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2063166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pdf(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导言主要概括地表明课程修订的背景、宗旨和本课程的价值。第一自然段“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段话在品生、品社、初中的思想品德三个课程标准是一致的,它同时体现了国家将“思想品德”课一体化的意志和这三门课的共同取向。从课程定位的角度看,十

2、分重要。我们看:1.“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充分支持了品德与社会课已确定的课程性质,并为品社可承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找到一个明确的位置。国家推进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公民。高素质的公民,即有良好品德且人格健全、有行动力的公民。义教阶段的公民教育(为有“健全人格”的人奠定基础的教育)不能缺失,小学中高年级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品德教育虚了,这一段对于“健全人格”而言还能指望什么呢所以,我们说“根基”“核心”的内涵,或许一个人一生都需要修炼,但针对某个人的特定年龄抑或完整的社会化阶段的特定时期,其相关教育都具有不可或缺性。除非此人的社会化与学校无关。2.良好品德的养

3、成教育,既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文明社会对个体社会化的必然要求,每个人的社会性发展就是实现社会化的过程。无论是说学生的“健全人格”,还是强调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在教育现场都要还原于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说,没有脱离人与人关系(社会)的健全人格和社会性发展。我们的情绪、态度、观念怎样,要通过人际交往过程表现出来,所谓人格,最关键处也是放在社会和人文环境背景中,加以判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抽取了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也就无法判断谁的品德良好、谁的品德不好。说到底良好品德不是抽象的,脱离社会的。因此这门课叫“品德与

4、社会”而不叫“思品”课,它是一门特别强调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也不易简单的称其为“活动课程”或“活动性”综合课程。3.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无论是倡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不动摇,还是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缺了教育上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内容就都不济用。所以针对以往的不足,更新教育观念

5、和教育方式,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南,也要着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切实增强小公民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然,这段内容表述虽然着眼义教阶段思想品德课程的整体,表述了该类课程的共同特征,但是在其共性中也存在一定的个性。(不如直接采用相关报告和讲话精神)第二段“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6、、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它是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强调品德与社会课的价值。主要两层意思:1.“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强调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独特性。着眼三个方面重要性:在义教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在品德教育的大系统中的重要性;在学生一生中的重要性。2.“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这里提出两个问题:一是“

7、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和“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品社课程必须怎样做二是“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是为什么具体内容在后面其他部分有明确答案。比较实验稿和修订稿,还有一个突出印象,就是它时刻跟踪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试图反应国家在德育方面的最新方向和具体要求。比如:2001 年颁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实验稿还在研制中,便于它及时将纲要的精神贯彻其中,也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实施依据写进文本。而在实验稿颁布后,就不宜随时增添指导思想,跟进新内容,像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八荣八耻”等一些重要的指

8、导性精神和文件,主要通过教学来渗透。这次对实验稿的修订,则直接将他们融会贯通在新修订的标准中。课程的性质 实验稿对课程性质的陈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老师在理解上出现一些问题:一是这里“儿童”和“学生”是否指同一群体,尽管“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是指向整个义教阶段的品德课程,起码是将品德与生活课包括在内,是个总概念;但作为课程实施指导文件,在概念上越明确越利于针对性的实施;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一般人理解,这里的“综合”是“思想品德”和“社会”两门课程的相加,为什么呢一个是原本就有两

9、门课,消失的还是这两门课,恰恰在课程名称和标准中的表述中,都是相加的概念,二是老师们不熟悉“社会性”的概念,把他和原有的社会课画了等号。新修订的课标课程性质的陈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性质包含三层含意:第一,这是一门综合课程。第二、这门课程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而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是“良好品德的形成”表明了社会性发展与品德形成之间的关系,即社会性发展包含品德形成,而品德形成是社会性发展的核心,也就是说品德形成是这门课程的核心任务。这就把这门课程的特性凸显出来了。第三“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表示

10、这门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教学过程也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开展,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问题。具体来看:从层次上厘清概念(1)明确课程开设的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即 3-6 年级)(2)明确课程观“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课程,但,把原来的“儿童”换成“学生”,是求得用词上的一致,是文本进一步规范化;把“社会生活”换为“生活”,视“学生的生活”即“学生的社会生活”,也就是由学习课程直接面对的课题和反映的内容。(3)强调课程是“以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一是凸显本课程的基本性质,与其它义教阶段的课程不同;二是与课程定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避免了两课相加或两张皮歧义的发生。(4)中间不用逗号

