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专项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818033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专项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古代文学专项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专项名词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专项名词解释.doc(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建安文学建安文学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 学才能著称于世。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 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曹植被誉为“建安之 杰” 。 2、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 学家的并称。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 重要作家。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3、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当时有不少作品 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

2、,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诗歌情调慷慨悲 凉,语言刚健爽朗。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 4、 悲愤诗:诗歌篇名。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的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 二首。其中五言体较可信。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 汉末动乱时期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 情如泣如诉,有强烈的感染力。 第七章第七章 正始文学正始文学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正始文学:魏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老庄哲学风行, 文学创作受到严重影响。宣扬消极思想,滋长了脱离现实的倾向。只有阮籍、嵇康的作品

3、 还能以隐蔽的手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流露出不满现实的情绪,成就较大。 2、竹林七贤:指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位文士“相 与友善,游于竹林” ,故号“竹林七贤” 。 3、 与山巨源绝交书:文章篇名,曹魏正始间嵇康写给山涛的一封信。这是一篇与 司马氏集团决裂的宣言书。文章申明自己不愿当官是为了远祸全身。提出做官“必有不堪 者七,甚不可者二” ,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 。 第八章第八章 两晋文学两晋文学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太康体:晋武帝太康时期的诗体。以潘岳、陆机、张载、张协、陆云等为代表。其 诗讲究雕章琢句,追求词藻,流于轻靡,诗风繁缛华丽,代表着当时诗坛

4、的主流。 2、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指主要活动于西晋太康、元康年间的八位诗人的并称。他们是: 张载、张协、张亢兄弟,陆机、陆云兄弟,潘岳及其侄潘尼,还有左思。 3、左思风力:是对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语出钟嵘诗品 。 左思是西晋最杰出的诗人,代表作咏史诗八首,风格刚健,感情深沉,和当时流行的 华丽诗风迥然不同。他的诗承建安风骨,抒写怀抱,抨击现实,多不平之音。气势雄健, 笔调挺拔,辞采壮丽,形象鲜明,风格独树一帜,人称“左思风力” 。 4、玄言诗:指东晋时期在玄学思想影响下,诗坛上流行的“寄言上德,托意玄珠”的 作品。代表作家有东晋孙绰、许询。玄言诗以玄学思想方法体悟玄理,诗味不

5、浓,但其中 通过景物来表现哲理的作品,为山水诗的出现起到了催化作用。 5、游仙诗:两晋之际诗人郭璞的代表作游仙诗十四首,将老庄思想与道教神仙之 说相混合,寄寓仕宦失意、惧祸避世的情绪和苦闷情怀。名为“游仙” ,实为咏怀,抒发怀 才不遇和对现实的不满之情。郭璞的诗形象鲜明,比喻贴切,词采清新,气势挺拔,寄兴 深远,较之当时盛行的“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诗要高出一筹。 第九章第九章 陶渊明陶渊明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田园诗:指以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篇。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描 写田园景色和农村生活,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参 与农村劳动的感受,

6、以及与农民的愉快交往。本来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异趣,但随着南朝齐 谢脁山水诗注意表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田园诗与山水诗的界限逐渐模糊。人们一般 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可见其合流的趋势。 第十章第十章 南朝诗歌南朝诗歌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陶谢:指东晋末宋初诗人陶渊明和谢灵运。杜甫有“焉得诗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 同游”之句,即指此二人。他们都善于描写自然景物。但陶多写田园,而谢多刻画山水; 陶诗语言朴实自然,谢诗则讲究词藻与对偶,崇尚绮丽,风格并不相近。 2、元嘉三大家: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三位著名的诗人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的并称。 谢诗富艳精工,颜诗华美典雅,鲍诗雄恣奔放,是谓“宋

7、初三体” ,诗风差异明显,共同之 点是描写山水,都讲究词藻和对偶。 3、永明体: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诗体。又称新体诗。这种诗把音律声韵与晋宋 以来的对偶之风结合起来,注重四声、八病之说,增加了诗歌艺术的形式美,对近体诗的 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代表作家有沈约、谢脁、王融、范云、江淹以及齐梁间的何逊、吴均 和陈代的阴铿。 4、宫体诗:南朝梁代为宫廷创作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大都描绘闺情声色,清绮靡丽, 伤于轻艳,格调不高。倡导者是梁简文帝萧纲,徐陵、庾信父子是代表作家,其创作风格 流丽轻艳、 “辑裁巧密” ,被称为“徐庾体” 。风气所至,陈时陈后主与江总亦有此类创作。 徐陵编有玉台新咏 ,只收“艳诗

