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压开关柜组装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816750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低压开关柜组装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低压开关柜组装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低压开关柜组装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低压开关柜组装作业指导书.doc(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开关关 柜柜 组组 装装 作作 业业 指指 导导 书书 编制:程编制:程 道道 军军批准:批准:20102010 年年 2 2 月月 1717 日日1 目的:对高低压开关柜装配工序及开关柜组装接线进行控制,确保工序质量满足规定要求。2 适用范围:适用于开关柜的装配工序的质量控制。 3 内容:3.1 开关柜组装作业指导书1、总则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适用于本公司组织生产的各类成套产品如:高低压开关柜、动力箱、 配电箱、控制屏、台、母线插接箱的组装工艺过程。 2、设备和工具 2.1 设备:母排加工机、试验变压器、平衡电桥、搪锡炉、台钻等。 2.2 工具:螺丝刀、尖嘴钳、剥线钳、压线钳、万用表、兆欧表

2、、扳手、钢卷尺、钢直尺、 电烙铁、游标卡尺、塞尺、涂层测厚仪,力矩扳手等。 3、装配规范 3.1 在产品装配前,应对下列各项逐一进行检查,做好工艺准备。 3.1.1 整体查看壳体是否符合合同的防护等级要求,见表 1。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安装表 1 IP 防护等级定义IPIII 0无无150mm 手背垂直滴水212.5mm 手指1532.5mm 工具淋水41.0mm 金属线溅水5防尘,金属线喷水 6尘密猛喷水 7 短时浸水 8 长时浸水3.1.2 结构应该符合该型号产品结构的要求,产品应有固定的安装孔。 3.1.3 门应能在大于 90角内灵活转动,门在转动过程中不应损坏漆膜,不应使电器元件 受到冲击

3、,门锁上后不应有明显的晃动。检验方法:手执门锁轻轻推拉,移动量不超过1.5。3.1.4 门与门及门与框架之间的缝隙检验:门与门之间的缝隙均匀差小于 1000为 1.0, 大于 1000为 1.5,门与门框之间平行缝隙均匀差小于 1000为 1.5,大于 1000为2.0。 3.1.5 壳体焊接应牢固,焊缝应光洁均匀,不应有焊穿、裂缝、咬边、溅渣、气孔等现象, 焊药皮应清除干净。 3.1.6 壳体表面处理后,漆膜表面应丰满、色彩鲜明、色泽均匀、平整光滑、用肉眼看不到 刷痕、皱痕、针孔、起泡、伤痕、斑痕、手印、修整痕迹、露底及沾附的机械杂质等缺陷。3.1.7 产品上所有电镀件的镀层(包括元器件本身

4、的电镀件的镀层及紧固件)不得有起皮、 脱落、发黑、生锈等现象。 3.2 元器件装配工艺及要求 3.2.1 产品内选择的电器元件和材料,必须符合认证产品要求和顾客图纸的要求,在不影响 产品内在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征得相关批准进行认证规定范围内的代用。但同批成套 产品的同一型号元器件应选择同一厂家。 3.2.2 元器件必须采用取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非认证产品不得使用。 3.2.3 产品上的所有指示灯和按钮规格颜色应符合原理图或接线图的规定。 3.2.4 所有元器件应按照其制造规定的安装使用条件进行安装使用,其倾斜度不大于 5, 必须保证电气的飞弧对操作者及其他元器件不产生危害,

5、手动操作的元器件,操作机构应 灵活,无卡阻现象。 3.2.5 所有元器件的安装必须便于操作,馈线,维修,行线。安装后元器件的铭牌便于观察, 无法观察到得,必须重做铭牌粘贴于显眼处。元器件操作时不受空间的妨碍,不能触及带 电体及其它部位。 3.2.6 保证一、二次线的制作和安装距离。 3.2.7 同一批次相同产品的装配应一致。 3.2.8 所有元器件均应牢固的固定在骨架或支架上,每个元器件应标注醒目的符号,使用的 符号或代号必须与原理图或接线图一致。 3.2.9 辅助电路导线的端头与元器件连接时,必须穿导线号码管,标号应正确清楚、完善牢 固、有永久的附着力,标号必须与接线图标号一致。 3.2.1

