至新媒体平台,尤其是背景及单元节目,可直接投放,访谈需精编。目前可考虑的平台有蜻蜓、喜马拉雅、优听 Radio 等。因为微博可以方便的分享音频,也可酌情考虑。这方面,台里也正在规划。线下活动 构思 走进博物馆(院)、寻访历史古迹等 制作费及 补助费 节目绩效系数_;

5、无补助有补助,每人每期节目补助_元(车补、餐补)备注 招标范围:面向节目制作中心招标 面向社会大众招标 附表:节目钟型:19.00:整点报时+频率片头+豫州往事节目片头(2)19.02:主持人出场以及介绍本期节目内容(3)19.05:播放本期节目片花(2-3)19.08:主持人出场引出节目主线内容,之间穿插【背景资料录音(刘晓峰录制)】、【讲述人采访录音】、【传说故事单元节目(许业彤录制)】(10-15)19.25:播放与本期节目相关歌曲(3-5)19.30:播放半点广告(目前频率为公益广告)19.35:播放本期节目片花(2-3)19.38:主持人出场继续引出主线内容,之间穿插【背景资料录音(

6、刘晓峰录制)】、【讲述人采访录音】、【传说故事单元节目(许业彤录制)】、【相关电视纪录片内录音频】(10-15)19.53:主持人出场播出结束语(2-3)19.56:播出下期节目预告宣传。(2-3)19.59:歌曲结束 钟型说明:豫州往事节目为直录结合的专题节目,钟型会根据节目内容,以及直播过程中请到的讲述嘉宾的内容安排更变而更变。每期节目中【背景资料录音】、【传说故事单元】、【讲述人采访】是固定栏目。而【相关影视资料运用】等会跟随节目需要而不固定出现。内容说明:豫州往事节目主要内容目前以厚重河南为历史依据和蓝本进行语言和文字的相应改编。今后节目中会逐步加入独立选题内容。豫州往事未来节目编排

7、一,历史人物篇:1,探访狄仁杰【本期节目片花】狄仁杰到底是福尔摩斯式的侦探,还是断案如神的大法官是左右逢源的滑头政客,还是大气磅礴为国为民的政治家是大周皇帝武则天的亲密合作伙伴,还是埋葬大周、中兴大唐的李家忠臣 【本期节目片花】黑脸包公、红脸关公,名人的脸都是有颜色的,但大唐名臣狄仁杰不同,他实在是个“五颜六色”的传奇人物,不同的人能在他的脸上看到不同的“颜色”。【思路线索】:探访狄仁杰之墓 有关狄仁杰的历史典故 各界对狄仁杰的评价 2,第一功臣比干【本期节目片花】近 600 年的商王朝不乏阳光灿烂的日子,从开国的成汤到中兴的盘庚以及鼎盛时期的武丁,都是强大昌盛的代表。然而商王朝历经 17 世

8、 31 王,谁的知名度也比不上帝辛(即纣王),“比干剖心”几乎抹去了整个商王朝的亮色。3000 多年来,“商纣”几乎成了荒淫暴虐的代名词,而比干则成了中国历史上以死谏言的亘古忠臣,引领着历代谏臣前仆后继,赴汤蹈火【思路线索】:讲述比干剖心的故事 探访历史上名人对比干的评价 探访比干后人 3,追寻诗圣杜甫的身影【本期节目片花】出生于河南巩县的诗圣杜甫有着高贵的贵族血统,但一生颠沛流漓,穷困潦倒,晚年居然到了不乞米就无以活命的地步。诚如自述诗云:惜我命之穷,颠倒不见收。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就这样一个吃不饱的诗人,一生忧国忧民,到死还在为唐王朝的江山社稷担忧。杜甫晚年的凄凉是仰慕杜甫的后人心中最

9、大的伤痛。巩义市康店乡的康店村,现安葬着诗人死后归家的遗骨和诗魂【思路线索】:历史再现杜甫出生地 追寻杜甫祠堂的修建过程 探访杜甫死因之谜 有关杜甫墓的传说 二,地理名胜篇:4,探访鸡公山【本期节目片花】地处豫鄂两省交界之处的鸡公山溪流泉涌,林深木秀,珍禽竞奔,百鸟争鸣。每到夏季,山上清爽凉快,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无怪乎能于 20 世纪之初在外国人的力捧之下一举成名,和庐山、莫干山、北戴河齐名称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但如画风景亦有万般感慨,千百年来,这幽山内外总成为浴血的战场【思路线索】:外国人力捧避暑圣地鸡公山 曾经战火纷飞的鸡公山 鸡公山上来来往往的名人身影 5,德化街与老坟岗【本