11、,而是用顿号,讲一句话一气呵成,一是强调三个重点具有同等地位、一个不能少;二是三者之间互为关系,不存在谁更重要的问题。没有“基础”,其它两项连存在的机会都没有;没有“核心”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就不能落实;不关注学生社会性发展所谓的“核心”只能是空谈。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将这门课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品德发展。从理解上抓住特征 原来的实验稿性质后面跟了一大段话,来表述课程的特征,但由于课标实验稿中没有说明课程的特征,所以老师们虽也说不清品社课程的特征是什么这次课表修订,在性质之后,也分段描述了这门课程的特征: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根据课标,一是他所面对的学生生活是综合的;二是学习内容是

12、综合的;三是教学活动是综合的;四是学生的理解、认识和技能是综合的。具体看:“内在整合”的内容是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基础;“有机融合”的是学习内容;“相互促进”的是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其中包含着不同的视角和技能;落脚点是“为学生基本的道德品质形成打好基础”。实践性,综合性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解释了实践性,但综合性保证不了实践性的贯彻。所以课标从两个方面强调了实践性。一是知与行的统一,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行动。“行”既包括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包括去通过体验和探究来发现问题、建构知识、深化认识、还包括亲身参与和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为社会服务。由此可见,知与行的统一,它确

13、保课程所追求的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社会性发展,既不是空议、空记,也不是胡动、乱动,而是建立在三种主要学习方式基础上的过程性学习,这个过程就是“奠定基础”的过程,它特别尊重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能力。二是强调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学生的品德形成、社会性发展受其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社会活动影响,忽视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也就空置了课程性质和理念,课就不是品德与社会课了,就又回到道德教育学科化、社会学系成人化的老路了。但需要教师们注意的是:实践性不意味着把学生都拉到社会上去才叫实践,“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

14、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说得很清楚,实践性主要针对的是日常教学,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日常经验、感受以及行为,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现实生活各个方面,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达到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生活的目(2)作为课程需要划定一个范围,这个范围是什么、有多大、以什么方式表现它(3)按照学生生活划定的“生活领域”,由怎样的要素组织(社会环境:时间、空间、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社会活动:包括日常生活、文化、经济、政治等活动;社会关系包括人与人关系、社会规范、规则、法律、制度等。)(4)如何安排好这些学习要素的顺序。课程构建的“十六字令”没有变,对内容的解释没有变化。具体来看: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

15、叉,螺旋上升。标准(实验稿)标准“一条主线”:以儿童社会生活“一条主线”:以学生的生活发展“点面结合”:“面”,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点面结合”:“点”,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1)“一条主线”。将“儿童社会生活”改为“学生的生活发展”,强调“学生的生活发展”比“儿童社会生活”

16、更直截了当。(2)“点面结合”具体说明没有变化,只是将“面”和“点”的位置做了一个调整。(3)“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将“某一教学内容”改为“每一个生活领域”更加合理,因为“每一个生活领域”都集合不同的社会要素,是综合性社会要素。课程目标 课标(实验稿: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课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从陈述看,将实验稿的“促进

17、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改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首先“促进”后面“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对等的关系。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对应“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课程性质,突出了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德育类课程,“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作为课程的目的的一翼,无论理解还是操作更为鲜明。其次删掉了“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中的“社会主义”、“合格”,是因为:(1)前面的课程性质、理念、目标中所界定的公民已有很强的针对性,无需再加“社会主义”(2)“合格公民”的提法,有些模糊。在我国每个人一出生就具有公民身份,谁都无权判他人是合格公民还是不合格公民,另外“合格公民”的标准不好

18、定。课程目标蕴含的意义:首先,作为德育类课程之一的品德 I 与社会课,总目标应体现将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国家意志,并实现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社会性发展的价值追求。其次,总目标凸显社会实践对于学生促进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课程要为他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提供各种有效的引导和帮助,较好的体现教育回归学生生活的课程理念和执行统一的课程性质。(事实上,学生只有在生活中,通过对与他们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常识的学习,通过自己对社会的观察,认识和了解社会,并在参与社会、与社会中的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生活能力,进而适应社会,这种适应不是一种简单的顺应,而应具有建设性意义,也就是说学生