8、” ,可说是宫体诗的合集。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北朝诗歌北朝诗歌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北地三才:指在北朝文人中能自觉学习南朝文化,对南北文学的合流起到推动作用 的作家温子升、邢劭和魏收的并称。总的来说他们都是南朝文风的模仿者。温子升一部分 诗风格清婉,辞藻华丽,讲究对偶,近似南朝,一部分诗受到过北方民歌的影响。邢劭诗 文多模仿魏晋和南朝人。魏收所长在史传文。 2、哀江南赋:赋篇名。北周庾信作。作者原仕南朝,后出使西魏,被羁留而仕北朝, 虽位尊名显,甚受优待,但常惦念故国,追忆往事,因作此赋以抒怀。赋篇以作者自身遭 遇为线索,写出梁朝由兴到衰的过程,揭露了梁朝统治者的腐朽无能,描写了人民

9、在战乱 中的蒙受的深重灾难。从艺术风格上看,格律严整而又不失疏放,寓雄健于苍凉沉郁之中, 感情奔放,声调铿锵,颇富个性。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南北朝乐府民歌南北朝乐府民歌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吴歌:指乐府诗集清商曲辞所收主要产生于长江下游以建业为中心一带地区 的南朝民歌,今存 326 首。现存吴歌多为女子的吟唱,生动而集中地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 的渴望与坚贞,相思的欢乐和痛苦,婚姻不自由的苦闷,以及对男子负心的怨恨等种种在 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感情和复杂的心态。 2、西曲:指乐府诗集清商曲辞所收主要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以江陵为 中心地区,包括其周围一些城市的南朝民歌。今存 142 首。

10、西曲多写商人妇的相思离别和 劳动者的爱情生活,题材较吴歌略宽,风格也更明快。 3、 敇勒歌:乐府杂歌篇名。北朝民歌。敕勒歌辞系从鲜卑语译出。北齐高欢为周 军所败,命斛律金唱此歌以激励士气。这首歌辞歌唱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风格异常雄浑朴质,不愧为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品。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南北朝散文南北朝散文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 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著,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地理书、史书。主要记载 洛阳佛寺情况,同时记录了众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材料,此外,作者在 描写洛阳寺院的庄严盛大时,也处处流露出抚今追昔的感慨以及怀恋沉痛的心情。叙事简 明,文笔清新,以散体为

11、主,间以骈偶句式,是一部有特色的散文著作。 2、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著。相传此书是为汉代桑钦所作的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 水经所作的注。郦道元引书四百多种,加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注水经 , 叙述了许多河流两岸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 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对后代山水游记文学有很大影响。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魏晋南北朝小说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志怪小说: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 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志怪小说是受当时盛行的神仙方术之说而形成的侈 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

12、风气的影响之下形成的。志怪小说的内容很庞杂,大致可分为三 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东方朔神异经等;记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故事如托名班 固的汉武故事等;讲说鬼神怪异的迷信故事如东晋干宝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对唐 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 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数量上仅次于志怪小说。是在品藻人物的社会风气 影响之下形成的。著名的有笑林 、 世说新语等。志人小说和其他小说一起,开启了 后世小说之先河。 3、 搜神记:一部用笔记体裁编写的志怪小说集。二十卷。东晋干宝作。所记多神 灵怪异之事,作者意在阐明“神道之不诬”

13、 。但亦保存了不少优秀的神话传说及民间故事。 其中一些作品揭露统治阶级之罪恶,表达人民之愿望,另有一些故事赞美了劳动人民勤劳、 勇敢、善良、智慧等优秀品质,还有一些爱情故事表现了青年男女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的 痛苦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这对唐人的传奇和俗体文学有重大影响。 4、 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编,梁刘孝标注的一部笔记体轶事小说名。全书分德行、 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的遗闻轶事,对当时士族思想、生活 和清谈放诞的风气多所反映。虽有消极因素,但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赞扬智慧,表彰善 良,亦复不少。语言精炼,韵味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颇有影响。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