10、期节目片花】当我们审视德化街历史的时候,不自觉地会想到曾与它唇齿相依的老坟岗。七八十年前,当德化街在郑州商界叱咤风云之时,老坟岗是一个吃喝玩乐的地方,盯着德化街老板们的钱包过日子。当时德化街的老板们经商赚了钱,都要到老坟岗去吃喝玩乐;而到德化街购物的人,在购物之余,也免不了到老坟岗逛逛。七八十年后,德化街不复有当年之勇,而老坟岗却成了商厦林立的综合性商业区。历史,仿佛在有意无意之间,跟德化街和老坟岗开了个玩笑。【思路线索】:老坟岗德化街历史上的事儿 老坟岗德化街历史上的人 如今的老坟岗与德化街 6,花园口历史与现在【本期节目片花】:欲了解中国,必须了解黄河;欲了解黄河,一定要知道花园口。花园口

11、是黄河的缩影,也是黄河的一个窗口。名臣、河神、铁犀、传说黄河文化在花园口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黄河历史在花园口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思路线索】:花园口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其非凡的历史 明清的花园口与名臣名将 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与花园口 现如今的花园口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篇:7,探访太极拳乡【本期节目片花】:在大多数人想象当中,太极拳的发祥地应该与众不同:神秘而浪漫可眼前的陈家沟与普通的中原乡村无异。一样的村庄布局、一样的房屋结构、一样的玉米地和棉花田,就连空气中的味道和老乡脸上的表情都让我感觉似曾相识。但在全世界痴迷太极拳的爱好者眼里,陈家沟充满了魔力,他们不远千里、万里来到这个武林圣地,顶礼膜拜,

12、只是希望获得太极拳的点滴玄妙。【思路线索】:探访太极拳的发源地陈家沟 太极拳乡寻找太极拳 太极拳的发扬与传承 8,杜康与酒【本期节目片花】:西方的史学家说,如果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的鼻子不那么高的话,恐怕世界史便会因此改写了。中国历史的长河如果缺少了酒这种颠倒众生的液体,五千年的文明史不但要重写,而且无疑将会寡淡许多,东方艺术史上多少耀眼的明星也会黯然失色如此说来,酿酒鼻祖杜康可是个重量级的人物。【思路线索】:从中外酿酒起源说起 为何杜康是千百年来公认的酒祖 古今有关杜康的传说 杜康酒与名人的故事 9,样带文稿:探访郑州的桥 探访郑州的桥 【片花】一座桥就是一个文化历史的载体,一座桥就是一地民

13、俗风情的标本,一座桥更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显现。郑州的桥,不但蕴藏着历史,彰显着现在,更孕育着未来。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来叩访郑州的桥。【主持人】在咱们郑州,最古老的桥是哪一座?即便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此恐怕也说不出个一二来。古时候的郑州,河流交错纵横,逶迤全境,桥梁是必不可少的交通设施。但关于这些桥梁的兴衰,已找不到相关的记述。关于郑州的桥,能找到的最早记载是唐代的,据称唐初重修郑州商城时,4 个城门外都建有桥梁,如社稷桥、迎春桥、广济桥等。西郊还有一座古官渡桥,俗称洒金桥。之所以叫洒金桥,是因为桥所在的地方四周空旷,空气纯净,每到日出日落,总有金色的阳光洒满桥面。传说宋朝

14、时,宰相苗训曾在洒金桥算卦问卜。这些唐宋时代的桥梁,如今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采访人】“前几年修建紫荆山路的时候,曾经挖出来一座古桥,经考证是北宋时期的。这应该是郑州发现的最古老的桥了。因为古桥桥身的大部分都埋在高楼大厦下面,无法挖掘,所以最后只挖出了一小部分。”郑州市文物管理处的郭书营处长说。【音乐起】【主持人】按照郑州文物志的记载,在郑州市区,现存年代最久远的桥是位于管城区南关大街上的熊耳河桥。据说“熊耳河桥”原来叫“熊儿桥”。关于熊儿桥的来历,民间是这样传说的。【单元节目-熊耳河的传说】明朝末年,在郑州的石柱村(今天的新圃东街),住着兄弟两人,哥哥叫熊大,弟弟叫熊二。因为父母双亡,家

15、贫无以为生,哥哥就把弟弟送到郑州城里南门内大户张谷囤家里当童仆。张大户颇有钱财,花钱捐了个监生,人称张监生。熊二眉清目秀,干活勤快。张监生很喜欢熊二,就给熊二改名叫熊儿,并提拔他当上了管家。熊儿生活俭朴,所以天长日久,就积攒了些银钱。当时南关有条小河,每到秋季河水都泛滥成灾。河上面又没有桥,来往行人趟水过河都很不方便。熊儿就把积攒下来的钱全部拿出来,带领群众疏通河道,又修建了一座小桥。为了感恩,老百姓就给了熊儿这座桥的“冠名权”。后来河以桥名,就连桥下的小河也叫熊儿河了。再后来时间一长,以讹传讹,“熊儿”又传成了“熊耳”。【主持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无从考证,虽然人名地名都说得有鼻子有眼。还有种

