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新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1833108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2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23年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新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新版 高一化学必修一学问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 从试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别、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别。 混合物的物理分别方法 i、蒸发和结晶 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可以用来分别和提纯 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例如分别NaCl和水的混合溶液。 ii、蒸馏 蒸馏是提纯或分别 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别,叫分馏。 操作时要留意: 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

2、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 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别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萃取剂的选择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也不反应;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在萃取过程中要留意: 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

3、同时用手指限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过滤 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留意: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 2、化学方法分别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别可一般先

4、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别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别。 用化学方法分别和提纯物质时要留意: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不能损耗或削减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试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别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别试剂,在多步分别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以下方法进行分别和提纯:1生成沉淀法 2生成气体法 3氧化还原法 4正盐和与酸式盐互相转化法 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 6离子交换法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序号 原物 所含杂质 除杂质试剂 主要操作方法 N2 O2 灼热的铜

5、丝网 用固体转化气体 CO CO2 NaOH溶液 洗气 CO2 CO 灼热CuO 用固体转化气体 CI2 HCI 饱和的食盐水 洗气 Fe2O3 AI2O3 NaOH溶液 过滤 BaSO4 BaCO3 HCI或稀H2SO4 过滤 NaHCO3溶液 Na2CO3 CO2 加酸转化法 FeCI3溶液 FeCI2 CI2 加氧化剂转化法 FeCI2溶液 FeCI3 Fe 加还原剂转化法 I2晶体 NaCI - 加热升华 3、物质的鉴别 常见气体的检验 常见气体 检验方法 氢气H2 纯净的H2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留意: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愿

6、定是氢气 氧气O2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氯气Cl2 黄绿色,能使潮湿的KI淀粉试纸变蓝 留意:O3、NO2也能使潮湿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氯化氢HCl 无色刺激性气味。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潮湿的蓝色石蓝试纸变红;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二氧化硫SO2 无色刺激性气味。能使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硫化氢HCl 无色、臭鸡蛋气味体。能使Pb(NO3)2或Cu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 使潮湿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氨气NH3 无色、刺激性气味,能使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能生成白烟。

7、二氧化碳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SO2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N2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石蕊变红2Na+、K+ 焰色反应3Ba2+SO424Mg2+ OH 5Al3+OH和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6Ag+Cl7NH4+OH反应并加热。 8Fe2+ 能与OH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快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9Fe3+KSCN溶,溶液变血红色或者OH,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10Cu2+ 能与OH反应生成蓝色Cu(OH)2沉淀。 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

8、橙等指示剂,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Br、I Ag+3SO42Ba2+4CO32 H+和澄清石灰水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事故 处理方法 酒精及其它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 马上用湿布扑盖 钠、磷等失火 快速用砂覆盖 少量酸或碱滴到桌上 马上用湿布擦净,再用水冲洗 少量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干脆用水冲洗,再用NaHCO3稀溶液冲洗 碱液沾到皮肤上 先用较多水冲洗,再用硼酸溶液洗 酸、碱溅在眼中 马上用水反复冲洗,并不断挤眼 误食重金属盐 应马上口服蛋清或生牛奶 汞滴落在桌上或地上 应马上撒上硫粉 三、化学计量 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确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 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

9、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 约为6.02x1023 粒子数目与物质的量 公式:n=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用M表示 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质量与物质的量 公式:n= 物质的体积确定:微粒的数目微粒的大小微粒间的距离 微粒的数目确定时,固体液体主要确定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确定微粒间的距离 气体摩尔体积与物质的量 公式:n=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公

10、式:CB=nB/V nB=CBV V=nB/CB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溶液的配置 配制确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振荡-定容-摇匀。 其次章 化学物质及其转变 一、物质的分类 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两性氧化物:Al2O3等 纯 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 净 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 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HCl 酸 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11、化 一元酸:HCl、HNO3 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 二元酸:H2SO4、H2SO3 物 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a(OH)2 物 按强弱分 质 弱碱:NH3H2O、Fe(OH)3 碱 一元碱:NaOH、按电离出的HO-数分 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正盐:Na2CO3 盐 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 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物 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 二、分散系 一相关概念 1.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

