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龙脱贫攻坚三年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81594553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云龙脱贫攻坚三年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3年云龙脱贫攻坚三年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云龙脱贫攻坚三年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云龙脱贫攻坚三年实施方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云龙脱贫攻坚三年实施方案 云龙县脱贫攻坚三年实施方案 (2023年至2023年) 云龙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7月 目录 一、云龙县基本情况 .1 (一)云龙概况 .1 (二)贫困现状 .2 (三)挂包帮工作情况 .2 二、指导思想 .3 三、2023年至2023年脱贫目标 .3 (一)按计划实现减贫目标 .3 (二)贫困群众收入明显提高 .4 (三)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显著改善 .4 (四)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4 四、脱贫措施 .4 (一)全面巩固“两不愁三保障” .5 1.改善住房保障 .5 2.强化就学保障 .6 3.强化基本医疗保障 .6 (二)通过就业、产业、生

2、态扶贫,提高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7 1.就业扶贫 .7 2.产业扶贫 .8 3.生态扶贫 .9 (三)实施兜底保障 .10 1.农村低保保障 .10 2.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10 3.落实残疾人补贴 .10 4.农村养老.10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11 1.道路硬化 .11 2.通动力电.11 3.通广播电视 .11 4.通宽带网络 .12 5.农村安全饮水 .12 6.卫生室建设 .12 7.公共活动场所 .13 8.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 .13 9.资产收益扶贫 .13 五、投资规模 .13 六、保障措施 .13 (一)完善精准脱

3、贫信息化动态管理 .13 (二)健全大扶贫工作机制 .14 (三)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参与机制 .14 (四)完善项目资金整合使用管理机制 .15 (五)坚持考核激励约束机制 .15 (六)健全完善“挂包帮”长效机制 .15 一、云龙县基本情况 (一)云龙概况 云龙县位于大理、保山、怒江3州市结合部,总面积4400.95平方千米,最高海拔3663米,最低海拔730米,是大理州国土面积最大的县,因“澜沧江上夜覆云雾,晨则渐以升起如龙”而得名。全县有白、汉、彝、苗、傈僳、阿昌、回等8个世居民族,共25个民族成份,总人口20.8万人,辖7乡4镇86个村民委员会(社区),少数民族人口占87%。云龙历史悠久

4、,有2100多年建制历史,公元前109年设“比苏”县,后历代称尹州、云龙赕、云龙甸军民总管府、云龙州等,曾为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先后经历了汉代的农业开发、两晋后阿昌部落的农牧经营、南诏时期至大理国时期的诺邓盐井中兴、元代顺荡井的开发和云龙甸农牧业的兴盛。1913年改州为县(直属省),1950年属大理专区,1956年属大理州。云龙文化灿烂,多样的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历史遗存遍布全境。有46项国家和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居大理州首位,“耳子歌”“吹吹腔”“力格高”等具有鲜明的山地白族风情,有“诺邓白族乡土建筑群”“沘江古桥梁群”“顺荡火葬墓群”3个国家级重点文物

5、保护单位。历史上曾涌现出杨名飏、王九龄、董泽等重要历史人物。云龙山河壮丽,怒江、澜沧江、沘江由北向南纵贯境内,受江水的强烈切割,山势磅礴,谷地幽深,形成了高山峡谷相间、山河地貌壮丽的形态,有世界罕见的自然地貌天然“太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原明珠”天池、壮美的澜沧江高峡平湖等自然奇观,有天子山、清水河、志 1 奔山、凤凰山高原森林草甸等众多优美壮丽的自然景观,有“中国美丽田园”检槽稻田景观。 云龙资源富集,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有锡、铜、铁、盐、板岩、大理石等62个金属和非金属矿点。有大小河流11条,水能理论蕴藏量364万千瓦。泡核桃、茶叶、麦地湾梨、中药材、畜牧等产业得天独厚,有云龙矮脚鸡、麦

6、地湾梨、诺邓火腿、云龙茶、诺邓黑猪5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享有“中国核桃第一县”“云药之乡”“中国莲瓣名兰之乡”等美誉。 (二)贫困现状 云龙县是典型的集山区、民族、贫困、偏远“四位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是云南省88个贫困县之一。全县国土受江河的强烈切割,山势磅礴,谷地幽深,形成了高山峡谷相间的地貌形态。全县受复杂地貌影响,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冬春季节干旱少雨是突出的气候特点。偏远的地理位置,恶劣的自然环境,薄弱的基础设施造成了全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全县脱贫攻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多,农村贫困问题依然严峻。 全县有4个深度贫困乡镇、47个贫困村(其中深度