14、批评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 文赋:西晋陆机以赋体的形式写的文论作品,从分析文学的创作过程入手,论 述作文的利弊,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着重阐述创作论。文章围绕文、意、物三者的矛 盾展开论述,通过总结直接或间接的写作经验,企图解决“意不称物,言不逮意”这一在 创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 昭明文选: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系我国现存第一部文学总集。本书选录先秦 至梁八百年间的诗歌、辞赋、杂文等各类文章近八百篇,诗、赋以下又各分若干小类,基 本囊括了这一时期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后人研究先秦至梁的文学发展概貌提供了重要的资 料。唐代李善注本最有名。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隋及初

15、唐诗歌隋及初唐诗歌 一、名词解释1、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 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旧唐书本传:“工五言,好以 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 2、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内容不外歌 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 对诗歌体制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 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 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

16、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并 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4、吴中四士:指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 于长安,号称“吴中四士” 。 5、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他 们在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 (新唐书宋之问传 )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 贡献,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 要意义。 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盛唐诗歌盛唐诗歌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

17、诗歌流派。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 山水诗的基础之上。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 反映农家生活现实。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 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常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 派” 。 2、边塞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其诗长于七言,特别是七言歌行,善于描写 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感情,大多具有爱国感情和进取精神,显示浓 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多慷慨悲壮。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李颀等,而 以高适、岑参为首。故后人也称“高岑诗派” 。 3、七绝圣手:指盛

18、唐诗人王昌龄,他大力用七绝写作,留存下来有七十馀首绝句,约 为存诗的五分之二。他的七绝不仅数量多,质量也高,在唐人七绝诗的发展过程中据有重 要地位,前人往往将他与李白并称,故有“七绝圣手”之称。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李白李白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李杜:特指李白和杜甫,二人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成就最高,且生当同时,交谊深 笃,故唐人习惯将其并称。 。 第十九章第十九章 杜甫杜甫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 “诗史”:“诗史”是后人对杜甫诗的评价。杜甫用他的诗,反映了他所生活时代 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其中所提供的史实,甚至可以补充历史记载的不足,具有史的认识价 值。不仅如此,他的诗还提供了比

19、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 2、 “沉郁顿挫”:杜甫诗歌最具有特征性的艺术风格。所谓“沉郁” ,主要指思想感情 的博大深厚、深沉苍凉;所谓“顿挫” ,主要指表现手法的沉著蕴藉、曲折有力,而不是感 情奔放,一泻无余。 第二十章第二十章 中唐前期诗人中唐前期诗人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大历十才子:指活跃于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不同史籍所载十人姓名略有出入。主 要有钱起、卢纶、李端、司空曙、韩翃等。所作诗歌多应景献酬,流连光景,粉饰现实。 部分诗作抒写沉沦下僚,怀才不遇之感。诗歌艺术造诣较高,多为近体,五律成就尤高。 2、 “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近体,尤工五律,风格含蓄温和,

20、清雅洗炼,自称为 “五言长城” 。 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一章 韩愈与韩孟诗派韩愈与韩孟诗派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韩孟诗派:中唐诗人韩愈、孟郊的合称,孟郊诗颇得韩愈赏识,当时即有“孟诗韩 笔”的称誉。同时二人作诗皆好奇思硬语,诗风相近,故称。 2、以文为诗:是韩愈的一种创作倾向和自觉的美学追求。主要特点是以散文化的章法、 句法入诗,不受韵律、节奏、对称的约束,打破诗歌圆转流利、和谐对称的特点,融叙述、 议论为一体。 “以文为诗”对后世尤其是宋代诗人影响极为深远。 3、郊岛:指中唐诗人孟郊、贾岛,二人并称。二人诗多愁苦凄清之境,且诗风孤郁悲 凉,凄寒局促。苏轼祭柳子玉文用“郊寒岛瘦”概括二人

21、的风格。 4、长吉体:长吉是李贺的字,此指李贺诗所独具的风格。其诗色彩浓丽、想象奇诡、 情调幽冷、构思独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于中唐诗坛独树一帜。 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二章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新乐府:即“新题乐府” ,相对于古乐府而言。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 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 稹大力提倡。 2、新乐府运动: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等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 运动,是中唐革新思想在诗坛的反映。李绅首先创作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稹写了和诗 十二首,白居易创作新乐府五十首,正式

