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超详细重点.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818496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解剖生理学超详细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超详细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解剖生理学超详细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解剖生理学超详细重点.doc(4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牙的演化 (一)各类牙的特点 一、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 (一)鱼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端生牙 (二)两栖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端生牙 (三)爬行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侧生牙或槽生牙 (四)鸟类:单锥体牙 (五)哺乳类:异形牙、双牙列、槽生牙 1.牙附着的形式 (1)端生牙(acrodont):此类牙无根,借纤维膜附着于颌骨的边缘,容易脱落。大部分硬 骨鱼类为端生牙。 (2)侧生牙(pleurodont):不仅牙的基部与颌骨相连,一侧也附着于颌骨内缘,此类牙虽 无完善的牙根,但比端生牙牢固,如爬行类动物的牙。 (3)槽生牙(thecodont):有完善的牙根,位于颌骨的牙槽

2、窝内,有血管和神经末梢从根 尖孔进入髓腔。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牙都是槽生牙。 2.牙列替换的次数 (1)多牙列(polyphyodont):在端生牙或侧生牙的舌侧有若干后备牙以不断替换脱落的牙, 由于一批一批牙的不断替换,故名多牙列。大部分硬骨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为多牙列。 (2)双牙列(diphyodont):一生中共有两副牙列,即乳牙列和恒牙列。双牙列主要是槽生 牙。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为双牙列。 3.牙体外形 (1)同形牙(homodont):全口牙的形态相同,三角片或单锥形,大小相似,如鱼类的牙。 (2)异形牙(heterodont):牙体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

3、 如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牙。 (二)牙演化的特点 1.牙数由多到少(鱼类可多达 200 个左右)。 2.牙根从无到有。 3.从多牙列到双牙列。 4.从同形牙到异形牙。 5.从分散到集中(牙的生长部位从全口散在分布到集中于上下颌骨)。 6.牙附着颌骨由端生牙至侧生牙,最后向槽生牙演化。二、牙体解剖的一般概念 (一)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 1.牙的组成从外部观察,牙体由三部分组成: (1)牙冠(dental crown):有解剖牙冠和临床牙冠之分。解剖牙冠指牙体外层由牙釉质 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临床牙冠为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 根以龈缘为界。 (2)牙根(root of t

4、ooth):有解剖牙根和临床牙根之分。解剖牙根指牙体外层由牙骨质 覆盖的部分,也是牙体的支持部分。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看见的部分,以龈缘为界。(3)牙颈(dental cervix)(颈线、颈缘、颈曲线):指解剖牙冠与牙根交界处的弧形曲 线。 牙的组成从纵剖面观察,牙体的组织包括: (1)牙釉质(enamel):构成牙冠表层的、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组织。 (2)牙骨质(cementum):构成牙根表层的硬组织。(3)牙本质(dentin):构成牙体的主要物质,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内层,其中央有一空 腔,称为髓腔。 (4)牙髓(dental pulp):充满于髓腔中的结缔组织,含有血管、神经和淋

5、巴管。 2.牙的分类 (1)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分类 1)切牙 (incisor teeth):位于口腔前部,上、下、左、右共 8 个。邻面观牙冠呈楔形, 颈部厚而切缘薄,功能是切割食物。牙根为单根。 2)尖牙 (cuspid teeth):位于侧切牙远中,上、下、左、右共 4 个。牙冠较厚,在切缘上 有一长大牙尖,功能是穿刺、撕裂食物。牙根为单根。 3)前磨牙(双尖牙) (premolars bicuspid teeth):位于尖牙与磨牙之间,上、下、左、 右共 8 个。牙冠呈立方体,面一般有两个牙尖,主要是协助尖牙和磨牙行使功能。牙根为单 根或双根。 4)磨牙 (molars):位于前磨牙的

6、远中。上、下、左、右共 l2 个。牙体由第一磨牙至第三 磨牙依次渐小。牙冠大,面大,有 45 个牙尖,结构比较复杂,功能是捣碎、磨细食物。 牙根一般 23 个根。 (2)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的时间分类 1)乳牙(deciduous teeth):出生后 68 个月开始陆续萌出,到两岁半左右全部萌出,共 20 个。自 67 岁至 1213 岁,乳牙逐渐脱落,被恒牙所代替。 2)恒牙 (permanent teeth):一般在 6 岁左右开始萌出和替换,逐步替代乳牙,成人一般 有恒牙 2832 个。近代人第三磨牙有退化的趋势。 (3)根据牙在口腔内的位置分类 1)前牙(anterior teeth)

7、:位于牙弓的前部(口角之前),包括切牙和尖牙。 2)后牙 (posterior teeth):位于牙弓的后部(口角之后),包括前磨牙和磨牙。 3.牙的功能 (1)咀嚼 (mastication)。 (2)发音和言语 (pronunciation and speech)。 (3)保持面部正常外形 (esthetics)。(二)牙的萌出及牙位记录方法 1.牙的萌出 (1)牙萌出的生理特点 1)时间与顺序: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顺序先后萌出。 2)左右对称萌出:中线左右同颌的同名牙几乎同时萌出。 3)下颌早于上颌:下颌牙的萌出要比上颌的同名牙早。 (2)最早、最晚萌出的乳恒牙 1)最早萌出的乳牙:下颌