7、贫困村24个)。2023年贫困对象建档立卡以来,有建档立卡12211户45527人,贫困发生率为26.8%。至2023年12月31日,已有7个贫困村出列,24755人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已得到完全解决。还有40个贫困村(含深度贫困村24个),20772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为12.24%。 (三)挂包帮工作情况 全县挂包帮单位148个单位,其中国家级单位1个、省级单 2 位3个、州级单位51个、县级单位93个,下派挂包帮驻村工作队员299人。挂包帮情况详见附表1。 二、指导思想 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坚持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基本方略,

8、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州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部署,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2023年决战脱贫攻坚、2023年决胜脱贫摘帽、2023年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目标和“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要求及陈豪书记到云龙调研重要指示精神和州委州政府专题调研要求,根据县委“12366”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构建 “2+4+N”脱贫攻坚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党建+脱贫攻坚”,实现党建和扶贫“双推双促”。按照“六个精准”要求,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和贫困县脱贫出列为刚性目标,强化组织领导,以作风攻坚促脱贫攻坚,抓好云龙县干部作风建设十条工作落实。对标对表破解

9、难题、补齐短板,全力推进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民生保障、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和生态保护等十大工程实施,提升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步全面建成小康云龙。 三、2023年至2023年脱贫目标 (一)按计划实现减贫目标 2023年计划脱贫1450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4%左右;到2023年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实现全县摘帽退出,2023年全面巩固 3 提升并和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二)贫困群众收入明显提高 保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幅高于全县平均增幅,2023年底,具备劳动能力但缺乏发展条件的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地平均水平70%左右,具备部分劳动能力、处于

10、低保标准以下的中度贫困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地平均水平的50%左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处于重度贫困的农户,提高保障标准和兜牢底线。 (三)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显著改善 2023年底,危旧房改造全面完成,2023年移民搬迁或易地搬迁全面完成,贫困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县水平,群众安居乐业,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四)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有一项以上致富增收产业,掌握一门创业就业技能,受过良好的转移就业培训,接受同等条件教育。 四、脱贫措施 贫困户致贫原因主要为发展动力不足、缺技术和缺资金等。拟通过实施农村安全稳固住房、适龄

11、青少年就学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就业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兜底保障、贫困村退出措施等八个方面帮扶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不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 (一)全面巩固“两不愁三保障” 云龙县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9027元,建档立卡12211户45527人主食细粮有保障,饮食结构相对合理,衣服能够自行购买,日常有换洗衣服,四季有换季衣服和被盖,没有“两不愁”尚未解决的农户。 1.改善住房保障 通过实施易地搬迁、四类重点危房改造等措施,全改善提升居住条件,确保居住安全。2023年-2023年计划实施安全稳固住房19568户,其中,易地扶贫搬迁893户(建档立卡

12、831户3135人),四类对象危房改造4948户,非四类对象危房改造14427户。 易地扶贫搬迁。云龙县计划2023年至2023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893户,其中建档立卡831户3135。两年需投入资金19157.77万元,2023年投入10012.17万元,2023年投入9145.6万元。 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2023年至2023年共实施23823户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总计投入资金1.5亿元。2023年5月,全省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系统中锁定我县CD级危房存量为4069户。2023年完成改造700户,户均补助2.2万元。2023至2023年计划改造四类重点对象4948户(建档立卡31

13、97户10797人),其中拆除重建1772户,加固改造3176户。2023年至2023年计划投入资金10359.84万元,2023年投入10314.24万元,2023 5 年投入45.6万元。 云龙县非“四类对象”户申请认定CD危房的有14427户,计划投入资金15771.36万元,2023年投入15523.46万元,2023年投入547.9万元。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2.强化就学保障 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人员,适龄人员100%入学。 全县贫困家庭子女中适龄青少年就学9581人,义务教育阶段落实控辍保学5510人(控辍率达100%),初高中后继续教育资助695

14、人,高中阶段资助901人,中等职业资助1012人,高等职业教育资助1286人,通用语言及普通话推广177人。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3.强化基本医疗保障 全县建档立卡12211户45527人基本医疗保险已全覆盖。贫困户免交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费,家庭成员百分之百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额减免乡、村两级门诊一般诊疗费;普通门诊基本医保每年的报销限额比其他城乡居民高5%;免交住院门槛费,将基本医疗保险的最高报销封顶金额从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报销比例在原来基础上分别提高5-20%。 全县建档立卡12211户45527人大病医疗保险已全覆盖。贫困户免交大病保险参保费,家庭

