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州市香江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82023567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91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广州市香江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年广州市香江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广州市香江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广州市香江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pdf(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 年广州市香江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所示为果蝇的 X。Y 染色体,其中区为同源区段,控制果蝇的刚毛(B)和截毛(b)的基因位于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雌性果蝇基因型有 3 种,雄性果蝇基因型有 3 种 B.雄性刚毛果蝇后代中的雄果蝇全部为刚毛 C.基因 B、b 在遗传时表现出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D.自然界中雄性截毛个体数量大于雌性截毛个体数量 2.某同学设计“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在 2 个小桶内各装入 20 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 10 个,分别代表配子 D、

2、d)。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 1 个积木,记录组合后,将积木放在旁边,没有放入原来的容器中,这样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统计结果是 DD:Dd:dd=10:5:5。你认为在他的实验方案中,最需要改进的是 A.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 B.抓取时应闭上眼睛,并充分摇匀;保证基因的随机分配和配子的随机结合 C.将一桶内的 2 种配子各增加 5 倍,另一桶数量不变;因为卵细胞和精子数目不等 D.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积木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3.人类基因组 70以上的 DNA 可以转录产生 mRNA,但其中部分 mRNA 存在不翻译现象。下列分析错误

3、的是()A.rRNA 和 tRNA 也是转录产物,但无法检测到它们的翻译产物 B.合成的某些 mRNA 上不存在 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导致其无法进行翻译 C.一条 mRNA 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核糖体沿 mRNA 每次移动三个碱基的位置 D.翻译时,反密码子的某个碱基改变可能不影响 tRNA 携带氨基酸的种类 4.科学家在太平洋深海热泉附近新发现两种微生物,现在想研究这两种微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对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来作为理论依据,一般不采用的物质是()A.蛋白质 B.DNA C.RNA D.核苷酸 5.图表示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其中能表示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的点是

4、()A.D 点 B.C 点 C.B 点 D.A 点 6.在农田生态系统害虫防治中,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情况示意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田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如图。在 A、B、C、D、E 点进行了农药防治或引入了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农药的作用下,害虫的抗药性基因突变率在 D 点显著高于 B 点 B.E 点是生物防治,A、B、C、D 点是药物防治 C.害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食物的短缺降低了害虫的存活率 7.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干重中 C 的含量最多,C 是最基本元素 B.组成叶绿素的元素有 C、H、O、N、Fe C.细胞干

5、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D.细胞中各种元素追根溯源来自无机环境 8.掐尖打杈是作物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其主要目的是调整株型,合理地调节植株体内营养物质的分配和运输,对防止作物贪青徒长、促进早熟、提高产量、改善品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掐尖打杈可以解除顶端优势,加快侧芽生长,从而调整株型 B.植株体内营养物质分配和运输的改变与生长素的作用无关 C.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控制的结果 D.摘除一定量的成熟和衰老叶片,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和营养消耗 9.下图是 4 个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

6、、丁 B.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C.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携带者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 1/4 10.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输人和输出的说法,错误的是()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或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 B.当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就会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 C.土壤温度和氧气含量会影响根系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D.改变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的结构可能会影响小肠上皮细胞对氨基酸的吸收 11.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可以与 O2 结合,随血液循环将 O2 运输至人体各处的细胞,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下图为喜马拉雅登山队的队员们在为期 110天的训练过程中随运动轨

7、迹改变(虚线),红细胞数量变化过程。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海拔高度增加,人体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B.血液中的 O2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组织细胞 C.红细胞数量增加,利于增强机体携带氧的能力 D.返回低海拔时,人体红细胞对高海拔的适应性变化会逐渐消失 12.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的()A.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属于生物防治,可降低有害昆虫种群密度 B.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是保护濒危物种的重要措施 C.对丹顶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易地保护 D.沼气池中的沿液、沼渣作为肥料还田,可加速物质的循环利用 13.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南京某地富营养化水体

8、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向水体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基本实现了“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B.引进的芦苇、香蒲在与藻类竞争光照的过程中具有优势,抑制藻类生长繁殖 C.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D.放养植食性鱼类可以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 14.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核裂解和重建过程。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中完成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C.在过程

9、中内质网的作用十分突出 D.经过该过程,两个子细胞中的核 DNA 含量相同 15.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叶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已知实验过程中蔗糖分子不进出该植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水分子是单向移动的 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子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移动引起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

10、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6.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细胞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B.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出新品种植株 C.从动物体内获取的精子不能直接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D.在胚胎分割移植前,可用分割针取内细胞团细胞进行性别鉴定 1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某甜瓜品种进行“低温锻炼对冷胁迫下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该酶能减缓植株的衰老)活性与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实验。设置了如下三组实验:T1(昼夜 1510),T2(昼夜 105)和 CK(

11、昼夜 2515)。低温锻炼十天后,将三组幼苗同时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各项生化指标,结果如下。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低温锻炼能防止甜瓜幼苗在冷胁迫下叶绿素的分解,提高幼苗的抗寒能力 B.在冷胁迫下,经低温锻炼的处理组 SOD 活性逐渐下降,但仍高于未经低温锻炼的 CK 组 C.幼苗经过低温锻炼后使清除自由基的机制起作用,增强其对冷胁迫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D.未锻炼的 CK 组冷胁迫后 SOD 活性降低是由于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 18.下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的作用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四种信息分子的化学本质全部都是蛋白质 B.四种信息分子的受体均分布在细胞膜表面 C.四种信息分子

