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黄埔军校游后感.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1728195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黄埔军校游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黄埔军校游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黄埔军校游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黄埔军校游后感.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黄埔军校游后感 第一篇:黄埔军校游后感 黄埔军校游后感 2023年5月23日,在学校机电系分团委的组织下,我们这些入党主动分子怀着新颖的心情来到了广州黄埔区长洲岛上,去参观那充溢历史气息的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校名为“陆军军官学校,创办于1924年5月,至今已走过了九十一个春秋了。本着“创建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的宗旨,黄埔军校不仅为国民党培育了大批的军事才将,还培育了大量战功显赫、名威中外、影响深远的中共名将。对于当时装备落后、物资短缺、人才缺乏的中国来说,黄埔军校的建立就显得意义非凡了。它为我们国家培育了大量的军事人才,从黄埔军校走出来的每一个学生都在战线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2、。如北伐斗争、抗日斗争、解放斗争之所以能够取得了宏大胜利,无一不与黄埔军校培育出来的将领有关的。他们不仅为斗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也为后人树立了精忠爱国、艰苦奋斗的好典范。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近代史的英雄伟迹,也让我意识到教化对一个国家的进展的重要性,它是培育人才、促进科技进展、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教化是一个国家进展的根本,它确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将来!假如一个国家不重视教化事业的重要性,那么这个国家的进展将成为不行能。在现今这个科技发达学问型社会,如何更好地进展教化已成为一个国家社会是否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了。只有重视教化,社会才会进步,只有进展教化,我们的国家才能旺盛

3、富强,才能够立足于改变莫测的国际环境。 因此,每一个国家都特殊重视教化的进展。我国也在着力地进展教化,提出全面推动素养教化 ,教化优先进展的战略地位 ,这将是实现我国“科教兴国宏伟目标的关键,也是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如今,我们接受教化的机会比以前多了,学习的内容也比以前的更丰富和科学了,这是多数革命先辈流血牺牲所奋斗得来的,所以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将来能够为国家的进展奉献自己的力气。 作为当代高校生,我们应当树立远大志向,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刻苦学习并努力驾驭先进科学文化学问,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要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

4、,学习和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做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努力置身于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出谋划策。 李水伟 2023年5月25日 其次篇:游黄埔军校 观黄埔军校,忆英雄豪杰 1911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革命辛亥革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不遗余力地为挽救整个中国而努力,他们肩负时代使命,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不怕吃苦,不怕流血牺牲,只为振兴中华。尤其是在大革命期间,这些革命党人为扫除反动军阀及其封建势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北伐斗争中,他们勇敢作战,所向无敌,立下了不朽的战功。这些革命党人很多都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的精英。今

5、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党中心召开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为了纪念辛亥革命,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我们新生党员的素养,增加我们在校高校生党员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能在新的阶段取得更大进步,努力争做党员先锋。我们支部组织参观了黄埔军校旧址,来学习辛亥革命老前辈身上的黄埔精神。 我们支部一行十几个人早早地坐着公车来到黄埔军校旧址。黄埔军校设在广州长洲岛,是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当时苏联的关心下创办的一所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孙中山亲任校总理,蒋中正、廖仲恺分别担当校长、党代表之职。如今的黄埔军校旧址是一所以陆军军官学校为中心内容的纪念馆,是全国、省、市爱国主义教化基地。黄埔军校具有“尊敬精诚,团

6、结合作,为国爱民,不怕牺牲为核心的黄埔精神。我们刚来到黄埔军校的门口,就看到门口两边的墙上对称地写着“革命尚未胜利,同志仍需努力。这句话是孙中山先生在自己的遗嘱中写到的。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先生在病危之际,仍记忆犹新挽救中国、挽救民众。他剧烈的爱国之心让人为之感 动。一块写有陆军军官学校的木牌端端正正地横在校门口的上方。我们一一参观了黄埔军校的几个展厅。展厅里摆放着当时一些物品,并向我们介绍了很多毕业于黄埔军校的英雄人物。他们驰骋沙场,为挽救国家立下了悍马功劳。看着关于他们的介绍,敬意油然而生。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艰苦不算什么,难过不算什么,再苦再累,为了振兴中华,他们都不怕。