22、标举“新乐府”之名。张籍、王建也创作了 不少新乐府诗,由此形成影响较大的新乐府运动。 3、张王乐府:中唐诗人张籍、王建的合称,二人借长于乐府诗,内容多反映民生疾苦, 诗风浅近,故齐名。 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三章 中唐其他诗人中唐其他诗人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韦柳:中唐诗人韦应物、柳宗元的合称,二人皆长于山水田园诗,且诗风淡远,后人 往往并称之。 第二十四章第二十四章 晚唐诗人晚唐诗人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小李杜: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的合称,二人皆晚唐杰出诗人,又生于李白、杜甫 之后,故称。 2、无题诗:是李商隐的创造。或以“无题”名篇,或借诗的首二字为题,内容或写爱 情,或借男女之

23、情而别有寄托。这类诗词旨隐约,意蕴丰厚,往往难以确解。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五章 唐代散文唐代散文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古文:古文之名,始见于司马迁,指汉时先秦文字。古文作为文体,始于韩愈,指 上继先秦两汉、奇句单行的文字,是相对于盛行于六朝、在唐代仍占据主导地位的骈体文 而言的。2、骈体文:骈文:指讲究对偶、声韵、辞藻华丽、多用典故的文体,又称之为骈俪文 或四六文。它的出现,突破了早期散文过于古朴简单的格局而向形式美方向发展,但到后 来,弊端也随之而生,华美的形式往往成了表达思想、反映现实的障碍。 3、古文运动: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参加的, 以“文以载道

24、”相号召,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运动。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 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它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 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古文运动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的思想与艺 术发展上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第二十六章第二十六章 唐代传奇唐代传奇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唐传奇:唐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通称,因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故称。 “传奇”一词 肇始于元稹莺莺传的原始篇名,晚唐裴铏又将自己的短篇小说集命名为传奇 ,但传 奇正式作为唐代小说的通名,是宋代以后的事。 2、变文:民间曲艺“转变”所用的底本。对“变”字的解释,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见解

25、 和推测,或认为是梵文 citra(图画)的音译,或认为是“变更” 、 “神通变化”等义,或认 为是佛教语“因缘变” (因果变换)的简称,迄无定论。现存变文的内容主要是三类:一是 演唱佛经故事的,二是演唱历史故事的,三是演唱民间传说的。后二者往往相互渗透,即 历史故事多带有传说色彩,民间传说常牵扯历史人物。另外有一种比较特别,数量也少, 是演唱当时重大事件的。 第二十七章第二十七章 唐五代词唐五代词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词:一种合乐而歌的新诗体,唐五代时期通常称“曲子”或“曲子词” 。词又名诗 余、乐府、长短句。 2、敦煌曲子词:现传最早的唐代民间词,因是在敦煌发的,故称。敦煌曲子词

26、保存了 词的初始形态与内容特征。内容丰富庞杂,风格自然朴实,感情直率,生活气息很浓。 3、花间词: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编十八家词人的词五百首为花间集 ,这是文学 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选集。十八名作者,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外,均为西蜀词人。他们 的词风大体一致,后世因称他们为“花间词人”和“花间派” 。花间派尊温庭筠为鼻祖,多 写闺阁情事,情致缠绵,辞藻富丽。代表作家除温庭筠、韦庄外,还有欧阳炯、李珣、鹿 虔扆、牛希济等。 4、南唐词人:五代稍晚于西蜀词在南唐地区出现的一个词人群体。重视以词言志,偏 重抒写情怀,拓宽了词的内容和意境。词风清丽淡雅、擅长白描。代表词人有中主李璟、 后主李煜、宰相冯延

27、巳。魏晋到唐的总结魏晋到唐的总结第六章 建安文学 一、名词解释 1、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 学才能著称于世。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曹植被誉为“建安之 杰” 。 2、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 学家的并称。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 重要作家。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3、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当时有不少作品 反映了乱离的社会