8、乳中切牙。 2)最晚萌出的乳牙:上颌第二乳磨牙。 3)最早萌出的恒牙:下颌第一磨牙。 4)最晚萌出的恒牙:上颌第三磨牙。如第三磨牙牙胚先天缺失,则最晚萌出的恒牙为上颌 第二磨牙。 (3)牙萌出的顺序 1)乳牙萌出顺序:乳中切牙、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 2)恒牙萌出顺序:上颌多为:第一磨牙、中切牙、侧切牙、第一前磨牙、尖牙、第二前磨 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下颌多为:第一磨牙、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 二前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 上述为乳恒牙正常萌出的大致顺序,不同个体可能有差异。2.牙位记录方法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是部位记录法,以“+”符号将牙弓分为上、下、左

9、、右四区。每区以阿 拉伯数字 l8 分别依次代表中切牙至第三磨牙;以罗马数字V 分别依次代表每区的乳 中切牙至第二乳磨牙。 Palmer 记录系统也是分为上、下、左、右四区,恒牙记录同部位记录法;乳牙以英语字母 AE 代表每区的乳中切牙至第二乳磨牙。 (三)牙体解剖的常用名词及标志 1.应用术语 (1)中线 (median line):是将颅面部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中线将牙弓分成左右对 称的两部分。 (2)牙体长轴 (long axis):通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 (3)接触区 (contact area):相邻两牙邻面接触的部位,亦称邻接区。 (4)线角 (line angle

10、):牙冠上两面相交处所成的角称线角,如近中面与唇面相交称为近 唇线角。 (5)点角 (point angle):牙冠上三面相交所成的角称点角,如磨牙的近颊点角; (6)外形高点 (height of contour):牙体各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 (7)牙体三等分(division into thirds) 2.牙冠各面的命名 (1)唇面:(labial surface)前牙牙冠接近唇黏膜的一面,称为唇面。 (2)颊面(buccal surface):后牙牙冠接近颊黏膜的一面,称为颊面。 (3)舌面(lingual surface):前、后牙的牙冠靠接近舌侧的一面,称为舌面。 腭面(palata

11、l surface) (4)近中面(mesial surface):牙冠的两个邻面中,面向中线的一面,称为近中面。 (5)远中面(distal surface):牙冠的两个邻面中,背向中线的一面,称为远中面。 (6)面(occlusal surface):上、下颌后牙相对发生咬合接触的面,称为面,亦称咬合 面。 (7)切嵴(incisal ridge):前牙切端有切咬功能的嵴,称为切嵴。 3.牙冠的表面标志 (1)突起部分 1)牙尖(dental cusp) :牙冠上近似锥体形、突出成尖的部分称牙尖。位于尖牙切端、后牙的面上。 2)切缘结节(mamelon) :初萌切牙切缘上圆形的隆突,是牙釉

12、质过分钙化所形成的,随着牙的磨耗逐渐消失。 4)舌面隆突 (cingulum) : 前牙舌面近颈缘部的半月形隆突起前牙的解剖特征之一。 3)嵴 (ridge):为牙釉质的长线状隆起。不同部位的嵴,有不同的名称,如边缘嵴、横嵴、 斜嵴、轴嵴、颈嵴等。 1、切嵴(incisor ridge):为切牙切缘舌侧长条形的牙釉质隆起 2、 轴嵴(axial ridge) :为轴面上从牙尖顶伸向牙颈的纵形隆起。唇轴嵴、颊轴嵴、舌 轴嵴 3、 边缘嵴(marginal ridge): 为前牙舌面近远中边缘及后牙牙合面边缘细长形的牙釉质 隆起 4、 牙尖嵴(cusp ridge): 从牙尖顶分别斜向近、远中的嵴

13、。尖牙的近、远中牙尖嵴组成 切嵴,后牙颊尖和舌尖的近、远中牙尖嵴,分别组成颊牙合边缘嵴和舌牙合边缘嵴。 5、三角嵴(triangular ridge): 为牙合面牙尖两斜面汇合成的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每 条三角嵴均由近中和远中两斜面汇合而成6、横嵴(transverse ridge): 为牙合面相对牙尖两三角嵴相连、横过颌面的细长形牙釉 质隆起下颌第一前磨牙牙合面的重要解剖特征。 7、斜嵴(oblique ridge):牙合面斜形相对的两牙尖三角嵴相连上颌第一磨牙重要的解剖 标志。 8、颈嵴(cervical ridge): 牙冠唇、颊面沿颈缘部位、微显突起的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 唇颈嵴 颊颈

14、嵴(2)凹陷部分 1)窝(fossa):为前牙舌面和后牙面上不规则的凹陷,如舌窝、 中央窝。 2)沟(groove): 位于牙冠的轴面及牙合面,介于牙尖和嵴之间,或窝的底部的细长凹陷 部分 2)发育沟(developmental groove):为牙生长发育时,两个生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明显而有 规则的浅沟。 3)副沟(supplemental groove) :除发育沟以外的任何沟,都称为副沟,其形态不规则。 4)裂(fissure):钙化不全的沟称为裂,为龋病的好发部位。 5)点隙(pit):3 条或 3 条以上的发育沟汇合处所形成的点状凹陷。 (3)斜面(inclined surface):