7、当时的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热血青年,那时的国家不能给他们供应像我们如今这样好的待遇,能给的只有恶劣的环境和困苦。但是他们勇敢的扛起那个时代给予他们的历史使命,不畏艰辛,不惧死亡,用自己的鲜血铺出复兴中华的道路。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常代,不再需要流血牺牲,冲锋陷阵。我们每天吃得饱,睡得好,穿着各种各样秀丽的衣服。不需要体力的辛苦,能够在自己宠爱的高校读着自己宠爱的书。与他们相比,我们如今不知道要华蜜多少倍。如今,我们的国家不断的进展壮大,不再像那个时候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我们有着不同于那个时代的历史使命。我们应当更好地发扬他们身上所具有的艰苦奋斗、为国爱民的精神,肩负起我们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8、。珍惜如今的生活,努力学习,戒急戒躁,不怕吃苦,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各方面的素养,为能够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而时刻准备着。尤其作为一名师范生,以后要为人师表,这就更需要我们不断提高专业学问素养,投入到国家的教化事业,为国家培育出将来的接班人而尽心尽责。不以个人的享乐为目标,而要以集体利益为主导,到 国家需要我们的地方去。为国家更好的进展和壮大而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参观完黄埔军校后,大家热忱高涨。那段历史虽然已成为过去,但军校却将这段历史恒久的保存下来,黄埔的革命精神已成为了激励后人奋勉向上的动力。当前,我们还处在经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的生活还没有到达共同富有。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

9、走。而下面的路就要有我们用自己的学问和劳动走下去。我们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肩负起责任完成历史使命。同时我们处在和平的环境下,这也就需要我们确定要珍惜今日这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旺盛稳定的社会环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认认真真读书向上,踏踏实实地工作,努力创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对得起先辈,造福于后辈。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旺盛富强。 第三篇:参观黄埔军校后感 黄埔军校诞生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见证,在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一。 走近军校大门,首先看到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醒目牌匾,大门两边各有一个士兵岗亭,给参观者一种军旅特有的庄重与威历.

10、校门口左右两面围墙上用毛笔书写了国父孙中山先生对革命目标尚未实现,在病床上弥留之际,给满目疮痍的国家和饱受苦难的同胞留下 了最终的遗言,给中华民族寄予最激越也最沉重的声音:“革命尚未胜利,同志仍需努力。我们就可以想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所肩负的特殊使命.步入校门,一个侯等间的两侧墙上题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它真实地表达了军校师生投军报国的心愿,时刻告诫军人能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为物质诱惑而堕落。校本部建筑面积不是很大,但建筑独具匠心,是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

11、的形式一样,且互相对称。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漆上油棕色的走廊光明雅致。 我们参观黄埔军校,是为了学习黄埔精神,“黄埔精神是在孙中山先生的期望和军校师生在大革命斗争之中形成的。“黄埔精神的内涵实质,即是“尊敬精诚,勇敢向前,血洒中华。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军人是“党军,这支军队区分于以往任何一支军阀部队,是一支有政治理想的军队,“都担负着救国救民的责任,“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队。军校师生具有的“黄埔精神不仅在大革命年头发挥了巨大 4月12号下午,伴着温煦的阳光,在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踏上了前往黄埔军校的旅途,参观黄埔军校旧址,重温黄埔军校历史,学习黄埔军校精神。 下午2点我们到达黄埔军校,