6、0 满足电器元件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例如,满足散热,飞弧距离,电气间隙和爬电距 离等的要求。低压电器元器件装配后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 2 规定。其它见表 13.表 2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电器间隙()爬电距离()额定绝缘电压 ui(V)63A 及以下大于 63A63A 及以下大于 63Aui60353560ui3005668300ui6608101012.53.3.紧固件的使用 3.3.1 元器件的安装一律打孔攻丝(少数经过特批的可以采用铆钉或电动自攻螺丝) ,特殊 情况并螺帽,不得采用电动自攻螺丝。用以固定元器件及压线紧固螺钉应拧紧,无打滑及 损坏镀层涂层现象,并有防松措施,拧紧后螺纹露

7、出螺母或丝扣的固定板长度 2-5 牙(平 垫的弧面朝向螺帽) 。不接线的螺钉也应拧紧。3.3.2 用以与涂层连接的元器件应采用爪型垫片,以保证与壳体接触良好,符合保护电路连 续性的要求。3.3.3 紧固力矩见表 3表 3 螺栓的拧紧力矩螺纹直径(mm)扭紧力矩(Nm)米制标准值(mm)直径范围 d(mm)2.5 3.0 3.5 4 4.5 5 6 8 10 12 14 16 20 24d2.8 2.8d3.0 3d3.2 3.2d3.6 3.6d4.1 4.1d4.7 4.7d5.3 5.3d6 6d8 8d10 10d12 12d15 15d20 20d24 24d0.13 0.16 0.2

8、0 0.26 0.47 0.53 0.53 0.80 1.66 0.26 0.33 0.40 0.53 0.80 1.20 1.33 1.66 2.33 2.66 0.26 0.33 0.40 0.53 0.80 1.20 1.33 2.00 4.00 6.66 9.33 12.6 16.6 24 33注 栏适用于拧紧时不突出空外的无头螺钉和不能用刀口宽度大于螺钉直径的螺钉拧紧 的其他螺钉。 栏适用于可以用螺丝刀旋紧的螺母和螺钉。 栏适用于可以用螺丝刀以外的工具旋紧的螺母和螺钉。3.4 一次绝缘软母线 3.4.1 一次绝缘软母线的选择应满足回路额定电流的要求,其绝缘等级应大于各配电装置的 绝缘

9、等级,一般采用黑色铜芯导线或黄,绿,红,蓝等分色线。 3.4.2 软母线在配线时应拉紧挺直,行线应平直齐牢,整齐美观,尽量减少重叠交叉。 3.4.3 软母线可以在硬母线平弯机上进行弯曲,其弯曲半径不得软母线绝缘直径的三倍,但导 线线芯和绝缘都不能损坏. 3.4.4 根据铜芯绝缘导线的线芯截面来选择相应的接线鼻,独股线可直接连接,必要时采用 双还头压接,可不用接线鼻,mm2以下的线也可以采用线头搪锡的方法而不采用接线鼻。 .4.5 根据接线鼻的尺寸,削去导线两头的绝缘层,误差不超过+(1.52)。导线削除 绝缘层后,在导线芯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划痕,以免弯曲时导线断裂,削去绝缘层后,应将 线芯表面的

10、污物和氧化层除去,以保证接触良好。 3.4.6 将导线线芯插入接线鼻的圆管中,用压模或冷压钳压接,压接牢固,但线芯与接线鼻 接触处,不得有明显的变形,然后进行搪锡。 3.4.7 尽量一个端子压线不超过两根,特殊情况下多根绝缘导线并列在接线鼻铜管中压接时, 伸入铜管的裸露部分应尽可能短,绝缘处不整齐度小于 1。导线芯伸出铜管部分长度在12之间,且不应有明显的不整齐现象。 3.4.8 软母线在电器元件的接线端连接时,不应使接点受到任何附加应力。3.4.9 一次软母线一般采用绑扎线进行帮扎固定,特殊情况也可采用缠绕管绕扎,控制屏 (柜)则一律采用行线槽固定线束。 3.4.10 绑扎线的每扎距离保持在