12、中最可能由垂体合成的是 B 和 C D.四种信息分子都一定要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19.科研人员从肿瘤细胞中发现了蛋白 S,为了研究其功能做了如下实验:将 DNA 模板和 RNA 聚合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原料,其中鸟嘌呤核糖核苷酸用 32P 标记,一起培育一段时间后,加入肝素(可以与 RNA 聚合酶结合),然后再加入蛋白 S,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RNA 聚合酶能识别 DNA 模板上的起始密码子并与之结 B.肝素与 RNA 聚合酶结合后能破坏 RNA 聚合酶的空间结构并使之失去活性 C.对照组应加入不含蛋白 S 的缓冲液,实验组加入肝素后基本没有新的 mRNA 合成 D.曲

13、线反映的是 DNA 转录的过程,蛋白 S 能解除肝素抑制转录的作用 20.科学家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和 CO2 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并绘制了如下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纵坐标光合作用速率可用 O2的释放量作指标 B.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 CO2浓度 C.将环境条件由 b 点突然变成 d 点时,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C3含量会升高 D.升高 c 点时的环境温度,曲线会上升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21.下面图中 DNA 分子有 a 和 d 两条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可看出 DNA 复制的方式是_。(2)图中,A 和 B 均是 DN

14、A 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 B 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 A 是_酶,B 是_酶。(3)若用 1 个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来 300 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 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_。(4)若亲代 DNA 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 G 变成了 A,则该 DNA 分子经过 n 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 DNA分子占 DNA 分子总数的_。22.将人抗体基因插入噬菌体,然后让该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表达的抗体可能和病毒蛋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附着在噬菌体表面,也可能通过大肠杆菌分泌出去。回答下列问题:(1)获取人抗体基因时,可从人的 B

15、 细胞中获取总 RNA,逆转录成_,再通过 PCR 技术扩增出抗体基因。(2)在把抗体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过程中,理论上可以不利用 Ca2+处理大肠杆菌,依据是_。(3)检验大肠杆菌是否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方法是_,该抗体可能无免疫活性,从细胞器功能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4)若在抗体基因与噬菌体基因之间设计一个终止密码子(UAG)的对应序列,则大肠杆菌生长过程中,抗体基因的表达产物是_(填融合蛋白或分泌型抗体)。(5)与利用杂交瘤技术生产的单克降抗体相比,用该技术省去了_(步骤),导入前的大肠杆菌相当于_(填骨髓瘤细胞或 B 淋巴细胞),使制备更简单易行。23.如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

16、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过程是_,此过程既需要_作为原料,还需要能与基因启动子结合的_酶进行催化。(2)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 tRNA 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 AGA、CUU,则物质 a 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3)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4)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是一对_。在细胞中由少量 b 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_。(5)人体细胞的基因主要在细胞核中,细胞核的功能是_。24.“今朝春气寒,自问何所欲。酥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面对如此“倒春寒”,大诗人白居易是用“吃”“喝”来御寒的,这未尝

17、不是一个好方法。你打算如何度过寒冬呢?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寒冷的户外,低温会刺激冷觉感受器,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内电位变为_,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该神经冲动在机体内的传导方向是_(填“单”或“双”)向的。(2)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的:_增加,该激素作用于_细胞,使其分泌相应的激素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3)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刺激_,使其释放胰高血糖素,从而升高血糖。25.生长素是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激素。某同学提出“适宜浓度的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泌 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为探究该结论是否正确,设计了以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材料与药品:10-5mol

18、/L 生长素溶液、pH 为 50 的缓冲液、蒸馏水、胚芽鞘若干、镊子、刀片、刻度尺、培养皿、酸度计(可测量 H浓度)等。(2)实验步骤:材料处理:选择_的胚芽鞘若干,切掉尖端后均分成三组。将各组胚芽鞘分别放入编号为 A、B、C 的培养皿中,分别添加等量的蒸馏水、_,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_,再进行若干次重复实验取其平均值(3)实验结果分析:若实验结果为_,则支持该同学的结论。(4)步骤中重复实验的目的是_。参考答案 1.C 2.D 3.B 4.D 5.C 6.B 7.B 8.B 9.B 10.B 11.A 12.C 13.D 14.D 15.D 16.AD 17.AD 18.A

19、BC 19.AB 20.ACD 21.DNA 聚合 (4).1/150 (5).1/2 22.(1).cDNA (2).噬菌体可以侵染大肠杆菌,可将重组 DNA 分子注入大肠杆菌 (3).抗原一抗体杂交 (4).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对抗体蛋白进一步加工 (5).分泌型抗体 (6).动物细胞融合 (7).骨髓瘤细胞 23.(1).转录 (2).核糖核苷酸 (3).RNA 聚合 (4).AGACTT (5).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6).等位基因 (7).一个 mRNA 分子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8).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 24.(1).正电位 (2).单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4).垂体 (5).胰岛 A 细胞 25.(1).生长状况一致 (2).10-5mol/L 生长素溶液、pH 为 50 的缓冲液 (3).测量胚芽鞘的长度并用酸度计测量溶液中 H+的浓度 (4).B、C 两组胚芽鞘长度以及 H+浓度均高于 A 组 (5).减少实验误差(一次实验的偶然性太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