12、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假如 依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的直径 1nm粒子直径小于10-9m 1nm100nm粒子直径在10-9 10-7m 100nm粒子直径大于10-7m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许多小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13、 实例 溶液酒精、氯化钠等 淀粉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等 石灰乳、油水等 性 质 外观 均一、透亮 均一、透亮 不均一、不透亮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鉴别 无丁达尔效应 有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 二、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溶胶、溶胶、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叫做固溶胶。 3、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粒子对光散

14、射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物理现象。丁达尔现象产生的缘由,是因为胶体微粒直径大小恰当,当光照射胶粒上时,胶粒将光从各个方面全部反射,胶粒即成一小光源这一现象叫光的散射,故可明显地看到由多数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当光照在比较大或小的颗粒或微粒上则无此现象,只发生反射或将光全部汲取的现象,而以溶液和浊液无丁达尔现象,所以丁达尔效应常用于鉴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 布朗运动在胶体中,由于胶粒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互相平衡而产生的无规则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缘由之一。 电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胶体具有稳定性的重要缘由是同一种胶粒带有同种电荷,互相排

15、斥,另外,胶粒在分散力作用下作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使其受重力的影响有较大减弱,两者都使其不易聚集,从而使胶体较稳定。 说明:A、电泳现象说明胶粒带电荷,但胶体都是电中性的。胶粒带电的缘由:胶体中单个胶粒的体积小,因此胶体中胶粒的外表积大,因此具备吸附实力。有的胶体中的胶粒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而带正电;有的则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胶体的提纯,可接受渗析法来提纯胶体。使分子或离子通过半透膜从胶体里分别出去的操作方法叫渗析法。其原理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和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但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故不能用滤纸提纯胶体。 B、在此要熟识常见胶体的胶粒所带电性,便于推断和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带正电的

16、胶粒胶体:金属氢氧化物如、胶体、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的胶粒胶体: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As2S3胶体、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特殊: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可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当然,胶体中胶粒带电的电荷种类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 C、同种胶体的胶粒带相同的电荷。 D、固溶胶不发生电泳现象。凡是胶粒带电荷的液溶胶,通常都可发生电泳现象。气溶胶在高压电的条件也能发生电泳现象。 聚沉胶体分散系中,分散系微粒互相聚集而下沉的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 胶体凝合的方法:加入电解质;加入带异性电荷胶粒的胶体;加

17、热。 三、离子反应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小结1、能够导电的物质不愿定全是电解质。 2、电解质必需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才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 4、溶于水或熔化状态;留意:“或字 5、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两各条件只需满意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应; 6、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3、电离方程式

18、 H2SO4 = 2H+ + SO42- HCl = H+ + Cl- HNO3 = H+ + NO3- 书写以下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Cl、Na2SO4、NaHSO4、NaHCO3 KCl = K + Cl Na2SO4 = Na +SO42 NaHSO4 = Na + H +SO42 NaHCO3 = Na + HCO3 这里大家要特别留意,碳酸是一种弱酸,弱酸的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主要是电离出钠离子还有碳酸氢根离子;而硫酸是强酸,其酸式盐就在水中则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还有硫酸根离子。 小结留意: 1、HCO3-、OH-、SO42-等原子团不能拆开 2、HSO4在水溶液中拆开写。

19、4、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5、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强、弱电解质对比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物质结构 离子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 某些共价化合物 电离程度 完全 部分 溶液时微粒 水合离子 分子和水合离子 导电性条件相同时 强 弱 物质类别实例 大多数盐类、强酸、强碱 弱酸、弱碱、水 6、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留意点 电解质的强弱与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有关,与其溶解度的大小无关。例如:难溶的BaS04、CaC03在水中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故是强电解质。而易溶于水的CH3COOH、H3P04等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故归为弱电解质。 电解质

20、溶液的导电实力的强弱只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与电解质的强弱 没有必定的联系。例如:确定浓度的弱酸溶液的导电实力也可能比较稀的强酸溶液强。 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如HCl、HN03、H2S04)、强碱(如NaOH、KOH、Ba(OH)2)、大多数盐(如NaCl、MgCl2、K2S04、NH4C1)和活泼金属氧化物。 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如H3PO4、CH3COOH)、弱碱(如NH3H20)和水。 7、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第一步:写 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例如:CuSO4+BaCl2=BaSO4+CuCl2 其次步:拆 把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拆成离子形式 Cu2SO42Ba22C