15、组成牙尖的各面,称为斜面。两面相交成嵴,四面相交成 牙尖顶。各斜面依其在牙尖的位胃而命名。 (4)生长叶(lobe):牙发育的钙化中心称为生长叶,其交界处为发育沟。 三、牙体外形及生理意义 (一)恒牙外形 主要描述:上颌的中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和下颌第一磨牙。 1.上颌中切牙(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 是切牙中体积最大的。 (1)唇面 (labial surface labial aspect):近中缘与切缘较直,远中缘略突。切缘与近 中缘相交而成的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 角略为圆钝。在切缘 l3 处可见两条浅的纵行 发育沟。新萌出时切缘可见 3 个切

16、缘结节。外形高点在颈 l3 处。 (2)舌面 (lingual surface) lingual aspect:外形似唇面但较小。中央凹陷称为舌窝, 四周有突起的嵴,分别称为近中边缘嵴、远中边缘嵴、切嵴和颈部的舌隆突。外形高点在颈 l3 处。 (3)近中面 mesial aspect:似三角形,较大而平,三角形的底为颈曲线,三角形的顶为 切嵴,接触区在切 13 靠近切角。 (4)远中面 distal aspect:与近中面相似,稍短较圆突。接触区在切 l3 离切角稍远。 (5)切嵴:唇侧较平,舌侧圆突成嵴。从侧面观察,切嵴在牙体长轴的唇侧。 (6)牙根:为粗壮、较直的单根。唇侧宽于舌侧,牙根向

17、根尖逐渐缩小,近颈部的横断面 呈圆三角形,根尖较直或略偏远中。根长较冠长稍长,也有稍短者。2.上颌尖牙 (maxillary canine) 是口内牙根最长的牙。冠与根的唇舌径比切牙的大。 (1)唇面:似圆五边形。未磨耗的尖牙,近、远中斜缘在牙尖顶处的交角约呈直角。唇轴 嵴明显,由尖牙的顶端伸延至颈 l3 处,将唇面分为两个斜面。唇轴嵴两侧各有一条发育 沟。外形高点在中 i3 与颈 l3 交界处。 (2)舌面:较唇面稍小,远中边缘嵴比近中边缘嵴短而突,颈缘较小。远中牙尖嵴比近中 牙尖嵴略长,舌隆突显著。舌轴嵴明显,将舌窝分成近中舌窝和远中舌窝。 (3)邻面:似三角形。远中面比近中面更为突出且短

18、小,近中接触区靠近切角,远中接触 区距切角稍远。(4)牙尖:由四嵴和四斜面组成。四嵴为唇轴嵴、舌轴嵴、近中牙尖嵴和远中牙尖嵴,汇 合成牙尖顶。近中牙尖嵴短,远中牙尖嵴长,牙尖顶偏近中。 (5)牙根:长而粗壮的单根,近颈部的横断面呈圆三角形,根尖略向远中弯曲。根长约为 冠长的两倍。3.上颌第一前磨牙 (maxillart first premolar)(双尖牙)是前磨牙中体积最大的,整个 牙冠呈立方形。 (1)颊面:与尖牙唇面相似,但较小,颊尖略偏远中。颊轴嵴两侧可见发育沟各一条,外 形高点在颊颈嵴处。 (2)舌面:小于颊面,似卵圆形,光滑而圆突。舌尖较颊尖短小,偏近中。外形高点在舌 面中 13

19、 处。 (3)邻面:呈四边形,颈部最宽。近中面近颈部凹陷,有近中沟。远中面较突,颈部平坦。 近远中接触区均靠缘偏颊侧。 (4)面:外形似六边形。颊缘宽于舌缘,远中边缘嵴长于近中边缘嵴。有颊、舌两尖,颊 尖长大、舌尖较短小。中央凹陷成窝,称为中央窝。窝底有近远中走向中央沟,止于近、远 中点隙;再分出近、远中沟,近中沟越过近中缘至近中面,远中沟止于远中边缘嵴。 (5)牙根:扁根,多在牙根中部或根尖 13 处分叉为颊舌两根。颊根较长,舌根较短,根 尖偏远中。颈缘下至根分叉处有沟状凹陷,远中面的沟较近中面的深。4.上颌第一磨牙 (maxillary first molar) 6 岁左右即萌出,故称为六

20、龄牙,是上颌牙中 体积最大的。 (1)颊面:略呈梯形,缘长于颈缘。有两个颊尖,近中颊尖略宽于远中颊尖,两尖之间有 颊沟通过,颊沟的末端形成点隙。外形高点在颈 13 处。 (2)舌面:大小与颊面相近或稍小,外形高点在舌面的中 13 处。有两个舌尖,近中舌尖 宽于远中舌尖。远中舌沟由两舌尖之间延续到舌面的 12 处。近中舌尖的舌侧有时可见第 五牙尖。 (3)邻面:约为四边形,颊舌厚度大于颈高度。外形高点在 l3 处。近中接触区靠缘偏颊 侧。远中面不如近中面规则,稍小,远中接触区靠缘中 13 处。 (4)面:呈斜方形,近中颊角与远中舌角为锐角。有四个牙尖: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近 中舌尖和远中舌尖。颊