16、解释,说是这条河穿过城区时画了道弧线,形状像熊耳,因此河叫熊耳河,桥叫熊耳河桥。据重修熊耳河桥碑记记载,熊耳河桥原为单孔石桥。1738 年,清乾隆三年,郑州知州张钺重修熊耳河桥。第二年,熊耳河发大水,桥又被冲塌。1745 年,乾隆十年,张钺再次重修熊耳河桥。这次重修之后的熊耳河桥桥长34 米,宽近 7 米,桥上刻有一兽头,怒目大嘴,象征着征服水患。此桥历经 200 多年,依然坚固。1978 年,熊耳河桥扩建加宽,改为柏油桥面,水泥栏杆。【记者外采实况】前些年,郑州老城区改造的时候,熊耳河桥所在的南关大街也在拓宽改造之列。我们步行来到熊耳河桥上,看到的是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新的南关大街已露出雏形

17、,但桥下仍是记忆中的臭水沟。一个闲坐在这里的老太太听说我们想问熊耳河桥的情况,很自豪地回忆起了过去:【采访人老太太】“这桥年数可长了。我 80 多岁了,7 岁逃荒来到这儿,就有这座桥。过去,这桥栏杆上有好多石狮子,数都数不过来,有张着嘴的,有合着嘴的,有扭着头的,有仰着头的,还有一个小狮子蹲在母狮子的前爪下面。后来这些石狮子都被毁掉了。现在桥身上还刻着龙哩,你们看见了吧!”另一个老人说:“桥北头正对着的就是咱郑州的老县政府!”正说到兴奋处,一个年轻人过来凑热闹:“找啥地方哩这儿我熟!”老人很不耐烦:“找老县政府哩,你知道吗”【主持人】两个老人在熊耳河边住了半个多世纪,不久前才从平房搬进高层住宅

18、,不过仍然在熊耳河桥旁边。她们说,路越修越宽,楼也越来越高,啥时候熊耳河里的水像过去那样清,就更好了。郑州的古桥不多,如果算上下辖的 6 个县市,已经发现的古桥还有一些,比如巩义的奉仙桥、干沟砖桥、赵公桥,新密的通脊桥、广济桥、惠政桥,荥阳的天桥。这些古桥大都是明清时期的。还有新密的罗家桥,具体什么年代建的,已无从考证了。采访中,许多专家都说,郑州还有一座惠济桥,是个谜,至今也说不清是哪年建造的,但很值得一看。于是,我们怀着满腔的好奇,去探寻神秘的惠济桥。【片花】一座桥就是一个文化历史的载体,一座桥就是一地民俗风情的标本,一座桥更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显现。郑州的桥,不但蕴藏着历史,彰

19、显着现在,更孕育着未来。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来叩访郑州的桥。【记者外采实况】出郑州市区,沿郑邙公路向北,我们边走边问。惠济桥的名气可真不小,附近的群众都知道古荥镇有个惠济桥村,惠济桥当然就在这个村里了。听说我们是来看桥的,村里的乡亲们热情得很,围着我们说这说那。“老乡,先让我们看看桥在哪儿吧。”“这不,你脚底下踩的就是。”脚下是贯穿村庄东西的一条大路,一排青石板清晰可见,原来这就是惠济桥的桥面。据老乡们说,惠济桥是一座 3 孔拱桥,长 40 米,宽 5 米。解放前,还能看见桥身,随着地基的升高,惠济桥现在已经完全埋在地下了。如今桥的南面是一个大坑,里面堆满了垃圾。一个年轻的村妇说:“这桥

20、可神了,从来都不伤人。那次一辆东风汽车翻到了沟里,车摔坏了,人一点事都没有。还掉下去过拖拉机、自行车,人都没事。”大家一致说,惠济桥的事,李勉森最清楚。【单元节目-惠济桥的传说】传说明朝万历年间,惠济桥河水泛滥,惊涛拍岸,一座木桥被哗的一声,席卷而去。自此,两岸人民难以来往,诸多不便。当时有位小要饭的,发誓说:“我长大必在此处修一石桥,以谢父老!”这话恰巧被河西朱门王胖子听了,哈哈发笑,说是一个要饭花子还想修桥,真是异想天开!河东有位种瓜老翁,原是教书先生,却大拇指一伸,赞叹说:“此儿有志人也!孺子可教,终成大器”。于是收为养子,教以经书,那少年读书用功,学习日进,经过几个春秋,就已经能写会算

21、,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一日,种瓜老人突然病重,临断气前对那少年说:“孩子,有朝一日,成器之时,你可别忘了为穷苦百姓们修座惠济桥哇!”那少年点了点头,含着热泪,掩埋了他的恩师,又开始继续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一边要饭,一边读书,终于在二十五岁那年,中了头名状元。当皇上问他需要什么时,他就对皇上说:“请允许我在荥泽县西南五里惠济河上,修座石桥,以谢父老”。皇上点首称善,命他负责修建了这座惠济桥。他带领千百名能工巧匠,浩浩荡荡开到了惠济河河西财主王胖子,做梦也想不到昔日的乞丐,会考上状元,真的要修惠济桥。他又愧又怕,连家门也不敢出了。传说惠济桥建成那天,男女老幼,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异常。