28、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诗歌情调慷慨悲 凉,语言刚健爽朗。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 4、 悲愤诗:诗歌篇名。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的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 二首。其中五言体较可信。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 汉末动乱时期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 情如泣如诉,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论述题 1、建安时期有哪些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征? 参考答案:建安时期著名的诗人有“三曹” (曹操、曹丕和曹植) 、 “七子” (孔融、陈 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和女诗人蔡琰。其

29、诗歌创作的共同特征是:都致力 于五言诗的创作,表现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现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理想精神, 情调慷慨激昂,语言刚健爽朗, “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 ,形成所谓“建安风骨” 。 2、试析“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 参考答案:曹操的诗歌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特色,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语言古朴苍 劲,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曹丕的诗多写游子思妇题材,兼有年命之悲和行乐之情, 充满乱离时代的哀怨之音,诗风清丽哀婉。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作家,其诗歌 加强了抒情化色彩;描写细致,善用比喻,增强了形象性和生动性;词藻丰富华美,讲究 对偶、炼字,语言绮丽而自然,韵律、色调和谐;讲究

30、谋篇布局。风格“骨气奇高,词采 华茂” 。 3、简述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曹植早期诗歌充满了昂扬奋发的精神,后期诗歌慷慨悲凉。诗风变化的原 因是由于其政治地位的变化导致题材与艺术手法的变化。曹植早期才华横溢,颇受宠爱, 故诗歌多歌唱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也有感时伤乱、述写宴饮游乐的作品,洋溢着浪漫乐 观的情调。后期备受猜忌,故主要抒写自己遭谴被弃的悲愤与不平,或述写朋友和自己遭 受迫害的愤懑,或借传统闺怨题材表明自己的心志,或自抒胸臆,或借游仙以排遣内心的 苦闷。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现诗人反抗迫害的精神。 傲世谁堪千古秀, 清狂自比一秋心。 天罡籁以黄花瘦, 淡眼

31、红尘冷到今。 第七章 正始文学 一、名词解释 1、正始文学:魏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老庄哲学风行, 文学创作受到严重影响。宣扬消极思想,滋长了脱离现实的倾向。只有阮籍、嵇康的作品 还能以隐蔽的手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流露出不满现实的情绪,成就较大。 2、竹林七贤:指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位文士“相 与友善,游于竹林” ,故号“竹林七贤” 。 3、 与山巨源绝交书:文章篇名,曹魏正始间嵇康写给山涛的一封信。这是一篇与司马氏集团决裂的宣言书。文章申明自己不愿当官是为了远祸全身。提出做官“必有不堪 者七,甚不可者二” ,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 。

32、二、论述题 1、阮籍咏怀诗的主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是什么? 参考答案:其内容一是抒写孤苦寂寞和忧生惧祸之情;二是讽刺时政,揭露社会丑恶 腐败;三是表现饮酒、求仙生活。艺术特色一是长于抒情,二是工于比兴;三是精于用典; 四是善于曲笔。具体手法一是将象征手法与寓意的不确定性结合起来,再加上典故的多义 性,使诗作寓意深邃难明;二是用多种比兴构成完整的意境,使寓意藏而不露。风格深隐 含蓄,所谓“阮旨遥深” 、 “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 第八章 两晋文学 一、名词解释 1、太康体:晋武帝太康时期的诗体。以潘岳、陆机、张载、张协、陆云等为代表。其 诗讲究雕章琢句,追求词藻,流于轻靡,诗风繁缛华丽,代表着

33、当时诗坛的主流。 2、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指主要活动于西晋太康、元康年间的八位诗人的并称。他们是: 张载、张协、张亢兄弟,陆机、陆云兄弟,潘岳及其侄潘尼,还有左思。 3、左思风力:是对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语出钟嵘诗品 。 左思是西晋最杰出的诗人,代表作咏史诗八首,风格刚健,感情深沉,和当时流行的 华丽诗风迥然不同。他的诗承建安风骨,抒写怀抱,抨击现实,多不平之音。气势雄健, 笔调挺拔,辞采壮丽,形象鲜明,风格独树一帜,人称“左思风力” 。 4、玄言诗:指东晋时期在玄学思想影响下,诗坛上流行的“寄言上德,托意玄珠”的 作品。代表作家有东晋孙绰、许询。玄言诗以玄学思想方法体悟玄理