21、lBaSO4Cu22Cl 第三步:删 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Ba2+ + SO42 = BaSO4 第四步:查 检查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留意事项: 1必需是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才有离子方程式。例如.固体间的反应,即使是电解质,也不是离子反应,也就没有离子方程式 如:2NH4Cl固Ca(OH)2固=CaCl22H2O2NH3 2浓H2SO4作为反应物和固体反应时,浓H2SO4写成化学式。 3微溶物作为反应物时,若为澄清溶液,写成离子;处于浊液或固体时写成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时一律写化学式 如条件是澄清石灰水,则应拆成离子;若是石灰乳或浑浊石灰水则不能拆,写成化学式。 8、离

22、子共存问题 凡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留意不是完全不能共存,而是不能大量共存 一般规律是:1、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盐的离子熟记常见的难溶、微溶盐; 2、与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OH-和CH3COO-、CO32-等弱酸根离子和HCO3-等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 3、与O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 NH4+和HCO3-等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以及弱碱的简洁阳离子比方:Cu2+、Al3+、Fe3+、Fe2+、Mg2+等等 4、能互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常见还原性较强的离子Fe3+、S2-、I-、SO32-与 氧化性较强的离子Fe3+、ClO-、MnO4-、Cr2O72- 四、氧化

23、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推断根据-有元素化合价转变 失电子总数=化合价上升总数=得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 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 、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a、常见的氧化剂 (1)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O2、Cl2、Br2 (2) 含高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FeCl3 (3) 含某些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浓H2SO4、HNO3、KMnO4、MnO2 b、常见的还原剂: (

24、1) 活泼金属:K、Ca、Na、Al、Mg、Zn (按金属活动性依次,还原性递减) (2) 含低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Fe2 (3) 某些非金属单质:C、H2 (4) 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HCl、H2S、HI、KI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结果 (2) 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状况 、推断氧化剂或还原剂强弱的根据 i.根据方程式推断简称:前 后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ii 根据反应条件推断 当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来进行推断,如: 4HCl浓+MnO2 MnCl2+2H2O

25、+Cl2 16HCl浓+2KMnO4=2KCl+2MnCl2+8H2O+5Cl2 易知氧化性:KMnO4MnO2。反应条件越高,性质越弱 iii.由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价来推断 当含变价元素的还原剂在相像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由氧化产物相关元素价态的凹凸来推断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如: 2Fe+3Cl2 2FeCl3 Fe+S FeS 可知氧化性:Cl2S。生成价态越高,性质越强 iv.根据元素周期表推断 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原子或单质氧化性慢慢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慢慢增加;金属原子或单质还原性慢慢增加,对应阳离子氧化性慢慢减弱。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或单质还原性慢慢减弱,

26、氧化性慢慢增加。阳离子的氧化性慢慢增加,阴离子的还原性慢慢减弱。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a)配平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或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b)配平步骤:“一标、二找、三定、四配、五查,即标好价,找转变,定总数,配系数、再检查。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金属的物理通性: 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物质 Na Al Fe 保存 煤油或石蜡油中 干脆在试剂瓶中即可 干脆在试剂瓶中 化性 常温下氧化成Na2O: 4Na+

27、O2=2Na2O 点燃 点燃生成Na2O2 点燃 2Na+O2=Na2O2 常温下生成致密氧化膜: 4Al+3O2=2Al2O3 致密氧化膜使铝耐腐蚀。 点燃 纯氧中可燃,生成氧化铝: 点燃 4Al+3O2=2Al2O3 潮湿空气中易受腐蚀: 铁锈:主要成分Fe2O3 点燃 纯氧中点燃生成: 点燃 3Fe+2O2= Fe3O4 与 O2 与Cl2 2Na+Cl2=2NaC 2Al+3Cl2=2AlCl3 2Fe+3Cl2= 2FeCl3 与S 常温下即可反应: 2Na+S=Na2S 加热时才能反应: 2Al + 3S=Al2S3 加热只能生成亚铁盐: Fe + S = FeS 与水 常温与冷水