22、正当大家高兴的时候,忽然桥下水中,飞出万道金光。那位状元的随从高叫道:“不好啦!状元的避水珠掉水里头啦!”说罢,欲跳水中为状元捞上来,那状元道:“罢、罢、罢、是我故意投入水中的,它沉入河底,河水就永不泛滥了”。也奇,自此惠济桥再未泛滥过。那位当了状元的乞丐,据说是山西人,个子不高,其貌不扬。建桥时有人要为他树碑立传,被谢绝了。因此,他的名字成了千古之谜。李勉森是郑州市农委的一名离休干部,老家就在惠济桥村。他从 1997 年开始研究惠济桥。第二天,在郑州市区一间狭小的房间里,随着李勉森老人的叙述,记者也仿佛回到了惠济桥的历史深处。【采访人】“1000 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如今的惠济桥村就是老荥

23、泽县的一个重镇,惠济桥下的通济渠从镇中穿过,来往船只穿梭不绝。镇北面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荥泽口。从黄河以北来西安、洛阳出差的官员和应试的举子们在荥泽口上岸后,就住在惠济桥南边的驿站南大馆;到黄河北岸去的旅客也要住在这里,等待渡船。占地几十亩的南大馆当时的地位绝不亚于今天的星级酒店。因为是水上交通的枢纽,惠济桥镇的经济文化也相当发达,惠济桥北面有占地 100 多亩的北大寺、三光芦医庙。围绕惠济桥四周,还有三清庙、八蜡(音 zha)庙、玉皇阁等大小庙宇。”【主持人】李勉森认为惠济桥始建于隋朝之后、南宋之前,是十分有价值的文物,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开发。几年来,李勉森到处查找旧志和相关资料,走访文物专家

24、,希望能证实他的判断。惠济桥建于何年不但让今天的人们研究探讨,也曾让古人大费脑筋。清朝时荥泽县令崔淇写过一首赞美惠济桥的诗:“彩虹天半落何年,惠济美名到处传。已赖慈航能普渡,共遵王洛足周旋”李勉森说,先有河,才有桥,通过对河的研究,也能证明惠济桥修建的大体年代。经过长期的研究,他得出结论:惠济桥下面的河就是隋炀帝修建的通济渠。惠济桥南有个村庄叫堤湾,村里的老百姓都知道当地是隋堤拐弯的地方;荥泽县八景之一的“隋堤烟柳”也是妇孺皆知。这就是很好的证据。通济渠是流经旧荥泽县东南部的一条古河,汉朝叫汴水,隋朝叫通济渠,唐朝叫广济渠,宋朝叫汴河。北宋靖康二年宋都南迁,汴河从此废弃淤塞。惠济桥不可能始建在

25、一条已经干涸的河上,李勉森据此推断,惠济桥的修建时间至少在南宋以前。1998 年,省、市文物部门的专家相继对惠济桥进行了考察,还从南侧将桥孔挖了出来,但都没能对惠济桥的建造年代下定论。直到今天,李勉森老人还在为惠济桥的始建年代四处求证。【记者画外音】老人回忆说,他小的时候,惠济桥还是“彩虹天半”的模样,但桥下已经没有水了。桥的两侧均有 9 根石柱,中间是青石做的桥栏板,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因为惠济桥又长又宽,还是用青石做的,当地人都叫它大石桥。惠济桥村过去是繁华的集市,周边村庄的人习惯把惠济桥村叫作“桥街”。问起李勉森老人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精力挖掘惠济桥,他说:【采访人】“村里有文化的老人不多

26、,眼看着是个宝贝,我不吆喝几声,后人还有谁知道呢?再一个,郑州沿黄河一带搞旅游开发,黄河大观、黄河游览区、大河村遗址、花园口,已经形成了气候。如果能把惠济桥列进去,我们村也能受益。”不知道什么时候惠济桥的身世之谜才能解开,也不知道李勉森老人的愿望能不能实现。【起音乐】【片花】一座桥就是一个文化历史的载体,一座桥就是一地民俗风情的标本,一座桥更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显现。郑州的桥,不但蕴藏着历史,彰显着现在,更孕育着未来。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来叩访郑州的桥。【主持人】公元 1901 年,比利时桥梁工程师沙多终于完成了黄河上第一座铁路桥的选址工作。跨越黄河的大铁桥是卢汉铁路的首要工程

