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中“叙述视角”导学资料.pdf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2067809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祝福》中“叙述视角”导学资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祝福》中“叙述视角”导学资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祝福》中“叙述视角”导学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祝福》中“叙述视角”导学资料.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祝福中“叙述视角”导学资料 祝福中“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小说的人物。“我”的叙述者(讲故事)和小说人物(亲历者)双重身份给了我们探讨的空间。考虑到同学们是初读祝福,请完成如下两份任务单:【前置任务】任务一:“我”作为故事的亲历者小说人物 祝福的情节按照叙述顺序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我”回到鲁镇,暂住在大骂新党的鲁四老爷家。2.“我”从本家朋友处回来,路上遇到祥林嫂,回答了她的“魂灵之问”。3.第三天,“我”与朋友再次见面。傍晚“我”听闻祥林嫂的死讯。4.卫老婆子带初次丧夫的祥林嫂到鲁四老爷家做工。5.祥林嫂被迫改嫁,年底生阿毛,再次丧夫,失子。6.卫老婆子再次带祥林嫂到鲁四老爷

2、家。7.祥林嫂向鲁镇人讲述阿毛的悲剧。8.柳妈告诉祥林嫂阴司里的惩罚,劝她捐门槛。9.四婶喝止捐了门槛的祥林嫂去碰祭品。10.在第三天,“我”决计明天离开鲁镇。1、“我”亲历了哪些事情?请写下序号:2、关于祥林嫂的一生,“我”所知道的事情并非都是“我”亲身经历的,“我”是如何得知自己不曾经历的事情的呢?3、你认为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祥林嫂关于“魂灵的有无”是向我发出的?“我”的参与是否对故事发展产生了影响?如果有,是什么样的影响?(可以从情节走向、主人公命运走向、小说主题的角度来考虑)任务二:“我”作为小说的叙述者 1、小说运用了什么样的叙述视角?有什么好处?2、祥林嫂的故事

3、中,亲历者那么多,为什么由“我”来讲述故事?3、联读祝福故乡在酒楼上三篇小说人称、视角有什么相似之处?任务一解析:1、寻找故事中“我”亲历的事件 这个任务其实是在梳理情节。由“我”亲历的事情推出“我”的在场,这种“在场”营造了一种真实感,增加了第一人称讲述的可信度。由此可以推出,“我”是故事的亲历者、见证者、在场者“我”参与到故事中,增加故事的可信度、增强故事真实性。而后故事就由“现在”进入到“我”的回忆。值得一提的是祝福、孔乙己、社戏、故乡中都有这样的回忆。正如陈平原所言:“过去的故事之所以进入现在的故事,不在于故事自身的因果联系,而在于人物的情绪与作家所要创造的氛围借助于过去的故事与现在的

4、故事之间的张力获得某种特殊的美学效果”。(“回忆”在鲁迅第一人称限知视角的小说中很常见,但大多“回忆”并非自叙抒情,相反“我”自己的事情少有着墨,作者更愿意叙说非“我”的、他者的故事(别人的故事可以与“我”有关,但“我”并非故事的主角,更多是旁观者、局外人)。相对于将“我”作为一个人物形象用心加以塑造并赋予特殊意义,鲁迅无疑更看重身为叙述者的“我”可以发挥的结构性功能。)2、思考“我”如何得知不曾经历的事情“我”所回忆的祥林嫂的故事。在“我”关于祥林嫂一生的回忆性讲述中,通过“我”的眼光叙述了祥林嫂的经历。在“我”叙述的过程中,不免会有些内容是“我”无法得知的。于是“我”作为叙述者退隐,转而借

5、助他人的转述、借助他人的眼睛,搭建出祥林嫂故事的全貌。那此时“我”是什么样的角色呢?旁观者、记录者、串联者。3、小说叙述主视角: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写“我”亲历之事,可以深入“我”的内心,以临场感增加真叙事的逼真性,拉近读者与故事的距离)小说副视角:回忆部分一个全知的叙述者隐退在故事背后,借助不同人物之口,融合不同人的视角,搭建祥林嫂故事的全貌。叙述者暂时由卫老婆子等人担任 任务二解析:思考讨论讲故事的人为何非“我”不可?1、亲历“祥林嫂”故事的人那么多,有些人甚至比“我”与之交往更密,知道得更早。但为什么偏偏只能由“我”来讲述祥林嫂的故事呢?如果说仅仅是因为“我”亲历了故事,讲故事的人就一定得