28、猛烈反应: 2Na+2H2O=2NaOH+H2 去膜后与热水反应: 2Al+6H2O=2Al(OH)3+3H2 常温下纯铁不与水反应。 加热时才与水蒸气反应: 3Fe+4H2O(g) = Fe3O4+4H2 与 酸溶 液 2Na+2HCl=2NaCl+H2 2Al+6HCl=2AlCl3+ 3H2 Fe+2HCl=FeCl2+H2 与 碱 溶 液 - 2Al+2NaOH+2H2O=2NaAlO2+3H2 - 与 盐 溶 液 与硫酸铜溶液: 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单质 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单质 与 氧 化 物 - 点燃 镁条引燃时铝

29、热反应: 2Al+Fe2O3=Al2O3+2Fe - 金属活泼性慢慢减弱 三、金属化合物的性质: 1、氧化物 Na2O Na2O2 Al2O3 Fe2O3 性质 碱性氧化物 非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白色固体 赤红色固体 与水反应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 +O2 - - 与酸溶液 Na2O+2HCl=2NaCl+H2O溶液无色 2Na2O2+4HCl=4NaCl+ 2H2O+O2 Al2O3+6HCl=2AlCl3+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溶液黄色 与碱溶液 - - Al2O3

30、+2NaOH=2NaAlO2+H2O - 其他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 - 2、氢氧化物 化性 NaOH Al(OH)3 Fe(OH)2 Fe(OH)3 属性 碱性氢氧化物 两性氢氧化物 碱性氢氧化物 碱性氢氧化物 与酸溶液 NaOH+HCl=NaCl+H2O Al(OH)3+3HCl= AlCl3+3H2O Fe(OH)2+2HCl= FeCl2+2H2O Fe(OH)3+3HCl= FeCl3+3H2O 与碱溶 液 - Al(OH)3+NaOH=NaAlO2+2H2O - - 稳定性 稳定 2Al(OH)3=Al2O3+3H2O 4

31、Fe(OH)2+O2+2H2O= 4Fe(OH)3 2Fe(OH)3=Fe2O3+3H2O 制备 金属钠与水即可 铝盐溶液与过量浓氨水 亚铁盐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液面下 铁盐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3、盐 Na2CO3俗名:纯碱、苏打 NaHCO3俗名:小苏打 溶解度 较大 较小 溶液碱性 使酚酞变红,溶液呈碱性。 使酚酞变淡粉色,溶液呈较弱的碱性。 与酸 反应快速Na2CO3+2HCl=2NaCl+2H2O+CO2 反应更快速NaHCO3+HCl=NaCl+H2O+CO2 与碱 - NaHCO3+NaOH=Na2CO3+H2O 稳定性 稳定,加热不分解。 固体NaHCO3 2NaHCO3=Na2

32、CO3+H2O+CO2 互相转化 Na2CO3溶液中通入大量CO2 Na2CO3+H2O+CO2=2NaHCO3 固体 NaHCO3 :2NaHCO3=Na2CO3+H2O+CO2 其他 溶液中:Na2CO3+Ca(OH)2=2NaOH+CaCO3 溶液中:NaHCO3+Ca(OH)2=NaOH+CaCO3+H2O 用处 工业原料等 中和胃酸、制糕点等 FeCl2 FeCl3 颜色 浅绿色 黄色 与碱溶液 FeCl2+2NaOH=Fe(OH)2+2NaCl FeCl3+3NaOH=Fe(OH)3+3NaCl 互相转化 2FeCl2+Cl2=2FeCl3 2FeBr2+Br2=2FeBr3 2F

33、eCl3+Fe=3FeCl2 2FeBr3+Fe=3FeBr2 检验 遇KSCN不显血红色,加入氯水后显红色 遇KSCN显血红色 用处 净水剂等 印刷线路板等 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互相转化 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aAlO2+HCl+H2O=Al(OH)3+NaCl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互相转化,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本章学问结构框架 二、本章学问结构梳理 (一)硅及其化合物 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 二氧化硅SiO2 二氧化碳CO2 类别 酸性氧化物 _酸性氧化物 熔沸点 高 低 与水反应方程式 不反应 CO2+H2O H2CO3 与酸反应方程式 SiO2 + 4HF=SiF4+2H2O 不反应 与烧碱反应方程式 SiO2+2NaOH = Na2SiO3+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