21、侧牙尖锐利,舌侧牙尖较钝。近中颊尖略大于远中颊尖;近中舌尖最 大,是上颌磨牙的主要功能尖;远中舌尖最小。面中央凹陷成窝。远中颊尖三角嵴与近中舌 尖三角嵴在面中央相连,形成斜嵴。斜嵴为上颌第一磨牙的解剖特征。由斜嵴将窝分为近、 远中窝,近中窝较大,又称中央窝。有三条发育沟:颊沟、近中沟和远中舌沟。远中舌沟一 端至远中边缘嵴内,另一端经两舌尖之间越过舌袷边缘嵴至舌面。 (5)牙根:由三根组成:近中颊根、远中颊根和舌根。两颊根间分叉度较小,颊根与舌根 间分叉度较大,远中颊根短小,舌根最大。5.下颌第一磨牙 (mandibular first molar) 与上颌第一磨牙一样,称为六龄牙,是下颌牙 中

22、体积最大的。 (1)颊面:约呈梯形,近远中径大于颈径。缘长于颈缘,近中缘直,远中缘突。缘可见三 个牙尖,即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和远中尖。有颊沟和远中颊沟通过牙尖之间,颊沟的末端形 成点隙。外形高点在颈 13。 (2)舌面:呈梯形,小于颊面且稍圆突。缘可见近中舌尖和远中舌尖,有舌沟从两舌尖之 间越过。外形高点在中 13 处。 (3)邻面:约呈四边形,近中面的颊颈角及舌角为锐角;近、远中面的接触区均在近缘偏 颊侧。(4)面:略呈长方形,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颊缘长于舌缘;近中缘较直,远中缘短而突。 可见五个牙尖: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尖、近中舌尖和远中舌尖,远中尖最小。颊侧牙 尖短而网,舌侧牙尖长而

23、锐。可见中央窝和近中窝。有三个点隙:中央点隙、近中点隙和远 中点隙。有五条发育沟:颊沟、远中颊沟、舌沟、近中沟和远中沟。 (5)牙根:为扁而厚的双根,根干短。牙根未分叉的部分称根干或根柱。近中根比远中根 稍大,根尖弯向远中。远中根有时又分为颊、舌两根,此型约占 22%。6.上颌侧切牙 (maxillary lateral incisor):外形基本与上颌中切牙相似,特点是体积稍 小,形态窄而长。与上颌中切牙形态的主要区别: 1)唇面窄小而圆突,近中切角为锐角,远中切角呈圆弧形,发育沟不如上颌中切牙明显。 2)舌面的边缘嵴比中切牙明显,舌窝窄而深,有时有沟越过舌隆突的远中并延续到根面。 3)邻面

24、的近、远中接触区均在切 13,比中切牙距切角远。 4)牙根细而稍长,根长大于冠长,牙根近颈部的横断面呈卵圆形。7.下颌中切牙 (mandibular central incisor):是全口牙中体积最小的,牙冠宽度约为上 颌中切牙的 23。 1)唇面近中缘与远中缘基本对称,近中切角与远中切角大体相等,离体后难以区分左右。 2)舌窝及暗不明显。 3)近、远中面的接触区均靠近切角,两面了角形大小相等。 4)牙根近颈部的横断面呈葫芦形。根远中面的长形凹陷比近中面略深,可作左右鉴别。8.下颌侧切牙(mandibular lateral incisor):与下颌中切牙形态相似,其特点为: 1)牙冠比中切

25、牙稍宽,切缘略向远中倾斜,近中切角锐,远中切角圆钝。 2)近中邻面平大,接触区近切角,远中邻面小而突,接触区稍离切角。 3)牙根形扁,较下颌中切才稍长,根尖偏远中。9.下颌尖牙 (mandibular canine):与上颌尖牙相比,有以下特点: 1)下颌尖牙比上颌尖牙窄而薄,牙体显得细长。 2)唇面近中缘长,基本与牙体长轴平行;近中牙尖嵴约占唇面宽度的 13,远中牙尖嵴约 占 23。两牙尖嵴的交角大于 90;发育沟不如上颌尖牙明显。 3)舌轴嵴边缘嵴及窝沟均不如上颌尖牙明显。 4)唇面观察,下颌尖牙冠与根的近中缘呈直线相延续;邻面观察,冠与根的唇缘呈弧形相 连。 5)下颌尖牙牙根细长,颈横剖

26、面成扁圆形。10.上颌第二前磨牙 (maxillary second premolar):与上颌第一前磨牙比较,有以下特点:1)颊面颈部比上颌第一前磨牙者宽,颊尖圆钝,发育沟不明显,颊轴嵴圆钝。 2)面颊缘宽度与舌缘相近,颊、舌两尖均偏向近中,两尖大小相似。近中,面无近中沟。 中央窝浅,中央沟短,近远中两点隙相距较近。 3)上颌第二前磨牙牙根多为扁形单根,根尖钝而弯,多不分叉。11.下颌第一前磨牙 (mandibular first premolar):是前磨牙中体积最小的。与上颌前磨 牙比较,有以下特点: 1)颈部明显缩小,颊颈嵴突起明显,外形高点位于颈 l3 处。 2)舌面短小,仅及颊面的