15、成员百分之百参加了城乡居民 6 大病保险。将大病保险门槛费降低为0元,最高报销封顶金额从16.5万元提高到24.75万元,同时大病保险各段报销比例在原来基础上分别提高:0-2万元报销70%,2-5万元报销75%,5-8万元报销80%,8万元以上报销85%。 医疗救助20265人次,其中建档立卡7078人次。 大病集中救治贫困户302人次。 重病兜底保障75人次。 责任单位:县人社局 县民政局 县卫计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通过就业、产业、生态扶贫,提高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1.就业扶贫 稳定转移就业8393人次,就业培训19133人次,公益岗位安排就业1851人。 稳定

16、转移就业8393人。其中,县内转移就业3750人,县外省内转移就业2327人,省外转移就业2311人,境外转移就业5人。 责任单位:县人社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就业培训19133人次。按照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至少掌握1项以上劳动技能的要求,主要培训建筑、种植、养殖、电商等内容,三年计划投入资金2259.8万元。 责任单位:县人社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7 公益岗位安排就业1851人。其中,护路员373人,保洁员1004人,河道治理员205人,地质灾害监测员269人。 责任单位:县人社局 县交运局 县水务局 县国土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2.产业扶贫 按照“一村一品”产业扶持原则,依托“党建+”

17、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引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形成“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机制带贫,通过政府扶持引导,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及农户自愿参与的方式,着力实现农业产业合作化、组织化、规模化目标。结合我县产业主导方向,重点发展诺邓黑猪、中药材等优势产业。产业扶持覆盖全县建档立卡12211户45527人。 规模种植84044.5亩。其中,经济作物种植25955.4亩,经济林果种植41092.8亩,中药材种植13146.9亩,其他种植3849.4亩。三年计划投入资金4006.82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1623.81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1424

18、.14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958.87万元。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规模化养殖业。养猪54104头,养牛8886头,养羊23806只,养禽437827羽,水产养殖50亩,卫生厩改造21688.5平方米,中蜂养殖2425箱,毛驴养殖1375头。三年计划投入资金6282.49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2239.96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 8 2217.15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1825.37万元。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通过加工、商贸、乡村旅游、电商、小额信贷、参加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等。其中,发展加工储运服务16个,计划投入资金1057.48万元;发展村集体

19、经济组织72个,计划投入资金1490万元;发展乡村旅游9个,计划投入资金3094万元;发展电商扶贫36个,计划投入资金254万元;发展资产收益扶贫8个,计划投入资金655万元;小额信贷放贷144727万元,计划投入贴息资金6295.63万元;发展扶贫互助社22个,计划投入资金660万元。三年计划投入资金13506.11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5777.68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4119.29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3609.14万元。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 县委组织部 县扶贫办 县旅管委 县工信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参与龙头企业或新型经营主体34个,三年计划投入资金842.48万元,其中2023

20、年计划投入478.43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210.78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153.27万元。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3.生态扶贫 实施退耕还林66956.5亩,覆盖建档立卡3844户14059人。 责任单位:县林业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选聘生态护林员791人,每人每年补助1万元。 9 责任单位:县林业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生态护草员47人。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发展生态扶贫造林合作社3个,三年计划投入资金30万元。 责任单位:县林业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实施兜底保障 1.农村低保保障 通过三年扶持,仍有建档立卡962户2548人因客观原因无法实现脱贫,以低

21、保方式解决脱贫。 责任单位:县民政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2.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689人(建档立卡85户110人),其中:分散供养635人(建档立卡76户101人),集中供养54人(建档立卡9户9人)。 责任单位:县民政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3.落实残疾人补贴 落实残疾人补贴1761人,其中建档立卡741户854人。 责任单位:县残联 各乡镇人民政府 4.农村养老 互助养老和集中养老共289人(建档立卡28户35人)。其中,互助养老87人(建档立卡10户12人),集中养老202人(建档立卡18户23人) 责任单位:民政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生

22、产生活水平 1.道路硬化 县城、乡镇到建档立卡贫困行政村通硬化道路及危险路段有必要的防护措施431公里。计划投入资金14673.58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8900.62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5121.76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651.2万元。 责任部门:县交通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串户公路建设1651624平方米,受益建档立卡7626户28474人。3年计划投入资金15870.81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6434.18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7591.93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1844.7万元。 责任部门:县扶贫办 县财政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2.通动力电 行政村全部已通10千伏以上的动力