34、,诗味不浓,但其中 通过景物来表现哲理的作品,为山水诗的出现起到了催化作用。 5、游仙诗:两晋之际诗人郭璞的代表作游仙诗十四首,将老庄思想与道教神仙之 说相混合,寄寓仕宦失意、惧祸避世的情绪和苦闷情怀。名为“游仙” ,实为咏怀,抒发怀 才不遇和对现实的不满之情。郭璞的诗形象鲜明,比喻贴切,词采清新,气势挺拔,寄兴 深远,较之当时盛行的“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诗要高出一筹。 二、论述题 1、西晋太康前后文坛的主要创作倾向如何?代表作家是谁? 参考答案:主要创作倾向一是模拟古人的风气大盛;二是雕章琢句,追求词藻华美与 对偶工整。只有左思独树一帜,以矫健的笔力抒写了寒士的不平,直接继承了建安风骨

35、。 代表作家即“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 2、试述左思咏史八首的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左思咏史八首是中古咏史诗的杰作。其艺术特点,一、八首诗各自独 立成章又互相承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组诗的形式可以容纳更丰富的内容;二、继承 了建安诗人抒情与言志相结合的传统,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将咏史与咏怀更紧密地结合 起来;三、表现上更加富于变化,如比喻、对照、比兴、议论等多种手法兼用,进一步丰 富了咏史题材的艺术表现力。 3、列举两晋诗歌有代表性的重要现象? 参考答案:太康体,左思风力,玄言诗,游仙诗。 第九章 陶渊明 一、名词解释 1、田园诗:指以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篇。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

36、面描 写田园景色和农村生活,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参 与农村劳动的感受,以及与农民的愉快交往。本来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异趣,但随着南朝齐谢脁山水诗注意表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田园诗与山水诗的界限逐渐模糊。人们一般 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可见其合流的趋势。 二、论述题 1、简述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陶渊明的诗歌可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咏史诗两类。田园诗多方面地描写 了农村景色和农村生活,可分三方面: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自己悠然自得的 心情;另一部分以极大的热情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起来的友谊;还有 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凋敝和自己的

37、穷困生活,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并在其中寄托 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陶渊明的咏怀、咏史诗继承了阮籍和左思的传统,表现了自己的理想 和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对时政的关心和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曲折暴露 了社会政治的黑暗。值得注意的是,田园诗有抒怀的内容,咏怀、咏史之作也不乏景物描 写,两类诗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2、试说明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 参考答案:陶渊明诗歌的风格是平淡自然,他的田园诗集中表现了这一特色。具体表 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淡与醇美的统一,陶诗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 浓郁的生活气息,意味隽永,淡而有味。二是情、景、理的统一,陶渊明善于用白描及写 意的手法勾

38、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成高远,不纯客观地刻画景物,在他的笔下景物总 是饱含着诗人的感情,体现着诗人的性格,诗人常在抒情写景中用朴素的语言,说明一些 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富于理趣,将兴寄与自然美融为一体。但陶诗也有金刚怒目的 慷慨豪放的作品,如咏荆轲 、 读山海经 (精卫含微木)等。 3、试述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参考答案: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对诗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不 仅开创了田园诗,而且前所未有地将日常生活表现得情趣盎然,富有诗意,扩大了诗歌的 题材;他创造了平淡自然的诗歌意境,为后人树立了诗歌艺术的更高标准。在诗歌的形式 方面他也有很多创造,一是用新鲜活泼

39、的内容给四言诗这种呆板僵化的形式注入新的生命; 二是发展了五言咏怀组诗,根据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命题,如咏史 、 饮酒 、 咏贫士 、 归园田居等,分类更加细致,在组诗的内部结构安排方面,有较前人更具匠心。陶诗 不为时人所重,唐代田园诗派兴起,奠定其地位,赵宋以后陶渊明备受推崇,确立了一流 大家的地位。 第十章 南朝诗歌 一、名词解释 1、陶谢:指东晋末宋初诗人陶渊明和谢灵运。杜甫有“焉得诗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 同游”之句,即指此二人。他们都善于描写自然景物。但陶多写田园,而谢多刻画山水; 陶诗语言朴实自然,谢诗则讲究词藻与对偶,崇尚绮丽,风格并不相近。 2、元嘉三大家: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三位著