27、 l2。3)近、远中面接触区均靠缘偏颊侧。 4)面呈卵圆形,颊尖长大而舌尖很小,两尖均偏向近中。颊尖三角嵴与舌尖三角嵴相连成 横嵴,将面分为较小的近中窝和较大的远中窝。 5)牙根为扁形绌长单根,根尖略偏远中。12.下颌第二前磨牙 (mandibular second premolar):牙冠呈方圆形,其长度、宽度和厚度 儿乎相等。分为二尖型和三尖型。 1)颊面颈部较宽,颊轴嵴较圆。 2)舌面与颊面大小相等。二尖型者可见一个舌尖。三尖型者可见两个舌尖,近中舌尖大, 远中舌尖小,两尖之间有舌沟,舌面较颊面大。 3)近远中接触区均靠近缘偏颊侧。 4)颊尖与舌尖高度相近,面发育沟大致有三种形态:H 型

28、、U 型、Y 型。二尖型的发育沟多 为 H 型和 U 型,三尖型多为 Y 型。12.上颌第二磨牙 (maxillary second molar):体积稍小于第一磨牙。 1)近远中宽度较窄,远中颊尖明显减小,近中颊轴嵴比远中颊轴嵴突出。 2)远中舌尖更小,近中舌尖占舌面的大部分,极少有第五牙尖。 3)近中面大于远中面。 4)面斜嵴不如第一磨牙明显。 5)牙根数与第一磨牙相同,但三个牙根分叉度较小,且向远中偏斜。少数牙根愈合成两根。13.下颌第二磨牙 (mandibular second molar)。 1)面呈方圆形,有四个牙尖和四条发育沟,使整个咬合而看上去呈“田”字形,无远中尖。 少数五尖

29、形与下颌第一磨牙相似。 2)两根皆偏远中,根分叉度小于下颌第一磨牙。少数可分为三根。14.第三磨牙 third molar:上下颌第三磨牙的形态、体积和位置均可能发生变异。其共同 特点为:面副沟多,牙尖、边缘嵴不明显。牙根常融合为单根,但临床也可见有牙根数目和 形态变异很大者。1、上颌切牙与下颌切牙区别: (1)上颌切牙的牙冠宽大,唇面发育沟明显;下颌切牙的牙冠窄小,发育沟 不明显 (2)上颌切牙的舌面边缘嵴明显,舌窝较深;下颌切牙的舌面无明显边缘嵴, 舌窝较浅 (3)侧面观,上颌切牙的切嵴在牙体长轴的唇侧;下颌切牙的切嵴靠近牙体 长轴 (4)上颌切牙牙根粗壮而直;下颌切牙牙根窄而扁,近远中面

30、凹陷呈沟状2、上颌尖牙与下颌尖牙的区别 (1)上颌尖牙体积大,牙冠宽大;下颌尖牙体积较小,牙冠窄小 (2)上颌尖牙唇颈嵴、唇轴嵴、舌轴嵴和舌面隆突较明显;下颌尖牙则不很 明显,舌窝较浅(3)上颌尖牙近中缘自切缘向近中展开;下颌尖牙近中缘与牙根近中缘相连 呈直线 (4)上颌尖牙近远中斜缘相交近似直角;下颌尖牙成钝角 (5)上颌尖牙牙尖顶偏向近中;下颌明显偏向近中 (6)上颌尖牙牙冠、根的唇缘相连不成弧线;下颌相连成弧线 (7)上颌尖牙牙根粗长,颈横切面呈卵圆三角形;下颌尖牙牙根细长,颈横 切面呈扁圆形3、上颌前磨牙与下颌前磨牙的区别 (1)上颌前磨牙的牙冠较直,略偏牙体长轴的颊侧;下颌前磨牙的牙

31、冠向舌 侧倾斜。 (2)上颌前磨牙的牙冠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牙冠狭长;下颌前磨牙的牙冠, 颊舌径与近远中径相近,牙冠方圆。4、上颌磨牙与下颌磨牙的区别 (1)上颌磨牙的牙冠牙合面呈斜方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下颌磨牙的牙 冠牙合面呈长方形,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 (2)上颌磨牙的牙冠较直;下颌磨牙倾向舌侧。 (3)上颌磨牙的颊尖锐而舌尖钝;下颌磨牙的舌尖锐而颊尖钝。 (4)上颌磨牙多为三根;下颌磨牙多为双根。(二)乳牙外形 乳牙的解剖形态与恒牙相似,但也有其特点。 1.乳牙外形的特点 (1)体积小,牙冠短小,乳白色。 (2)颈嵴突出,冠根分明。 (3)上颌乳尖牙的牙尖偏远中,与恒尖牙相反。 (4