6、是“我”,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我”还有哪些特殊之处,使得讲故事的人非我不可?为什么鲁镇人,而是“我”距离带来“我”对鲁镇的审视【归乡人】“我”是抽离鲁镇这个地域范围,抽离祥林嫂悲惨故事的归乡青年。与祥林嫂一样,“我”也与鲁镇的格格不入,与鲁镇人存在精神代沟。但是,“我”代表了“新”,“我”与鲁镇的关系正如“新”与“旧”的对立。“我”在拒绝了祥林嫂有关“魂灵”的追问之后,心中不断盘旋着离开的念头。【局外人】“我”的审视更加冷静、客观;“我”在祥林嫂的故事中像是局外人、旁观者,不能进入人物的内心和意识,对所见所闻并不干预,也不会对他视域中的人和事做出阐释和评论。由一个与鲁镇格格不入的“我”来讲述祥

7、林嫂的故事,凸显卫老婆子作为中间人的信息传递链条。体现“我”和祥林嫂之间的隔膜,即“我”是隔着遥远的时空距离,经由多人转述才抵达祥林嫂真实的人生。一定程度上转述会减少一些个人主观色彩。【旁观者】相比于直接参与祥林嫂悲剧的人,我更像是一个什么角色?冷静客观地去观看鲁镇群像和祥林嫂的悲剧;【接受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我的身份有什么不同?知识青年,那又如何新思维?新的变化?事情走势真的有新变化吗?面对祥林嫂的提问“我”是怎么样的?我对她抱怎样态度?“说不清”是一句极有效的话“我”有没有伸出援手?“我”知道她的痛苦,但我并未伸出援手,甚至不愿作出任何有担当的解答。有了“说不清”即使发生什么事情,于我也毫无

8、关系了。我们可以窥见,我是什么样的人?软弱的、无力的、自我逃避、自我*人这样的人也可以作为革命力量?“我”自诩是接受过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不曾想面对祥林嫂的几个问题,启蒙尚且不能,竟然落荒而逃;“我”剖析自己的内心,在“我”的内聚焦视角下,叙述一次一次因内心剖析而放慢速度。“我”在负疚和轻松之间,精神苦闷、彷徨无依。“我”是孤独的、无力的、苦闷的。这样的“我”却仍旧被祥林嫂视为救星,“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这是祥林嫂悲剧人生的写照,也凸显了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之后的失望与彷徨,他们无法改造社会,也无法真正与底层民众的苦难声气相通,也找不到自我的价值和人生方向,因而只能不断处于逃离与逃避的

9、状态,逃离鲁镇这种“与世隔绝”的旧文化堡垒,又游荡于城市的酒楼堂馆中,成为真正的“边缘人”。【被审视的人】“我”也是被审视的人被谁审视?被作者、读者 如果我们听一个人讲祥林嫂的悲惨人生,我们体悟到什么?但如果讲故事的人是“我 这样的一个人,是不是还多了一层对”我“的思考?如果只是听祥林嫂的故事,为什么会有大段“我”的心理描写?其实依旧是我们对“我”进行审视。“我”明了祥林嫂痛苦的一生,却无力伸出援手,甚至漠视她的精神苦痛,对她的困惑甚至不愿意作出任何有担当的解答,“我”内心的冷漠、自私、懦弱,“我”的自我解脱、自我麻痹、自我逃避,作者也将此类精神懦弱者作为批判对象。“我”有效地拓展了小说的意蕴

10、空间,使小说主题从同情底层妇女的不幸命运,批判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对底层妇女的精神毒害,辐射到底层人之间的冷漠,以及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懦弱与情感隔膜。从“我”最初对鲁四老爷的疏远与隐隐的厌恶,到“我”对自己的剖析与反思,实际上完成了对自我的一次解剖与反省。【启蒙者的写照】这篇小说被收录在哪本集子里边?彷徨五四早期,鲁迅是坚信启蒙的,作品中也坚定地反对“*”的世相,然而祝福中的“我”无所坚定,无所皈依,是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外现,也是五四之后半新不旧的启蒙者孤独、彷徨、无力的写照。“我”这种无所作为的状态,体现了鲁迅严厉的自我剖析和自我批判精神。鲁迅通过精彩的心理描写刻画了包括自己在内的现代启蒙知识分子充满荒诞感和悲剧宿命的存在状态。由此,我们看到小说祝福中,看故事的人有很多:祥林嫂的故事被卫老婆子等人围观;鲁镇人又被“我”观看;“我”这类彷徨、无力的知识分子在被作者建构,被读者审视;而我们读者又何尝不是被“他者”审视呢?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看|被看”的关系中。叙述祥林嫂悲剧的人,只能是“我”,这是作者的选择,是小说的选择。【总结】故事由我讲述、情节因“我”串联、人物因我立体、主题因我丰富、作者借“我”发声我们关注情节,也要关注叙述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