19、在生活中是主动的,是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使自身以及周边发生一定的变化哪怕这种变化是微不足道的,但却是向上、向善的。体验积极的情感,最终形成比较稳定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这点就较好的体现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的课程核心价值。)再次,总目标强调为学生成为公民奠定基础,体现了教育为学生的未来做准备的社会功能,体现了基础教育的特点。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今天的生活,即正在进行中的生活,对于学生的成长同样具有积极、独特的价值。教育应该为学生的今天服务,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点需要老师们在课程实施中给与高度关注。课程的分目标 总目标是对

20、学生的品德形成、社会性发展的预期水平所做的高度概括,分目标则是对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维度上的具体发展水平所作的明确界定。总目标突出整体性的规定和要求,分目标勾勒出层次性、具体性的规定和要求。也就是分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品社课程标准按照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的顺序呈现分目标的内容,原因有三:(1)按照总目标设定分目标,首先考虑的是学会做人的具体要求,所以先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定位学习内容,要达到情感。目标需要怎样的能力和知识,在针对情感目标确定能力和知识目标。确定能力和知识目标,这是从学生生活出发的具体体现。(2)为了避免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学科课程,也或者说把品德再当

21、成学科知识来上,标准把知识放在了下面。根据前面的理由,学习哪些知识以及知识要打到什么水平,是有情感目标和能力与方法目标决定的。(3)品德与社会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社会发展需要和课程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社会需要与学生个体需要的关系,学生现有水平与期望发展水平的关系,促进品德课程在考虑学生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时,先将个体自由设置为前提,在考虑学生个体的良好品德形成时,将学生个体潜在的善的能力设置为前提。修订稿对分目标的调整还是比较大,主要是因为:老师们在实践中反映目标指向还不够清楚,一条目标概括的内容较多,不易操作,有些新提法没有包括进来。具体看一看。标准(实验稿)标准 情

22、感 态度 价值观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勤劳朴素的态度。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

23、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标准(实验稿)标准 能力与方法 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能力与方法 1、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

24、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标准(实验稿)标准 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

25、要意义。知识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毎个人的权利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

26、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4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5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关于分目标的修订,一共六个方面 1.拆解原有表述,使目标更较清晰。其中分为两种情况:同一条目标内包括的标准较多;一组目标内

27、包含的内容较多。(例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第二条;能力目标的第三条)2.适当降低目标的要求。(如:能力目标第一条、知识目标第一条)3.使目标的内容指向更加明确。(所有调整过的目标都有反映)4.根据课程新增的指导思想,增加或提升了目标内容或要求。(如情感目标的第一条)5.调整了目标次序或表达方式。(例如次序的调整在能力目标;表达方式上主要是避免因语言过于精炼,反而导致把握不住的现象出现。)6.将“能力”目标改写为“能力与方法”目标,突出了新课程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要求。总之,重点在目标陈述的正确性、条理性上,使之更为简洁、明晰、平实。几乎逐条做了修订,但就课程的追求而言,则没有大的变化。把握课

28、程目标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课程目标的表述方式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制的技术要求,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中,在考虑学生可接受性的前提之下,采用规范适当的行为动词,以确定学生学习的相应水平。课程目标主要采用“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的表述方式。结果性目标:明确表达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明确、可测量、可评价。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知识目标。(例如“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体验性目标:表达方式即描述学生的心理感受或是体验,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常常是体验性、过程性的,通常适用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这些无需结果化或是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例如“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

29、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所以我们在课程内容中能够看到是以三类行为动词描述学习内容和活动:一类是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包括“初步了解”、“了解”、“理解”、“知道”、“懂得”、“掌握”等;一类是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包括“识读”、“识别”、“学会”、“观察”、“比较”、“辨别”、“分析”、“养成”等;第三类是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包括“体验”、“体会”、“尝试”、“感受”、“参与”、“遵守”、“关心”等 二、总目标与分目标的关系 课程在总目标的下面设有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三个领域的分目标。这样的设置体现了目标的层次性,有利于将总目标落实到课程的教材编写、教学组织、教师培训和