11、 150左右,拐弯处,尾端可适当加密,但不能再弯曲部分 绑扎。绑扎后,接头应留在不可见部位。 3.4.11 注意事项: a.导线在穿越金属板孔时,必须在金属板孔上套上大小适宜的保护套,如橡皮圈、U 型护 条等保证导线外层不磨损。因此在订购柜壳体时强调所有可能穿线的金属板孔均应加装, 如橡皮圈、U 型护条等 b.线束应尽量远离发热元件(如电阻母排等) ,并应避免敷设于发热元件(如电阻,灯泡等) 的上方。3.5 TYM 母排载流量选择见表 4 表 4 TYM 母排载流量规格 载流量 规格载流量规格15*315*31701702*60*62*60*6141314133*60*63*60*618191

12、81920*320*32232232*80*62*80*6171317133*80*63*80*62208220825*325*32762762*100*62*100*6200520053*100*63*100*62574257430*430*43853852*60*82*60*8175417543*60*83*60*82265226540*440*45075072*80*82*80*8212721273*80*83*80*82736273640*540*55685682*100*82*100*8248424843*100*83*100*83191319150*550*56986982*120

13、*82*120*8276127613*120*83*120*83524352450*650*67757752*60*102*60*10207820783*60*103*60*102679267960*660*69139132*80*102*80*10251725173*80*103*80*103240324080*680*6120112012*100*102*100*10293129313*100*103*100*1037763776100*6100*6146914692*120*102*120*10332933293*120*103*120*104222422260*860*81072107

14、280*880*813721372100*8100*816891689120*8120*81949194960*1060*101197119780*1080*1015431543100*10100*1018751875注注: :扁平放置时扁平放置时,W,W 小于等于小于等于 6060 mmmm 载流量按表数值减少载流量按表数值减少5%5%120*10120*1021522152W W 大于大于 60mm60mm 以上时减少以上时减少 8%8%TMY(40)TMY(40)3.5.1 TYM 尺寸要求见表 5 表 5技术要求方法检验尺寸偏差窄边标称尺寸16.0b35.540.0b125.0宽边2.

15、24-2.80.033.0-4.750.050.085.00-12.500.070.0914.00-25.000.10.110.13 26.50-35.500.150.150.15 40.00-100.000.3几 何 尺 寸112.00-200.000.3%b0-300mm 游标卡尺 0-25mm 千分卡尺20%3.5.2 当 PE 线所用材质与相线相同时选择截面不应小于表 6 示规定。表6 PE线最小截面相线线芯截面 S(mm2)PE线最小截面 S(mm2)相线线芯截面 S(mm2)PE线最小截面 S(mm2)S16S16S351635S400S/2400S800200800SS/4注:1

16、)用于 TN-C 系统的 PEN 截面积不小于 10 mm2 2)在成套柜内 PEN 不需要绝缘。3.5.3 母排连接螺丝要求。表 7 母线的搭接面应平整,截面不应有飞边,加工孔的边缘不应有毛刺。 表 7铜排规格螺丝规格孔数孔径备注12016417注意:1)直线10014415 8012413 6010(12)4(2)11(13) 5012,10,(8)2(2)13,11(9) 4082(1)9 3082(1)9 2582(1)9连接与垂直连接 的不同 2)元器件本身 有连接排及孔径 的,随其要求。A )两排撘接面积应符合载流要求。母排断口处应平滑圆整,不能有毛刺存在,以防止产生 尖端放电,及