32、)下颌乳前牙舌面边缘嵴与颈嵴都比恒前牙明显。 (5)下颌第一乳磨牙牙冠形态不同于任何恒牙。 (6)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及远中尖的大小基本相等。 (7)乳磨牙根干短,根分叉大。2.乳前牙 乳前牙包括上下颌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各牙都与同名恒牙相似,其特 点如下: (1)乳牙色白,牙冠短小。颈嵴突出,牙根明显缩小,冠根分明,宽冠窄根是乳前牙的特 点。 (2)上颌乳中切牙牙冠短而宽,似铲形,发育沟不明显。舌面隆突、舌窝明显。单根扁而 宽,根尖向唇侧弯曲,根长约为冠长的 2 倍。宽冠宽根是该牙的解剖标志。 (3)上颌乳尖牙唇面牙尖长大,约占牙冠长度一半,近中牙尖嵴长于远中牙尖嵴,牙

33、尖偏 远中,与恒尖牙相反。单根细长,根尖偏远中并向唇侧弯曲。 (4)下颌乳切牙牙冠长度稍大于宽度,不像恒切牙呈窄长。其舌面边缘嵴与舌窝明显,从 邻面观察其唇颈嵴、舌面隆突都较恒牙者显著。牙根细长,约为冠长 2 倍。 乳切牙 上颌乳中切牙: 牙冠:近远中径大于切颈径,牙冠宽短。近中切角近似直角。牙冠颈部很厚,冠根分明。 牙根:单根,宽扁,根长约为冠长的二倍。宽冠宽根是该牙重要解剖标志。 上颌乳侧切牙 牙冠:外形与上颌乳中切牙相似,但较小且短窄。近远中径小于切颈径 。近中切角为圆角,远中切角呈圆弧形。舌窝浅。 牙根:单根,较窄而略厚,根尖偏向唇侧,略为斜向远中。 下颌乳中切牙 牙冠:切嵴较直,近、

34、远中缘对称,近、远中切角较锐。切缘较薄。 牙根:单根,较细长,根长约为冠长的二倍。牙根较直,根尖部偏向唇 侧。 下颌乳侧切牙 牙冠:唇面的近中缘长,近中切角为一小圆角,远中切角为一圆钝角。 牙根:单根,长度比下颌乳中切牙稍长,牙根自唇面向舌侧缩窄,根尖 微向唇侧,略微斜向远中。 乳尖牙 上颌乳尖牙 牙冠:唇面牙尖长大,约为牙冠一半,牙尖偏远中,近中斜缘长于远中 斜缘。唇轴嵴很突,颈嵴最突,颈缘弧度很小,几乎平直。 牙根:单根,细长较直,根尖偏远中并弯向唇侧。 下颌乳尖牙 牙冠:与上颌相似,牙冠较短而窄。牙尖偏近中。颈缘平直,近中缘长 直,远中缘较短圆突。 牙根:单根,较上颌乳尖牙的牙根稍窄。3

35、.第一乳磨牙 (1)上颌第一乳磨牙 1)牙冠:颊面的宽度大丁长度。近中缘 1 对 2;3/3, 6/6 位置关系(2)唇颊舌向: 覆合(over bite):ico 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垂直距离 (2-4mm); 覆盖 (over jet)ico 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水平距离。(2-4mm)前牙:对刃合,深覆合,深覆盖,反合,开 合;后牙:反合,锁合,反锁合。 (3)垂直向: 正常 ico 标志(ico 的正常标志): 上下牙列中线对正,正对上唇系带。1 对 2,出上颌最后一个磨牙和下颌中切牙外其他牙齿都对两个。尖牙关系正常,第一磨牙关系 为中性关系,前后牙覆合覆盖关系正常。 合面接触关系-

36、合学: 1) 静态合接触:(前牙:切嵴 incisor ridge、舌面 ligual surface);(后牙:尖 cusp、嵴 ridge、窝 fossa、沟 groove,tripod 接触:牙尖斜面与牙窝壁)(止接触 stopper:稳定(正中、前、后、颊、舌) 2)动态合接触:前伸咬合,后退咬合,侧向咬合-咀嚼运动上三者的综合变化过程(4)Angle 错合分类: 安 I:上下颌第一磨牙中性,其余牙有异常表现。安 II : 安 II1:双侧第一磨牙为远中合,上颌切牙唇向倾斜。 安 II2:双侧第一磨牙为远中合, 上颌切牙舌向倾斜; 安 II 亚类:一侧第一磨牙远中合,另一侧中性合。安

37、III:上 下颌第一磨牙为近中合关系,即上颌第一磨牙的近颊尖位于下颌第一磨牙颊面沟半个 牙宽。下压裂相对于上呀刘偏近中,常伴有下颌前伸。安 III 亚类:一侧第一磨牙近 中合,另一侧中性合。4、合的建立 合的动态性 (一)建合的动力平衡 1)、前后向动力平衡: 向前力-升颌肌, 舌肌, 机制-下颌后下向前上运动, 牙长轴 近中倾斜;向后力-唇, 颊肌。 2)、内外动力平衡: 颊-舌肌 3)、 上下动力平衡: 咬合接触关系。 (二) 不同发育阶段合特征 1)、乳牙期:4 岁前: 齐平末端, 覆合深, 牙直, 无合曲线;4-6 岁: 灵长类间隙, 磨耗, 下 E 近中于上 E, 覆合变浅。 2)替