12、一下车,走近黄埔军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并不华丽,但却简洁中透着庄重。驻足军校门口,“革命尚未胜利同志仍需努力对联让我们肃然起敬。静立门口的士兵亭,更是有一种庄重之情在大家心中油然而生。来到黄埔军校,不仅能领会军校的风采和建筑艺术,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其辉煌的历史,感受深厚的英雄气息。沿着院落正中的红砖小路缓步前行,左右两边的展厅会依次讲解并描述着黄埔军校的史迹、黄埔群英的故事,描绘着北伐斗争中黄埔军人的飒爽英姿和铮铮傲骨。 当参观展览厅和官兵宿舍时,我们都感受良多。展览厅展出的主要是图片和革命前辈留下的物品,包括手稿、衣物等。看着前辈们艰苦的生活条

13、件,我们特殊真实地感受到了革命烈士在物质特殊缺乏的状况下,仍能坚持把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和信念。图片记载了真实的历史,物品留下了不朽的精神,点点滴滴都撼动着后来人的灵魂。老师要我们思索党的宗旨是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我想就是那些军人心中怀揣同一个信念,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官兵们的宿舍,整齐有序,让我们真正领会到了军人的优良作风。想到军校门内的对联:“文能武能能文能武武可文可可武可文,让我们感受到了黄埔军校的官兵的好学与文韬武略 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关心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以“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

14、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育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主动开展革命宣扬,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斗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 在讲解员的带着下,我们参观了整个黄埔军校旧址。在这里我只想讲一讲黄埔军校大门历史。黄埔军校大门风格特殊朴实,中心上方横匾上“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是谭延闿所书。校门于196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重新修建。在二门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二门右侧墙壁上,挂着蒋中正手书的“尊敬精诚校训。军校大门彩楼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孙

15、中山逝世后改为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胜利,同志仍须努力。这次活动让我们的党性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加强了我们对党的相识,也使我们对党更加的忠诚。与此同时也给我们上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化课。我们要做的就是怀揣一颗爱国,感恩报国之心,努力学习,将来好好报效祖国。、它以“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育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主动开展革命宣扬,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斗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高校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走进黄埔军校的校门,感觉

16、就像是回顾历史。还记得孙中山先生的在黄埔军校第一次开学典礼的致辞:“要从今日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救国救民的事业。这不仅激励着在坐的黄埔军校学生,树立打倒列强,歼灭军阀志向,还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还激励着我们高校生,要怀揣一颗爱国,感恩报国之心,坚毅,努力地,为祖国奉献力气。 参观了黄埔群英馆,让我感受到黄埔军校的宏大。他们在北伐斗争和抗日斗争中作出卓越的奉献和宏大的牺牲。我们较为熟识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有: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郑洞国、宋希濂和毛人凤等;共产党高级将领有:左权、陈赓、徐向前、林彪、蒋先云和聂荣臻等。北伐斗争

17、取得宏大的胜利和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离不开黄埔军校学生的勇敢作斗争和英明的战术 在黄埔军校校本部的墙上,孙中山先生的遗嘱“革命尚胜利,同志仍须努力是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深刻地回味。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业尚未完成,仍须努力;祖国尚未统一,仍须努力;国家尚未富强,仍须努力。作为一名当代的高校生,要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以宏大的革命先辈们作为自己的楷模,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认真学习科学文化学问,努力培育自己成为一位现代的新型有用人才,实现祖国统一和国家旺盛富强而努力。黄埔军校之行已经结束,但这一次的参观活动,就是给我们上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化课,加强了对党的相识。在这个和平的年头,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

18、不必舍弃自己珍贵的生命,我们要做的就是怀揣一颗爱国报国之心,努力学习,将来好好报效祖国。 第四篇:参观黄埔军校后感 参观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诞生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见证,在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它以“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育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主动开展革命宣扬,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斗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高校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走近军校大门,首先看到的是“陆军军官学校

19、的醒目牌匾,大门两边各有一个士兵岗亭,给参观者一种军旅特有的庄重与威历.校门口左右两面围墙上用毛笔书写了国父孙中山先生对革命目标尚未实现,在病床上弥留之际,给满目疮痍的国家和饱受苦难的同胞留下 了最终的遗言,给中华民族寄予最激越也最沉重的声音:“革命尚未胜利,同志仍需努力。我们就可以想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所肩负的特殊使命.步入校门,一个侯等间的两侧墙上题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它真实地表达了军校师生投军报国的心愿,时刻告诫军人能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为物质诱惑而堕落。校本部建筑面积不是很大,但建筑独具匠心,是两层砖木结构,