17、便于装配维护。 b) 矩形母线应避开飞弧区域,当交流主电路穿越形成闭合磁路的金属框架或隔板时,三相 四(五)线母线应在同一框孔中穿过。 c) 加工母排前有的要考虑穿互感器等的要求,保证互感器方便查看变比,接线;方便固定, 拆装和维修。 d) 螺母应置于维护侧,螺栓的长度应在螺帽拧紧后高出螺帽 25 牙。 e) 钢垫圈与钢垫圈之间必须保持 1mm 以上的间隙,以防止通过钢螺钉形成闭合磁路产生 涡流。 f) 用力矩扳手监测,紧固力矩符合表 8 规定。连接用的紧固件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镀锌 螺栓、螺母、弹簧垫圈、平垫圈等,螺栓强度不低于 4.6 级(高压柜,螺栓强度应采用 8.8 级) 。表 8 螺

18、栓紧固力矩螺栓规格M8M10M12M14M16M18M20M24力矩值Nm911182331395161799898127157196276343g)母线的绝缘支撑件应能承受装置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和额定峰值耐受电流所产生的热应力 和机械应力的冲击要求。绝缘支撑件的间距应不大于绝缘支撑件短路强度实验时的间距: 如果无动热稳定的要求则母线也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例如,母线长度超出表 9 规定表时, 中间应加固定支撑件。 表 9 母线固定支撑的间隔母线宽度距离母线宽度距离母线宽度距离303005060060900h)母排与母排、母排与电器接线端子的接触面之间应能自然吻合,母线之间的连接应保 证有足够和持

19、久的接触应力。如果不能自然贴合,不要用外力强行贴合,应当将贴合不好 的母排拆下重新调整好,然后再进行装配。 3.5.4 母线和导线的截面,应根据截流量,可能受到应力,电压降等综合因素来选择,中性 母线的截流量如无特殊要求的按相线截流量一半选择截面。图样上有标注的,按图样要求 选用。图样上未作规定的,应根据母线和导线容许截流量,按一次回路各元件的容量来选择。 3.5.6 不同容量两元件间串联的接线按元件容量较小的来选择。 3.5.7 元件容量的确定:如空气开关按额定电流,热继电器按最大整定电流值等。 3.5.8 高压柜 TMY 的截面选择相排不低于 50*6(60*5) mm,PE 排 50*5

20、 mm以满足热稳需 求。 3.5.9 BV、BVR 塑料铜芯线容许截流量见 表 10。表 10截面 MM截流量(A)规格(根数*线径)MM0.5连接电子器件 的小电流低电 平电路1*0.807*0.301.0连接电子器件 的小电流低电 平电路1*1.137*0.431.5二次回路1*1.377*0.5219*0.222.5二次及 16A 以 下主电路1*1.7619*0.417/0.684.0201*2.2419*0.526.0321*2.7319*0.6410507*1.3349*0.5219*0.8216757*1.7049*0.64251007*2.1298*0.58351257*2.5

21、0133*0.585015019*1.83133*0.687017519*2.14181*0.68952251202651503101853602404353.5.11 电路选择导线颜色的规定 表 10序号电 路颜 色A 相黄线B 相绿线交流三相电路C 相红色零线或中性线淡蓝色1安全用接地线(PE 线)黄绿双色正极棕色直流电路负极蓝色2接地中间线淡蓝色说明:母排表面应涂刷黑色漆或用相应颜色的套管或贴上规定的相序色标。3.5.11 母排的排列应符合表 12 的规定要求: 表 12相 别垂 直 排 列水 平 排 列引 上 线A上后左B中中中C下前右中性线再 下再 进再 右接地线(PE)最 下最 近