23、电,未通动力电22个村民小组,部分农户未通380伏动力电。三年计划投入资金1707.13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1494.39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112.74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100万元。 责任单位:云龙供电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3.通广播电视 全县86个行政村均已通广播电视,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 11 100%。但仍有建档立卡338户1050人因无电视机而看不上电视,计划投入资金41.43万元。 责任单位:县文体广电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4.通宽带网络 全县86个行政村已全通宽带网络,但仍7个卫生室因缺资金尚未安装通宽带网络,网络及设备总需投入资金7.5万元。 责任单位:县工信局 各乡镇

24、人民政府 5.农村安全饮水 全县均已接通自来水,但由于建设年限长,水源枯竭、引水设施老化等因素导致新的饮水困难问题出现,加之按照贫困村出列要求,人均每天供水量不低于20升,人力取水半径小于1公里,水质符合安全饮水标准,有51366人(其中建档立卡4003户15925人)需要安全饮水巩固提升。三年计划投入资金5027.53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4464.07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554.62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8.84万元。 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6.卫生室建设 按退出标准新建及改扩建标准化卫生室39个,卫生室设备能力提升80项。三年计划投入资金1392.5万元,2023年

25、计划投入1345.3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47.2万元。 责任单位:县卫计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7.公共活动场所 12 根据“行政村有公共服务和活动场所,党员10人以上或人口200人以上的村民小组有活动场所”的要求,新建115个活动场所。三年计划投入资金3358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2588万元,2023年计划投入770万元。 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 县文体广电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8.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 云龙县现有初级中学10所、九年制学校5所、完小62所、小学教学点25个、幼儿园31所,适龄儿童与青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目前乡镇及村内学校办学条件可满足全县适龄儿童入学需求。 责任单

26、位:县教育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9.资产收益扶贫 村级受益性固定资产投资11个,计划投入资金700万元。 责任单位:县扶贫办 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投资规模 云龙县脱贫攻坚三年计划投入财政资金114995.16万元,其中,2023年投入72712.12万元,2023年投入32610.66万元,2023 年投入9672.37万元。详见附件2 六、保障措施 (一)完善精准脱贫信息化动态管理 全面加强贫困户档案、信息管理工作,遍访贫困村、贫困户摸清贫情底数,核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工作,做实“户、村、 13 乡、县”档案,信息数据更新及时。用好精准脱贫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建档立卡数据与行业部门资源共享、信

27、息互通、工作衔接。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的需求信息与社会各界帮扶资源、帮扶意愿有效对接,提高脱贫开发的公信度、针对性、有效性。利用贫困户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动态管理,实现脱贫及时退出、返贫及时纳入的科学、规范动态管理,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有力保障。 (二)健全大扶贫工作机制 巩固健全政府、市场、社会相互支撑,专项脱贫、行业脱贫、社会脱贫“三位一体”的大脱贫格局。加强与定点扶贫单位和地区衔接联系,动员驻军、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及各界人士参与脱贫。政府主导,广泛动员企业、爱心人士、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搭建平台,引导动员社会力量自愿参与脱贫。借助行业力量,健全行业扶贫政策工作机制,实施

28、好行业扶贫。动员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脱贫项目,参与脱贫攻坚。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推进部门、政府、社会协同,各方参与的社会扶贫协作机制。 (三)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参与机制 发挥贫困村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和致富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营造勤劳致富光荣脱贫的良好氛围。加强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市场意识培育,提高贫困村、贫困人口参与市场竞争的自觉意识和能力,建立完善机制,推动扶贫开发模式有“输血”向“造血”转变。 (四)完善项目资金整合使用管理机制 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规定, 1

29、4 管好用好中央省州脱贫攻坚财政专项资金。严格按脱贫规划统筹实施好中央省州下达脱贫攻坚项目。充分发挥中央省州专项资金的作用,以脱贫成效为导向,以本规划为引领,按照上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的政策规定,强化涉农资金整合,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发挥资金效益。完善脱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强化管理、加强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保障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公开透明。 (五)坚持考核激励约束机制 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执行好上级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办法规定,根据我县实际完善考核办法并注重结果运用。建立脱贫退出摘帽激励机制,退出后脱贫攻坚扶持政策继续保持不变。坚持考核验收到村到户,按照省州脱贫退出考核标准,严格脱贫退出考核验收。强化社会监督。执行好脱贫攻坚逐级报告和监督巡查制度,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建立重大涉贫事件处理反馈机制,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规现象。 (六)健全完善“挂包帮”长效机制 县、乡(镇)、村三级联动,建立健全“县处级领导挂乡村、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定点挂钩脱贫工作长效机制,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人,做到结对帮扶全覆盖,整合力量,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 附件:1.云龙县定点扶贫挂包单位名册;2.云龙县脱贫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