20、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样,且互相对称。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漆上油棕色的走廊光明雅致。 我们参观黄埔军校,是为了学习黄埔精神,“黄埔精神是在孙中山先生的期望和军校师生在大革命斗争之中形成的。“黄埔精神的内涵实质,即是“尊敬精诚,勇敢向前,血洒中华。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军人是“党军,这支军队区分于以往任何一支军阀部队,是一支有政治理想的军队,“都担负着救国救民的责任,“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队。军校师生具有的“黄埔精神不仅在大革命年头发挥了巨大的主动的作用,直到今日仍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继承和发扬“黄埔精神,就是为了国家民族的振兴,国

21、共两党再次精诚团结,亲密合作,朝着谋求祖国统一的道路勇敢向前,决不后退。 这一次的参观活动,就是给我上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化课,加强了对党的历史的相识,深刻了解到如今安定社会来之不易。在这个和平的年头,我们要怀揣一颗爱国报国之心,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加入党,为党和国家的旺盛安定奉献. 第五篇:思想汇报-游黄埔军校 思想汇报 敬重的党组织: 2023年1月23日,我司党支部组织全体员工到黄埔军校进行参观学习。 作为一名入党主动分子,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黄埔军校旧址-黄埔长洲,在党支部的带着下走进黄埔军校,当看到校门上方挂着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牌匾,还有大门两侧白墙上写着孙中山先生著名的革命话语

22、“革命尚未胜利,同志仍需努力,在简洁朴实中透着庄重的校门,我仿佛能穿过层层时间的阻碍看到当年的学员在校门前宣誓革命的肃穆情景。走进大门,踏入这个四合院形式的校区,我们在首层参观黄埔军校史迹展、黄埔群英等展示了黄埔军校创办历史及众多学员的英雄事迹的展览厅,学习到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苏联政府与中国共产党的关心下创办的,同时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第一次精诚合作的产物。它以“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育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黄埔军校的学员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同窗学习同校共事,并肩作战同仇敌忾,虽然他们因政治信仰的不同而分道扬镳,最终兵戎相见决战沙场,他

23、们的个人传奇阅历更是演绎了我党近现代史上一个个悲喜的画面。在充分了解到黄埔军校的历史及众多英雄事迹后,我们接着走到二楼参观当年学员的生活居所,通过历史实物的展览进一步了解当年军校学员的生活环境。简陋的多人起居室就只有几十张平板木床和几个统一摆放洗刷用品的木架,肃穆朴实的教学堂更是只有几十张桌子跟椅子,没有华丽的装饰更没有多余的物品,这里的一切都让人感受到当年黄埔军校生活条件之艰苦,而恰恰是在这设施简陋,条件艰苦的学校里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军事人才。反观我们如今生活条件的优渥,不得不使我一再反思,原委是怎么的一种信念支撑着他们百折不屈地艰辛前行,哪怕鲜血流尽也要舍生忘死地奋战不息。就如校门两侧的白墙黑字所写“革命尚未胜利,同志仍需努力,提示我们时刻坚决自己的信念不动摇。 虽然这次的参观的时间不长,但是让我学习到很多,而 通过这次参观使我深切明白到,原来我们常说的“为革命事业而奋斗不单单只是一句口号,其背后所深藏的是一种为国家为民族的崛起而奋斗的精神,是一种不怕艰辛也要解除万难为中华民族的旺盛兴盛而奋斗的信念。虽然我没能阅历到革命先辈当年的艰苦环境,但以后我将以这种“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的精神为指导,催促自己锲而不舍地努力学习,坚决为实现党的崇高志向共产主义而奋斗。 2023年2月2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