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保障改善民生的工作_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科学发展.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1987018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保障改善民生的工作_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科学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保障改善民生的工作_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科学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保障改善民生的工作_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科学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保障改善民生的工作_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科学发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保障改善民生的工作_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科学发展消费是拉动生产的直接杠杆,民生是扩大内需的主要空间,幸福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保障民生等不起,改善民生慢不得,不见成效坐不住。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省委书记孙政才在吉林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大力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好城乡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通过办好民生实事进一步扩大内需,让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得到实惠、不断提高幸福指数。深刻理解省委、省政府对我省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对于加快我省经济发展方式

2、转变、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保障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过去,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比较熟悉,那就是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然而,我们往往容易忽视一个问题,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目的是什么呢?其实,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这个问题论述得很清楚,这就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必须加快生产力的发展,首先让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能够获得基本保障。无产阶级起来革命的首要原因,是资产阶级剥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权利,因此,不起来革命,不从资产阶级手里夺取政权,劳动人民就无法生存。当然,保障生存性民生还仅仅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最低要求,而无产阶级革命的更

3、高目标则是通过不断改善民生,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就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不论是野蛮时代还是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民生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国人民,也可以说始终没有解决生存性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建立开始就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己任。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之后,虽然计划经济模式使我们走了一段弯路,然而正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责任感,才使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走上改革开放之路。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我们这个过去贫穷落后的国家真真切切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餐桌上、衣着上、住房上,处处印

4、证了改革开放的成就。但是,我们并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没有停步在生存性民生的保障上。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作出的战略安排,是我国经济领域的又一场深刻变革。我们深信,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次变革,中国的民生水平一定会从生存性民生向着发展性民生和安全性民生迈出更大的步伐。二、保障改善民生是发展的动力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已经取得重大成就的新形势下,要想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与民生的关系。过去在处理发展与民生的关系时,我们曾经误认为改善民生是消费,不仅没有经济效益,而且影响经济发展

5、,甚至把生产发展与改善民生根本对立起来,结果是不仅人民生活没有搞好,而且生产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发展与民生绝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首先,消费是拉动生产的直接杠杆。消费-投资-生产-销售,是一个不能割断的完整链条,这条完整的链条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内在控制机制。居民没有消费,销售环节就会断裂,产品没有销路,生产环节就会停止,生产没有效益,投资环节就会阻滞。在这个相互控制的完整链条中,消费是个首要的端口,起着先决的作用,要想扩大生产,先要扩大消费。只有消费需求的实现,才能在市场上引起供求关系和价格的变化,使投资人为了提高利润率对投资方向和投资领域作出新的选择。国际经

6、验表明,消费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才能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民生是消费的主渠道,我们现在注重保障改善民生,也就等于注重扩大消费,从而拉动生产,促进发展。再次,幸福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人民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力量,而人民的幸福感则是人民力量的源泉,人民越是感受到幸福,就越是会迸发出强大的力量。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较慢,民生水平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没有幸福感,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工作动力和劳动热情。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也不断高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幸福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数值,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对民生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人民不仅要求我们通

7、过发展,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继续做大,也要求我们通过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得更好,分得更公平,这也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涵之一。因此,要想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就必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三、保障改善民生必须有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孙政才书记在谈到打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场硬仗时强调,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这虽然是针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言,实质却是对领导干部提倡的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作风,对于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也完

8、全适用。一是保障民生等不起。民生问题无小事,既不能等,也不能拖,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让百姓生活不下去,就会出乱子。首先,就业是民生之本。从2023、2023、2023、2023年的情况看,我省每年的就业缺口都在60万左右。城镇居民不就业就没有生活来源,就业是生存性民生的重中之重,当然等不起。其次,医疗是救命之责。我省农村参合率达到了95%,但医疗保险水平仍然很低,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负担,也是等不起。再次,住房是安身之处。到目前为止,我省还有10万户居民对住房翘首以盼,仍然是等不起。二是改善民生慢不得。我省在改善民生方面有了很大成就,但与全国其他地区比还有一定差距。例如,目前

9、我省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只有3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最近几年,我省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呈缓慢下降趋势,2023年我省城镇化率增速仅为0.04%,在全国处于末位。城镇化水平低、增速慢,不仅制约农村发展,也制约城市发展;不仅制约投资需求,也制约消费需求;不仅制约经济发展,也制约民生改善。我省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像孙政才书记要求的那样,少一点自我感觉良好,多一些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少一点自己跟自己纵向比,多一些与先进地区横向比的紧迫感和进取意识;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些创造性和开拓意识;少一点部门利益,多一些公开公正和大局意识;少一点人情关系网,多一些按规律办事和依法行政意识,才能使我省尽快缩小差距

10、,追赶先进,改变落后面貌。三是不见成效坐不住。保障改善民生工作要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今年,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强调,要把新增财政收入的70%用于保障改善民生,并且决定加快实施六路安居工程、暖房子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等十个方面的民生实事,充分体现了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的求实精神。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少喊口号、多办实事,真正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力求从根本上推进我省的民生建设。(执笔人:蒙一丁)编者手记: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省委书记孙政才在吉林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大力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好城乡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通过办好民生实事进一步扩大内需,让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得到实惠、不断提高幸福指数。保障改善民生 推动科学发展一文,深入分析了保障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和动力,提出保障改善民生要紧紧围绕改善生存性民生、保障发展性民生、解决安全性民生等问题,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