22、最 右正极上后左负极下前右说明:1,方向定位以屏的正视方位为准,母联柜及其它装有特殊电器设备的柜,当母线按此相序排列确会造成母线配制困难时,其相序排列,允许不按表列规定。2,KYN 系列高压柜统一规定最上最后的为 A 相,前部的为 B 相最下的为 C 相。3,PE 排喷漆黄条宽 150mm,绿色宽 30mm。3.5.12 连接至元器件的母排规格按载流量选择,应符合认证产品检测报告中规定的要求。 其宽度应大于或等于电器元件引出端头的宽度,以保证连接部分的温升不超过极限。 3.5.13 连接孔尺寸应与电器元端头相同,连接部位接触面积应不小于两个母排宽度的乘积。3.5.14 制作母排的材料表面应平整

23、洁净,不得有划痕、气孔、裂纹和起皮等缺陷,对于有 变形的母排应先行校正。 3.5.15 根据所需长度下料打弯钻孔并去毛刺及油污等杂物后,母排接触面进行搪锡处理 (有的要压麻点) ,搪锡宽度应比搭接部位多 20mm 以上。 3.5.16 母排安装连接前应刷去接触面的污物,母排连接时螺栓贯穿方向应是由下向上,由 后向前,由左向右,特殊情况下也应使螺母处于维护侧。 3.5.17 母排连接处的任何侧面用厚度 0.05mm,宽度 10mm 的塞尺检查其塞入深度,对于母 排宽 50mm 以上者,不得超过 5mm;对于母排宽 50mm 以下者,不得超过 4mm。 3.5.18 一次母排应横平竖直,同一方向的

24、打弯应一致,保持在同一平面内,边角一律钝化 成 R 角,不得有毛刺及尖端现象。 3.5.19 母排应包裹不同颜色的绝缘套管或涂漆并按规定贴色标以分辨不同相位。母排四面 涂漆应均匀,连接处两侧相距 10mm 不涂漆,起点和终点应保持整齐一致,三相之间不允 许超过3mm,并无脱漆现象。包绝缘套管的连接处两侧相距 10mm 不套。 3.5.20 对高压热缩套管要求,10KV 见表 13 规定,35KV 见表 14 规定。 表 13 10KV 母线用热缩管尺寸收缩前尺寸收缩后尺寸壁厚壁厚收缩前后 标称内径 比标称内径普通型增强绝缘型标称内径普通型增强绝缘型适用母 线规格20/10201.201.401

25、02.303.0020/1530/15301.201.40152.303.0030/2040/20401.201.40202.303.0040/3050/25501.401.50252.603.0050/3560/30601.501.60302.703.0060/4570/35701.501.60352.703.0070/5080/40801.501.60402.703.0080/5590/45901.501.60452.703.0090/65100/501001.501.60502.703.00100/75120/601201.601.80602.803.20120/85150/751501

26、.601.80752.803.20150/105200/1002001.601.801002.803.20200/140注 1:标称长度为 1000mm,2000mm 和连续长度。 注 2:适用母线规格中,分子表示适用的矩形母线的宽度,分母表示适用的圆形母线的直 径。表 14 35KV 母线用热缩管尺寸收缩前尺寸收缩后尺寸壁厚壁厚收缩前后 标称内径 比标称内径普通型增强绝缘型标称内径普通型增强绝缘型适用母 线规格20/10202.00104.4020/1530/15302.00154.4030/2040/20402.00204.4040/3050/25502.20254.5050/3560/3

27、0602.20304.5060/4570/35702.20354.5070/5080/40802.20404.5080/5590/45902.20454.5090/65100/501002.40505.00100/75120/601202.40605.00120/85150/751502.40755.00150/105200/1002002.41005.00200/140注 1:标称长度为 1000mm,2000mm。 注 2:适用母线规格中,分子表示适用的矩形母线的宽度,分母表示适用的圆形母线的直 径。3.5.21 一次电气设备与母线及其他带电导体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 15 的

28、规 定。 表 15电压等级 (kV)电气间隙(mm)爬电距离(mm)裸露带电体至金属封板 或金属门0.4 及以下12.5200.51.015287.2KV10013012KV12515524KV20021040.5KV3003303.5.22 对于包热缩套管后的电气间隙规定 12KV 为 8mm;24KV 为 14mm;4.05KV 为 24mm。 3.5.22 带电体对绝缘体的距离 12kV/30mm; 24kV/60mm; 40.5kV/60mm。3.5.23 爬电距离 lt=a*lf*Ur*KD 中压爬电比 mm/kV 见表 16表 16有机绝缘纯瓷备注(特殊除外)0 类设计16141