27、,所以桥址的选择非常慎重。清政府的铁路总公司与建造大桥的比利时公司曾在洛阳、孟津、郑州、开封一带勘察研究,最终决定在郑州北邙山的东端尽头处,就是我们郑州人俗称的邙山头,建造史无前例的黄河铁路桥。1903 年大桥开工,关于此桥该不该建的争论还没有停止。在当时河南巡抚张人骏向慈禧上奏,称在黄河上建造铁路桥有诸多弊端:建桥阻水,危及河工;桥址地势南高北低,拖流旁趋;凌汛时河水暴涨将会漫桥而过张人骏建议在黄河上建造浮桥或多造渡船,火车开到黄河边,就“易车而舟”。比利时工程师沙多则指责张是“不明路政”。沙多认为,卢汉铁路就是要连接南北为一气,倘若中途下车而乘船,既多花钱又耗费时间;夏季水涨流急,轮驳均不

28、能行,秋季黄河半干,南北客货乘火车至河边,须换骡马车,到河心又得改乘渡船,实在太麻烦;如若建浮桥,则是建成于秋冬,毁于春夏。沙多向清政府信誓旦旦地表示,他们测量地势上下 10 余公里,勘察地质打钻数十米深,历经 4 年方才选定建桥的地方,修建大桥绝不会有什么闪失。之后,清政府又派法国、美国和意大利的桥梁专家先后到桥址处勘察。专家们均赞同沙多的方案,慈禧这才批准将修桥工程进行下去。据记载,当年修桥的材料和设备都是从汉口用马车、牛车和人力转运到工地的。仅此一点,便可知修桥工程的巨大。1905 年,距大清帝国灭亡仅剩 6 年之时,跨越黄河的第一座铁路大桥终于竣工。1906 年 4 月 1 日,黄河大

29、桥正式通车,时速为 15 公里。【记者画外音】黄河铁路大桥扼南北交通之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争年代,曾多次遭到破坏。1948 年郑州解放时,黄河铁路大桥已是千疮百孔,支离破碎。从 1949 年到 1952 年,有关部门先后对黄河大桥进行了 5 次加固,使得该桥的运输能力比解放前提高了 36 倍。1958 年 5 月,郑州黄河大桥新桥在位于老桥下游 500 米处动工修建。1960 年 4 月,该桥建成通车。新桥建成后,老桥封存转入备用。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运输日益繁忙,黄河南北通行汽车的要求非常迫切。从 1966 年开始,老铁路大桥两头设立转运站,用轨道车牵引平板车转运汽车过河。196

30、9 年 10 月,郑州铁路局在老桥桥面上加铺了钢筋混凝土桥面板,使汽车能够在桥上直接通行。由于桥面狭窄,只能单车道运行,就在桥两端设立调度室,指挥调度车辆运行。1986 年以前,开车从郑州过黄河,这是惟一的通道。【主持人】在郑州,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前开车的司机可能都有相同的记忆:黄河桥两端排着长长的车队,由武警指挥单向放行。向南通行 30 分钟后,再向北通行 30 分钟。如果一辆车坏在桥上,南北整个通道就瘫痪了。当时已经作为公路桥使用的老桥,只在东侧有护栏,西面仅有一条红色警戒线。桥下面就是滔滔黄河。水大的时候,坐在驾驶室里就能感觉到桥墩的颤动,胆小的司机真还不敢过。如今,这座黄河上

31、的第一座铁路桥已被拆除,只留下 5 孔桥梁作为文物保存在黄河南岸的原址上。当我们再一次踏上了这座百年铁桥。站在铁桥北端的尽头处放眼望去,茫茫的黄河滩上,两艘气垫船正在来往奔驰,招揽游客。东面不远处,新的黄河铁路桥清晰可见,不绝于耳的火车轰鸣声昭示着这条南北大动脉的繁忙。桥梁是财富与科技的结晶,更是国力的象征。郑州黄河桥的百年沧桑,正映射出我们国家百年来的兴衰变迁。【片花】一座桥就是一个文化历史的载体,一座桥就是一地民俗风情的标本,一座桥更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显现。郑州的桥,不但蕴藏着历史,彰显着现在,更孕育着未来。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来叩访郑州的桥。【主持人】解放以后,郑州桥梁

32、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飞速的提高。上世纪 50年代初,铭功路、人民路上的两座钢筋混凝土桥梁横跨在了金水河上,拉开了郑州建设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序幕。【记者画外音】1975 年,中原路立交桥建成,使西区车辆可直接进入郑州市中心。1979 年又建成了金水路立交桥,使郑州的东西向的交通更加顺畅。郑州是火车拉来的城市,铁路对这个城市的影响太大了。郑州人习惯上把京广铁路以西称作西郊,中原路立交桥和金水路立交桥的建设使用,更加强化了人们东西区的观念。往西只要过了中原路立交桥的地下道,就算到西郊了;金水路立交桥和陇海铁路跨线桥相连,被郑州人称作“大上坡、大下坡”,这也是郑州人心目中的东西交界处。【主持人】最近几年,