38、牙期: 6-12 岁,暂时性错合:上唇系带附丽低,上中切牙间隙,上切牙牙冠偏远中,6/6 暂时远中合,暂时性拥挤,暂时性深覆合 3)恒牙期: 7/7 于 12-14 岁萌出, 建合。错合矫治的适龄期5、 面部标志与面部协调关系1)、面部标志点:眉间点,眼外眦,眶下点,鼻翼,鼻唇沟,鼻底,人中,口角,颏唇沟, 颏下点,耳屏。 2)、参考线与参考平面:(1)鼻翼耳屏线 ala-tragus line: 鼻翼中点-耳屏中点连线,与合平面平行,与眶 耳平面成 15 度。 (2)眶耳平面: frankfort plane: 双侧眶下缘最低点-外耳道上缘,人端坐,头直立 时该面与地平面平行。 3)、面部协

39、调关系:(面部三等分:发际,眉间,鼻底,颏下); 鼻底-颏底=外眦-口角。 唇齿关系:下颌位于姿势位时,上颌切牙缘在上唇下缘下约 1mm,下颌前牙与下唇上缘平齐。 唇丰满适度,能自然闭合,口角对上颌尖牙远中或第一前磨牙近中。 牙型,弓型与面型关系:通常相互协调。 balkwill 角:髁突中心至下颌中切牙近中邻接点连线与合平面交角。 bonwill 三角:下颌骨双侧髁突中心与下颌中切牙近中切角接触点相连恰好构成等边三角形。monson 球面:以眉间为中心,10。16cm 为半径做球面,下颌牙合面与其吻合,上颌牙补偿 曲线也是其一部分。三、颌位 颌位即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 i 的关系。 1、牙尖交

40、错位 (intercuspal position,icp):牙尖交错合时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的位置, 又称牙位。正常标志: TMJ 颞下颌关节: 髁突位于下颌窝中央 ;咬合关系: 垂直高度, 广 泛紧密接触;咀嚼肌: 对称有力收缩。icp 特点: 以 ICO 为依存而存在, 而变化, 而丧失。 icp 意义: 主要功能位; 基准位 。 2、后退接触位(retruded contact position, rcp):从牙尖交错位开始,下颌还可以后下 移动少许,此时后牙牙尖斜面部分接触,前牙不接触。rcp 形成机制: 关节窝软组织缓冲, TMJ 韧带可让性和限制性(韧带位),肌肉收缩。rcp 意义:

41、 重复性好, 修复建合时参考; 吞咽,咀嚼硬物时功能位,TMJDS 时 RCP 比例增高。 3、 下颌姿势位(mandibular postural position, mpp):当人直立或者端坐,两眼平视前方, 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下颌处于休息时,上下牙不接触下颌的位置。mpp 特点:息止合间 隙 1-3mm,相对稳定。垂直距离:下颌姿势位时鼻底到颏下点的距离。mmp 形成机制: 下 颌重量-升颌肌牵张反射-颞、嚼、翼外肌上头收缩-平衡; 牙周、关节囊本体感受器反馈, 软组织的弹性和粘滞性。mmp 意义: 生理性休息,保持合间隙,牙、TMJ 不受力,避免非咀 嚼磨耗;相对稳定,建合时参考。

42、 4、 三个基本合位的关系 :RCP -水平关系,长正中 1mm - ICP-垂直关系,1-3mm- MPP 长正中(long centric):从牙尖交错位向后退,或从 rcp 向前伸对称活动中下颌相对上颌 始终处于正中。 5、 前伸合颌位: 特点: 合接触同时向前运动,过程中所有颌位。可重复的前伸合颌位主 要包括对刃颌位和最大前伸颌位。 6、侧合颌位: 特点: 一侧合接触(工作侧), 另侧为非工作侧;向同侧运动。 1)尖对尖颌位:当下颌向一侧运动,达到该侧上下同名牙尖相对的位置(颊尖对颊尖)时。 是重要功能颌位。非工作侧无合接触 (无侧向合干扰) 2)尖牙保护合(canine pretec

43、ted occlusion): 工作侧尖牙接触, 后牙不接触,青壮年,3)组牙功能合(group functional occlusion):尖牙后牙都接触。年龄, 磨耗 7、正常合:对咀嚼系统功能无妨害,并能刺进良好生理功能发挥的一种咬合。能达到各部 之间生理上协调。第五章、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 TMJ(tmporomandibular joint): 人体中最复杂的关节,它行使着复杂的生 理功能。复合关节:盘颞关节+盘颌关节。附属结构:韧带和肌肉。功能:咀嚼、吞咽、 说话、表达感情等一、 颞下颌关节组成:(颞骨关节面:关节窝,关节结节),下颌骨髁状突,关节盘, 关 节囊, 关节韧带(一)

44、、 颞骨关节面 1、关节窝:形似三角,前为关节结节,外为颧弓后部,内后为鼓鳞裂、岩鳞裂。关节窝顶 部与颅中窝之间仅薄骨板相隔。关节窝的颅腔面有脑膜中动脉,关节窝顶部外伤或手术 造成的创伤可导致该动脉破裂。 2、下颌窝:关节窝及后方空间。它比髁状突大,这使髁状突无论在向前或侧方运动时都非 常灵活,能在较大的窝内作回旋运动。这种回旋运动对咀嚼运动有重要意义。 3、关节结节:前斜面:颞下窝的延长,斜度较小,最大张口时髁状突和关节盘可滑过结节 的嵴顶,如前斜面斜度过大,可使髁状突后退发生困难。 后斜面:功能区,是关节的 负重区 (二)、 下颌骨髁突 condylar process: 髁突头:呈椭圆形