29、类设计18162 类设计2018lt 最小标称爬电距离 mm a 绝缘类型有关的应用系数 相对地 1.0 相对相 3 断口 1.0 反相 1.15 lf 最小标称爬电比距 mm/Kv, 按 2 类设计执行. Ur 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额定电压 kV KD 直径的校正系数 取 1 3.5.24 高压柜的安装必须符合“五防”要求 1 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 防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 防止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开关); 防止带接地线(开关)合闸; 防止误入带电间隔。 3.5.25 注意事项 a、切割母排应用机械方法,严禁使用气焊或电焊。 b、母排在校正、校平时,不得使用铁锤直接敲打。 c)、低压

30、主母线间电气间隙规定为 20mm. 3.6 二次配线工艺配线前,先根据图纸给元器件标号。标号一般粘贴在该元件正中上方的金属构架上,如元件上方不能粘贴标号时,可就近选择适当位置粘贴。3.6.1 根据过门线、接地线和固定压板安装位置确定导线总走向,活动线束采用 BVR 系列 导线,颜色一般采用黑色,应选用 CCC 认证合格的产品。 3.6.2 低压过门 PE 线除特殊要求及特殊地区外一律用 2.5mmBVR 黄绿线,高压则需 6mm 铜编留有适当余,保证活动门开启到位即可。元器件本身有 PE 或接地要求的,根据相关 要求采用相关截面积的黄绿线或铜排或铜编(如 GGD 刀开关手柄旋转的孔座,高压互感

31、器 的底座,双电源的底座,万能断路器的框架,避雷器底座,互感器的星点,浪涌保护器的 出线等等)。 3.6.3 PE 的连接一律并联到 PE 排(即分别单独接到 PE 排上,不得串联后接至 PE 排) 。 3.6.3 电压回路导线截面选用 1.5 mm2,电流回路选用 2.5 mm2的导线(有特殊要求的计量 回路等除外) ,弱电信号线路一律采用屏蔽线,且屏蔽层一段必须就近良好接地。特殊情况 按要求选用,但应符合相关认证要求。 3.6.4 放线时必须根据实际需要长短来落料,一段根据实际需要留有一弹性弯头,另一段放 有 100150mm 的余量。活动线束应考虑最大极限位置需用长度,放线时尽量利用短、

32、零 线头,以免浪费。 c.元器件自带引线的(如电铃,排风扇等) ,必须安装端子,引线通过端子与外线联接。3.6.5 二次导线不允许有中间接头、强力拉伸导线及其绝缘被破坏的情况。导线排列应尽量减少弯曲和交叉,弯曲时对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 3 倍的导线外径,并弯成弧形,导线交叉 时,则应少数导线跨越多根导线,细导线跨越粗导线为原则。 3.6.6 布线时每根导线要拉勒挺直,行线做到平直整齐,式样美观。导线穿越金属板孔时, 必须在金属板孔上套上合适的保护物,如橡皮护圈,U 型护条等。 3.6.7 导线束用缠绕管绕扎,保护导线不受损坏,线束里的导线相互间不得有绞缠现象。塑 料缠绕管捆扎线束可根据线束直径选

33、择适当材料见表 14,缠绕管捆扎线束时,每节间隔 510mm,力求间隔一致。缠绕管的接头处留在不可见部位。表 17表 17名称型号规格适用导线束的外径PCG1-66-12 10 根线PCG1-1212-20 20 根线PCG1-2020-28 30 根线塑料缠绕管3.6.8 活动线束多时,允许分束捆扎,但线束在最大、小极限范围内活动时,不允许出现线 束松动、拉伸和损坏绝缘等现象。 3.6.9 线束固定点的间距水平不得大于 300mm,垂直不得大于 400mm。 3.6.10 活动线束的活动部位两端固定时应考虑减少活动部位的长度和减少活动时线束的弯 曲程度。 3.6.11 每一个接点接线最多不超