30、课程资源的配置中。课程对小学中高年段的学生经由本课程学习,在以品德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的预期水平作出高度概括,而分目标则对学生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而在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维度上的具体发展水平作了明确的界定。总目标和分目标勾勒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大致轮廓。应当注意的是,虽然总目标分解为三个分目标,但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好的教学活动往往能够同时兼顾或达到多个分目标。三、各分目标之间的关系 三个分目标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是整体存在于学生个体发展之中并且相互影响。在三个目标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后续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正确态度和积极情感的形成往往是基于对相关

31、知识的一定程度上的理解,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也是把握事实(知识)的基础上作出的。事实上,就品德与社会课程而言,大部分知识和能力都包含着一定的价值因素,脱离一定的知识而形成情感,或者脱离一定的能力而获得知识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要把各分目标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把握,在某一节课或某一教学环节上可以或是需要对某一个分目标比较侧重,但从总体上来说,三个三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四、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联系:课程目标是课程的核心要素之一。课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围绕目标展开,而教学目标实施课程的主要途径。课程目标之明了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应当达到的水平或程度,而教学目标则是课程的具体化、操作化,通过生动鲜

32、活的教学活动、通过师生的互动,把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连接在一起。所以,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虽处在不同层面,但可以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区别:一是课程目标更宏观,而教学目标则微观、具体。课程目标是指导课程设置、编排、实施和评价的准则,是更为上位的。教学目标则是课程实施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他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是指导教学过程的准则。二是课程目标的实施主体涉及教育管理部门、课程指导机构、师资培训机构、教材编写者、任课教师和学生,而教学目标的实施主体主要是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和学生。三是课程目标是刚性的,具有对课程的导向作用,一旦确定就不能轻易改变,而教学目标有一定的灵活性,可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学

33、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把握和调整。课程内容 标准(实验稿)的“内容标准”在标准中修改为“课程内容”其一、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在理解上是顺的;其二、“内容标准”总让人在“标准”上含糊,“标准”是刚性的,每条“标准”对应的内容应该是相当确定的内容,而实际上,特别是参照“教学活动建议”看,标准所确定的内容范围,对于它的实施却有较大的弹性空间。无论是教科书的编写、还是教学设计,涉及具体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地区学校实际的教学条件,以及教师的教学创造力等,教与学的方式与内容都可以在开发。开发就意味着创造性的使用。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课程目标是刚性的,课程内容再将课程目标具体化的

34、过程中允许调整。其三、“内容标准”容易倒向教学实施中的“内容主义”倾向。关于对课程内容的说明:(修订的思路)【录像】1、依照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中各项与学段相对应,并按其适宜程度标注在各项后。(中)表示适用于中年级,(高)表示适用于高年级,(中、高)表示适用于中、高年级。但各项课程内容及排列顺序与教材、课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2、本课程内容为基本标准。在掌握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编写教材和开展教学活动,可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有所拓展。3、根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精神,表中所列教学活动建议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这些建议是提示性的,供编写教材和教学时参考。4

35、、教学活动的形式应不拘一格,鼓励教师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有老师注意到六个板块的名称有变化,【录像】标准(实验稿)标准(2011 年版)我在成长 我的健康成长 我与家庭 我们的家庭生活 我与学校 我们的学校生活 我与家乡(社区)我们的社区生活 我是中国人 我们的国家 走近世界 我们共同的世界 这样的改变除了表述上的一种规范外,另外一个感觉主人翁的意识更加凸显了。我是主体,我在家庭、社区、国家,学生的责任意识更加明显了。内容的修订见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P44 由此我们不难看到:修订课程内容的方法主要是:调整内容的逻辑顺序、适当降低

36、学习难度、增加或强调品德教育的新主张、删除学生不易理解活力学生生活较远的内容。修订的原则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习内容始终基于学生的生活,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品德教育为核心,试图在每项课程内容中都渗透品德教育;以知识、技能为基础,从行为动词的选择到课程内容的润色,都尽可能全面体现“能力与方法”的目标要求,强调品德形成、社会性发展必须由知识、技能做支撑,有知识、有文化、有责任感的公民,其培养途径则是多方面的互动、多角度的对话。课程内容中的行为动词 分为两大类: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和行为动词,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和行为动词。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和行为动词 学习水平 说明 行为动词 领悟(内化