33、随着郑州经济的发展,郑州突然凌空飞起一座又一座的立交桥。这些立交桥有的简约洗练,有的气势磅礴,有的靓丽风流,有的端庄大气它们组成了一道壮丽的风景线,显示出这个城市奋发向上、与时俱进的精神面貌。郑州的桥,既是历史的见证,又孕育着灿烂的未来.【音乐启】10,备用文稿:来自河南的你 来自河南的你-中国第一美男潘安 主持人:如果要让我们说出一位中国古代的帅哥的名字,我想绝大多数人一开口肯定会说:潘安。潘安到底有多帅谁也没亲眼见过,但无论如何,他的知名度在古代帅哥当中都是绝对的第一,在中国,他已经变成了帅哥的代名词,人们在形容一个男子长得很帅的时候,往往都会在想到一个成语:貌若潘安。不过您知道吗历史上的

34、潘安这个人是我们河南的河南老乡,他的一生就跟他的样貌一样,在大家眼里始终是一个谜。(片花:虽然他是西晋时期中原文士的首领,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人物;虽然他是二十四孝“辞官奉母”的男主角,是中国孝文化中的典范;虽然他曾经做县令做的很好,连李白也以“河阳一县花”来称赞他;虽然他一直为逝世的亡妻杨氏终生守侯,写下中国最早的悼亡情诗成为文学史上的千古名篇;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大家只记得他是个美男,所以他的容颜带给他的应该是不幸。他就是-潘安,一个谜一样的男子。今天的豫州往事将为大家讲述来自河南的花样美男-潘安的故事。)主持人:在介绍潘安之前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在中国上,并没有这么一位姓潘名安的帅哥。那么潘

35、安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潘安从我们河南的一位大诗人,诗圣杜甫的诗里来。解说: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这是诗圣杜甫在流寓成都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花底,其中,“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这句话,便是“潘安”这个名字的最早来源。杜甫在诗中所说的潘安,其实就是西晋时期的着名文学家,潘岳。潘岳,字安仁,着名文学家。巩县人,祖籍中牟县大潘庄。是西晋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祖父潘瑾为安平太守,其父潘芘为琅琊内史。潘岳从小受到很好的文学熏陶,晋书称“潘岳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神童”,在当时就有“岳藻如江,濯美锦而增绚”的美誉。成年后更是高步一时。司马

36、炎建晋后,20 岁的潘岳被司空荀召授司空掾。后因作藉田赋名声大震而招致忌 恨,滞官不升达十年之久。咸宁四年(278),贾充召潘岳为太尉掾。潘岳因与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政见不合被排挤出了洛阳,咸宁五年(279)冬为河阳县令,在河阳期间,他为官清廉,并积极带领百姓因地制宜在全县种植满桃树李树,人民安居乐业,因此也被称为“花县”,潘岳也被称为“花县令”,后世常用“河阳”“潘令”“潘河阳”“河阳一县花”等来代称潘岳,也以此比喻勤政爱民的好官。而这也是中国最早“花样美男”的出处。主持人:人们夸男人才貌双全的时候经常会说:貌若潘安,才比子建。这里和潘安齐名的子建是曹操的儿子,以一首,而潘安除了美貌之外,其他

37、方面。出于对这位古代名人的好奇,我们这几天走访了潘安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试图通过寻访了解到一个真实、完整的潘安。晓彤:我现在是在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这里是中国古代第一美男子潘安成长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要在这里寻访关于潘安的传说。解说:(洛阳古称、豫州,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洛阳有着 5000多年文明史、4000 年的建城史1和 1500 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 105 位帝王在此九州。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世人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晓彤:在洛阳,关于潘安的传说有很多,但大

38、家最为津津乐道的,是掷果盈车的故事:“那时潘安还年轻,经常坐着马车到洛阳城外游玩。他一出游,所过之地都会交通堵塞年轻女孩见了他,都不由自主地手拉手围在他车子 周围;老妇人见了他也喜欢,激动地拿着水果往他车上扔。结果潘安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能够满载而归,这也就成为了“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解说:(掷果盈车-比喻女子对美男子的爱慕与追捧。晋书潘岳传记载: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反。这段记载的意思是说,潘岳年轻的时候常常挟带着弹弓走在洛阳的大道上,遇到他的妇女们,都手拉手围成圆圈环

39、绕着他,把果子投给他,于是他满载而归。当时张载很丑,常常走在路上,小儿便用石块瓦片扔向他,张载只能十分沮丧地返回。张载也是当时着名文人,掷果与掷石绝然相反,这让潘岳的名声更大了。)晓彤:关于掷果盈车我还听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版本,潘安少年的时候,非常顽皮,书是读不下去的,每天只提了弹弓驾着车子到洛阳城的通衢大道上去兜风。潘安玩弹弓的水平已出神入化,力道更是非同小可。洛阳百姓沮丧地发现,自己脑袋的前景依然不大美妙。于是每逢潘安驾着车拿着弹弓出来玩的时候,几乎举城皆空。不过,潘安从来不打女人。洛阳百姓无意之中发现了潘安的游戏规则,便及时调整了防御策略:只要是潘安上街的日子,就尽遣家中女子出门办事购