34、过两根,当需要连接两根以上导线时,应采用过渡端子, 以确保连接可靠性。 3.6.21 导线接入电度表时,应将导线剥去一段绝缘层,对折后烫锡插入接线盒孔内。导体 在接线盒内应有足够长度,确保二只螺钉全部接触,然后将二只螺钉全部紧固。 3.6.13 当接线端子为压接式端子时,独股线直接插入,导线绝缘外皮至端子压板距离为 1.02.0mm,多股线采用相应规格的冷压接头(接线鼻子) ,导线绝缘外皮至接头管之间 距离为 1.02.0mm。 3.6.14 各类压接式端子必须用螺钉将插入导线压紧,不得有松动现象。承载电流的接线鼻 子线一律用“O”型类封口的,不得使用开口鼻子3.6.15 端子排的始端必须装有

35、可标出单元名称的标记端子;末端装以档板。同一端子排不同安装单位间也要装标记端子,以便分隔。同位号的端子一律用端子专用连接片连接,外引的电流回路做出厂临时短接,不同电位的连接片之间采用端子隔板隔开。 3.6.16 端子排必须有序号标识。 3.6.17 当接线端子为螺丝连接时,多股导线必须采用相应规格的冷压接头,独股线弯曲成 羊眼圈按顺时针方向弯曲,内径比端子接线螺丝外径大 0.51.0mm,羊眼圈导线不能重叠, 连接后导线至绝缘层之间距离为 1.02.0mm。 3.6.18 二次导线用螺丝、螺母、平垫、弹垫压接紧固,插入部件后,弹垫应压平,螺母紧 固后螺栓外露长度为 25 牙。3.6.19 二次

36、线与母排相接时,应在母排相接处钻 5mm 的孔,用 M4 螺栓、螺母、平垫、 弹垫紧固。不便并螺帽的地方可钻 3.2 的孔,攻丝,用 M4 螺栓。 3.6.20 号码管字迹应按国家规定标准字体用打字机打印,不得手写,字迹内容同二次接线 图一致。 3.6.21 号码管统一套至线鼻颈位置,号码管的粗细根据导线而定,长短根据标准标号而定, 统一尺寸,不得或长或短。 3.6.22 号码管在导线连接后距接线端子距离为 1.02.0mm,当无外力处于垂直位置时应不 存在滑动现象。 3.6.23 分路线束1)分路到元器件的线束,一般按水平居二个元器件中间两侧分开的方向行走,到接线端的每根线应略带弧形,裕度连

37、接。同屏内的各种元器件接线的弧形,应力求一致,线束配置应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参考图 1-图 3,使二次线制作规范。如图 1图 12 )分路到双排仪表的线束,可用中间分线的布置。如图 2图 23 )分路到单排仪表的线束的布置,如图 3图 34) 分路到按钮、信号灯、熔断器、控制开关等组件的线束,原则上按横向对称行走,但如位置上限制时,允许直向对称行走,5)特殊要求除外 3.6.24 注意事项 a、线束应尽可能远离发热元件敷设(如:电阻、母排、指示灯、变压器等) ,并应避免敷 设于发热元件的上方。 b、线束接入发热元件时,在 15W 以上(含 15W) ,应剥去 2050mm 绝缘层,并套上瓷 珠。 c、在同一合同号中,二次接线相同,元件布置相同,共用一、二次接线图时,其导线走向 和颜色应一致。 d、加热器周围空间不小于 50mm,加热器上方不小于 200mm,且加热器的电源进线端朝下,电源线远离加热器。以上规范且为本公司专用,其它未涉及事项,由技术,生产,质检等部门协商后另行通知!2010 年 2 月 17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