40、名的诗人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的并称。 谢诗富艳精工,颜诗华美典雅,鲍诗雄恣奔放,是谓“宋初三体” ,诗风差异明显,共同之 点是描写山水,都讲究词藻和对偶。 3、永明体: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诗体。又称新体诗。这种诗把音律声韵与晋宋 以来的对偶之风结合起来,注重四声、八病之说,增加了诗歌艺术的形式美,对近体诗的 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代表作家有沈约、谢脁、王融、范云、江淹以及齐梁间的何逊、吴均 和陈代的阴铿。 4、宫体诗:南朝梁代为宫廷创作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大都描绘闺情声色,清绮靡丽, 伤于轻艳,格调不高。倡导者是梁简文帝萧纲,徐陵、庾信父子是代表作家,其创作风格 流丽轻艳、 “辑裁巧密” ,被称

41、为“徐庾体” 。风气所至,陈时陈后主与江总亦有此类创作。徐陵编有玉台新咏 ,只收“艳诗” ,可说是宫体诗的合集。 二、论述题 1、简析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参考答案:谢灵运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他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 鲜明的辞采,细致逼真地刻画了自然景色,表现了山水的绚丽多姿,一、一些佳句显示了 他工于摹画的高超本领和在艺术技巧方面的创造。二、多按游览顺序,采用移步换形法将 沿途所见景物收入诗中。三、多按照叙事写景抒情的模式来写,结构比较单调, 影响了诗歌意境的浑成和完整。 2、试述鲍照诗歌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一、反映社会的不平,抨击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抑,抒发贫士不遇的苦闷

42、和愤世嫉俗之情;二、描写边塞争战生活,抒写报国的壮志,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三、 揭露社会黑暗,同情人民苦难;四、另有游宦思乡、抒写爱情、感伤年命和写景咏物的作 品。 3、简述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及其对诗歌发展的贡献? 参考答案:鲍照诗歌分五古与乐府两大类,继承汉魏乐府诗形式及传统,笔力雄健, 抒发了强烈的感情;工于写景,长于比兴,声调抑扬顿挫,句式长短不齐;奇特瑰丽,气 象雄浑,风格豪迈俊逸,雄恣奔放,颇富浪漫色彩。 鲍照继承和发扬了汉魏风骨,代表诗歌发展的正确方向,对诗歌发展的贡献:一是对 边塞诗的创新,增加了边塞风物和征人边愁的内容。二是对七言体的创制,他是第一个有 意识致力于七言诗创作并

43、取得高度成就的诗人,变七言歌行逐句韵为隔句韵,又开创了杂 言式七言歌行。另外,模仿南朝乐府的小诗和边塞题材的诗歌对唐代五绝的形成颇有影响。4、谢脁山水诗有哪些新特点? 参考答案:一是着重表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扩大了山水诗的题材范围;二是 在写景方面突破了谢灵运全面铺写的格局,精心选择和剪裁景物,形成了较为圆融的意境; 三是在景物描写中自然融进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情境交融,尤其一些写景小诗,空灵纯净, 颇有唐风。 5、什么是新体诗?新体诗有哪些代表作家? 参考答案:齐代诗人沈约总结了前人对声韵的研究成果,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 诗中声、韵、调的配合,指出作诗应避免八种声律上的毛病,声律与对

44、偶互相配合,就形 成了具有格律的新体诗。因为出现于齐代永明年间,所以又叫永明体。它是古诗发展到近 体的过渡形式。谢脁的新体诗,词采华美,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已有全篇似唐人者。新 体诗的代表作家除谢脁外,还有沈约、王融、何逊、阴铿等。 第十一章 北朝诗歌 一、名词解释 1、北地三才:指在北朝文人中能自觉学习南朝文化,对南北文学的合流起到推动作用 的作家温子升、邢劭和魏收的并称。总的来说他们都是南朝文风的模仿者。温子升一部分 诗风格清婉,辞藻华丽,讲究对偶,近似南朝,一部分诗受到过北方民歌的影响。邢劭诗 文多模仿魏晋和南朝人。魏收所长在史传文。 2、哀江南赋:赋篇名。北周庾信作。作者原仕南朝,后出