37、)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遵守、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等属于领悟层次。即使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引 教学活动建议的作用:教学活动建议给的是范例,确切地说是活动提示,而非案例。其作用:一是希望课程在实施中不走样;而是提示尽可能贴切的学习方式,以助于老师转变教学方式,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建议”它不是唯一的方式、方法,而是启发老师们更有创造性的组织教学。教学建议 在原有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作了较大的调整和补充,从 5 条内容看 标准(实验稿)教学建议 标准(2011 年版)教学建议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1.

38、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2.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4.充实教学内容 4.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 5.拓展教学空间 5.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 第 1 条强调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第 2 条增加了“创设多样化情境”的内容,并在“丰富”后增加了“提升”二字;第 3 条增加了“独立思考”;第 4、第 5 条几乎重写。修改的原因:(1)源自一线老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2)进一步细化老师教学中应把握的内容。从道理到操作方法、再到事例,以什么样的方式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老师们一目了然

39、。(3)强调标准所呈现的教学指导建议,要具有导向性和操作性。看一看具体的内容:(一)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 第一段具体说明:宏观的课程目标、中观的单元目标、微观的教学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但不能互相代替;长期目标(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有效的短期目标的积累,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达到本课程的上位目标,必须通过简洁、清晰、具体、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短期目标来落实。也可以说,短期目标如果都是笼统的。课程目标就不可能达到,以致将整个课程架空。第二段,用实例说明课程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关系。第三段,则是提示教学过程中目标的作用以及教师运用教学目标时应关注的问题:一是,教学目标统领教学组织和教学活动,

40、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二是教学目标不是死的,一经预设就不能改变,而是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活动表现,特别是根据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可以随时调整的;三是,一节课是否有效,应由教学目标来检验。(二).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如何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基础上,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达到提升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效果,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力图有所突破的方面。具体建议“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其依据是,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不知是从学校学习才开始发展,在他们进入学校前以

41、及在学校学习中,他们从社会的各方面接受不同的品德与社会性影响。学校教育则需要提供更多机会,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所以在修订的课标强调:“教学前,教师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有所了解,并通过观察、聊天等调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提供和多样化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在教学中如何去做“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之间经验的差异,鼓励学生与拥有不同经验和观点的同伴、教师和其他人开展交流、讨论和对话,分享经验和感受。”(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42、 修订后的课标重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过去的经验反复证明了一点:只要课程偏重于学科化,教师的教学就难避免进行知识的灌输;只要教学偏重于知识化,教师的教学就难免进行道理说教,所谓成人化、学科化教学,就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这种教学即便教师把课的结构安排得再好、自己教授得精彩,都不容易直接转化为学生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因为学生在教学中没有主观体验以及亲临其境的感悟过程,只有被动的似懂非懂的原理性认识。没有了主动性,实效自然差。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既是一个主动参与全部教学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养成独立思考、形成自我主见的过程。“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独立探究和思考,也包

43、括学生与同伴合作开展的学习研究。教师要为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提示方法和步骤,避免放任学生进行盲目而低效的探究活动。例如,学生第一次开展调查之前,教师可以提供一致调查表,列示若干调查内容,让学生填写;学生有了一定的调查经验之后,可以提示学生自己制定调查计划,写明调查的目的,对象,地点,要点和注意事项后再去调查。又如,让学生收集、整理和交流资料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若干问题,提示收集,整理和交流资料的要点,避免学生不假思考地摘取资料,照本宣读。”提示两点: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是以课堂为主要现场,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所以教师作为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作用相当重要;二是,学生作

44、为学习的主体,这是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实现的,包括由学生承担观察、调查、记录、归纳、体验、整理、探究等多种学习任务。课标中指出“教师自身要做到并且指导学生学会根据掌握的事实材料作出判断和结论,不要盲从和轻信他人的传言和不实信息。”一方面点明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另一方面重申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落脚点。(四)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与学生现实生活以及社会经验密切联系的课程。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课程本身便没有意义。所以,我们强调品德与社会课程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价值。同时,课堂教学的时空是有限的,而品德养成、社会性的发展时空是相对无限的;学校的课程在时空上是有限的,而学