40、物。洛阳百姓调整防御策略的第一天,潘安又一次上街了。马车刚刚行至洛阳城最繁华的街道上,潘安就感觉到一丝异样:仿佛唐僧师徒初到女儿国的疑惑,怎么可着满大街就不见一个男的?正茫然间,于街上行走的老女人中女人小女人猛然间停住了脚步,整齐划一的在街道两侧排成了两列,随即从篮子里拿出各色水果突然向潘安掷来,密集程度仿佛集束炸弹。其中不仅有瓜果梨桃,还夹杂着从岭南进贡来的椰子、榴莲等热带水果。这两种水果掷出来基本上就像是扔铅球,如果准确命中的话,也能把铁锅砸个坑儿。一边扔,众女子们嘴里还齐声娇叱:为相公(或为情郎父亲兄长弟弟叔叔大爷等等不一而足)报仇啊!当然,这只是一种笑谈。主持人:从掷果盈车这个成语来看

41、,潘安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当红明星了,那有如此众多的粉丝,潘安是不是也跟很多明星一样,绯闻不断呢?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在感情上,潘安也是个典型的新好男人。12 岁时,潘安与 10岁的杨容姬定亲,杨容姬是晋代名儒杨肇的女儿。婚后,俩人共同生活 20 多年,夫妻情深。妻子不幸早亡,潘安对她念念不忘,作了三首悼亡诗来怀念妻子,这三首悼亡诗情真意切,诗中有“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的名句,是说夫妻一人先去,像比目鱼的分离,是人间最伤痛的事情。更可贵的是,他从此再也没有续弦,被后人誉为“潘杨之好”的千古佳话。解说:静居怀所欢,登城望四泽。春草郁青青。桑柘何奕奕。芳林振朱荣。渌水激素石。初征冰未泮。忽焉振絺绤

42、。漫漫三千里,迢迢远行客。驰情恋朱颜,寸阴过盈尺。夜愁极清晨,朝悲终日夕。山川信悠永,愿言良弗获。引领讯归云,沉思不可释。这是潘安内顾诗二首之一,亦是他遥寄未婚妻杨容姬的山盟海誓。杨容姬其人,在历史上几乎没留下任何资料,我们只知道她是潘安的结发妻子,具体的德容言功一概不知。但是,既然能够嬴得这位才貌双全的奇男子一生不变的爱情,那么杨氏容姬就一定不会是庸脂俗粉之辈。为杨容姬写下这首诗时,潘安十九岁,正是洛阳道上“掷果盈车”的翩翩美少年。檀郎玉貌,惹 来那么多那么多的女子为他心动情动,他却从不为之所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身边环绕的美女多如天上彩云又如何?他只一心一意固守着

43、对未婚妻的思念。那思念像雨一样密,落满他的世界,贮成一片海洋,沉静而深远。浮花浪蕊的人世间,太多太多的诱惑,让感情的坚守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潘安穿行在洛阳城的百媚千红之中,一颗心却守成一道纯白风景。都说自古多才情太浅,他的情却那么深,深得令人讶异又感动。(片花:虽然他是西晋时期中原文士的首领,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人物;虽然他是二十四孝“辞官奉母”的男主角,是中国孝文化中的典范;虽然他曾经做县令做的很好,连李白也以“河阳一县花”来称赞他;虽然他一直为逝世的亡妻杨氏终生守侯,写下中国最早的悼亡情诗成为文学史上的千古名篇;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大家只记得他是个美男,所以他的容颜带给他的应该是不幸。他就

44、是-潘安,一个谜一样的男子。今天的豫州往事将为大家讲述来自河南的花样美男-潘安的故事。)主持人:时间来到公元 267 年,那一年,潘安 20 岁。晋武帝司马炎也许是为了作秀,也许是真的想体会一下农人耕作的辛苦,亲自下田扶犁鞭马。对此,潘安作了一篇辞藻优美的赋,受到司马炎的欣赏,却得罪了很多权贵,致使他 10 年没有任何升迁。到了 30 岁出头,才勉强弄了一个七品县令,到河阳县风光了一把。解说:(河阳县,即现在孟州市附近一带,历史悠久,秦为河雍,汉置河阳,唐为孟州,明称,1996 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孟州市。境内有裴李岗文 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早在五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