45、,内外径长,前后径短。 侧面观:横嵴:前斜面为功能面,是关节的负重区。 后面观:内极和外极,内侧斜面,与侧方运动非工作侧有关,外侧斜面,与侧方运动的工作侧 有关。 髁状突前斜面和关节结节的后斜面构成一对功能区。关节结节在婴儿出生时是平的,婴儿时 期下颌的吮吸动作是单纯的前后滑动运动。随着牙的萌出和咀嚼功能的发展,关节结节高度 逐渐增加。 关节结节的发育约在 12 岁基本完成。(三)、关 节 盘 1、位于关节窝和髁状突之间,不能自行修复的纤维性结缔组织,内外径大于前后径。从前 向后分前伸部、前带、中间带、后带、双板区。 (1)前伸部:有颞前附着和下颌前附着,有血管、神经 (2)前带:较厚,由胶原

46、纤维和弹力纤维组成。有小动脉,毛细血管和神经,表面有滑膜 覆盖 (3) 中间带:最薄,介于关节结节后斜面和髁状突前斜面之间。由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组 成。无血管和神经。负重区,易穿孔。 (4)后带:最厚,介于髁状突横嵴和关节窝顶之间。无血管和神经,后带的后缘位于髁状 突横嵴的上方,这一点在关节盘和髁状突二者精细解剖结构上较为重要。 (5) 双板区:分上板和下板,上板止于鳞鼓裂,为颞后附着;下板止于髁状突后斜面的后 端,为下颌后附着,由胶原纤维和粗大的弹力纤维组成。血管神经丰富,易穿孔。 2、关节盘的附着: 颞前附着,下颌前附着,颞后附着,下颌后附着,翼外肌上头肌腱附着, 关节盘周缘的关节囊附着,

47、关节盘的髁突内侧韧带附着,关节盘的髁突外侧韧带附着。 3、关节盘的功能: 上下关节面吻合:滑动关节,铰链关节。改变关节运动的轴向,吸收 拉力和压力,保持关节盘与髁突的平衡,营养、润滑、感觉。(四)、 关节囊和关节间隙1、关节囊的境界:上前:关节结节前斜面;上后:鼓鳞裂和岩鳞裂;内外侧:关节窝边缘; 下:髁突颈部;中央:连于关节盘周缘。 2、关节囊层次:纤维层,滑膜层:润滑、营养 3、关节腔:上腔:盘颞滑动关节;下腔:盘颌铰链关节(五)、 关 节 韧 带 关节韧带的功能:悬吊下颌,限制运动 1、颞下颌韧带:起于关节结节外侧面,止于髁突颈外侧(浅层)和髁突外极和关节盘后部 (深层) 。防止外侧脱位

48、,微张口悬吊下颌 。 2、蝶下颌韧带:内侧韧带:起于蝶嵴,止于下颌小舌。大张口悬吊下颌。 3、茎突下颌韧带:后韧带:起于茎突,止于下颌角、下颌支后缘。防止过度前伸。韧带位:牙尖交错位后退少许受限于韧带的位置,位置精确,可重复。二、 颞下颌关节血供、神经 主要血液供应:颞浅动脉,上颌动脉 颞下颌关节神经:耳颞神经:关节囊后内侧壁和外侧壁;颞深神经:关节囊前壁和外侧壁; 咬肌神经:关节囊前壁和内侧壁。三、tmj 颞下颌关节毗邻: 上:颅中窝脑膜中动脉;外:面神经;深面:上颌动脉;内 下: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后:颞浅血管、腮腺、耳颞深经四、 颞下颌关节运动 1、开闭口运动:开颌运动:正常情况下,两侧颞

49、下颌关节运动是对称的。开口型呈 。小 开颌运动:髁状突仅作转动运动,运动轴心在髁状突。活动发生在下腔,关节盘基本不动。 大开颌运动:髁状突不仅有转动运动,同时有滑动运动。大开颌运动是转动运动和滑动运动 相结合的混合运动。最大开颌运动: 如打哈欠时的下颌运动。闭颌运动:相反方向运动, 下颌回到正中关系。 2、前后运动中的颞下颌关节运动: 前伸运动:两侧髁状突的对称性运动,活动发生在关 节上腔。前伸运动还取决于前牙覆合关系。如前牙对刃合和开合,深复合。后退运动: 相反方向运动。 3、侧方运动中的颞下颌关节运动: 侧方运动:工作侧延垂直轴转动,非工作侧向前下内 滑动。咀嚼大块食物:工作侧上下滑动,非工作侧转动五、 tmj 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生理特点 (1)关节面的纤维软骨耐磨损 (2)关节运动取决于关节形态、肌肉和关节盘 (3)TMJ 与合有关 (4)TMJ 与颅底有关 (5)TMJ 是联合关节,两侧功能需统一协调。 (6)复合关节:转动+滑动 (7)多运动轴心关节:小张口:髁突为轴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