45、使西魏,被羁留而仕北朝, 虽位尊名显,甚受优待,但常惦念故国,追忆往事,因作此赋以抒怀。赋篇以作者自身遭 遇为线索,写出梁朝由兴到衰的过程,揭露了梁朝统治者的腐朽无能,描写了人民在战乱 中的蒙受的深重灾难。从艺术风格上看,格律严整而又不失疏放,寓雄健于苍凉沉郁之中, 感情奔放,声调铿锵,颇富个性。二、论述题 1、结合庾信的经历简要说明他早年和晚年诗风的变化? 参考答案:庾信一生以出使西魏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仕梁,是宫体诗的代表 作家,与徐陵的宫体诗号称“徐庾体” ,诗风伤于轻艳,同时有大量奉和应景之作,一些诗 作以摹景生动,造句新巧,声韵协调,显示出清新俊逸的个人特色。庾信 42 岁奉命

46、出使西 魏被羁留,历仕西魏、北周,虽位望通显,但常有乡关之思和羁旅之情,加上边塞景色和 亡国之恨,一发而为歌诗,形成刚健豪放的气骨和苍凉悲壮的意境。后期诗作内容广泛, 善用典故,工对仗,语言精美,声韵和谐。杜甫称“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 又说他“暮年诗赋动江关”正是指出了他后期诗文风格的变化。 2、为什么说鲍照是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作家? 参考答案:庾信对近体诗的形式发展做出了值得注意的贡献,他使诗歌进一步律化和 骈俪化,加上广泛的题材、刚健豪放的气骨和苍凉悲壮的意境,他的诗歌真正融合了南北 诗风,对唐诗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其辞赋和骈文也达到了六朝的最高水平,成为南北朝文 学之集大

47、成者。 第十二章 南北朝乐府民歌 一、名词解释 1、吴歌:指乐府诗集清商曲辞所收主要产生于长江下游以建业为中心一带地区 的南朝民歌,今存 326 首。现存吴歌多为女子的吟唱,生动而集中地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 的渴望与坚贞,相思的欢乐和痛苦,婚姻不自由的苦闷,以及对男子负心的怨恨等种种在 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感情和复杂的心态。 2、西曲:指乐府诗集清商曲辞所收主要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以江陵为 中心地区,包括其周围一些城市的南朝民歌。今存 142 首。西曲多写商人妇的相思离别和 劳动者的爱情生活,题材较吴歌略宽,风格也更明快。 3、 敇勒歌:乐府杂歌篇名。北朝民歌。敕勒歌辞系从鲜卑语译出。北齐高欢

48、为周 军所败,命斛律金唱此歌以激励士气。这首歌辞歌唱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风格异 常雄浑朴质,不愧为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品。 二、论述题 1、试分别概述南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南朝民歌多数表现男女恋情。吴歌和西曲因产生的地域不同,情调和风格 略有不同(见基本知识部分) 。北朝民歌虽数量不多,题材却比较广泛。主要有四方面内容: 一是描写北方的壮丽山川和游牧生活;二是表现了北方民族粗犷豪迈的个性和豪侠尚武的 精神;三是反映了北方频繁的战争以及由此给人民带来的离乡背井、流离失所的痛苦;四 是反映了爱情婚姻生活。 2、试比较南北朝民歌的艺术风格? 参考答案:南朝民歌篇幅短小,多为五言四句

49、。语言清新自然,在语言上最大的特色 是运用双关隐语,不仅使语言活泼流畅,而且使情思的表达也更加委婉含蓄。北朝民歌语 言质朴刚健,风格粗犷豪放,自然清新,多杂言格式而以五言为主。 3、说说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的分类保存情况? 参考答案:南朝民歌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西曲两 类,还有数量极少的神弦歌。此外杂曲歌辞 、 杂歌谣词里也保存了少量的南朝民歌。 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里。多数为北 魏、北齐、北周时期的作品,传入南朝,初梁代的乐府机关保留下来。 4、试简析西洲曲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西洲曲是乐府杂曲歌辞里的一篇。南朝无名氏作,为五言体。因首句“忆梅下西洲” ,故名。原为长江流域的民歌,后经过文人的加工。内容描写一个少女 怀念久别情人的心理。作品通过带季节特征的人物活动的变换,层层递进地表现了一位少 女从春到秋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笔触细腻,情思缠绵悱恻,顶真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