45、息。这里还是之首,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的故里。李白、白居易等历史名人都曾到此游览,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晓彤:在孟州,关于潘安的传说也是非常多,记者找到了。,“来到河阳县以后,潘安号召百姓在耕作之余大种桃花,使得整个河阳县城,成为桃花的海洋。如果有人犯了律条,或是起了纷争,他不用严刑整治,而让争讼双方共同浇花两个人用一个尖底儿的大木桶抬水,中间可以停留但必须保证不能把水洒出来。这样一来,两人不得不齐心协力,半天劳作下来,怨气全消。时间一久,全县的纠纷不断减少。这种浇花息讼的措施让百姓心情愉悦,也让遵纪守法成为风尚。”解说:(如此一来,潘安有政绩,也得到了上级的赏识。后世用“河阳一

46、县花、花县令”等代称潘安,这也是中国最早“花样美男”的出处。庾信枯书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李白赠崔秋浦三首之三:“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村。”潘安对此法是很引以为豪的,但他还是较为谦虚的,称此法为拙政。在闲居赋记载,“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这句话后来被号称“中国园林之母”苏州拙政园的设计者借用,堂而皇之地用作了园林的名字,一下子誉满天下。)主持人:在距离孟州市西三十里的吉利区冶戍村,有一棵千年老柏树。这柏树有两搂粗,三丈多高。树上枝杈大都是光秃秃的,只有一方枝杈上绿叶 葱葱。据传说,每隔六十年,这一方枝叶败落,接着另

47、一方枝杈泛青,生出绿叶。因为这棵树轮换生叶,人们给它起名“转枝柏”。解说:一千七百多年前,河阳县城就在今天的冶戍村。一天,新县令潘安正在堂前踱步,思谋治理河阳的良策,忽听衙役禀报:“有人求见。”潘安点头答应。不一会儿,进来俩人。前边一人绅士打扮,手执大红柬帖。后边一个庄户模样,肩扛一株翠柏树苗。到了面前,那绅士打扮的人先施一礼,然后恭恭敬敬地递上红帖:“大老爷在上,小民受众乡亲之托,祝贺大人光临本县供职,献上翠柏树苗,以表心意。”潘安展开红帖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首诗:“根深枝叶翠,河阳百姓心。岁岁盼峥嵘,代代留芳馨。”“好,好!”潘安满面笑容连声叫好:“父老乡亲们的心意,潘某全领了!”说罢,吩

48、咐衙役拿来铁掀,亲自挖坑,把树苗栽在衙门前边。然后,面向太阳深深作了一揖说:“青天在上,潘某定要做一个爱民忧民的清官,决不辜负河阳父老企盼。如若贪赃枉法,坑害庶民,定遭五雷轰顶之灾。此柏树可做见证。”潘县令“栽树立誓”的事像风一样吹遍全县,百姓人人拍手称赞。城里居民每逢挑水从衙门前路过,都要给小柏树浇上一碗半碗水。像爱惜自己的心肝宝贝一样。数年以后,小柏树越长越旺,青枝绿叶郁郁葱葱,十分喜人。河阳县也起了很大的变化。五谷丰收,桃李成林。家家有粮,户户有衣;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百姓们从心眼里感谢“潘青天”的恩德。烧香敬神时也暗祝“潘青天”像柏树一样安康长寿。四年后,潘安调任怀县(今焦作武陟)令,

49、河阳百姓倾城而出,十里相送。人们永远记住了这位“父母官”和他在任时种下的那棵柏树。十几年后,潘安受到中书令孙秀的诬陷,说他和石崇、欧阳建等人阴谋叛乱,将潘安全家诛杀。柏树得知此事,肝肠断裂,心血干枯,慢慢地枯死了。河阳百姓见柏树如此多情,便轮流给它浇水施肥,上香祷告,终于使柏树生出新枝来。此后,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柏树的主要枝干总是轮流复活,六十年转一轮,当地百姓将此柏树称做转枝柏,也有人称之为潘安柏。千年过后,这棵柏树依然顽强地活着,战争、疾病,大批的人口迁徙,河阳的百姓换了一茬又一茬,转枝柏转了一枝又一枝,被百姓供奉起来。晓彤:在冶戍村,我看到了这棵传说中的转枝柏,树高约 6 米,有

50、两抱粗,向南倾,大部分枝条都光秃无叶,只有东南一枝枝叶茂密。树下东南西三面为砖砌高崖,树南有方形砖门墙一座,中间镶“南天门”石门。树下有一石碑,刻有“西晋潘安植柏”六字,除了这棵长寿的柏树,别的遗迹都没有了,仅有后人修建的一座庙宇纪念潘安。我站在“转枝柏”下,看到古柏树根上拴着许多红丝线,柏树枝上系着红灯笼和褪色的蓝绸。听村民介绍说,红丝线是“拜干娘”的,红灯笼是还愿的。柏树灵气大得很,百里外的人都来“拜干娘”。据传说,这棵树轮换生叶,人们给它起名“转枝柏”。柏树每隔六十年,有一方枝叶败落,接着另一方枝杈泛青,生出绿叶。当地人介绍,这棵树一千七百多年了,总是一枝活,别枝昏昏欲睡,从没有全树都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