45、生的现实生活相对是无限。要使教育现场有能力平衡那些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有关的有限和无限关系,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强调因地制宜的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所以课标(2011 版)强调“本课程的教学时空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教师应将本课程的教学与相关学科以及班队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社区活动社会重大事件等紧密结合,从中捕捉、挖掘鲜活的素材,调动学生在课外学习和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充实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同时将课内学习延伸至其他学科的学习或校内外其他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其中“教师既不能因为没有所谓的考察与调查的条件和资源,将教学局限于课堂传授,也要避免制作高成本的课件或教具,以及开展华而不实的社

46、会调查等活动。教师要根据实际条件,就地取材,创造性地发掘和利用学校、家庭、社区、媒体已有的资源,以及购物、旅游、访友等机会,引导学生适时地开展体验、考察、调查、制作、游戏等活动。”也即是说,作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积极建设者,教师应具有广泛的资源意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资源首先源于生活的生动、鲜活、真实的生活素材。它们在生活中自然生成,有些使学生司徒空见惯但又没有关注过的教育素材,有些则是学生不易体会其中道理的很有价值的教育素材,还有些是已作为教育素材使用但被表面化甚至庸俗化的教育素材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就要做一个有心人,经常与其他教师和相关部门沟通,并养成读报,收听收看新闻和通过网络收集信息的

47、习惯,用剪报、摄影等方式积累素材。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收听收看新闻、观察事物、积累俗称的习惯。可以通过开展诸如每日两分钟轮流播报新闻或见闻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这种习惯。”,总之,品德与社会的时空都是广阔,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程来说,教师的眼界就是课程的视野。(五)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 标准(2011 年)针对常态的教学活动给出了相当细致的建议。它明确指出“本课程的教学活动方式多样,如阅读、讨论、辩论、参观、调查、访问、游戏、角色扮演、模拟活动、两难问题辨析,以及撰写报告书、制作图表等,每一种活动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价值。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加以选择,最大程度低发挥每一

48、种教学活动的效用,而不宜在一节课内展现多种教学活动方式。”这段话中有四层意思:(1)点明适用于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教学活动方式;(2)提示教师们关注每一种教学活动方式特有的适用范围和价值;(3)有效使用这些活动方式,并不是在一节课中用得越多越好;(4)要将这些活动方式运用到位,必须考虑它们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的契合度。课标对品德与社会课程几种重要的教学活动方式进行详细的解释 1体验学习 作为一种基于学生自身的活动而获得感性认识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体验是对具体的社会事物或情境的隐身经历,体验仅仅发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它会是活动的结果而存在,并且是活动追求的结果;(2

49、)在体验背后往往有某种模仿榜样,从一定意义上说,体验学习活动是社会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模拟活动,她不限于在教室中进行,经常是在教室以外的空间进行;(3)体验学习的种类多种多样,可分为直接体验和模拟体验。2.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着眼以下几点:(1)探究学习不同于接受现成的科学结论和知识,是指向未知和疑问的探讨研究过程,也是实际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因此学习活动必须给学生留下思维和行动的足够空间,不能够将过程和答案全部直接呈现给学生。(2)探究学习的本质在于探索,而不是某种固定过程、方式的重复和再现。(3)探究学习包括发现问题,设立假说,收集信息、资料、数据,处理数据,验证假说等活动,活动的展开不限于

50、教室内,协同的集体讨论会作业是加深探索活动的有效手段。(4)形成某种技能是探究学习活动的一方面意义,但它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给予学生以自由探索、创造的机会。3.问题解决学习 问题解决学习的着眼点有:(1)问题解决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寻求解决或解释某个具体的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综合地、关联地、切合实际地分析和思考问题的一般方法,形成关心社会的态度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2)问题解决学习没有固定的体系、顺序、而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事实,通过提出问题、查询资料、访问调查,提出有针对性与合理性的解决问题方案。(3)问题解决学习的基础是每个人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个人生活经历、体验的多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